联合国五常是怎么确定的?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是二战结束后,同盟国方面的主要战胜国,他们在二战中做出突出贡献,并且在新的世界中扮演大国角色的五个国家,五常享有一票否决权,这是建立在大国一致的原则基础上的。
我国是联合国重要的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是战后世界反思二十世纪连续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后,得出的经验,建立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他通过的条款可以作为国际通行的法律,这个组织发挥最重要职能的部分就是安理会,五常经常在安理会上为了不同的目的争得面红耳赤,可以说,正是安理会和大国一致原则的存在,保障了各国主要核心利益,避免世界进入大战轨道。
五常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今很多国家想要成为新的常任理事国,但是这对于现行国际秩序得利弊还不好说,而各大国又不希望不利于自己的国家进入这个集体,甚至不希望扩充常任理事国,因此,五常格局保持了很久。
图为我国维和部队,做为常任理事国承担重要的职责。
可以说,五常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从枪杆子里打出来的,因此有人开玩笑说,要成为新常任,那就先去找五常最弱的英法切磋切磋吧。
联合国五常是怎么确定的?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联合国成立的历史。
“四警察”思想和联合国的成立我们知道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始着手成立的。最初在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议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的,经美英苏中四国签字同意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这份宣言明确规定,四国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快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籍组织。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
宣言一出,基本决定了这个将要诞生的旨在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的组织,主导国家为美英苏中,毕竟它们是发起人,也是二战期间,盟国中最大的四个国家。
到了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拿出了建立国际组织较为具体的计划。首先,罗斯福在会议上强调了,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英国首先丘吉尔和苏联斯大林同意了这个建议,其次,罗斯福再次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只要这4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
罗斯福的这番话对联合国的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是充分吸取了一战之后“国际联盟”的教训。国际联盟就是因为没有扮演“警察”角色的军事大国,最终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而无力阻止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而罗斯福的这番话,最终被总结为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了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所谓的常任领事国,实际上在联合国中的定位就是“世界警察”。
关于“世界警察”由那几个国家扮演的争议罗斯福的“世界警察”思想,以及“世界警察”在联合国的权力和义务,得到了苏联和英国的支持,但是,在到底是有几个“世界警察”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首先认为,“世界警察”应该由美国、苏联、英国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苏联打的什么主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苏联需要的是一个扮演小弟角色的中国,而不是一个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中国,这不符合他们在远东利益。
但是考虑到美国对远东地区利益的问题,斯大林做出了让步,提出了代替方案,即建议两个组织,一个是欧洲组织,由美英苏三国,可能再邀请一个欧洲国家成为“世界警察”;另一个是远东组织或世界组织,或者是一个欧洲组织加一个远东组织,或者是一个欧洲组织加一个世界组织。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不让中国进入“世界警察”的行列。因为无论怎么搞,欧洲组织总是要凌驾在所谓的远东组织和世界组织之上的。
而英国也认为世界警察只能有美英苏,不能有中国。
但是罗斯福认为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国家,虽然那时候很弱,但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中国作为世界组织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得整个组织具有世界性,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整个组织。
不得不说罗斯福比丘吉尔和斯大林的眼界开阔多了,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的行列。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确立到了1944年8月21日,美英苏中各国代表在华盛顿附近一座古老的庄园–––––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这次会议归化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
会议讨论安理会的组成时,美国最初的方案是4个常任理事国和7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后来又提出吸收法国进入,接着又补充,晚些时候增加一个拉美国家作为第6常任理事国,美国当时选择的对象是巴西。
但是苏联认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暂时限定为四大国,等法国复国之后限定为五大国,英国认为不应该设立第6个常任席位,如果突破了增加法国作为第5个常任理事国这个框框,理事会就会受到强大压力,就会有国家提出进一步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要求。
不得不说英国考虑的确实有效果,5常是最好的选择方案,并且要一开始就确立了,不然之后再增加,就会出现不断效仿的对象,世界警察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自此,三方一致同意,除法国之外不在增加常任理事国。
那么法国这么一个战争初期就投降的国家为何能成为五大常的?
笔者认为,首先,这个建议是美国提出来的,所以要先从美国身上分析原因。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对抗的矛盾,而美国是美洲国家,他需要一个遏制苏联的桥头堡式的国家,虽然英国也是资本主义阵营,但是这个前日不落帝国,实力大不如前的同时,同时作为岛国,对欧洲大陆的的局势长期奉行“均势政策”,态度消极得很,而且英国还有点想要恢复往昔辉煌的意思,所以美国需要一个在欧洲的帮手。
在盟国阵营里,看来看去也只能选择法国了,一则是法国政府新生,需要在战后依赖美国,二来,法国的地理位置很好,方便处理二战战后德国的问题,避免苏联的势力扩张。
而对于苏联而言,加一个法国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连最不愿意加的中国都加进来了,大概苏联人觉得,这个所谓的联合国,感觉更像是针对自己,所以你们爱怎么玩怎么玩,我就看看,而且当时法国流亡政府提出“自由法国”的政治理念,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对于苏联而言,拉拢法国也是个机会。
至于英国,均势政策下,它需要一个在欧洲大陆上十分亲密的盟友,这个盟友由在自己帮助下成立的“自由法国”最合适不过了。英国可以通过法国来抵挡苏联势力的影响,同时增加英国自身的影响力。
联合国五常是怎么确定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联合国五大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这五个国家,从联合国成立之初的这五个国家,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还是只有五个国家,很多国家都是想加入进来,但是都没有成功。日本,印度,巴西等国也是多次申请加入常任理事国,但是都失败了。
想要加入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首先就是目前的这五大常任理事国必须全部同意,只要有一个不同意就不会通过,五大常任理事国对于联合国事物都有一票否决切。其次就是要现有的联合国成员中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投票赞成才可以。所以可以看到想要加入常任理事国是非常难的。
那么现在的这五大常任理事国是怎么确立的呢?
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因为这五个国家就是联合国的发起国,美英苏中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但是法国不是。法国当时也拒绝承认自己是发起国。
1944年8月21日到10月7日,美英苏中四国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议,大概的规划了联合国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最主要的问题。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45年2月,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在雅尔塔举行了会议,与会各国作出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的决定时,建议中国和法国同苏美英一起,共同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当时法国已成立临时政府)。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法国同意参加会议,但不担任发起国,法国认为它没有参加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协商,不能要求其他国家在没有自己参与制定的宪章上签字。
到了1945年6月26人,这个时候二战的欧洲战场已经结束了,德国战败了,旧金山会议也结束了,《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也标志着联合国的诞生,宪章地23条规定: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为:美,英,苏,中,法。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就此确立了。
联合国五常是怎么确定的?
高山人/2022.4.12
联合国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其全称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在安理会上享有一票否决权。这就是人们常称的“五常”,这五个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相比而言,这五个国家既是世界强国也是世界大国,在国际上均享有很高威望。同时,作为常任理事国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使在联合国宪章中也规定了这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上都拥有“一票否决权”,故而让很多国家羡慕不已。那么这五个常任理事国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接下来,我就借此给大家作一番简单的介绍吧。
首先,联合国组织是在二战之后经五常国的倡议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在雅尔塔会议后就形成了战后国际体系,当时牵头的主要首脑国家是美、英、苏三国,可这三个国家又都分属于不同的两大阵容,而且都有各自的小九九。因而二战之后,两大阵容出于各自的战略考量,当时都曾迫切需要组建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后在美、英、苏三国撮合商议下,拟定建立一个共同的国际组织来保证战后的世界和平。结果经过全面权衡,美国就拉了中国,英国就拉了法国,就这样最后共同创建了联合国这个组织。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讲是五常国组建起了联合国,而不是联合国选举产生了五常国。而联合国的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促进尊重人类的基本人权和起码自由;
其次,从此之后,这5个国家就以创始人大佬的身份构成了五常国,并在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中给予了明确定位,作出了具体规定。所以说,五大常务理事国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不过,当时要想成为五常国家,也必须得同时达到如下三个不成文的要求:即一是必须获得美、英、苏等牵头国两个及其以上的认可;二个必须是二次大战的战胜国,并为之作出过巨大贡献与牺牲;三是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令人信服的综合实力。这在当时除了上述五个国家能够成为常务理事国外,其他还真找不到比此更合适的国家了。
如今,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还在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肯尼亚内罗毕、泰国曼谷、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黎巴嫩贝鲁特、智利圣地亚哥等处都设有办事机构。联合国规定的工作用语有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6种语言。
联合国五常是怎么确定的?
最早的基础应该是罗斯福提出的,只不过不是五常,而是四警察。
1943年12月24日,罗斯福发表重要声明:“英国、苏联、中国、美国以及同盟国代表了世界75%以上的人口,只这四个大国的军事行动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正式确立是在1945年,《旧金山会议》上规定了我们所熟悉的五大常任理事国。
五常中英,美,苏是肯定的,只有法国和中国的加入有些异议。
在二战时被德军占领投降,因此法国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所以斯大林非常看不起法国,不过英国认为战后需要法国这样一个盟友抵抗苏联和美国,认为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所以强烈要求法国也是常任理事国。而美国最终也支持了英国的想法。
关于中国,丘吉尔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看不起的,丘吉尔说:我不认为重庆政府能够代表一个伟大的世界强国。
不过美国支持中国入常,英国也不在是那个世界第一了,所以最终确立了中、美、苏、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
不过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实力放在那里,尤其是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联合国五常是怎么确定的?
准确地说应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至今,只有五个,即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二战胜利后的产物,是战胜国的成果。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发展,促进全球合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