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防部长突然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这是说错话了吗?还是在为法国退出伊核协议热身?
这并非意味着法国要逐渐退出伊核协议。事实上,整个欧盟都在研究如何维持伊核协议,包括新近准备推出的伊朗石油支付手段,目的就是绕过美国的金融体系继续进行伊朗石油贸易,保证伊朗经济不受影响。
图为伊朗弹道导弹覆盖范围示意图,伊朗的导弹威胁确实是西方一个头痛的事情。
法国作为欧盟的主要国家,自然也是和欧盟的利益一致的,法国一直以来就保持着一种基本独立的军事和外交思路,甚至曾经退出北约,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力的下滑,法国也逐渐放弃了这种独立的态度,越来越倾向于美国的思维,就像是这侧法国职责伊朗导弹问题,就可以看出法国在独立的思维和倾向于美国的思维之间的一种矛盾和摇摆。
图为正在发射中的伊朗流星3导弹。
任何国家都是靠实力说话的,法国过去外交能够基本独立是因为其军事政治实力作为基础,而现在,法国连最基本的环地中海影响圈都建立不起来,很难和美国在同一高度进行交流,在伊朗问题上,法国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向美国保持一些退让的姿态,也许更好一些,但是法国以退为进,主要还是希望保住伊朗核协议。
图为法国海军夏尔戴高乐号航母,法国在中东地区有着传统的影响力。
法国绝对不是一个支持伊朗的国家,所以也谈不上放弃对伊朗的支持,整个欧盟都不是支持伊朗的,只是为了欧盟自己的利益,必须要和伊朗就伊核问题达成一致,以缓解自己在其他方向的压力,同时必须要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以防止欧盟区的经济受到打击,毕竟欧盟的经济目前正面临着来自于美国方面的压力。
图为法国出口给中东国家的小型巡逻舰。
因此,法国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进行着和伊朗的外交,伊朗的导弹确实对西方造成了威胁,那么该说的还是要说,伊朗的石油法国确实需要,那么该买的还是得买,伊朗的核协议确实有助于欧盟外交减压,那么该保还是得保,所以其实法国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合乎逻辑的,只要我们从纯粹的国家利益角度去思考就好了。
法国防部长突然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这是说错话了吗?还是在为法国退出伊核协议热身?
伊朗核协议签订后,在经济层面上,法国是得了很多实惠的。但随着伊朗在核协议上的松绑,伊朗在中东地区积极扩张影响力,导致中东地缘发生变化,尤其是其与俄罗斯的越走越近,促使地中海东海岸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在军事、地缘上的变化,也挑战了欧洲、法国的利益。
其实从最近各方的动态来看,不仅是法国,连德国都开始关注中东地区。9月中旬在伊德利卜局势最紧张的时候,德国表态将考虑参加美国、英国、法国组成的打击叙利亚小组,再之后,便是德国防长访问中东几国,并且做出了考虑在中东地区新建军事基地的表态。
1.伊朗在中东地缘军事上的扩张,尤其是和俄罗斯的走近,促使法德为首的欧盟开始战略焦虑。法德先后介入中东地区,折射出的是整个欧盟对中东局势的担忧。如果说在经济层面,伊朗核协议使欧洲获益匪浅,但在军事安全和地缘政治上,伊朗的中东什叶派之弧战略和俄罗斯新中东政策的实施和结合,导致了欧盟的担忧。这促使欧盟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地中海东岸的安保线上,需要依赖美国的军事力量。
在9月初,法国和英国媒体就披露,伊朗在给伊拉克境内什叶派民兵提供弹道导弹、并且在叙利亚境内、黎巴嫩境内直接修建导弹工厂。西方媒体的这种报道,折射出的就是西方对伊朗军事力量的担忧。而伊朗由于自身处境,在9月中旬和10月1日,分别高调的从本土发射了精确制导的弹道导弹,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朗库尔德武装、叙利亚境内的极端分子进行了打击,伊朗这样弹道导弹力量的展示,引起担忧的绝不仅仅是以色列和美国。作为美国盟友的法国和德国,恐怕也是有所考虑。因为很明显,美国一旦和伊朗彻底撕破脸,武力相向,殃及的一定最先是欧洲。法国和德国作为其盟友,必须服从美国这一战车的意志。
2.伊朗和俄罗斯一同构筑的能源体系挑战欧洲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促使法国开始在伊朗核协议上是否松动。欧洲为了摆脱被俄罗斯的能源束缚,近几年开始积极的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叙利亚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沙特和伊朗分别主导的一条通向欧洲的能源通道之争。随着叙利亚局势想着伊朗和俄罗斯方向倾斜,什叶派能源通道显然占据了上风。但让欧洲担忧的是,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导致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重新恢复从前敌对状态,即便什叶派能源通道完成,由于美伊关系的不稳定伊朗还是会以此要挟欧洲,这和伊朗动不动就要挟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一样。同时伊朗和俄罗斯的走近和同盟体系的建立,导致即便由伊朗到欧洲的能源通道完成,欧洲还是没办法摆脱俄罗斯在能源上的卡脖子,这就导致了以法德为首的欧盟在能源布局上将伊朗推向对面,而是向沙特和美国靠拢。这也就是欧洲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
除此之外,伊朗核协议签订后欧洲在伊朗所能获得的实惠,都已经开始消失。在美国的制裁压力下,欧洲各个巨头都开始撤出伊朗市场,即便是有德法政府在背书也不起作用。显然从现实角度而言,退出伊朗核协议,待伊朗在各个方面妥协之后再加入,其实更加符合法国和德国为首的欧盟的利益。法国防部长突然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这是说错话了吗?还是在为法国退出伊核协议热身?
法国突然公开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意味着被伊朗与国际社会誉为最力挺伊朗保留伊核协议的带头人法国已经不屑于再演戏了,暴露了狐狸的尾巴——法国对伊核协议的真实立场跟美国如出一辙!伊朗寄希望于欧洲三大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法国这么做,一方面认为伊朗的弹道导弹对欧洲是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紧跟美国,假借美国的实力与威力来维持法国摇摇欲坠的世界大国的影响力与地位。
1.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史上最高级别的制裁,以及对违反美国禁令继续与美国做生意的外国企业、个人实施二级制裁。欧洲三大国法国、德国、英国随即多次表态力挺伊朗保留伊核协议,特别是法国还因此批评美国。在伊朗与国际社会看来,法国、德国、英国是保留伊核协议的中坚力量,欧美的裂痕在加剧。
在以往的相关分析中,我早就指出,法国、德国、英国对伊核协议的立场其实跟美国是一样的,只是为了让伊朗就范,欧美演双簧,美国扮黑脸,法德英扮红脸,双管齐下,红黄双击,使伊朗丧失回旋的余地,最终不得不向美国屈从。
2.10月2日,法国国防部长帕里在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举行会晤时公开宣称,伊朗的弹道导弹对欧洲构成了威胁,伊朗是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威胁。很多人深感意外,其实,这才是法国对伊朗,对伊核协议的真实立场,展示了真面目。
美国对伊朗的弹道导弹项目非常不强,一直想方设法解除,这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提出的对伊朗十二项要求体现得非常明显。法国也认为伊朗的弹道导弹对欧洲构成了威胁。伊朗的流星、泥石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000公里,一如果部署在伊朗西部,不仅覆盖了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还能打到法国东部边境。对于欧盟,这是潜在的威胁,尽管伊朗的弹道导弹主要是威慑、打击中东地区的宿敌。
近年来,法国、英国的实力不升反降,其世界大国的影响力与地位摇摇欲坠,特别是法国2017年的GDP已被印度超越,过一两年英国的GDP也将被印度超过。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法国、英国也来越边缘化,再不力挽狂澜必将丧失世界大国的地位,沧为欧洲大国。马克马上台后,把重振法国的世界影响力作为重要的实政目标,但法国实力有限,靠自己是做不到的。于是,马克龙把目光瞄准特朗普——法国争当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最得力的助手。通过捆绑美国,大树底下好乘凉,以此维持法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为此,法国对美国亦步亦趋,跟随美国空袭叙利亚,共同对付伊朗等等。今后,法国与英国为了美国的“最亲密的盟友、最得力的助手”这一个地位而争风吃醋,闪斗不止。
法国防部长突然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这是说错话了吗?还是在为法国退出伊核协议热身?
法国防长的这一表态,不代表法国开始敌视伊朗。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应将所有内容和细节抓住。
所谓法国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是媒体的一个断章取义这则新闻发生在本月2号,是这位女防长和美国防长疯狗马蒂斯在会晤之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的。
这位女防长的表态之中有几个核心的新闻点:
1、法国和美国都认为,伊朗的弹道导弹项目,是一个地区威胁,这里并没有直接说伊朗是威胁。
2、法国认为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议题。
3、法国认为与伊朗展开的对话与谈判应该着手其武器项目和伊朗在该地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从以上三点已经可以看到,法国在美国面前,已经在很努力地找与美国的共同点,但是极尽全力地保留自己与伊朗的共性,否则法国可以直接顺着美国的一贯立场背书,认为伊朗的政权是邪恶的,伊朗的行为是流氓的,伊朗的政权需要被推翻等等。七师弟认为,法国如此暧昧的表态,只是将矛盾冲突的点锁定在伊朗的弹道导弹,而避免评论和表态对于伊朗政权的态度,这已经是最大的妥协。
弹道导弹嘛,大家都会常规地反对一下,就连我们也会反对某邻国大力发展弹道导弹。
而且伊朗的导弹也确实高调了一点,十月1日伊朗向叙利亚东部发射的若干枚导弹,导弹的弹身上就用伊朗文和宗教的方式写上了“美国之死”“沙特之亡”等类的词语,相当高调。
法国依然支持伊核协议不过媒体遗漏的,恰恰就是法国防长关于伊核协议的表态,这位女防长在被问及伊核协议的问题时,提出了这样几个关键点:
1、伊朗协议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协议,但是法国认为这是一个目前值得保留的协议。
2、法国认为伊核协议可以有效缓解伊朗的核武器进程,对于地域和平是有诸多有利。
马克龙欲构建欧洲利益框架下的伊朗和平协议伊朗对于欧洲的经济运行有着诸多重要性,这个七师弟已经论证过了。在美国一方面既摆脱欧洲利益考量,同时又虎视眈眈伊朗的情况下,七师弟的预判基本应验了,那就是欧洲将逐步站出来在世界舞台发声和工作,马克龙近期在诸多场合一直在表示,法国将努力在维持伊核协议的同时,争取在更大的框架下构建新版的伊核协议,而更细致的伊朗核进程监督和弹道导弹限制,都在法国未来构想的框架之下。
法国防部长突然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这是说错话了吗?还是在为法国退出伊核协议热身?
这很符合法国人 的思维,法国就是变脸比翻书还要快的国家!如果说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世界大国,那么法国当仁不让必排第一!法国这种行事风格源自于拿破仑帝国以后,二战的绥靖政策就是法国搞出来的!牺牲盟友换取安宁,这就是大国法国的行为,二战后,戴高乐重新上台后,法国继续了自己的这种作风,在世界上树立法国的大国地位,实际上只要稍微了解法国的人都知道法国说话和行动完全是两回事,法国根本就靠不住,相信法国就等于自投罗网,不信就重读一下卡扎菲的人生经历!卡扎菲所遇到的法国就是最真实的法国!
那么为何法国会这么不靠谱?因为法国自拿破仑帝国以后,就没有再重新获得大国应有的尊严!所以法国非常看重他国对法国的认可,法国的不靠谱更多的表现在无论是谁,只要把法国当大国看待就会获得法国的热情,但是如果法国感到自己的国家不受到尊重法国就会很快翻脸!因为法国的这种行为,就引起了美国的不满,自一战以后到罗斯福总统,法国一直不被美国看好,那么为何英国和法国自一战到二战前后关系如此紧密?其实主要就是因为自德国崛起后,法国就靠边站了,英国需要法国来一起遏制德国,所以英法的关系自一战后就一战还算可以,法国得到了英国的尊重,但其实英国对法国的尊重是因为法国已经失去了欧陆第一强国的地位。
如果伊朗人相信法国的鬼话那才是大笑话!我相信伊朗也根本就没有把法国当做一回事!所以法国的表态对于伊核协议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
法国防部长突然指责伊朗是地区威胁,这是说错话了吗?还是在为法国退出伊核协议热身?
这个问题的表述有断章取义之嫌,法国的国防部长帕利在记者会上同时还表示:伊核协议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协议,但这一协议依然值得保留,法国在伊朗弹道导弹计划上的立场没有什么不同。在伊朗问题上,法国和美国有共同利益,但也存在分歧,而法国外交的投机性也表露无遗。
在修订伊朗核协议问题上,欧洲国家和美国早有共识。今年年初,英法德三国就成立了工作组与美国国务院就修订伊朗核协议进行了工作层面的会谈,并且达成了初步意见,即以限制伊朗弹道导弹开发为主的欧洲版“伊朗核协议”来换取美国留在该协议汇总。今年4月24日,马克龙访美为挽救伊朗核协议作最后的努力时就告诉媒体:现有伊核协议不充分,应加入3项支柱内容,即限制伊朗2025年以后的核活动、弹道导弹项目和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4月29日,英法德三国首脑达成一致,伊朗核协议需要保留,但可作适当修订,这也是欧洲国家此后的立场。只是后来由于特朗普一意孤行地采取单边主义行动,欧洲国家在中俄力挺伊朗后,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对美国作出了不同的表示。但是在遏制伊朗问题上,欧洲国家和美国还是有共同利益的,尤其是伊朗的弹道导弹项目,对欧洲国家的威胁更大并且更直接,现在伊朗正在开发射程超过2500公里的流星4号导弹,虽然打不到美国的本土,但攻击美国在中东和欧洲的基地还是有可能的。
美国和欧洲对于伊朗核协议的态度是有根本不同的:特朗普不在乎伊朗退出,而欧洲国家则无法承受伊朗退出的严重后果。所以欧洲国家要力劝伊朗留在核协议中。法国退出核协议不符合欧洲国家的利益,只是希望在美国“极限施压”下从现有的核协议框架下攫取更大的利益。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表现就是投机:对伊朗口惠而实不至,在中俄拿出具体措施力挺后才从经济措施上对伊朗给予了支持,但同时又在政治上希望能够借着美国的压力从伊朗那获得更多更大的安全利益。虽然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和欧洲的伊斯兰化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是个威胁,但是欧洲国家不希望也无法接受伊朗核协议破裂的严重后果,这就是欧洲国家对伊朗政策的底线,毕竟一个叙利亚的难民潮就让欧洲难以承受,更何况由此可能产生的安全威胁呢?
美国国防部长此行是希望协调盟国对伊立场,而法国的表态则是双方会谈后对伊朗立场的新一轮试探,只是现在和蓬佩奥提出伊核协议“12条”的局势不同,伊朗能作出多大让步仍未可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