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利比亚可不是被美国忽悠瘸的,是被西方恐吓的主动弃核的!

图为卡扎菲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一起,卡扎菲的友好访问没有换来和平,法国依然选择打击。

这件事情必须说明的是,利比亚虽然启动过研发核武器的程序,但是可从未研发成功过核武器,利比亚的卡扎菲和伊拉克的萨达姆一样,都曾经寄希望于研发核武器提高国家的地位,但是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被西方两度打垮,从一个地区强国变成了烂摊子,卡扎菲从伊拉克和萨达姆的后果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于是在西方转向于向利比亚施加压力的时候,内心恐惧的卡扎菲主动选择了放弃研发。

图为卡扎菲和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一起,卡扎菲选择对西方的退让,反倒是让西方更加肆无忌惮。

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善良的国际政治,利比亚放弃研发核武器并没有换取到西方的信任和支持,西方仍然担忧利比亚重启研发,于是毅然决然的对利比亚施加了各种制裁手段,导致利比亚国家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受挫,国内矛盾开始出现,卡扎菲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了,他没有办法,被西方硬是推到了对立面上,当然,卡扎菲本来对法国也还抱有希望,多次到巴黎访问,可都无济于事,看似友好的法国人,最后加入了打击叙利亚的主力部队。

中东强人?不存在的,在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利比亚这样的国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卡扎菲和萨达姆相比,抵抗的勇气是差了一些,他不断的妥协并没有换来西方的忍让,反倒是变本加厉,挑起了利比亚的内战,在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打击下,卡扎菲节节败退,萨达姆选择抵抗被打败,卡扎菲选择了妥协可是也被西方打败,这并不是因为政策有什么问题,而在于绝对的国力差距导致了这些国家毫无发言和求的和平的权力,西方是不会给利比亚机会的。

法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展开队形,开始对利比亚的空袭。

最终,在法国特种部队的支持下,利比亚反对派打进了的黎波里,并且最终抓住了卡扎菲,要说最后的样子,卡扎菲倒还不如萨达姆呢,所以各位,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安心求发展,国家强大才是安全的保障,不然,轻信西方舆论,到处为他们摇旗呐喊,最后的后果肯定不会好的。

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首先这个利比亚弃核本身就是伪命题。

我们70后,以及60后和80后,可能从小就知道了世界上有个国家叫利比亚,他们的领导人叫卡扎菲。而且利比亚、卡扎菲这是几十年来热度都很高的词。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利比亚、卡扎菲跟伊拉克、萨达姆,伊朗、霍梅尼,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卡扎菲本人的活跃程度,甚至不低于德国、英国的领导人。

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利比亚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国家,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

在卡扎菲的时代,利比亚只有500多万的人口。500万人口是什么概念?放到中国就得算濒危的少数民族了。连正常的少数民族都算不上:这得保护起来呀,政策多多扶持,太可怜了,就剩500万人了,再不保护好,要灭绝了......而且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觉得利比亚和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很像,都是阿拉伯人,都住在沙漠。这里还得提示一下,利比亚是一个非洲国家,他是一个非洲小国,不是中东小国。

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政府军只有2万人。2万人的部队,就张罗装备核武器,这可能吗?

对手,决定了你的身价!

卡扎菲深谙此道。卡扎菲和他的利比亚按照自身实力来讲,本来是不应该这么红的,但是,卡扎菲选择了美国这个对手,就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成功的道理,大家还真得向卡扎菲同志好好学学。

美国原本在利比亚有军事基地,卡扎菲上台就给没收了。他俩的仇就开始结下了。后来美国也炸过利比亚两回,击落过利比亚的战斗机,利比亚也貌似真得制造了洛克比空难。剩下的就是两国几十年的对骂。

这样一来,应该是默默无闻的卡扎菲就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反美斗士,不起眼的利比亚也就成了反美的一块圣地。

卡扎菲其实跟我算是同行,做广告的。擅长包装、造势、宣传,知道怎样把自己炒红。就像现在的很多微商网红,总是盯着宴会、活动,瞅冷子就钻进去跟马云来个合影,回去朋友圈一发......然后马云在后面喊:这人谁呀、这人谁呀......

卡扎菲是靠着跟美国对抗而红的,是靠宣传红的。而以前他也确实表达过要拥有核武器,关于利比亚与核武器有关的消息也是很多。但很明显,这都是他宣传、维持自身热度的一个“题材”,只是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并没有实际价值。

500万人口的非洲小国,你白给他10颗核弹他都没办法储藏,维修都是大问题。

可能很多人对卡扎菲的印象还是“反美斗士”,都忘了早在1993年,卡扎菲就向美国投降了。在所有的反美斗士中,卡扎菲是第一个叛变的。

1991年,美国用扔到伊拉克的炸弹,就已经诚恳的“说”服了利比亚。

海湾战争吓坏了很多人,卡扎菲是其中之一。所以海湾战争销烟刚散,1993年,卡扎菲就说克林顿是世界的救星,并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从那以后,利比亚、卡扎菲和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回暖。甚至是非常的热络。2004年,小布什就已经解除了对利比亚的制裁,2006年美国和利比亚就正式建交了。

当时卡扎菲和美国、欧洲的政客们互动的非常频繁和“友好”。到这个时候,他依然是炒作的大师,他依然站在热搜的靠前位置。

但这次他炒过了。

滑稽的是卡扎菲给美国为敌几十年安然无恙,跟欧洲人一友好,反倒是把命丢了。

他当时又炒了新题材:法国。跟法国人友好的不行,互相访问、拥抱,谈生意。要买法国的战斗机,并热情的向正在竞选总统的萨科齐提供了“政治资金”。

收了卡扎菲这种人的钱,是法国总统的一个巨大隐患。当然他们背后也肯定还有其他的故事。所以萨科齐上台以后就对卡扎菲下死手了。

卡扎菲是法国人灭的,不是美国人。

在法国人的强烈鼓动下,美国人、英国人凑了个份子,就把卡扎菲灭了。据说最后杀死卡扎菲的利比亚小青年就是法国情报机关在当地的雇员:灭口。有些话是不能让卡扎菲说出来的。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部电影:江南1970。韩国黑帮片。虽然是黑帮片,但电影表达的哲理跟卡扎菲还是很贴的。这个世界阶级是固化的,穷人就是穷人,贵人就是贵人。穷小子可以凭借机会,凭借狠,凭借头脑暂时的闯进贵人的世界。但是,混到最后,这些东西你是需要拿命来偿还的。最后的男主和卡扎菲太像了,不管你曾经拼的多光彩,最后死的都是猪狗不如。当你惨死街头的时候,你曾经的朋友、贵妇官员,依旧在举办华丽的舞会,喝着香槟。

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曾经世界最红的,当年人气甚至超过川普。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小国,面积约为17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00万,主要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曾经一度富甲非洲。1969年,卡扎菲成为利比亚革命领导人,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

卡扎菲为人非常高调,我们看到他穿的衣服就极具个性,经常是黄色的卡其布军服,时而白色套装加白色镶金边的斗篷。怎么吸引人怎么来。在总统身边围绕着各种姿色的美女,这就是他的豪华保镖阵容。卡扎菲出行非常的拉风,大有古代皇帝巡视天下的样子。卡扎菲为了在世界的舞台刷存在感,在政治场合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约束自己的大嘴巴。

2011年爆发利比亚战争,高调的卡扎菲死在反动派的手中,他执政42年的利比亚从此陷入了内乱。卡扎菲一生都是以反美国斗士自称,高调反美。说实话,按照卡扎菲和他的利比亚自身实力来讲,反美确实有些蹭热度的嫌疑,为了炒作自己,卡扎菲选择了美国这个对手,一下提高自己的身份,吸粉无数。

为了反美,也为了自保,卡扎菲明确表示,他要拥有核武器。

那么卡扎菲是否真的拥有核武器呢,别又是一袋洗衣粉。

一,卡扎菲渴望拥有核武器。

早在70年代,卡扎菲为了能在中东称老大,就想拥有核武器。他先向美国的敌人苏联采购大量的武器装备,但当他提出购买核武器时,遭到苏联的拒绝。转而他寻求到中国,他知道中国正缺外汇,提出1亿美金购买,但同样被中国领导人给拒绝了。没有能如愿的卡扎菲气冲冲的乘机回了利比亚。

二,自己造核武器。

在中国、苏联都碰钉子的卡扎菲,决定自己造核武器。核武器有门槛限制的,并非谁都能造出来的。除了技术支撑,还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比如大量的离心机。才可以把浓缩铀离心,变成武器级的铀原料。由于,利比亚缺乏整套的工业体系,所以卡扎菲造核弹非常漫长,幸好,他手里有两个烧包钱,在全世界到处买。先买法国的技术,法国人是卖了。问题是,国内必须有人懂才行啊。甚至卡扎菲都不知道离心机是什么东西。

从80年代,卡扎菲就在利比亚研制离心机,结果搞了十年,什么也没有弄出来。后来,苏联解体,整个原来苏联内部管理开始混乱,有人在黑市出卖苏联的核设施。这让卡扎菲找到了机会,大量在黑市收购苏联的核设施。买来很多东西都没有拆封,就那么放着,因为国内真的没有人懂。从巴基斯坦高薪请的核专家,结果被美国的中情局给知道,把巴基斯坦的核专家给逮捕了。从此,卡扎菲的核技术再也没有摸到边。他自己曾高调宣称,利比亚的核技术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有很多水份的,否则以色列早就给炸了。600万的人口,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与科技实力,怎么能造出核弹,造出来了,怎么扔出去都是问题。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就是卡扎菲是想拥有核武器,但是从没有拥有核武器,他只是利用核武器炒作自己的身价。

那么他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呢。

一,经济制裁,使卡扎菲的日子不好过。

美国不会主动说服的,而是用行动来约束他的。自从美国洛克比空难发生后,美国认为利比亚的卡扎菲就是幕后推手。联合国于1992年启动制裁,自此利比亚遭受了12年的经济制裁,占出口总量95%的石油被掐死,导致利比亚经济一落千丈。

1993年,利比亚最大的瓦法拉部落就爆发了武装反抗,此后,利比亚诸多部落持续发动针对卡扎菲的暴乱,卡扎菲花了好些年才将暴乱给平息下去。经过联联合国8年的制裁,利比亚经济岌岌可危,面临着崩塌,而国内又极其不稳。卡扎菲过去的张扬,完全靠石油收入的钱,现在石油出口受到严重限制,他自己精力全部用在国内打压反对派。而卡扎菲在国际社会没有什么大国朋友,因为他管不住自己嘴巴,到处胡说八道,已经惹起众怒。如果再坚持一本心思的搞核武器,有可能他在利比亚都坚持不下去了。

二,萨达姆的倒台,卡扎菲深受刺激。

2003年,美国竟然以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侵略战争,成功推翻萨达姆政权。卡扎菲没有想到美国真的会对萨达姆动武,萨达姆与他一样都是以反美斗士自居,然后都想造核武器,没有成功。萨达姆的下场是最好的例子,利比亚会不会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呢,很难说。作风张扬的卡扎菲一下产生了恐惧。美国人如果真动手,自己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与其被美国人掀翻统治,还不如稳稳地在利比亚作威作福当好自己的总统。卡扎菲衡量再三,于在2003年,突然单方面宣布放弃核武器计划,此举震惊世界。卡扎菲宣布弃核后,积极邀请国际核查员对弃核过程进行监督,并协助销毁利比亚的化学武器,甚至远程导弹。2009年,最后一批卡扎菲从黑市购买的浓缩铀被运出利比亚,卡扎菲成时变脸成为一个和平的政治家。

卡扎菲的巨大转变让西方又惊又喜,一时间美英法德意等西方大国纷纷访问利比亚,西方全面恢复和利比亚的关系,迅速解除对其制裁。很快利比亚的人均GDP从2002年谷底的3700元,到2008年就飙升到14000美元,利比亚经济全面腾飞。此时的卡扎菲又硬气起来,开始重新炒作自己,与法国人谈生意,买战斗机等,趁机向正在竞选总统的萨科齐提供了巨额的“政治献金”。收了卡扎菲的钱,就要为卡扎菲办事,而卡扎菲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为此卡扎菲成了法国总统巨大的隐患。

没有多久,法国就利用利比亚内乱对卡扎菲下了死手,美国和英国只是小帮忙。利比亚卡扎菲的死与弃核没有关系,主要死于钱多,烧包,张扬。

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感谢邀请。

利比亚当年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是有其内部的原因以及外部的原因。首先说内部原因。

利比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前后发现世界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当时利比亚正在遭受西方社会的严厉制裁,因为利比亚参与了西德的一家美军俱乐部的爆炸案,以及一架飞机的爆炸案件,遭到了西方的严厉制裁。这样利比亚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反对卡扎菲的势力不断增加。利比亚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尝试要获得核技术,但不得门而入,但是苏联解体以后,利比亚从国际黑市获得核技术,核原料方便,却没有想到西方对国际核黑市监视严密,完全掌握了其中的路线,并且还扣压了一船运往利比亚的核设备,这样叙利亚将遭受更加严厉的制裁。

另一方面,冷战期间利比亚的支持者苏联解体,冷战局势改变,美国成为世界的主宰。利比亚领导人看到这点以后,认为只要与美国谈妥,就可以获得和平,解除制裁。所以就在西方扣留利比亚核设备之前,利比亚就与美国秘密谈判,结果就是美国保证只要叙利亚交出核资料,核设备,停止核研发,并且交出恐怖事件凶手,就可以解除对利比亚的制裁。

在利益的诱导下,也在利比亚领导人儿子穿针引线的下,利比亚完全接受了美国的条件,认为美国会忠实执行利比亚与美国的密约,所以利比亚向美国交出了大量的核资料,并且还指认了核黑市的幕后黑手汗博士,让这位巴基斯坦核之父绳之以法。但是,这样的合作配合卡扎菲发现,美国没有认真执行其承诺,若干年后,美国与西方以利比亚政府军屠杀反政府武装,对利比亚军打击,最终葬送了卡扎菲。

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最近,新闻里面出现“利比亚弃核”,多是跟半岛无核化问题和那两个胖子的两次会谈有关,比如——朝鲜坚决否定了“利比亚式的弃核”方案。可见,“利比亚式的弃核”,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卡扎菲他老人家的人生悲剧。

咱们可以设想一下,倘若利比亚真弄出了数量不等的核导弹,不用费大劲研制洲际弹道导弹打美国,仅将欧洲各大城市纳入打击范围,即使美国敢于对利比亚发动空袭,其他主要北约国家也必然予以强烈反对。

关于利比亚的核武器,首先需要说清楚两点,第一,利比亚并非好端端的突然服软,“主动弃核”的。卡扎菲选择放弃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设备被截获,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和恐吓,深感拥核无望,又信了西方忽悠的“补偿和援助”,权衡利弊之后,才选择弃核的。

第二,利比亚的核武器研制工程,在长期制裁下,资金与技术一直都不到位,进展及其缓慢,折腾了30年,仍不具备成熟的核武器研制技术,离拥和国家差得远。

先看利比亚弃核的背景。

1969年,意气风发的卡扎菲上校掌权利比亚,开启了自己长达几十年的,“摇摆不定”的反美,反西方道路,也是这个阶段,利比亚开始尝试研制核武器。80年代的洛克比空难,造成了189名美国人死亡,自此,西方给卡扎菲牢牢的扣上了一个“支持恐怖主义”的帽子,联手制裁利比亚,卡扎菲的核计划被迫中止。进入90年代,西方的制裁逐渐缓和,利比亚的石油贸易做的也挺顺利,卡扎菲感觉自己又缓过来了,加上苏联解体,让他趁机挖到了一些技术人员,于是,核计划再度启动,卡扎菲还顺势做起了非洲大哥梦。进入本世纪,萨达姆政权被颠覆5个多月后,2003年10月,在意大利南部塔兰托湾,一艘往利比亚方向行驶的货船被意大利警方和海岸警卫队强行拦截,发现船上运送的是利比亚从核黑市上购买的离心机部件。这些铁证,被西方国家牢牢地攥在了手里,用来要挟卡扎菲,借助伊拉克战争余威,话说得非常狠,似乎没有妥协的余地。

毕竟,早在1968,利比亚年就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公开场合,卡扎菲仍维系着利比亚支持核不扩散机制的良好形象。那么,这些离心机部件怎么解释?

没多久,逃亡中的萨达姆本人也被活捉,狼狈的萨达姆在镜头前惊惶失措,颜面尽失,场面及其不堪。

卡扎菲震惊之余,看得很明白,自己没准就是西方国家把下一个“推翻暴政”的目标;而且,破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铁证”也被西方国家牢牢地掌握着。

这种情形下,和西方谈判弃核,成了卡扎菲的无奈之举。

美国拿乌克兰举例子——看人家乌克兰,手上是能拿出来用的核武器成品,量那么大,都从了我们;你这点跟人家比简直就是毛毛雨,折腾什么大劲。从了我们,不但取消对制裁,还给你各种补偿。在安全上,美国也信誓旦旦的说给提供全方位保障,以后绝不为难卡扎菲政府,欧洲各国也积极充当保人。

于是,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正式表示,要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重新回归国际社会。

自此,利比亚承认了洛克比空难责任,陆续给了美国高达27亿美金的赔款、接受国家原子能机构检查、把25吨核材料运往美国、全面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

一时间,回心转意的卡扎菲成为西方各国的”座上宾”。不仅美国、欧盟恢复了与利比亚的全面外交关系,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领导人也纷纷与利比亚进行友好互访…

卡扎菲还专门拿巨款帮助下图这位赢得竞。

然而,到了2011年,借阿拉伯之春的东风,剧情又开始反转。刚握过手的西方朋友们,马上联合出兵,要“推翻利比亚的暴政和大独裁者”。

尤其是“老朋友”萨科齐,前脚把卡扎菲奉为座上宾,后脚就要置他于死地,下手比谁都恨。

内外原因这里就不多赘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质都是在寻求利益最大化,什么传统友谊,那都是装样子的,可能不真信。

当卡扎菲掌权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时候,西方国家就认为他是个正面形象,积极合作,一副友善面孔;当西方发现利比亚的卡扎菲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乖,老想着当非洲大哥,搞非洲统一货币,触动了西方国家在北非、中东地区核心利益,换掉他好处更多时,就赶紧发起“群殴”。

在这儿多说一句,卡扎菲的“非洲大哥梦”还真不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是有一定市场的。在北非的阿拉伯圈子,卡扎菲就是大哥般的榜样人物。比如后来,囚禁中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在电视上看到卡扎菲被群殴致死的新闻后,一下子就哭晕过去了。

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至于利比亚的核计划,早在1970年代就开始酝酿,但因为技术和人才的限制,以及西方世界的严防死守,利比亚的核武器发展非常不顺,搞了快30年,也还是处于原始状态,但就这个状态,也足够让美国等国紧张和挂念。

利比亚和西方交恶的顶峰是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一直到2003年卡扎菲宣布为洛克比空难负责为止,西方世界对利比亚实施了长达15年的封锁、制裁和禁运,美国也对利比亚发动了“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两次大规模空袭,造成利比亚数百人死伤。

2003年初,此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继阿富汗战争后,英美大张旗鼓,准备对伊拉克动手,中东地区战云密集,老练的卡扎菲已经发现了不妙。

眼瞅着美军在中东地区大秀肌肉,感觉大事不好的卡扎菲迅速派遣他那与西方关系较好的儿子赛义夫,去和英美秘密接触,就利比亚的核武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展开磋商。

面对利比亚释放的“积极信号”,英国人首先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欢迎”,由英国著名的军情六处牵头,派出高级官员与赛义夫进行了多轮秘密磋商。

开始,利比亚人虽然向英美献上了“橄榄枝”,但毕竟双方几十年的不信任,利比亚人对是否向英国人“完全交底”很是纠结。

英美经过半年多的威逼利诱,加上萨达姆政权垮台,2003年8月15日卡扎菲宣布为洛克比空难负责,利比亚当局对核武的立场不断软化,甚至被动。

在英美强悍的谍报工作和政治讹诈面前,利比亚的外交力量几乎不堪一击。

萨达姆的遭遇让卡扎菲对继续与西方对抗没有了信心,他选择了不顾一切地与西方靠拢,也交出了核武器的底牌。

2003年12月19日,卡扎菲正式在电视上宣布:放弃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

卡扎菲在公告中说,利比亚过去致力于发展防御力量……利比亚认识到……无助于利比亚的安全和地区稳定……成为一个无违禁武器的国家。

卡扎菲刚发表完声明不到半小时,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公开对卡扎菲的声明表示欢迎。

很快,2003年初还被视为“恶魔”的卡扎菲,到了年底就成为西方国家领导人眼里的“优秀领导人”和“老朋友”,美国也第一时间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去除。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利比亚所有的核设施和相关资料被陆续运出利比亚,卡扎菲彻底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

当然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一来,卡扎菲的那些老朋友纷纷成了他的“死亡推手”,最后政权垮台,本人也在街头死于非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