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凭什么被专家称在2030年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很难了,印度很难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因为印度不是中国,更不是日本,印度不具备当年中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都有的一个共同特质:高水平人才批量产生。
印度基本上没有基层学校,大部分印度人口属于农村人口,这些人的受教育水平很低,只能从事基本的劳动力产业。
很多人认为印度的人口很多,劳动力多,经济发展一定会和中国当年经济高速增涨时的情况有些类似,当然这也是个很类似的点,但是印度目前只是类似于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增涨方式,也就是依靠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和粗放型增涨产业,而不是发展新兴制造业、高科技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图为我国的山区小学。有人说我国吃了几十年的人口红利,这并不全面和客观,我国是吃了几十年的科教兴国战略的红利,图中这样感人的场景,笔者每每看见都会感动,不是感动太廉价,而是因为就是这样简陋的学校,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来多少来自于基层,又回归基层建设大山,建设国家的人才!这样的教育体系,全球只能在中国出现,贵州、广西、四川、陕西这些年的崛起,和这样的教育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每个人的身边都有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朋友,不是吗?这样的体系,为我国带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专业人才就业力量,每年高效毕业生高达数百万人!
有人说,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人口,而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专业人才力量,因为我国即便是最大量的基层劳动力,也都是拥有一方面专业既能的专用职业劳动力,比如电焊工都是需要取得电焊证的。而且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大量的中高端就业人才,我国已经发展出非常具有规模的总部经济和办公经济,目前,我国的工业名片已经变成了高铁、核电、互联网信息化产品等高端产业。
向印度这种最基层的劳动力,再多也是有个发展瓶颈的,印度的粗放增涨还能持续多久?
印度目前还没有走出粗放增涨的圈子,这需要印度数十年的潜心经营和不断发展提高产业阶段才能到达,但是2030年到现在已经只剩下了12年时间,印度很难在未来10年继续保持这样的高速增涨,除非印度能够建设处世界一流的学校体系,满足印度14亿人的受教育需求,但是那是在只有我国这样的体制下才能实现的,在印度的逐利体制中,没有收益的基层学校是不会去建设的,因此印度的教育还是上不去,基层脱贫太难,不能和我国这样依靠教育转变很多农村地区人口的命运。
笔者的小学一、二年级就是在这样的学校里上的,笔者就是来自于最基层的教育力量培养,而如今笔者已经开始为社会做贡献了,你也是从这样的学校走出来的吗?感恩教育,感恩国家,当不相信祖国能够创造奇迹的时候,就去看看这样的学校,这样磅礴的教育力量,才能诞生如今雄踞世界第二的强大经济体。
我国越来越普及和全面的教育体系,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都越来越多的走进了大学,最起码也是进入了职业学校,或者大中专院校,甚至就算是以后有需要,也可以进入成人学校学习,我国可以做到基层学校全覆盖,这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只能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施行,印度永远都没有产生这样学校体系的土壤。诚然,我们的学校像蒸包子一样做出来的都是一个模子的学生,但是我们却拥有了世界最大的专业技术劳动力,这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面貌,印度要超过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印度凭什么被专家称在2030年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数据可以满足印度人赶超中国的心理需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