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歼10换装矢量发动机首飞成功?
说明我国距离研发成功自己的隐身、轴对称、三维矢量发动机不远了。
图为歼10B搭载矢量发动机进行测试。
三维矢量发动机是未来的五代机和六代机必备的发动机子系统,三维矢量技术到目前为止只有俄罗斯的苏35和苏57应用成功了,虽然F35的发动机喷口也是三维矢量可调节,但是在飞行中很难应用,主要还是用在起飞阶段了。美国的F22目前也只是二维矢量发动机。
歼20战斗机目前没有装备三维矢量发动机。
三维矢量发动机对于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提高飞机的能量空战能力,增加飞机的矢量机动能力,缩小飞机的瞬盘和稳盘半径,增强飞机的可控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且他对于飞机飞控的编写也是一个挑战,毕竟两台三维矢量发动机等于多了两个可调节翼面的控制结构,一般而言,要让这样复杂的机械实现灵敏的反应和随动,必须要使用更加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操作系统。
图为我国三维矢量发动机的设想绘画。
印度在苏30MKI上应用了矢量发动机,但是由于是人为半自动的机械操控,因此在飞行中意义不大,也是在改善起飞性能上有帮助,所以可见飞控的编写难度之大。我国在歼10战斗机上测试成功三维矢量发动机,不但说明我国在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说明我国在飞控编写和操作领域进步很大,这和我国早已经测试成功全权限数字化发动机也有一定的关联。
F35的矢量发动机更多是在起飞阶段使用。
总之,如果歼10测试成功这款发动机,并且很快应用到歼20和其他战斗机身上,这对于我国空军科技的发展而言,又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