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战斗机有鸭翼真的不隐身吗?
答案是歼20的鸭翼不影响隐身。外界纠结歼20的鸭翼究竟会不会影响隐身,主要还是被一个知识给误导了,那就是控制翼面越多,隐身越差,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嘛,不能脱离实际去形而上学嘛。
这个图就是对这个理论最好的注解了,左边是沈飞设计的雪鸮战斗机,右边是成飞歼20,雪鸮在常规翼面之外增加了鸭翼,所以隐身效果不好,可控翼面平白多了两个,确实影响,但是歼20不同,他不是常规布局,他没有平尾,所以鸭翼可以看作是平尾前移,增加对机头的控制,这其实不影响隐身。
可控制的翼面越多,隐身越差,这是对的。毕竟可控制的翼面在飞机的飞行和突击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利于隐身的角度偏转,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原本严谨的隐身外形就会被破坏掉,如果是差动的可控翼面,那就更是扩大了雷达散射面积了。但是这是在增加鸭翼的同时,不减少其他翼面的前提下的,事实上,歼20虽然多了一对鸭翼,但是也顺带少了水平尾翼,其实可控翼面并没有增加。
未来的作战飞机还会进一步减少可控翼面的数量,来增强隐身性,图为取消了平尾,但是采用常规布局的未来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该布局目前在所有新概念飞机上被一致采用,目的是用V型垂尾来执行过去垂尾、平尾四个翼面的任务,这样可以减少两个翼面数量。
F22和F35这样的常规布局战斗机,其可控翼面包括机翼和平尾、垂尾等,没有鸭翼,歼20的可控翼面是机翼、鸭翼、垂尾等,没有平尾,大家其实是一样的,你大可以把歼20的鸭翼看作是尾翼前移,以增强机头的指向性,很简单的事情。有平尾的飞机是怎么和机翼结合,构建平行外缘的布置进行隐身设计的,那么歼20也是怎么做的,他也是把鸭翼的外缘和机翼的外缘做成了基本平行的设计来进行隐身设计的,隐身的原理是一样的,翼面的数量是一样的,怎么就扩大了雷达散射面积呢?
图为某研究机构对鸭翼隐身的研究方法和结果里的部分内容,可见在鸭翼差动角度不会很大的情况下,飞机的隐身是基本不受影响的,但是大差动的时候已经是近距离格斗了,此时都在视距内了,隐身不隐身意思不大了。
当然,按照实际上的测试结果来看,歼20的鸭翼在某种情况下是影响隐身的,那就是差动角度过大的时候,不过那种情况下是歼20在进行剧烈的机动的时候,甚至是在进行矢量机动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情况,那个时候相对于敌机的距离都已经进入格斗距离了,隐不隐身意思都不大了,而在飞行稳定的中距离空战阶段,歼20的鸭翼完全没有必要做大角度的差动,这时候,鸭翼就跟没有似的,不会影响隐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