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22年建国,又经历了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为何这么就快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
因为在20世纪初,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国家越强大,工业门类越全,社会越进步,国家越先进,而苏联的制度是非常适合发展工业化的,本身苏联的制度就具有规范化、严肃化、纪律性和动员力,而这些特点在当时还不是很多国家都具备的,当时的德国等国虽然工业化水平也很高,但是制度上还是近代化,并没有完全进入现代制度。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苏联还只能建造轻型巡洋舰和数千吨的导弹舰,仅仅20年之后,4万吨的苏联载机巡洋舰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是工业化发展快带来的。
苏联的工业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就发展壮大了,这个是难以想象的,可见当时全苏的工业化建设有多么热闹,苏联也用两个五年计划,证明了苏联制度的高效和规范,组织架构的科学和完善,这些是那些国家难以比拟的。我们不能把冷战时期苏联的失败和20世纪初苏联的崛起时代放在一起说,毕竟制度的设计和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客观环境也有区别。
二战时的苏联T35重型坦克,当时能制造这么大的车辆的,没有多少。
我们举个例子,苏联陆军在1935年才开始组建第一个摩托化和机械化部队,是从团一级才逐步开始组建的,但是到了1942年大战爆发前夕,苏联已经组建了大量的机械化集团军和坦克集团军,仅仅7年时间,苏联陆军的坦克数量就从几百辆发展到了上万辆,苏联的坦克集团军,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后勤只能依靠一个集团军2000辆汽车来保障,但是打到后期,就已经在每个集团军配置4500辆开车进行后勤保障了,即便是现在来看,也很少有国家能够年产如此多的汽车和坦克。整个二战时期,苏联光是T34这种坦克就造了2万多辆。
T34坦克成为一代经典,体现了苏联工业科技的水平。
所以,工业化水平高和发展快,是苏联力量很快接近美国的原因,不过这也为苏联日后的发展不平衡,产业失衡,重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埋下了隐患,所以发展一定要协调、全面、可持续,这都是经验,也是教训呀。
苏联1922年建国,又经历了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为何这么就快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
苏联的前身是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制度。十九世纪沙皇对国内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使得平民百姓有了安身之地,资本主义萌芽也开始慢慢出现。二十世纪初,沙俄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列强之一。通过对外战争掠夺迅速积累了一些财富。但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煤炭产量、钢铁产量、铁路里程等都远远低于英法等西欧列国。一战时,沙皇的腐朽,战场上的节节失利,爆发了国内战争。最终沙皇政权被推翻,资本主义临时政府成立,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随后又取得政权,建立了工人执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苏维埃俄国国建立之初,列宁面对各地非俄罗斯民族的分离主义运动,列宁主张由各地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并平等合并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一举措团结了各个地区,使得国家完整统一。在列宁对少数民族的让步下,苏俄最终成功在内战中获胜战胜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插手支持的反政府武装,巩固了政权,并与其他共和国成立苏联。
在当时一内忧外患下,列宁实行了余粮收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后,在人民的抗议和斗争下,列宁开始实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新经济政策。 从粮食税,中小企业的发展 ,商品货币流通方面入手,一时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斯大林执政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苏联是敌视的。外交上苏联不被承认,经济上苏联遭遇欧洲国家的封锁。在这种严峻形势以及当时成熟的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斯大林实行了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漠视甚至压制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两次五年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随后,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与军事实力大大提升,使苏联成为了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大国。而此时,欧美各国正面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一时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崇拜的地方。二战中,苏联参与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同盟国一员,苏联并最终取得胜利。二战结束后,苏联扩充势力,收并了包括德国东部在内的东欧地区,给予西欧地区很大的军事压力。另外,苏联亦通过在德国占领区拆除设备、掠走人才等方式增强了国力。此后,欧美各国更加对苏联敌视,苏联与美英开始了冷战。政治上,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经济上,苏联为破除西方的经济封锁封锁成立了经互会,而美国开始了马歇尔计划,军事上,苏美同时拥有核武器,苏联成为了与美国相对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苏联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开始处于上风,苏联在全世界扩张势力范围,与美国激烈竞争。在经济上,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国的约70%,美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但是由于过于重视重工业,使得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计划经济体制长期的僵化,各位领导人的错误领导,苏联最终解体。苏联1922年建国,又经历了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为何这么就快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次是苏联,也算因祸得福,再次就是中国为代表的亚非拉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陆续独立自主。
至于为什么说苏联因祸得福,因为苏联与美国瓜分了德国的专家,甚至把德国占领区内的战略物资都掠夺一空,通过这种以战养战弥补一部分损失,后来更是靠着德国的技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奠定了之后与美国争霸天下的基础,而德国在身为两次世界大战发起者,军工技术可谓当时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横扫欧洲诸国,暴打苏联,远轰英国,不是局限于其国土资源有限,胜负都不好说,根据现有资料,德国当时已经快研究出原子弹了,一种重要原材料被盟国炸毁了才不了了之,还研究出了导弹,算是引导之后世界的热武器发展史…
在经济上苏联就是重工业的巨人,轻工业及其农业的侏儒,及其不平衡的经济模式,但是其国土面积辽阔,属于地广人稀,资源极其丰富,靠着这些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直到80年代末被日本取代,而在七十年代左右更是因为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大赚一笔,而彼时,越战的战争泥潭让美国尴尬不已,经济低迷,而苏联大发石油财,经济上拥有抗衡美国的资本,80年代后才走的下坡路,最终解体。
在军事上,苏联的重工业尤其国防方面的军工业等一直是世界顶尖,拥有抗衡美国的资本。
在经济上,苏联地广人稀,拥有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更是在之后大发石油财,而美国之后越战泥潭,经济低迷,一进一退之间,也勉强抗衡了美国至解体前期。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
苏联1922年建国,又经历了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为何这么就快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
首先就是希特勒把整个欧洲彻底打残了,无论是英法,还是西欧基本上是一片废墟,苏联虽然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国土广大,国家亚洲部分基本没有损失,所以说在本身在各个方面就比以英法西欧国家强。
二战后,苏联不仅收复全境。而且占据了德国东部重工业东部地区以及东欧六国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就此占领德国东部地区拆除工业设备、掠走人才,包括我国东北地区,等掠夺式方式增强了国力。二战战后是苏联最好的时机,也就是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苏联的崛起可谓正当其时,苏联强大实力使得整个西欧都在苏联的阴影笼罩之下,欧洲就此降下铁幕,开启冷战的序幕。苏联在政治上以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控制东欧六国,在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与其对抗是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经济上,苏联自行成立了经互会(在东欧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国家自成贸易体系,形成了巨大的互补),这是苏联国力的体现,二战的第二个胜利者就是苏联,因为他就此形成了与美国相对抗资本和能力。也就是超级大国,美苏两极对峙国际格局正式形成。
再就是苏联资源庞大,石油,天然气,矿石,煤炭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出口,赚取大量外汇,美国无法单独在经济上对苏联进行制裁。这些也是苏联成为工业强国的保证。苏联最顶峰时期,人口3亿,国家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50%,民族矛盾是一定存在的,但在苏联强大的武力镇压之下,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凭借着强大的核武器的威慑力。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二战的胜利让苏联获得了巨大的威望和资历,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是国际社会对苏联强大政治力量的承认,苏联也将承担一个超级大国责任和义务。
在20世纪下半页世纪里,无疑就是美国和苏联的世纪。两个超级大国隔洋相望,他们共同领导这个世界的走向。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翱翔太空,它的身份证上镌刻着“苏联”。1961年。人类完成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人类的代表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的成就是整个人类的骄傲。当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从太空俯瞰蓝色美丽的地球,这既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体现。无论我们如果诟病这个国家,如何抨击他的野蛮,但我们回望上个世纪下半页。任时光流逝,这一时刻必将永载史册。这一高度将永远是苏联的骄傲。因为俄罗斯迄今为止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俄罗斯是否能够二次崛起,要看他新的领导者的雄心壮志和杰出的领导艺术。
1991年,克里姆林宫飘扬了69年的红旗悄然落下,伟大的红色的帝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最据影响的政治大事。是人类在政治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它的成就和失误,他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宝贵财富。因为,对历史的判断,我们必须把他延伸去看他,去审视他,苏联永远都是成就第一位的,苏联的失败不是制度的失败,而恰恰他们背离这个制度,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也许是幸运,标志着新的出发和开始。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苏联1922年建国,又经历了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为何这么就快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确实值得大家伙嚼咕嚼咕。
苏联在1922年建国,您可以说他是在沙俄的废墟中建立起来的。
咋说呢?苏联的建国过程不仅仅是环境不好,而且是相当的恶劣。
那么咱就先来看看,当时苏联建国之前的一个环境。大家伙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打1914年七月二十八号开始,一直打到了1918年十一月十一号。
而苏联之所以能够建国,因为他们发动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这两次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的十一月七号。
看见吗?这爆发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差不多还得接着打一年才能结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不是说十月革命吗?咋是在十一月发生的呢?”
这您就不知道了,人家是按照俄国的历法来计算的,当时俄国的历法是1917年十月二十五号。
当然这不重要,咱接着说。
本来沙皇俄国的整体环境就不咋地,不管是经济了,还是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啦,这都差的烟都没有。
不然沙皇俄国在覆灭的最后阶段,整天的都在对外打仗,主要是想转移一下国内的矛盾,顺道赚取一点战争红利,补一下沙皇俄国国内的窟窿。
结果仗打了不少,没几场赢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更加入不熬出的结局,国内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的恶劣,不然也就不会激起革命了。
通过这么一描述,大家伙心里就明白了,本来沙皇俄国也不咋地了,再加上对外战争,更加不好了。
那么外界对苏联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就俩字敌视,当年苏联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漩涡里抽身出来,您别说曾经的盟友美国英国不同意,就连德国人都趁机敲竹杠。
德国人也有意思,一听说苏联想从一战中脱身,就逼着苏联签订《布列斯特条约》,这条约那叫个狠辣,不仅要让苏联割出去323万领土,还要赔付六十亿马克。
这简直就是敲竹杠,苏联急于脱身,还真就答应了,不然德国人别人也不管,掐住苏联可劲的打,内忧外患也是没办法的事。当然这条约随着德国人的战败,也就成了废纸。
至于一战那会的盟友,您就别提了,他们都亲自派兵跑到苏联领土去叫板苏联,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
就这时间点上,日本也趁火打劫,趁着西伯利亚后方空虚,推着他们的小炮,祸祸过西伯利亚,在哪里留下过一块表示自己来过的烂石头。
当然,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他们又来了,只不过这次来不是扛着枪拉着炮,而是扛着铁锹推车爬犁修铁路来了。
好了,咱接着说,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段时间,苏联还不叫苏联,应该叫苏俄。
您看国际国外,苏联就没有一个好环境,最终还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站住了脚,最终成立了红色苏联。
那么从这一个过程中,咱不难发现,苏联的军事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没有足够的硬度,是不可能打下一片蓝天的。
当然强大重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军事再强大,没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持,长远不了。所以,咱们就在历史上看到了,苏联开始执行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
这个五年计划对苏联来说,相当重要,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让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步就跨入了工业国。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五年?这也太简单了吧?”
您也别惊讶,那会的工业,和现在没得比,机器设备工厂啥的都很初级,只要肯下功夫,很快就能学的来。
而且苏联本身就地大物博,不管什么矿产啦,煤炭啦,石油了都是现成的,人口也多,所以自己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循环。
再有一个,您千万别忘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一样的,大家伙的力气可以拧成一股绳,专注的干一项事情。
就这么一项接着一项下来,您感觉这工业体系还打造不出来吗?
咱别的不说,就说咱国家。建国的时候,那真叫个一穷二白,啥也没有,光打仗咱就从鸦片战争开始,打了一百多年了。
战争这东西是最费钱的,这还得加上蒋介石逃到小弯弯哪里,从咱这里拿走了八百多万两黄金,咱起家的时候,国库里头可是啥都没有的。
瞅瞅现在?几十年的功夫,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而且还是和平崛起。您翻翻资本主义崛起的历史,那个不是进行对外扩张,对外侵略,进行战争的?
好了,咱不说这个,从这里咱就能看出来,只要是按照这一个个的五年计划执行下去,任何短板都能补齐了。
在这里,咱还必须说明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有那么一段时间,德国和苏联还是有一段蜜月期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咋说呢?敌人的敌人,他就是朋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崛起一个苏联,西方列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喜欢苏联,您就更加别说打交道了。
而德国呢?作为一战的发起国,他也不受人待见,经济这块就不说了,至少军事被卡的死死的。
而作为一个国家,你没军队可不成,实力上不去,就让人欺负。
那么德国在本国对军事的改革,军事装备的研究,这肯定是不成的,于是德国和苏联就抱团取暖。
德国人派人到苏联,建厂子,和苏联一块研究,甚至是探讨军事技术,观摩军演。
您都不知道,德国人的闪电战就是在这一时期完善的,而苏联人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也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的。
任谁也没有相当,双方的战役理论,最后在二战中进行了激烈的碰撞。
所以这么一通叙述下来,您就知道了,苏联虽然是从沙皇的废墟中崛起的,还是在四周虎视眈眈中崛起的,但他这实力还真就一点没有掺假。
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在完全发动二战的时候,打心眼里头就不愿意惹怒苏联的原因。
只不过一个大清洗,让希特勒看出了战胜苏联的希望,最终提前爆发了苏德战争。
那么问题又来了。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好不易积攒起来的瓶瓶罐罐,基本上都被打破了。
那么,他又是如何在二战结束之后,成为世界两极中的一极呢?
首先第一点,还是军事实力。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人要说了:“你可拉倒吧!苏德战争前期,苏联被德国压着打,一股脑就打到了莫斯科,晓得不?”
晓得!之所以出现了这一幕,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大清洗,主要将领缺失,你就是有再多的兵,再好的装备,这都不成。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何况大将没剩几个的情况之下。
所以前期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当苏联人利用广大的地域空间,换来了时间,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那一个被德国人拿下了?没有的!有人说是天气的原因。
是,这和天气是有一定的原因,但您别忘记了,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实力作为底子,你就是天上天天下冰雹他也挡不住的。
当然,说道这里有些人还会说:“苏联之所以能顶住德国人,那完全是依靠美国的援助!”
不可否认,美国人的援助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觉不是关键性的。
您要知道二战开打的时候,美国人可没有给苏联人一点援助,到是给了不少德国人援助。
甚至于德国人进入巴黎的卡车,那都是美国造的。
您别以为,美国参战之后,美国的那些个商人没有再和德国人做买卖了,那是外甥大灯笼——照旧!钱是一点没少赚!
说真格的没有前期美国人的贸易,德国人他也打不起来不是,日本人也不会把尾巴翘起来,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咱大华夏。
所以别提这个。
而且苏联人的军事实力,还在二战后期得到了体现,咱别的不说,欧洲战场上,分成东西两线。
东线苏联人承受了德国人80%的军事实力的碾压,而西线呢也仅仅是20%的军事实力来顶美国英国和法国联军。
就这,您看大银幕,美国人打的那叫个辛苦。
当时德国人,一说让去东线,那基本上就跟宣判了流放也差不多,一说去西线,这算是闲庭信步吧!
最后攻打到柏林,苏联人距离六十公里,就差捅破窗户纸的距离攻入柏林了,而英美联军呢?还在差不多五百公里的地方鏖战呢?打的异常辛苦,中间还隔着一座山和一条河呢?
您自己翻开地图去丈量一下,从莫斯科到柏林的直线距离是多远?一千六百多公里。而从诺曼底到柏林又是多远,差不多五百公里。
您自己琢磨一下这数据。
到了攻打柏林的时候,英美联军跑到山沟沟里头,寻找什么德国人东山再起的证据,就放苏联人去攻打柏林。
所以种种一切,可以说明一个问题,苏联人的军事实力,是需要仰慕的。
那么苏联之所以能在二战后快速崛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一支强大到,让整个欧洲都颤栗的军队。
那会一说起苏联的钢铁洪流,欧洲立马就得闭嘴。
任何的军事实力不是说,你账面上的数字,而是你体现出来的水平和价值。
咱别的不说,就说朝鲜战争,咱一场仗打下来,打出的效果是什么?效果就是没人敢在中国人的家门口进行实际意义上的挑衅。
敢挑衅的那是在找死。
就像当年对印反击战中,咱三个人小组针对敌人的阵地,吼出了:“敌人不但不缴械投降,竟然还敢开枪反抗?”
敌人既然做了,那么咱只能狠狠的抽他了。
这是需要实力来吼出来的。
您要是觉得这个例子不过瘾,可以看看美国和越南打起来之后,中国人在地图上画的那条线。
线画好了之后,中国人告诉美国人,不要把炸弹丢过这条线,不然中国人不客气了。
结果双方打了好几年,那条线的后边,美国人的炸弹始终就没丢过去。
军事实力是靠打出来的,二战的胜利,尤其是拿下最后一击,进攻柏林,这让苏联的威望,更胜一筹。
这就是苏联能在二战后崛起的根基,再有就是依托这种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瓜分了德国的各种资产,填补了二战苏联的空虚,他还对全世界进行了划分,著名的雅尔塔体系走一个。
这都是让苏联在二战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但这些个原因从根子上讲,都是来自于军事实力。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了:“那苏联还解体了?”
是啊!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苏联太过迷恋军事实力的强盛,忘记了经济实力虽然是软实力,但同样是实力的一种,结果这块板太短了,短的让美国人的钻了空子。
苏联到下了。
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具体体现,而是全方面的综合国力的体现。
在有就是,那会的苏联人迷失了,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英雄,唾弃了自己的英雄。
英雄不容诋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无疑是可悲的,长久不了,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英雄却忘记了他们,覆灭也是早早晚晚的事。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苏联1922年建国,又经历了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为何这么就快拥有抗衡美国的实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作为曾经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苏联从崛起到解体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这个存在了69年的超级大国,有两个泾渭分明的阶段,分别是二战前的韬光养晦阶段和二战后的称霸世界的阶段。而二战前的苏联发展历史似乎更能吸引人们的兴趣。
要知道,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有停止过对苏联的封锁,在铁桶一般的围堵中,苏联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在二战后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那么,苏联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的功劳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斯大林,就没有超级大国苏联。
作为对手,丘吉尔曾经评价斯大林:“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作为苏联的第二代领导人,斯大林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将苏联带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这也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重要基础。
新经济政策对于苏联的长远健康发展无疑意义重大,但是当时苏联面对的外部环境不允许苏联走新经济政策道路。相比而言,高度集中的模式更适合苏联的发展。
一战之后,虽然苏联击败了列强干涉,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但是因为凡尔赛体系的固有弊端,下一场战争必然会到来,留给苏联的时间并不多。这时候斯大林模式就更能起到与时间赛跑的作用。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使苏联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具备了抵挡法西斯的能力!到1937年,苏联的产值已经达到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之所以斯大林对苏联贡献巨大,绝不仅仅是两个五年计划,建立起了工业基础这么简单。在其它方面,斯大林也功勋卓著。
思想方面
大清洗运动,在今天看来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导致苏军在苏德战争前期的大溃败,简直不可原谅。但是客观上这净化了苏联内部思想,加强了斯大林的专制统治。今天的世界呼唤民主,但是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专制无疑能够最大限度集中力量对抗侵略者;
政治方面
斯大林推翻了列宁的苏联加盟国理论,将自愿演变为强制,使得列宁设想的加盟国由自愿进出苏联大家庭的权力演变为只进不出,加盟国也不再是有主权的国家,而时类似于省和州的地方行政区。通过削弱加盟国的权力,加强了苏联的凝聚力,这对于苏联集中力量办大事有重大意义;
军事方面
抵挡德国法西斯是斯大林最大的功勋,如果没有斯大林誓与莫斯科共存亡的决心,苏联可能会在一溃千里的基础上全面溃败,届时局面可能无法收拾。正是因为斯大林守住了莫斯科,才稳住了战线,
正是因为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的重大贡献,才成就了强大的苏联,使得苏联在强邻环伺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
2、二战前后的扩张和掠夺
我们常说人生需要机遇,国家发展同样需要机遇,而法西斯的崛起就是苏联发展的最大机遇。
虽然苏联长期被西方国家排斥,西欧国家也在斗得不可开交,但是苏联从来没有置身之外。事实上,为了自身的安全,斯大林一直在为苏联的安全而努力!
在二战爆发前的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随后双方默契地瓜分波兰,不仅如此,苏联还在德国横扫西欧时,陆续侵占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
对于苏联而言,国土不仅意味着纵深,还意味着资源、人才和市场。
而在二战中,苏联得到的就更多了:
美英外援
莫斯科保卫战前,为了减轻英国压力,英国开始向苏联提供支援。莫斯科保卫战之后,美国开始通过《租借法案》加大对苏联援助。
美国的援助对于苏联而言是必需和必要的,帮助苏联取得了更多的技术,这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科技力量增强的重要保证!
外出掠夺
随着苏联反攻的开始,战场转移到国境之外,苏联开始利用优势在东欧地区尤其是德国地区大肆搜刮。很多工厂的设备被苏联军队拆下带回苏联,这成为苏联战争赔款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在苏联消灭关东军后,苏联还在伪满洲国拆毁了了很多装备,这都充实到了苏联的工业中,帮助苏联工业力量迅速强大!
靠着苏联的野蛮生长,苏联国力迅速膨胀,最终让苏联具备了和美国争霸的实力!二战之后,依靠计划经济强大的动员能力,苏联只用了一个五年计划,就迅速恢复国力,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