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海军如果没有航母,就不能很好的履行他应该承担的任务。
强大的航母意味着一个强大的海军。
我们的海军有什么任务?根据2015年我国发布的国防白皮书可知,我国海军需要承担“近海防御与远洋护卫相结合”的主要任务。近海防御是很少用到航母的,但是远洋护卫就不一样了,我国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海洋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和海运大国,如果没有一个远洋的海军,就不能履行好自己的安全义务,要知道目前我们保护这些贸易航线已经不仅仅是事关自己的发展了,更是为了保护好这些贸易和海运,以保持全球经济稳定以及地区的稳定局势。
图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
发展远洋海军不能没有航母,航母是海军在远洋作战中提供航空作战能力的唯一装备,目前看来还没有其他的装备能够执行这一任务。现代战争是联合作战的战场,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一方有大量的作战飞机,另外一方只有军舰,那么只有军舰的一方就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了,毕竟没有了飞机就意味着在侦察能力、机动能力、救援能力、火力突击、反潜能力上处于下风。
航母舰队是我国老一辈海军的追求。
最后,如果没有航母,就不能很好的将整个海军的力量整合为一个整体。毕竟如果没有核心的主力舰,其他的军舰只能组成一个功能岁多,但是稳定性不强、没有作战支柱的舰队,这样的舰队远洋的持续作战能力和作战稳定性不够,加入航母,航母可以利用各类作战飞机和指挥资源,将全部的其他军舰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形成一个功能完整、机动力强而且各司其职的航母战斗群,这样可以发挥出海军体系的最大效能。
所以,我们必须有航母。
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为什么?
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四万多亿美元的国际贸易、五亿多吨原油进口。这么艰巨的海上保卫工作,是靠几艘普通军舰可以守卫的了的吗?
我们不造航母行吗?我们没有航母行吗?我们航母少了行吗?
(繁忙的马六甲海峡)
1、能源生命线: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原油年进口量达5亿吨左右,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5%,液化天然气年进口量达12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70%。如果以上两项停止进口,我国不出一个月,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就将被打破,就会出现油慌、气慌。如果三个月不能回复进口能源,我国的经济将遭受巨大打击,这是我们不可接受的。从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从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海峡,到处都是我国商船的身影,马六甲海峡每天通过大约280多艘船只,就有近150艘是与中国有关的,占海峡通过量的55%。你说,如果我国没有航母行吗?靠几艘驱逐舰能保障我们的能源通道吗?
2、被动防御就等于挨打:
我国的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蓝色国土,而且战略位置非常高,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海运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的台湾省、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等国家海运的必经之路,扼守南海,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所在,在台海、在黄海、在日本海,我们都需要军舰来保护,突破第一第二岛链,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海军舰艇。这些任务,我们仅凭几艘驱逐舰、护卫舰能完成吗?
(想象中的我国超级航母战斗群)
3、航母的重大作用:
一艘航母可以控制至少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加上航母战斗群的其他舰船,一艘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堪比一个中型国家的整个军事力量。只有航母能够完成保卫我国;能源生命线的任务、只有航母能够胜任南海保卫的艰巨任务、只有航母才能完成祖国统一的任务。
目前我国有航母三艘,两艘服役一艘在建。第一艘“辽宁号”,让我们知道了怎么使用航母,第二艘“山东号”,让我们知道了怎么造航母,第三艘航母在建,估计明年年初可以下水。水平甲板、三条电磁弹射炮弹、80架舰载机、8万多吨的排水量,战斗力不小于“小鹰号”。
如果第三艘国产航母服役,我们在技术上可以追平了美国。其战斗力可以比肩美国现役航母。如果,隐形垂直起降舰载机服役,加上我国领先的舰载无人机技术,那么,我们可以在第四艘航母的建造技术上实现突破,实现对美帝的超越。这不是天方夜谭!
(美国航母战斗群)
美国为什么这么牛!因为它有12艘超级航母啊!全球每个角落出现危机,美国总统的第一个问的一定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最大的和平威慑力量也来自航母。在东海、在台湾海峡、在南中国海,美国耀武扬威,靠的就是航母,假如没有航母,它不一定怎么“牛X”,海湾战争打击伊拉克,是从航母开始的,科索沃战争,是从航母开始的,武力恫吓伊朗也是从航母开始。你看看,美国佬如果没有航母,一会儿也玩不转。根据目前我国的体量,起码要有7至8艘航母,才能保障国家安全。
综上所述,航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国在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军事强国,没有航母怎么能行?
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为什么?
今天,在人民海军第68个生日的第三天之后,全国人民翘首企盼的国产航母终于下水啦!
露峥嵘,首艘国产航母到底啥样在3月30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不会让大家久等“的好消息足足让大家等待了26天……
4月2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船坞中已经整装待发
首艘国产航母的各路传言从2013年开始就从没间断,直到2015年最后一天的国防部发布会,时任发言人杨宇军首次正式公布我国正在建造国产航母,从此这艘巨舰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航母建造时的照片
建造速度惊人——预计2018年交付海军此前海军军事专家李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由于采用了模块化分段建造再整体拼装的新技术,新航母的建造周期大为缩短,下水之后将进行相关舾装,预计在2018年左右,首艘自制航母就能够交付解放军海军。
从2013年传出开始建造的消息,到今年正式下水,仅仅经历3年多时间。从世界范围来看,完成一艘航母的建造往往需要六年以上的周期,中国建设速度之快,令国内外惊讶。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最大的象征意义,在于证明了中国有足够的财力和军事技术,能够自主设计和建造出航母这么一套复杂、高精尖的军事系统。
排水量约为5万吨有专家推测首艘全国产航母被称为001A型航母,标准排水量在55000吨,满载排水量在67000吨左右。一般来说,航母按照排水量来划分,3万吨到6万吨之间的为中型航母,包括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法国的“戴高乐”号。
隐形化设计海军军事专家李杰称,相比辽宁舰,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舰岛应该会有不小的变化,采用隐形化设计、调整电子设备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已是大势所趋。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也认为,“外形应该会采取一些隐身措施,譬如舰体和舰岛尽量减少水平与垂直的直角边;舰岛设计成下半V形上半倒V、中间宽上下窄的造型;烟囱、桅杆、天线采用雷达吸波材料等等办法。”
采用常规动力时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明确表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采用常规动力装置。核动力航母有续航能力强、速度快等种种优点,但是,“要建造核动力航母需要方方面面成熟的技术。”李杰表示,由于这是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可能在建造过程中趋向于更为稳妥,先解决有无问题,尽快装备部队。因此会使用成熟的设计和理念。
舰载机滑跃式起飞军事专家介绍,无论是已经服役的“辽宁舰”,还是这次下水的首艘国产航母,舰载战斗机都是采用滑跃式起飞。滑跃式起飞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简易、省钱、维护简单,而电磁弹射起飞控制比较快捷有力,能够更有效地适合未来作战行动的要求。
首艘国产航母采用上翘12度的滑跃飞行甲板,李杰认为,上翘12度,对于国产航母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大大缩短舰载机的滑跑距离。
最多搭载40到50架飞机有消息人士预测,国产新航母的飞机搭载能力可以达到40到50架,比可以搭载24架歼-15的辽宁舰有所提升。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比较认可上述数据。他说,首艘国产航母的吨位属于中型偏大,最多可搭载40到50架飞机,其中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数量应与辽宁舰基本持平(24架到32架歼-15战斗机),此外还需搭载预警机、电子作战机和直升机等。
或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据央视消息称,首艘国产航母舰岛的上层建筑物上新增了两个矩形结构,这是为了方便安装中国新型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相对于无源相控阵雷达,曹卫东表示,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看得远,且捕捉目标数量多,这符合我国新型航母的作战需求,也符合我国发展信息化武器的要求。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雷达性能应该优于“辽宁舰”,因此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可能性较大。
主要执行中远海海上作战
“辽宁号航母与国产航母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定位属性不同。”李杰认为,辽宁号航母主要担任科研和训练任务,必要时可具备作战功能。而新的国产航母从定位上来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将来主要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服务,特别是中远海海上作战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造航母?从历史上讲,1840年到1949年的100多年间,西方强国从海上对我发动的侵略达470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80余次,入侵舰船1860多艘次,我国沿海几乎所有的重要港口、港湾和岛屿都屡遭列强蹂躏。
世界历史昭示我们:一个不能走向海洋的国家,是没有出路的;一个不能走向海洋的国家,是难以登上大国舞台的。研究发展航母,保障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国巩固国防、维护自身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种必然要求和选择。

1985年,中国海军排水量仅3000多吨051型驱逐舰在对马海峡孤身面对排水量20000多吨的苏联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今天,人民海军却再也不用如此“受气”了!
1985年,中国海军排水量仅3000多吨051型驱逐舰在对马海峡孤身面对排水量20000多吨的苏联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051型驱逐舰长期以来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
建造航母需要很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工实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没有这种能力。改革开放30多年,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具备了建造工程的前提条件。
目前,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均拥有航母,头号大国美国拥有航母的数量是10艘!中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如此大国,理应拥有自己的国产航母!
“银河”号货轮与背后船台上正在改建中的“辽宁”号航母同框出现,一个悲愤的时代与一个骄傲的时代在此相交,令人感慨万千。
从技术上讲,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担负的任务过重:科研、训练任务交叉,可部署时间受到大大制约,解决的问题自然也很简单:我们需要更多的航母!
海军专家尹卓曾表示,我军未来在东海、南海两个方向上都须有航母作战编队,而且航母作战编队则至少应是双航母战斗群。一般来说,至少需要3艘航母才能维持双航母战斗群。如此算来,中国海军至少需要6艘航母才能满足作战需求。
以美军航母为例,单艘航母的可进行作战任务的时间约占总服役期的1/4,美军以10艘航母的庞大规模进行轮换,也只不过能保证有2至3艘航母可以随时出动。所以,对于人民海军来说,双航母舰队也只是可开始,我们也应该习惯本次国产航母下水的喜悦。
双“舰”合璧,走向深蓝
中国航母建设通常遵循小步快跑、扎实推进的建设思路,不断进行技术积淀最终实现超越。按照中国建设理念,依据首艘国产航母入役速度,可以预测中国第三艘航母很快或将闪现公众视野,届时中国将拥有三艘航母,形成一艘战备巡逻、一艘用于训练、一艘在船厂进行维修的基本格局。
国产航母想象图
除了航母,中国海军其他舰艇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在可见未来,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将是由一艘航母、2艘055神盾驱逐舰、2艘052D神盾驱逐舰、2至4艘057型护卫舰、1至2艘093B核动力攻击潜舰、1至2艘四万吨级901大型补给舰组成的“梦幻组合”。
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理所应当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也理所应当拥有人类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来增强自身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能力。研究发展航母,提升保卫世界和平的能力,是中国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地区稳定的国际义务的一种必然要求和选择。
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开启了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和谐之旅。600多年后,中国航母舰队航迹将遍布世界各地,我们的使命同样是传播友谊、维护和平。
走向深蓝,我们来啦!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为什么?
几十年里,为了拥有我们自己的航母,中国海军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国产双航母下水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自行研制出了航空母舰。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获得航母,首先,航母战斗群战斗力爆表,另海军其他军舰望其相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用航母打击敌人,发生在印巴战争中,印度出动航母干净利落的狂虐巴基斯坦海军。所以,拥有航母意味着我国海军的实力大大增强,拥有建设海陆空三位一体大国军队的能力,战略威慑力直线飙升。另一方面,在我们没有航母那段期间,美军航母总是在我国近海瞎转悠,趁机刺探情报,一旦我们有了航母,就会让一些宵小之徒,不敢轻易挑战我们的底线。虽然航母战斗群作战能力强,具备反潜、反舰和防空的作战能力,但也不是天下无敌,普遍认为对抗航母战斗群的方法有水雷封锁、远程突袭、卫星定位和电子对抗等。但航母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空中,饱和攻击是由苏联提出的一种打击航母的攻击手段,是指利用绝对的火力优势,连续不间断发射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上远超航母系统的航空反制能力,面对如此多要防御的目标总有漏网之鱼,所以,这时候航母便会启动最后的防身利器,近防炮。那作为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辽宁舰的近防炮防御力又如何呢。
事实上,辽宁舰的近防炮一旦开启,威力堪称恐怖,辽宁舰主要配备的近防系统是FL-3000N舰载反导系统和1130近防炮。FL-3000N舰载反导系统被称为反舰导弹的克星,能拦截亚音速导弹和各类超音速导弹,1130近防炮则是一个吞噬弹药的巨兽,只要有危险靠近,它便会启动,以每秒166发的子弹吞吐量摧毁来袭目标。这种近防炮一分钟能发射11000发子弹,同时对准48个目标,辽宁舰之上安装有3座1130近防炮,舰尾两座,舰首一座,能瞬间将战机达成筛子。据悉,这种炮使用的子弹是一种钨芯穿甲弹,能轻松穿透厚装甲,击穿物体后能形成碎块,给敌人造成二次伤害。一发造价大约在1000人民币左右,意味着辽宁舰如果火力全开,三座近防炮同时开火,每秒射出498发子弹,价值就约等于50万人民币。诚然,这是一个不菲的数字,但一旦遇到致命威胁,别说50万就是每秒5亿也得瞬间出击,保护辽宁舰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为什么?
我国已有航母两艘,却迟迟不曾听见核动力舰母的消息。美国作为世界航母大国,已建造11艘核动力舰母,那么我国为何不建造核动力航母呢?
这就要先从核动力舰母是什么讲起,顾名思义,核动力舰母是一种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航空母舰。作为大型水面舰艇,核动力航母能够远程进行作战。相比起常规航母,核动力舰母更具备优越性。
首先,核动力舰母动力与续航能力极强,待命期间可以长达十几年无需关闭反应堆,极大程度缩短了紧急情况突发时的反应时间。并且核反应堆体积小,在提供强大动能时,同样节省了燃油空间,可以组装更多的弹药和舰载机,大大提升了攻击力。
航空母舰的重要作战方式之一就是舰载机,舰载机数量增加,可想而知是多么意义重大的一件事情。美国的核动力舰母有多达四个起飞装置,这点其他国家远远不及。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一共只有两个国家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除去美国外,另一个是法国。
我国虽然在很多军事领域上实力不俗,甚至能超越顶级大国,但在核动力舰母的建造上,尚且无法突破原有技术难题。核动力舰母想要达到一定威慑强度,核反应堆的功率是一大基础,功率要足。但这样一来,危险性又大大增加。
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控制其危险性,我们都知道核辐射泄露有多危险,对生物的危害极大,日本核辐射受害者的记录更是看得令人触目惊心。我国建造武器是为了自我防卫,以保护人民为基础,在安全性无法掌控的情况下,核动力舰母的建造时间也就要一直延长下去。
其实对于中国来讲,核动力舰母的建造不算难,问题就在于如何避免核泄漏,并且后续对舰母的反应堆进行维护。随着使用时间增长,任何机械设备都会老化,无法避免损坏。核反应堆复杂且危险,相比起正常的机械维护,想要维护核反应堆机械,在技术上又是一个难题。
而且对于核动力舰母的维修来讲,费用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美国就曾花费55亿美元来检修斯坦尼兹号核动力航母,这个天价数字甚至比一些航母的造价还要高。
目前我国核潜艇也应用了核动力装置,从技术难度上来看,核潜艇要简单许多。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最终目的是降噪,而核动力舰母则是要用核动力维持续航能力,对速度也有一定要求。
核动力是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部分国家具备研制小型核反应堆的能力,综合来看,具有建造航母能力的无非是美、英、法、中这几个国家。法国虽然拥有核动力舰母,但使用的是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所以这项技术目前还只有美国拥有。
前面已经讲过,核潜艇的反应地与核动力舰母的反应堆作用不同,因此,法国的戴高乐号在航行过程当中,速度甚至比常规航母还要慢一些。在技术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将核动力匹配到戴高乐号上,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是在洒钱。潜艇上的东西安装到舰母上,这能好吗?
续航能力差,燃料也频繁需要更换,失去了原本核动力舰母的优势,戴高乐号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为什么?
谢邀。这话得分两头说,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不一定要造航母!意不意外?
先别急着反驳,我们先来说说航母本身的意义所在。
航母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一个海上的移动机场,如果再具体一些就是一个以海军为基础的空中打击投射工具。它存在的意义是我可以快速地在海上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依托舰载机对敌方的设施、武器系统、舰船……发动空中打击。
其实呢,这还是很多年前杜黑《制空权》概念的一个延续和变体。有了航母的存在在全球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战争中就不需要执行抢滩登陆构建前线机场的工作,对于战争的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而且在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于空中打击的前提下,航母的存在无疑是战争天平上最重要的那一个砝码。
这就是航母存在的意义。
那么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其实军事上并没有什么“一定”的存在。这种“一定要造XXX吗?”如果放在一战的时候句式是不是“我们一定要造战列舰吗?”放在三国时期就是“我们一定要造投石车吗?”……军事装备的意义也并不是相互攀比,例如五常其他四常都有航母了,于是我们也得有。而是要考虑武器装备之间的克制属性,也正因为这种克制导致了战列舰已经从世界各国的海军中退役掉了。
我们一定要造航母吗?不一定!如果我们可以研发出真正克制航母的武器,并且航母快速构建区域制空权的功能我们也有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其实是没有必要装备航母的。
但是要知道,在和平时代一个武器类目的更新、升级换代都是需要大量的前期研制和前期投入的。我们可以参考下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你会发现忽然间战场上漫天飞的都是武装直升机,但是——在之前的研制过程其实很漫长。
这就导致了,我们目前如果花费大量资金去研发一两种可以克制/替代航母的武器,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去造航母呢!
现在你觉得是不是不一定非得造航母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