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为何海试5天就掉头返回?

2018/5/22中国第艘国产航母驶出了第步,开始进行首次海上试航,开赴相关海域进行试验,整个任务航行时间大约天时间,日,国产航母正式掉头返航到了大连造船厂。

已经有3个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涉及到一些比较深的问题,但是为了大家的厚爱,我决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图为首艘国产航母海试归来。

航母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的产物,一旦建成就要开始分门别类的大量测试,有些测试是需要在交付军队之前完成的,这些测试主要是保证这艘航母的总体和子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好可用的,建造是达到了预期标准的。航母的海试就是所有测试里的一项。航母建成后的系泊试验主要测试电路、锅炉、供水、排水、平衡、雷达运转、电子系统的运转等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航母在港口中日常使用时会用的系统。航母上总是有人值守的,如果是冬天,航母上的发电机和辅机有时候需要运转起来,以保证航母的供热,即便不是冬天也需要运转供电。

图为首艘国产航母在海试期间进行转弯半径测试,也就是军迷常说的航母漂移,图中可见航母已经出现较大的倾斜,航迹呈现出急剧转弯的样子,这是首次海试中比较容易损伤航母的一项测试。

过了系泊试验,就要开始海试了。海试主要测试航母在行动中的各项系统和性能是否达标。比如动力系统的运转、驱动系统的运转、巡航速度、最高速度、转弯半径、极限转弯半径、动力设备和供电系统在航母航行中的性能变化曲线等。这些测试的结果在航母刚刚建成后是不知道的,只有在实际海试测试后,这些数据才能真正跑出来,才能知道是否达标。也只有经过这两个工厂测试阶段,才能确定航母是否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可以交付军队使用。

像辽宁舰这种一出去半个月、一个月的跨海区作战演练,需要等到服役后才能进行,国产航母现在只是厂试,也就是准备测试完成后完成国家验收项目。

当然,首次海试也是各种航母出乱子最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在航母各项工况都达到磨合完善之前,绝对不要把航母测的太狠,但是不够狠又没有得到一些测试数据的机会,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各种航母在海试中出丑的事情。抛去二战不说,那时候航母结构和系统相对简单,二战后的现代航母中,很多都在首次海试中献丑。比如,法国的戴高乐号在其首次海试中把螺旋桨跑丢了,导致其在首次测试后即返回修理,从1994年一直等到2001年才加入服役,整整测了7年。

测试人员在国产航母上检测子系统的运转情况。

比如印度海军的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在其首次海试中,8个动力来源毁了7个,也是在测试完后马上返厂维修,又耗费了许多时间才重新开始测试。这都是操之过急的体现。此类事情很多,美国有过,苏联也有过,苏联的莫斯科级反潜航母在首次海试中出现事故,返厂维修了9个月才重新开始测试。

图为海试中的首艘国产航母。

所以航母的首次海试是危险系数很高的,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一般首次海试既要达到预期的试验目标,又要保证航母不受损伤,能够持续完成好后续的测试任务。所以首次海试既需要一定的时间,又不要太过长,导致航母各系统在还未到达磨合好的工况下就操作过度,造成损伤,就像戴高乐号那样,跑丢了螺旋桨,然后去年又丢了一次螺旋桨,这艘航母不得不在中期大修的时候返厂维修了1年多才在前几天刚刚修好。

海军官兵在首次国产航母海试中瞭望。

所以国产航母测试了5天就返回了,5天不长也不短,根据图片我们看到此次海试测试了航母的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大航速、巡航航速和转弯半径等项目,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返厂后进入船坞重新上漆,这就是说明测试结果还不错,准备休整一番,完成首次保养后进行更高强度的测试和训练了。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国产航母为何海试5天就掉头返回?

国之重器,民之所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