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母战场生存是怎么样的?
以俄系舰为例子吧,他们更重视舰艇的被动防护。军舰的被动防护能力,也被称为军舰的生存性,包括防御指标和多少个隔舱进水会沉没等指标。苏联的第四艘重型载机巡洋舰“巴库”号,即后来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的舰艇,首次使用了水面结构防护。苏联航空母舰上使用水面结构防护,其诱因是在黑海附近的费奥多西亚市建造“斯大林格勒”号重型巡洋舰时所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他是苏联第一个装备了水面防护结构的大型水面作战平台。
“斯大林格勒”号重型巡洋舰是一艘未建成的舰艇,其船体和舱室后来被拆解下来投入水中作为鱼雷武器和导弹武器测试的靶子。在用鱼雷和导弹攻击这些靶子的时候,人们发现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所采用的这些传统的堡垒式装甲防护效果非常差,完全不能抵挡巡航导弹战斗部的爆炸破坏。
巴库号和其他的基辅级航母不同,他的舰体要更加宽大一些,装备了更多的支撑结构。
当舰艇被导弹命中的时候,导弹很容易就贯穿舰艇外舷厚达180毫米的装甲板,而厚达30毫米的第二层隔板(内部舱壁)也很容易就被导弹贯穿或者打变形。如果导弹攻击过程中首先遇到一层薄薄的屏蔽舱壁,并且在其后面3~5米的地方配置180毫米厚的装甲板,那么导弹的攻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模型。
在“库兹涅佐夫”级重型载机巡洋舰上获得广泛使用的带有屏蔽隔板的新型水面结构防护,其诞生就建立在这些试验的基础上。水面结构防护是根据隔离原则构建的,并且作为内部防护隔板,它还采用了组合结构(钢-玻璃钢-钢)。作为结构防护的主要材料,以及为了保证船体有适当的强度,屈服点为588兆帕斯卡的高强度钢在舰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水下结构防护在苏联大型现代化舰艇上得到广泛使用的一个鲜明例子就是“库兹涅佐夫”号大型载机巡洋舰。当他的舷侧5个相邻舱室都进水的情况下,舰艇依然可以保持不沉。这时机库甲板水平面以下的干舷依然保持在水面以上的位置,因此可以及时防止舰艇出现沉没的危险性。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