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打放弃已研制多年的战机,试飞后拆毁?

如题。

是23DMU心神被放弃了。可能要转为技术储备了,为什么?因为技术达不到,日本航空工业不行。我可以分析下是为什么。

第一,心神太轻了,太小了,以至于他连个弹仓都挖不出来,也因此连个雷达都装不上,心神有多轻?8吨,8吨是什么概念?可以被轰-6轰炸机挂在机腹上起飞......这么轻,这么小,怎么能有完整的机体内部结构呢?第二代战斗机可以这么轻,毕竟不需要多大的雷达和内部设备,三代战斗机都很少有这么轻的了,有也是单发轻型飞机,四代战斗机就不可能有这么轻的,以至于用两台推力为5吨的发动机就能带动,这样的飞机毫无挂载能力,自己都才8吨,能挂多少武器和设备呢?

日本真正 想要的是30DMU,他永远成为了模型。

第二,心神不能隐身。心神的座舱盖是教练机座舱盖,也就是日本自己的T-4教练机的座舱盖,这个气泡型的座舱是根本没有隐身修型的,心神的前起落架挡板向前打开,也没有做隐身设计,心神的侧面和机体也没有进行低可探测外观修型,心神也没有涂装隐身涂料。这个世界上有绿色的、黑色的、银白色的隐身涂料,可是谁见过五颜六色、白里透红的隐身涂料?连隐身都不能,如何进行测试?

这小身板看着不比中型卡车大多少,还把前起落架挡板给挡住不让看,因为那个东西没有进行隐身设计,都不好意思公开了。

第三,心神只是一个验证机的验证机的验证机.....按照日本的计划,30DMU才是未来要的四代机,27DMU是测试全状态的飞机,25DMU是测试作战状态的验证机,而现在的心神只是23DMU,也就是测试前面那个验证机的技术是否可行的验证机,这东西连个原型机都不是,毫无任何战斗能力,能开发的技术也有限。

总的来说,日本技术水平有限,航空工业薄弱,根本无力研发五代机,对比日本已经进口的F-35,心神什么都不算,但是很巧合的是,F-35刚刚进入日本服役,心神就被放弃了,可见心神估计就是用来给引进F-35压价格的东西吧。

教练机的气泡状座舱,五颜六色的涂装,这也能隐身?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日本为何打放弃已研制多年的战机,试飞后拆毁?

都说日本军工实力强大,蕴含无限潜力,其实“心神”被拆或许就是一个“例证”

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往后战斗机的国家屈指可数,或许我们可以把日本算在其中。而到了第四代战斗机,门槛可是更高了。不过,自从中国的歼-20和“歼-31”出现后,全世界兴起了五代机的建造潮。可就在这个时候,日本却要把自己五代机的敲门砖X-2验证机,拆毁?!(注:本回答使用战斗机划代理论采用美俄通用的五代机理论)

X-2验证机,大家习惯称它为“心神”,如果正统来论,“心神“其实是F-3战斗机计划的前置版。但是仅仅为了造心神,日本人就花了近10年的时间。好吧,很多人都喜欢称呼它为”匠人精神“ -精雕细刻。实际上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心神“的雷达隐身设计其实非常简陋,虽然跑到法国人的微波暗室进行了隐身测试,但是实际上最终对外宣布只是采用了部分隐身材料-对,就是神乎其技的”陶瓷复合材料“,比例未知,隐身效果未知,总而言之就是个”云端项目“-没落地。

当然,“心神“还有很多“优秀”的探索,比如日本引以为熬(没写错)的发动机“XF5-1”。为什么说引以为“熬”,因为XF5的项目设立比“心神“本身还要早2年,造了10多年才弄出来一个中推算不上的“全世界涡前温度”最高的涡扇发动机,日本人的精雕细刻还真不是糊弄人了。当然,更不要说起采用类似于美国X-31验证机那样的折流板技术来实现超机动。可结果如何呢?根据最近采访日本“心神”首席试飞员的报道称,“心神”的飞行品质只相当于日本的F2战斗机。好吧,这还是没雷达、没挂弹的空载情况。

好了,用了这么多引号,估计大家都看懂了,我这是在说反话。哪怕”心神“真的有日本吹嘘的那么强,那么肯定应该是供起来供参展的”神迹“,可是日本人却要摧毁它,拆毁它。这还真符合日本的”工匠精神“,哪怕有一点不满意,也一定要从头再来。那就预祝日本好运,看看接下来的F-3战斗机,能不能比得上美国人的F-35呢?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