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是不是很快会失去超市调味品C位?
海天几乎占据了我家厨房调味品“半壁江山”,之所以选择海天,是觉得海天是个大品牌,应该不会砸自己的牌子,所以每次都是认着牌子去买的。
其实海天这一次的事件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科技与狠活”中提到了食品添加剂,也介绍了一些常见食品中的添加剂,后面又有网友翻出国内外的海天酱油的不同配方,国外版本的没有添加剂。
所以大家觉得奇怪,认为海天有重视海外,轻视国内食品安全,在国内以次充好的嫌疑,大家最开始不是关注该不该使用添加剂。
然而海天公关的奇葩操作自己将自己推入舆论漩涡。
主要有三点:
1、海天所有的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且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
这一点明明是多此一举,如果敢违规生产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而且大家关注的也不是你是不是合规生产,没有解答品质的质疑。
2、海天所有的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妄图模糊概念,大家对标识中的描述也没有质疑,不是说怀疑你用了,你没有明确标识,而是质疑为什么国内的产品不能做到日本同样的品质要求。
3、针对在事件中恶意造谣中伤海天的营销号进行追责。
如果是恶意中伤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对质疑进行回怼。
海天这一次绝对是公关史上的负面典型,企图通过摆标准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合规合法,曲解社会质疑,答非所问,隔靴搔痒,不敢直面公众舆论。
正确的方式应该:
1、正视公众对于不同国家产品配方和标准不一样的事实,很多品牌都有面向不同用户的不同产品,配方不同,工艺不同,价位不同很容易理解,可以提示今后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整体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安全标准。
2、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正视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差异,联合国内相关企业重新拟定调味品标准,提升整体产品质量。
海天是不是很快会失去超市调味品C位?
我们质疑海天味业,不是缘起于责难,而是恨铁不成钢!这么些年,我们最终是错付了信任和拥爱。原来我们一直支持、信任的产品,执行的却是国家最低标准!用的是虽然国标允许,却是最便宜的苯甲酸钠。
出了问题,善待消费者,以真诚的态度解决问题,即能挽回消费者,还能增加品牌的价值。而现在却派出了强大的律师团队!律师可以帮公司打赢官司,却赢不了人心!海天公关部,真的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捂脸]
说到底,市场是靠消费者撑起来的!本来竞争就激烈。傲慢,只能是失去更多!毕竟差不多的、可供选择的产品太多了。
周易大有九三爻:公用亨于天子 小人弗克。
没有社会责任感,德与位背离,不只是失去超市调味品的C位,而是会被社会所抛弃。
海天是不是很快会失去超市调味品C位?
今年就是海天的转折年。从老妖婆访台到跟消费者硬刚,海天一系列神操作已经把自己埋葬。以后看到海天产品都会绕道走,不敢碰呀,万一哪天被海天发律师函可咋整。海天,不管你添不添加这个剂那个剂也不会再买了。一个跟消费者横的企业不知能走多久
海天是不是很快会失去超市调味品C位?
我们可以向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请求国家立法修改食品使用的添加剂标准。杜绝不良企业坑害百姓身体健康。
海天是不是很快会失去超市调味品C位?
这已经不是c不c位的问题了。一旦人设崩塌,那就是天崩地裂。一样的产品你三个标准,你要是国内的标准高。你这次那是撞大运了,活广告。家喻户晓。你这弄得标准比日本的还低。你这不,活见鬼啊。这谁能忍。
我个人感觉,他这次就像三鹿一样,虽然性质不同。但影响比三鹿还要大。网络已经是5G时代了,这要一夜成名,人尽皆知了以后。再想翻盘,难!
海天是不是很快会失去超市调味品C位?
我国是个大国,有时候为了照顾落后地区的产业或者落后于国际的一些产业,订立的国家标准往往偏低。但是你一个企业发展起来后,特别是成为行业龙头之后,订立的企业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不能老拿国家标准来说事。就比如汽车行业,我们国标比较低,是因为需要扶植落后的产业,防止被外资打死。所以不良的企业,主要是合资的企业,在国内疯狂的减配赚黑心钱。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可以预判,海天未来一定会走下坡路的,属于他们的高峰期已经过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一定给他们一记耳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