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以什么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

说到文化输出,那就必须提到中国新四大发明,具体是指“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应该再加一个抖音。

文化的输出就是输出让别人羡慕的东西,比如美国输出的科幻大片、高科技产品、韩国输出的韩剧、泡菜、烤肉等。

中国的文化输出:

1、抖音短视频,抖音这样的文化输出方式,让很多的外国人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现状和传统文化,比如外国人评价李子柒,

译文:我来自越南。你的视频让我回想起我在稻田里劳动的童年。现在我在老家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太感谢你了,多棒的片段啊!

译文:看着她流下的泪珠和爽朗的笑声,能驱散工作的疲劳。这也是我通过烹饪写故事的动力。

2、高铁,截至2018年中国高铁的里程数从最初的9000多公里增加到了2.5万公里,占到了世界总里程数的2/3。高铁运行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却依然平稳舒适,在高速行驶的高铁上可以长时间立起硬币。

很多外国友人来中国都要乘坐一下中国,他们觉得这是中国的黑科技。而且中国高铁也在对外输出,成功的案例获得客户的广泛好评。

3、手机支付与网络购物,如果让外国留学生评价最难割舍的中国是什么,估计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会说移动支付和网络购物,中国的移动支付和网络购物在便捷本国人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消费者。

双十一已成为全球的购物狂欢,2020年双十一当中,共有2.6万家海外品牌参与活动,刷新了历史记录。同时更有超过470家外国公司在双十一当天成交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4、共享单车,在经过了共享单车的烧钱大战之后,整个共享单车市场趋于稳定,新的功能以及新的车辆不断投放,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解决了我们出现最后一两公里的问题,这也是外国友人羡慕中国的一大方面。

中国正在以什么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

除了一带一路外,我认为最出名的应该有两个:网络小说和抖音。

网络小说

由于前几年中国网络小说的雄起,导致部分西方人也喜欢看中国的玄幻小说。

部分西方人也开始模仿中国的玄幻小说,自己开始写玄幻小说。

这命Tinalynge的西方姑娘已经写了一堆的玄幻小说,在亚马逊有卖

有些中国人自己觉得烂大街的设定,什么龙傲天,什么种田文之类的,他们觉得还挺新鲜的,中国网络小说最不缺的就是爽文,爽文在世界上是通用的,什么扮猪吃老虎,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他们哪见过这?

不过这几年看得多了,估计也看腻味了,老美们还专门搞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具有日本特色的小说对比图”

经过他们总结,普遍的中国小说的男主角是,龙傲天,能轻松弄死十亿人,可以转生,而且很快可以最强的一个,收一大堆老婆,而且其中有最漂亮的,压根不需要“成长”,10岁就非常牛,智力超群,在任何方面都是大师,建立在千万人骸骨上的声望等等。

我只能说,他们总结的不错。

短视频

代表软件是抖音,其实快手在俄罗斯很流行。

这是美国脱口秀的节目里面的抖音

他说的“会飞的面纱”实际上是抖音的这个

于是,这群搞脱口秀的美国人找了个爷们扮新娘,重演了一遍“飞纱”

很多人觉得这些小说也好,抖音短视频也好,似乎不够高大上,没有京剧,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没有唐诗宋词,中国在西方出现最多的是中餐,而且还是改良后的中餐,中国人自己是不吃的,然后就是这些小玩意们,看起来“忒俗”。

但是我觉得,实际上世界流行的文化本身就是“俗文化”,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美国好莱坞电影,什么漫威系列,英国的哈利波特,这些都是通俗文化,真正的雅文化,有多少人去啃莎士比亚那种大部头呢?其实日本也是一样,日本风靡世界的文化,不是动漫,就是电子游戏,轻小说之类的,日本的那些小说大师之类的,有多少西方人真的愿意看?印度风靡全世界的也是瑜伽。

以市场之力,夹杂着娱乐的方式对外输出文化,我认为是最好的,而不是板着脸进行教育。

中国正在以什么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

中国输出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举例如下∶

一∶旅游业。我国地广物博,风景秀丽。以旅游节为契点在输出旅客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国外游客前来我国观光旅游。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二:艺术文化类输出。以影视、音乐、戏剧等等形式的文化艺术频频走上国际舞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外国人对我国的偏见,展示出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对外友好姿态和文明、富强、平等的国际形象。

三:以合作、贸易等经济形式战略性输出政治、经济文化。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就是这种输出形式的体现。合作共赢、互惠利互利、利人利己的理念深入人心。

仅举几例余不赘述。

中国正在以什么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输出的方式主要是人才。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两人在西方世界成功推销中国。梅兰芳于1930年在美国纽约出,座无虚席,曲终人不散欢声涌躍。按原计划加演10多场表演。在日本的三次表演,每次10多万人夹道欢迎,比奥巴马出访强10倍。

宋美龄在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国会登上讲坛演讲,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事绩引起轰动,使美国朝野为之震动。

中国正在以什么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

方式还是有很多的,但是近两年,比较出彩的就是游戏,和短视频已经网络小说

第一,网络小说

这个世界上文化输出最强大的就是文化作品。比如韩剧、比如日漫、比如美国好莱坞。而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强项。就是网络小说。

有个老外因为看中国小说成功解毒的新闻相信大家都看过。其实现在国外有很多网站,属于盗版网站。和中国的人人视频一样,专门翻译中国的网络小说。因为中国小说都是连载的,很多人为了更早的看到剧情,不得不fan墙进来,看生肉。这就不得不学习中文了。

而且因为中国很多词都很难理解,比如什么是元婴期,筑基期、金丹期什么的。很多你去了解中国文化,根本看不懂,所以他们会出一个注解,什么叫元婴,神和仙有什么区别,什么叫散仙、天庭是干啥的,洪荒时期是什么时代。等等等等。

要是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网络小说是最蛮横的。你想读,那就先来了解什么叫中国文化。

第二游戏

很多人觉得中国游戏行业还能输出文化?是的,真的可以。举两个例子。

黑神话.悟空

这款游戏虽然还没有发布,但是对于国内外游戏爱好者已经是大名鼎鼎了。这是一款中国3A大作。从宣传片来看,游戏质量是非常高的。而且游戏背景是中国最大的IP——西游记。对于宣传中国文化非常有利。

在国外YOUTOBE上也有大量的youtuber来安利这款游戏。而且这款游戏有太多的中国元素。如果这款游戏最终质量和宣传片一样,那肯定会火爆。而这款游戏必定会带动玩家去挖掘游戏背后的故事,而这对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渠道。

原神

这款游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倒是口碑一般。但是国外却是大火,口碑爆棚。上线仅一周时,全球流水达6000万美元(不包括第三方安卓平台),仅次于《王者荣耀》。而且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美国和日本。

虽然原神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毕竟是中国开发的,想宣传一下传统文化还是很简单的,比如游戏中的海灯节对应了中国春节和元宵节。等于是和全球玩家一起庆祝新年活动了。

再有就是太吾绘卷,一款在steam平台非常火爆的游戏,老外纷纷要求出品商出英文版,真是风水论流转了。

除了这些还有如手游荒野行动、阴阳师等等都在海外挺火爆的。中国游戏行业近些年发展是非常快的,尤其是手游行业。在全世界都属于异军突起。而因为游戏基本都是年轻人在玩,很容易带动他们了解中国文化。

短视频

抖音是中国最成功出海的互联网产品,而很多国内拍的段子,都会让很多老外模仿。

而且除了抖音,其实中国的很多短视频在国外都很火的,比如在去年疫情期间很有点感人的短视频,在国外也都很火。比如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在口罩非常短缺的事情,有一个人去派出所,扔下一包口罩就走了,民警赶出去,只留下了背景。两个民警向着它的背景敬礼。

这个视频在国外非常火,因为人性是共通的。都会为这种事情感动。很多美国人在下面留言说,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美国,可能警察第一反应是扔的危险品,然后好心人一跑就会被击毙。

这种视频在国外火的有很多,可以消除文化之间的误会和分歧,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

除了这些呢,其实很有很多很多,比如中国电视剧在非洲是非常火的,而古装电视剧在东亚更是火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化输入的渠道会越来越多。

中国正在以什么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

【说在开头的话】

由于笔者看的更多是是书籍电影相关的内容,所以重点放在这些方面。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多方面开花不为过。

【输出文化的工具】

1. 动漫

曾经我们沉迷于日本动漫无法自拔,天天痛骂广电总局各种限制,限制了我们自己的动漫产业发展,十分痛心疾首。

但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回首这几年,我们可以惊奇的看到我国已经有了那么多值得夸赞、品质优良的动漫出现:

(1)《魔道祖师》

晋江文学城墨香铜臭的《魔道祖师》对于笔者在晋江待五年以上的粉丝来说,可谓是大名如雷贯耳,霸王票长期霸屏第一,各种同人漫画、小说、歌曲层出不穷,笔者是没见过这么声势浩大的小说。虽然大家诟病它的营销方式和粉丝表现,但不得不说墨香铜臭这第二本书一书封神。其中情节人物也值得考究,也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地方。

如此大IP,动漫必然也会跟上。其中中国文化元素甚多,而中国风的画风也与常年火爆的日本动漫很不一样。笔者想来,就跟我吃东西总吃一家店,虽然好吃但会吃腻些,而新开的店出了与众不同的新品还可以一样的道理。

虽然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同的,但人们欣赏美的能力还是有的。

《魔道祖师》即使只出了一个预告片,传到海外去还有很多人纷纷折腰,希望能尽快看到这样一部制作精美的动漫。

(2)《全职高手》

《全职高手》也是一部群像小说,人物鲜活有血有肉。

曾经一度上过新闻——叶修生日快乐,大家还以为是有一个真人存在。如此火爆,可见一斑。

剧情的出色,加上制作的优良。尤其是动漫还原的游戏大都场景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简直是一种视觉盛宴。

第一季结束,海内外观众纷纷泪撒当场,说“一年后见”,广受海内外观众好评,众多不感冒中国动漫的网友纷纷“真香”。

2. 网络小说

网络小说可以说是现在中国发展最为活跃的一区。虽然有很多人觉得它上不了台面,无法与严肃文学相比。但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下,这种不过脑子,侧重爽度的小说绝对是茶余饭后快乐的源泉。

曾经我们以为这只是我们自己圈地自萌,结果某一天突然传出了这样的消息——有个叫凯文卡扎德的美国小哥,因为沉迷中国的网络小说同时要追十几本的更新,竟然忘记了自己毒品上瘾这一回事,半年后成功的把毒瘾给戒了!

此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外国人也很喜欢这样的小说。渐渐地,网络小说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始打开,男频小说中流砥柱网起点中文网和女频小说中流砥柱网晋江文学城开始不断向外输出,各种已经被我们看烂的脑洞令外国网友爽到飞起,也虐的网友肝肠寸断。

而且,男频主打的玄幻类小说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许多网友看后都想了解“一炷香”是多长时间,“气”又是什么,中国神兽都是些什么东西……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一滴中渗透进来。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外国网友对某些小说的评价:

《莽荒纪》

简介:纪宁死后来到阴曹地府,经判官审前生判来世,投胎到了部族纪氏。这里,有夸父逐日,有后羿射金乌,更有为了逍遥长生,历三灾九劫,纵死无悔的无数修仙者……纪宁也成为了一名修仙者,开始了他的修仙之路。

外国网友评论:五星

这部小说是我吃西红柿的佳作,如果我要给从没看过中国网文的人推荐的话,我会选这一部。小说本身跟番茄的其他作品比起来并没有什么彻头彻尾的变革,不过太大的改变并不一定总是能有好结果。取而代之的,番茄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实现了稳定的提升。男主未喝孟婆汤就带着前世记忆投胎。整个人物塑造比较平衡,没有太过逆天,除了那些“复仇!杀杀杀!砍砍砍!”的段落。他的成长发展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我最喜欢的一点是,番茄试图在人物的能力中融入的对于“道”的表现。这为线性的能力设定增加了一定的深度。一些简单的概念——比如为何雨可以成为可怕的力量或者优美的攻击手段——都是“道”的范畴。在我看来,这部小说里对战斗过程的描写赏心悦目,翻译得也很到位。《逆天邪神》也是通过这样的描写吸引了很多人的。我希望作者不要丢掉这个优点。这部小说尽量克服男主强大起来之后,之前层面的人物就迅速被遗忘的问题,虽然还是没有完全克服,但番茄努力地为那些人物建立更多的关联,填充他们的故事。目前为止主角周围拥有了几个忠实、可爱又强力的朋友。我希望他们在之后的故事中能继续出现。这对我来说是一部五星佳作,可能跟我能够清楚看到番茄笔力的进步有关。写得很好,翻译得很棒,绝对不会让人厌倦。

3. 电视剧

这几年有太多的电视剧被传到海外,而外国网友对这些剧的评分也高的飞起。但是太多使得我只能选择我最近看的一个网剧《陈情令》举例。

这部剧开始的时候就一波三折,《魔道祖师》的粉丝庞大道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上个热搜,所以当大家觉得它疑似加女主的时候,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活动。

而如今——

“陈总牛逼!”宛若大型真香现场。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剧中展现的国风元素与传统文化进行点评,称赞其是“一部有内核、有深意、有价值的精品剧集。”

《人民日报》在文章《<陈情令>:书写国风之美》中表示:“《陈情令》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融入不少国风元素与 传统 礼仪,兼具娱乐性和观赏性,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 精神 需求。”为此,文中列举了剧中呈现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五大家族所使用的代表纹饰及特定的服饰妆容,其中代表姑苏蓝氏的卷云纹,代表云梦江氏的九瓣莲花纹,代表兰陵金氏的牡丹纹,都是古代传统纹饰。而蓝氏家族佩戴的抹额,亦是自秦始皇时期就有的传统。而剧中 主人公 蓝湛所使用的七弦琴,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乐器,有助于让更多网友观众了解以及认识这项传统艺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而《陈情令》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书写最 美国 风,对于助力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这部剧无法与《长安十二时辰》比历史内涵,但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美感。一些海外观众看得也是异常开心,天天追剧等更新,比我们本国人还激动(尤其是泰国网友)。

同时,以影视传达正能量价值观 《陈情令》书写少年侠气也是它饱受赞誉的一个重要原因。弘扬中华文化的正能量,是国家非常倡导的。

因此,《陈情令》对于国风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呈现,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将建立青少年文化自信视为己任,这也是这部剧能收获多方好评的原因之一,也是国家向国外进行文化输出十分看重的一点。

【中国进行文化输出应该做到什么】

1. 弘扬基于文化自主意识的文化输出观念。

2. 加强宏观管理,提升文化输出的层次,系统地输出传统文化的精品。

3. 确立以翻译为主并综合其它方式的输出方式。

希望国家再接再厉,在文化输出方面更进一步,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