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回答这个问题,我来说一下我自己家的情况和孩子出现的七个方面问题。
我和老婆结婚之前一直在合肥工作,结婚时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在合肥没有买房,小孩出生之后1到3岁都是放在老家奶奶带。老人家对待孙子也是各种上心,各种疼爱,完全没有小时候教育我时的那份霸气,完全变成了孙子的小跟班。
等到小孩快三岁的时候,我们终于在合肥买了房,因为小孩要上幼儿园了,我们就把小孩从老家接回身边自己带,因为我还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弟弟父母没办法帮忙过来带孩子。
刚带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1、普通话说的不利索,说话时总是夹着老家的方言;
2、换个环境体质就变差了,经常动不动就感冒、发烧;
3、性格上明显的怯懦,害怕与人交流,在老家非常活跃,亲戚朋友都各种疼爱各种夸,但是到了城里就不行了;
4、在熟悉了城里环境之后,对超市、商场这样的环境表现出过分的好奇,每次到了超市和商场拉都拉不住;
5、吃饭非常拖拉,刚来时吃饭总是磨磨蹭蹭的需要人哄,还要喂饭,根本就没有主动吃饭的意思,因为在老家都是奶奶哄着吃;
6、对基本的礼仪习惯比较缺乏,虽然在老家奶奶也有时会教,但是一直缺乏这种对于礼貌的意识;
7、性格比较懒散,大人说话会装作听不见,不回答等等。
当然也有好处,比如进幼儿园一点都不怕,不会黏着我们哭闹,而且和老家的亲戚接触多,嘴特别甜。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悲剧。
高三那年高考结束,我回老家帮奶奶割稻谷。那一年特别热。帮奶奶割完稻谷,我就去外公外婆家住了几天,跟两个可爱的堂弟玩了几天。
一个是我舅舅的儿子,那年6岁,一个是我小姨的儿子,那年5岁。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家里就我外公外婆两个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舅舅和小姨都在外边打工。暑假孩子没人带,便送了回来。
我住了几天便回了奶奶家,可是,没过几天传来噩耗,我两个可爱的小堂弟在门前的池塘玩水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池塘,溺亡。
我一直不敢去回忆那一幕,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遍一遍地拍打着胸腹,哭得有气无力,从此那个老屋,我便再也回不去了。
外公外婆从此就搬离了老屋,二十多年过去了,一步也没回去过,也不让我们回去。
现在,我们也有了孩子,说真的,我也不愿意让我的孩子跟老人回老家过假期。为什么呢?- 最重要的就是担心安全问题
在农村生活的长辈总是说哪里都没有农村安全,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坏心眼的人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水坑,一个浓密的小树林,一直忠诚的看家犬也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 还有老人的观念问题
因为他们觉得农村很安全,身边都是亲戚,孩子不可能会出问题。所以,在思想上就放松了对孩子的看管。
我经常回老家看到老人在村子里到处找孩子的情形,试想如果村里就出现了一个人贩子呢?到了饭点才想起找孩子,早已经完了。
- 不放心把孩子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年轻人不是对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意见,也不是对老人有什么意见。现在的人基本上都只有一两个孩子,生怕出点什么意外。
试问有几个母亲放心自己的孩子长时间地在自己看不到地方生活呢?
老人总是说,不让孩子回老家,孩子长大了便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其实,这跟回哪里没有关系,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我们这边有很多的华侨,那些老华侨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有回几次家乡。可以说他们对家乡的概念完全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比起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家长在乎的是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
“谈谈情,说说爱,听听那些你不知道的心底话”关注【蜜禅】专注于情感问题解答,如果你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咨询。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刚从老家把孩子接回来,谈谈我的看法。
刚回到老家,看到孩子身上,被蚊子叮的没一块好地方,谁看了都心疼不已。
一,卫生状况堪忧
老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和鸡鸭,还是传统的养殖方式,在院子里围起来一块地方,把家禽家畜圈养在里面。整个夏天,村子里都弥漫着一股粪便的味道,蚊子苍蝇更是密密麻麻,仿佛能把人吃掉。
也不知道是老人有抗体还是习惯了蚊子苍蝇,他们自己都没事,只有孩子一天就被咬几十个包。
在这种情况下,最担心的莫过于卫生问题。
还有老人教育孩子观念并没有更新,交代了很多次不要给孩子吃糖,要刷牙。
可现实中老人从来不给孩子刷牙,天天给孩子吃糖。
二,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同以往
本来自己也是在村里长大,十分怀念在村里玩泥巴,跟小朋友疯跑的场景。也想让孩子经历一下自己的童年。
可是现在的农村,人烟稀少,有条件的都跑城里了。一个村里也找不到几个孩子,还全都在家里不外出。
而且老人也不允许孩子玩泥巴,孩子刚要去碰土,就被老人大声呵斥。
在村里,没有玩伴,不能玩泥巴的孩子,无聊得只能玩手机,所以,不愿意再把孩子放老家过暑假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不是不愿意回老家,是会老家真的伤不起。我家还在上幼儿园,一口保准的普通话,回老家过假期,满嘴的老家话,再到幼儿园,基本的1-2个月才能变回来。
孩子上幼儿园7点起床,到寒假回家,孩子到点醒,我丈母娘就问,你起那么早干嘛,孩子就说,我爸早上总是这个时候带我上学,丈母娘就给我说,以后就睡就行了,天这么冷,让孩子起那么早受罪。这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就天天迟到,早上起不来,老师问为啥,孩子也是天真无邪就说:我婆婆说天太冷,让我等天暖和再去。
孩子一回老家,这爷爷奶奶外公婆婆,无休止的让看动画片,你说几句,老人就不愿意,真的事没办法管,你训孩子,老人不乐意,你也不能和老人较真,就这样孩子彻底放飞自我,我家孩子眼睛都快近视了。我妈就经常说,他们想干啥,就干啥,要什么,买什么,我真的很想说,你们当初怎么不对我们这么好。
有时候也真想让孩子回老家,可一回老家,感觉自己的钱就打水漂了,自己的严格要求就此烟消云消,所以并不是不想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真的是伤不起。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现在的社会有一种怪相:一到放假,城里人都赶着往乡下跑,农村的人又浩浩荡荡往城里挤。可也奇了怪,即便是像寒假暑假这样的超长假期,也很少有城市的父母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放养”。
作为一名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我也深有同感!我老家就是农村的,从市区到乡下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周末偶尔会带孩子回老家,但寒暑假就很少让孩子回去了。
再看看身边的朋友邻居,大多数跟我的情况一样。宁愿让孩子整天在家呆着,也不肯把他们送回老家。综合自己和周围朋友的具体情况,我总结出了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城区的假期生活要更丰富多彩。如今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让各种兴趣班、培优班如雨后春笋。
平常孩子都在学校同样的上课、写作业,只有假期的时候是反超其他同学的好时机。很多家长会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培优班,激烈的竞争让家长不容许孩子在家里无所事事。
很多家长都会趁着孩子放假时带他们出去开阔视野,去游历一些名山大川、伟人故居等等。既让孩子得到了放松,也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
其次,年轻的父母和老一辈育儿观念的不一样。现在不比从前,年轻人的文化、素养要比从前高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跟老人发生分歧。
大多数人的老家都在农村,虽然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要好很多,居住的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但有些生活习惯,还是跟城市有点差别。
把孩子送回老家,不光担心卫生问题,更多时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农村的视野比较开阔,孩子们可以撒开了玩,在缺乏家长的监管下孩子很容易就去到一些危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
老年人格外宠爱孩子,把孩子送回老家,身边没了爸妈的束缚,孩子就由着性子跟爷爷奶奶提各种要求。而老人呢,又觉得孩子不经常回来,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不能亏待了,就一股脑地全答应。
很多孩子在回了老家后,都会多少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手机拿起来就放不下,饭不好好吃,零食买一大堆等等,怕老人把孩子宠坏了也是一方面原因。
再者,来回不方便。很多在城市定居的人,可能家乡是在另一个市,或另一个省,隔山跨水的距离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以前,孩子在假期时喜欢送回老家,那是因为离得近,来回方便,各种兴趣班还没出现。与其把孩子整天关在家里,还不如放他们回农村,去体验农村生活,也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
现在跟从前大不一样,大多数人定居的城市离家乡都很远,光是来回的路程就足以让人打消这个念头!
反观现在好多农村的孩子,假期的时候会往城里跑。有些因为父母在城里务工,假期来到父母身边,一家人团圆。有些因为有亲戚在市区,可以小住一段时间。结合身边的真实情况,我总结农村孩子往市区来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条件变好。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经济条件明显比以前改善不少,只要为了孩子父母都舍得花钱。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眼界变得更宽,很多农村的父母会选择在假期让孩子上兴趣班。
其次,父母都在城市务工,家人团圆。有不少父母都是常年在外务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以前由于交通、通信不方便,从老家到上班的地方可能要周转好几趟车。
现在村村通公路,高铁、动车也建设得如火如荼,以前需要10个小时才能到的路程,现在2个小时就足够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很多父母就会在假期时,选择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
其实,不管在哪里过假期,最重要的都是让孩子能得到放松和陪伴。你觉得呢?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我老家的一个发小,三年前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到现在两口子还沉浸在悲伤中走不出来,据说两口子要离婚了。
他和他老婆都在城里打工,平时孩子跟着他们上幼儿园。孩子放暑假了,也没人照看,老人有事,也不能去他那,他索性就把孩子送到了老家,心想也就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让父母帮忙照看了。
这孩子的奶奶平时好打麻将,中午孩子睡了,自己就去打麻将了,可是4点多回来,发现孩子没在床上,后来在门前的池塘里找到了,但孩子已经浮起来了,人已经走了。
很多父母不愿意把孩子送老家,主要有这些方面的考量:
首先,孩子的安全
现在家庭里,一般也就一两个孩子,孩子都很宝贵,老人体力有限,安全意识薄弱,孩子大多精力旺盛,老人精力有限,不能完全照顾好孩子,父母们往往最担心孩子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了,一旦出事,追悔莫及。
其次,生活习惯
老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比较简朴,可有的老人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孙辈一到家,会买各种吃的,尤其是零食。
我朋友当时要去外地出差半年,不得已将孩子送到了公婆那,可是孩子接回来后,以前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都翻牌了,吃饭吃不了两口就不吃了,说不好吃,然后就要吃零食。
很多老人出于对孩子的爱,没有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什么都顺着孩子。
最后,老人们也怕担责
如果孩子放假了,需要照顾,老人通常也不会主动让孩子在老家,他们也担心,怕孩子远离父母,自己照顾不好孩子招指责。所以有些老人会挑个时间,自己到儿子或女儿家来帮忙,相当度个假了。
其实,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自己带着孩子在老家呆几天,让孩子陪陪老人,孩子也能见识一下不同的生活,也挺好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好动的年纪,好奇心重,需要有大人看,不能完全放手。
高级育儿师,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