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说练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游坦之为什么能练易筋经无副作用?
游坦之能修炼易筋经纯粹属于运气,当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游坦之因阿紫祭炼邪功而身重剧毒,但游坦之心中并未对阿紫产生任何怨恨,反而却在心中深爱着阿紫,暗合佛门不嗔不怒的心境,而修炼易筋经时未抱有任何功利心,仅为减轻自己身中的剧毒,心情平静,未强求功力增长,这样暗合无我相,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说练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游坦之为什么能练易筋经无副作用?
在我看来,游坦之练了易筋经不但有副作用,而且这种副作用还毒害了他的心灵,比慕容博、萧远山、鸠摩智那种只是身体的痛苦厉害百倍。
《天龙八部》原著里说: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那么,什么是我相和人相呢?
我相,就是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能感受到快乐、痛苦、烦恼、喜悦这些感觉,这就证明一个人的存在,只要一个人能感觉到类似的东西,就是没有勘破我相。如果勘破了我相,则这个人类似于僵尸,麻木到啥也感觉不到。类似于忘我的状态。
游坦之一开始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公子哥,自从乔峰在聚贤庄一场大战,他的父亲和伯父双双自杀,他一想到父亲死了,他就心痛,他心里就充满了对乔峰的仇恨,这就是没有勘破我相。
人相,是比我相更深一层,我相是我有感觉,人相则是我有自我意识,能意识到自己做某件事的道理何在,比如我相是我快乐,我痛苦,人相就是我懂得我为什么快乐。
比如,游坦之感觉到他心里对乔峰有深仇大恨,一想到仇人心里就痛苦,这是我相。那么他这个深仇大恨是怎么来的呢?是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死去父亲的儿子,作为一个儿子,他有为父报仇的责任,这就是人相。就是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做某事,自己有懂得某些道理的意识。
再举个栗子,比如,游坦之对阿紫,他看到美丽的阿紫,心里就很快乐,这是我相。因为这种快乐,他意识到自己是个成年人,是个男人,喜欢漂亮女子,是正常的,这是人相。后来他变成丑八怪,他又意识到自己他拼命讨好阿紫,就是担心阿紫嫌自己丑,这也是人相。
我们再来看游坦之练了《易筋经》以后,对他的我相的影响。
游坦之心中对乔峰有仇恨,一开始就是单纯的想报仇,结果他知道打不过乔峰,甚至有想放弃的打算。
可是,当他练了《易筋经》以后,他忽然又有了为父报仇的希望,因此,他对乔峰的仇恨反而加深了一层,他的心里,除了阿紫,就是报仇,报仇,报仇,所以他在未勘破我相的情况下,也就是没能看破仇恨的情况下,练功加剧了他对乔峰的仇恨,仇恨又促使他继续练功,两者不断互相激励,他的心灵,就越来越黑暗。
我们再看练了《易筋经》以后,对他的人相的影响。
游坦之本来是一个公子哥,后来阿紫为了好玩,在他头上焊了一个铁头。然后,他碰到丐帮长老全冠清,全冠清帮他把铁头去掉,然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丑八怪,天天戴个面具遮丑。
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是个丑八怪,所以他反而盼望着阿紫永远是个瞎子,因为瞎子阿紫是看不见他丑的,因此就可以一直喜欢他依靠他。可是,他又因为自己太喜欢阿紫了,为了阿紫,他可以给丁春秋下跪当徒弟,可以为了阿紫杀了好几个丐帮的人,可以为了阿紫听星宿老怪的指挥去杀少林方丈玄慈大师,可以为了阿紫,抠出自己的眼睛给阿紫。
可见,自从练了易筋经,游坦之的人相部分,也已经被扭曲了,他对阿紫的爱扭曲了,为了阿紫,他什么都愿意干。
这就是一个人,不勘破我相和人相,强行练习易筋经导致的结果,如果你练习高深少林武功,不用广大佛法去化解,它不但侵蚀你的身体,还侵蚀你的心灵,扭曲你的心灵。
其实,鸠摩智的心理也被易筋经给扭曲了。他刚出场时,虽然很霸道,毕竟是个有道高僧,所以他虽然单挑天龙寺,单挑少林寺,却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从来没动过杀念。
然而,他练易筋经天长日久之后,副作用就开始出现了,他在西夏,先是想杀了慕容复,后来又想杀了段誉,心理已经扭曲,已经被黑暗和邪念占据。如果不是段誉吸走了他的内功,他有可能把段誉和王语嫣双双杀死在枯井了。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说练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游坦之为什么能练易筋经无副作用?
一
《易筋经》向来都是少林寺无上至宝,这部经书蕴含着少林武学最高深的境界,古往今来,能够将《易筋经》修炼成功之人并不是很多。在金庸笔下,明确记载真正将《易筋经》修炼成功并发挥极大威力的只有两人而已:游坦之和方证大师。
鸠摩智虽然修炼了一部分,但是他过于躁进,急切想要掌握这部经书的高深武学,最终引发他体内功力的恶性循环,导致走火入魔。
游坦之所修炼的《易筋经》来自于阿朱。
当初阿朱化妆成一个小和尚从少林寺偷取《易筋经》,本来已经得手了,却遇到乔峰。乔峰在少林与玄慈等几位高手大战,无意导致阿朱被连累受了重伤。
阿朱是个聪明人,她之所以以身犯险来到少林寺偷取《易筋经》,是因为她觉察到姑苏慕容的武学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唯独少了高深内功秘籍,于是她想偷取《易筋经》送给公子爷慕容复,让他武功大进。
谁曾想,阿朱偷取的《易筋经》并没有交到慕容复手里,后来她给了乔峰,而乔峰在阿朱死后就一直把经书带在身上,也未曾修炼,因为这部经书全是梵文,乔峰也看不懂。
在宋辽边境,乔峰遇到游坦之,游坦之一心想要复仇,可是他实力与乔峰差距太大,未能如愿。乔峰在放走游坦之之时,身上的《易筋经》掉落而出,他丝毫未觉。
刚好游坦之就从得到这部经书,收藏在身上。
二
游坦之修炼《易筋经》也是机缘巧合。他被阿紫抓去试毒,最终被毒物咬伤,晕阙之际被扔到小河里,他的经书在被打湿以后竟然展现出一幅幅图像,游坦之照着图像去做,经脉按照图像去流动,竟然化解了身中的剧毒。
随后,游坦之屡次试毒,屡次又通过经书来化解,一次次下来,游坦之竟然将《易筋经》修炼了七七八八,威力相当大,特别是结合千年冰蚕之毒,他每一掌发出来,寒性和毒性结合,让人着实难挡。
游坦之并未将《易筋经》全部修炼成功,他所修炼的只是经书中一部分,而且只是调整内息提升功力的方法,这些只是经书的基础部分。至于经书更为高深的武学,游坦之并没有修炼到位。
当然,游坦之之所以没有走火入魔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并没有强迫自己去修炼。
任何一门武功绝学,想要修炼到高深境界,最需要的心平气和,心静如水,如果一味强迫自己去修炼,往往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像石破天修炼“炎炎功”,阴阳交汇危险至极,如果不是他心静如水,一旦分心就势必走火入魔而死;像张无忌修炼“乾坤大挪移”,也是心静不强求,才会进展极快!
反观欧阳锋强制性修炼错乱的《九阴真经》,最终疯疯癫癫;阳顶天在修炼“乾坤大挪移”,也是被打扰,七窍流血而死。
任何一项高深绝学都不是随随便便修炼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循序渐进,顺其自然。
这就是方证大师提出修炼《易筋经》需要“缘分”的原因。
三
鸠摩智之所以最终走火入魔,就是太过强求,太过贪得无厌。他本身就修炼了道家无上武学“小无相功”,这就极为难得,可是他并不满足,非要修炼《易筋经》,不仅修炼,还想要快速精进。这自然会导致一系列负面作用。
“贪嗔痴”乃人间三毒,鸠摩智已然中毒甚深。
扫地僧提出“无我相”“无人相”才能将《易筋经》修炼成功,其实就是要摒弃自身的欲望。
正如扫地僧所言,如果真的摒弃内心的欲望,那么就没有修炼这些高深武学的必要了。这也是为何少林数百年来极少有人将“七十二绝技”全部修炼成功的原因。
当然,扫地僧提出的观点在令狐冲身上得到证实,令狐冲是一个散漫的浪子,他对权力地位没有太多的在意,对于武学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并没有将武学当做自己的全部。在修炼“吸星大法”以后,他就承受着内力反噬的副作用,方证大师为了化解令狐冲的难处,就将《易筋经》秘密传授给他,令狐冲也在修炼之后着实化解了自己的内伤。
令狐冲之所以修炼成功,也是在于他没有强制性去修炼,更多的就是顺其自然。
然而,鸠摩智并没有顺其自然,过于急切冒进,最终导致他的走火入魔。
修炼武功是如此,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如此。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24期*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说练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游坦之为什么能练易筋经无副作用?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在金庸小说中,少林寺一直是武学至尊,武林的泰山北斗。而少林寺武学的顶峰便是达摩祖师临终之时传下的《易筋经》。这部武功秘笈令大轮明王鸠摩智十分珍重,可见此书的贵重程度。不过,《易筋经》也是十分难练的武功,数百年来少林寺无数高手苦苦修炼,但真正练成的却寥寥无几,甚至有人练功时走火入魔。然而《天龙八部》中的低手游坦之却能在无意之中练成《易筋经》,这其中有何奥秘呢?
一
在《笑傲江湖》中,少林寺方证大师曾经向令狐冲说起过《易筋经》的来历。达摩祖师临终之后,弟子慧可在他的蒲团旁边发现了一卷经书,便是这部《易筋经》。其实《易筋经》并不单纯是武学秘笈,其中更含有高深的佛法道理。慧可苦读钻研,一时无法参悟,直到二十余年后,他在四川峨嵋山与梵僧般刺密谛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才彻悟了其中的佛法精义。
因此,佛学境界是修炼《易筋经》的重要前提。佛学境界不够,不能参透我相、人相,那么强行修炼《易筋经》有害无益。所谓参透我相、人相,其实就是心无挂碍,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若是勇猛精进,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那就难以练成了。少林寺历史上甚至有高僧因为苦习《易筋经》不成,怒而坐化。
二
游坦之修习《易筋经》完全是机缘巧合。他并不知道这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笈,因此心中没有修习武功的念头,结果反而误打误撞契合了“勘破我相、人相”的要求,迅速练成了《易筋经》。
当年阿朱听说了《易筋经》的名头,便偷偷潜入少林寺,盗取了达摩祖师亲笔所写的《易筋经》母本。其后阿朱被萧峰所救,将这本《易筋经》送给了萧峰,想助他报杀父母之仇。没想到萧峰翻看《易筋经》,却发现此书全是用梵文写成,只得作罢。
后来,萧峰不小心失落了《易筋经》,被游坦之捡去。阿紫抓了游坦之,用他喂毒虫,来练星宿派的邪门功夫化功大法。游坦之中毒之后,本会毒发身亡,没想到他无意中浸湿了《易筋经》,使书页上显现出了练功图示,游坦之依照图示去练,居然化解了毒素。后来游坦之便像玩耍一样按照《易筋经》上的图示练习,心中完全没有练习武功的想法,只求好玩嬉戏,竟不知不觉间功力日进。
后来《易筋经》被鸠摩智抢去了,他识得梵文,知道那是少林至宝《易筋经》,于是依照练习。鸠摩智心中争胜之心太过强烈,无法做到心无挂碍、心无所住,结果强加练习,最终走火入魔,练出了一身隐疾。
三
其实金庸小说中很多顶级武功,都需要修练者无意为之,不然很难练成。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乾坤大挪移。当年明教教主阳顶天武功盖世,但是他修练乾坤大挪移,练到第四层时,因为听到自己妻子与成昆偷情的声音,一不小心便走火入魔而死。只因为他强加修炼,结果超过了自己内力能够承受的极限。
而张无忌因为修练《九阳真经》内力充沛,在几个时辰之内便一口气练到了最高的第七层。不过张无忌在第七层上,遇到一十九句难以修炼,气血翻涌,心跳加快。于是张无忌便跳过了这些句子,只练那些容易练的部分。没想到张无忌反而因此躲过了一场大灾难。
原来当年创制乾坤大挪移心法之人,虽然武功高强,但也只能练到第六层而止。他所写的第七层心法,自己已无法修练,只不过是凭着聪明智慧,纵其想象,力求变化而已。张无忌所练不通的那一十九句,正是作者单凭空想而想错了的,似是而非,误入歧途。要是张无忌存着求全之心,强加修炼,那么到最后关头便会走火入魔,不是疯癫痴呆,便致全身瘫痪,甚至自绝经脉而亡。
而游坦之练成《易筋经》的道理,和张无忌是一样的,只因他无意修炼,反而练成了这部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笈。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说练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游坦之为什么能练易筋经无副作用?
关于游坦之练成《易筋经》的这一节,金庸先生在新修版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已经做出新的修改,将他所练的改成了《神足经》。而经此一改,《易筋经》在小说中也变成没人练成过,这部典籍在小说中的作用,就只剩下作为隐藏《神足经》的载体。至于修订版小说中游坦之与鸠摩智两人修炼《易筋经》的区别,实际上小说中有说过,就是在修炼者心中有无存在修习武功之念。游坦之练成《易筋经》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而鸠摩智却是典型的贪多嚼不烂。
《易筋经》作为一部内功宝典,在内功为上的“天龙时期”的武林中,更显得至高无上,老版小说中对它也是备为推崇。就像慕容博也曾说过,只要练成“易筋经”,任何平庸外功都能发挥出极强的威力。
阿朱又道:“那时慕容公子道:‘是啊,王家表妹就爱自夸多识天下武功,可是博而不精,有何用处。’慕容老爷道:‘说到这个“精”字,却又谈何容易?其实少林派真正的绝学,乃是一部《易筋经》,只要将这部经书练通了,什么平庸之极的武功,到了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天龙八部•第二十一章》那么这门武功这么厉害,老版小说中的历代少林中有人练成吗?还真有,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疯和尚,但他练成之后,到他圆寂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旁人也不知道他所练的就是《易筋经》神功。而从扫地僧一眼就看出了鸠摩智是在强练《易筋经》一节中,深入分析,可以得出扫地僧应当也是练成了“易筋经神功”,以此有了深厚的内功根基,最终练成了“金刚护体神功”,能在身前三尺筑起气墙。除了这两人,少林中要到了《笑傲江湖》中的方证大师才又练成。
在老版《天龙八部》小说中,除了少林诸僧,再有机会练到《易筋经》的,只有三个外人。第一个人是萧峰,阿朱因上少林盗取《易筋经》与他结缘,后来在互许终身时,将《易筋经》送给了他,希望助他报仇,但萧峰没练,他也不想练。第二个人便是无意中捡到从萧峰身上所掉《易筋经》的游坦之,他因之与冰蚕寒毒的机缘,正邪为辅,水火相济,最终练成天下一等一的厉害内功和“冰蚕毒掌”。第三个就是从游坦之那里得到《易筋经》的鸠摩智,但他却因强练《易筋经》而走火入魔。
游坦之和鸠摩智两人修炼的结果为何会截然不同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游坦之所练的只是经书上被水浸泡之后显示出来的“裸僧穴位路线图形”,走了当年疯和尚那样的捷径,而鸠摩智所走却是少林历代修炼者的老路,练经文所述之法,却没能“勘破人相我相”。第二个原因最重要,便是游坦之虽只修炼图谱,但他是为了嘻戏体内的冰蚕寒毒,心中却全无修习武功之念,但鸠摩智却是勇猛精进,以图从经文中练出更高深的武功,结果就深陷“武学障”不能自拔。
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修订版《天龙八部•第二十九章》总而言之,游坦之能练成“易筋经神功”是充满了机缘巧合,而鸠摩智走火入魔却是因为他贪多务得而且是贪多嚼不烂。不过这一切在新修版的小说中,全部被金庸先生所修改。修改后,游坦之所练已不再是《易筋经》,而是掩藏在经书上的《神足经》,而鸠摩智之所以走火入魔,也不再是强练《易筋经》,而是强行欲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合并为一,还有了更清晰的解释。
新修版小说中鸠摩智走火入魔,不再是因为强练《易筋经》,而是另有缘由。新版小说中游坦之所练的图谱,是掩藏在被阿朱当日所盗出的《易筋经》上面,以隐形草液所书绘的瑜伽《神足经》,全名为《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乃是天竺古修士所书,后来天竺高僧见到该书,看经书上图字既隐,便以为是白纸书本,辗转带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录了达摩祖师所创的《易筋经》,从此就变成无人知道的一书两经。
金庸先生之所以将《易筋经》改成《神足经》,羽菱君个人认为,主要是照顾到《笑傲江湖》中的方证大师和令狐冲。因为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将《易筋经》设定成需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的境界才能练成,却在《笑傲江湖》中让方证大师和令狐冲轻易练成了此功。修改成《神足经》,则需要勘破“我相人相”的不再是《易筋经》。
梵文《神足经》本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千难万难。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二十九章》不过这样一修改,《天龙八部》中已没人再练成《易筋经》之功。疯和尚被删去了,而扫地僧是否有练成还存疑,因为他所看出的鸠摩智大难将至,不再是强行修炼了《易筋经》,而是鸠摩智在颠倒次序修炼“七十二绝技”之后,又强行欲将数项“少林绝技”合并为一。
而鸠摩智走火入魔的过程,新修版小说也有给出说明。首先是他修炼了从慕容博处得到的三十多册“少林绝技”,“体”、“用”两道内外兼修,既修绝技相配的内功,又修绝技的运用法门,而且是无人指点,本末倒置,不断沾染了少林绝技中所携带的戾气。又不懂得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因而戾气深入脏腑,沉陷于“武学障”而不能自拔,就此积成了内伤。
然后他又修炼道门的内功“小无相功”,却因为少了第七本“庚”字册中所载的“冲脉奇经”,导致了他体内佛道这两股阴阳属性的内力彼此抵触,体内真气四处乱串,让他的内伤重上加重。最终在用“小无相功”练成少林绝技之后,又想将数项绝技合并为一,但这却犯了少林绝技中刚柔相反功法不能相融的大忌,加剧了他体内佛道两家,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两股不同内息的触碰。由此积重难返,濒临在走火入魔的边缘,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这一修改,让鸠摩智与《易筋经》和游坦之之间,彻底没有了关联。因此也就不再存在,同一部经书,为何游坦之修炼却练成神功,而鸠摩智却走火入魔的事情了。
综合各作品之间的关联,还有对于鸠摩智走火入魔的说明,羽菱君个人认为,将游坦之所练的图谱改成《神足经》是更为合理的。这能让读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也能更清晰的了解到小说中的一些情节的因果关系,一举多得。
比如按照新修版所说,少林寺中存在的《易筋经》,至少就有三个版本,一版是达摩祖师亲著的梵文版,另一版是李靖和慧可大师共译的汉译版,还有一版就是这部含有《神足经》的一书两经版本。这就解释了为何至高无上的宝典《易筋经》被阿朱所盗之后,少林上下却不以为意的原因。毕竟被盗虽也是梵文版,但达摩祖师亲著的梵文版却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说练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游坦之为什么能练易筋经无副作用?
少林众僧全是欺名盗世之辈,上至方丈玄慈,下至小和尚虚竹,哪个不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玄慈年经时与叶二娘做出苟且之事,不但不敢担当一个父亲的责任,还恬居少林方之职,
当众英雄为保护他一个个被乔峰所杀(起码当时都以为是乔峰杀的),他却不敢站出来说他是带头大哥,真是怂到极点。
扫地僧身为藏经阁图书管理员,却监守自盗,事发后不按事寺规处理,还让其讲法,试问一个偷经贼的佛法能高到哪去,难道讲怎么偷吗?
所以扫地僧才是少林寺中最大的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