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飞机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

两架飞机相撞,这样的事故并不少见,有在空中相撞的,也有在地面相撞的!

先来看3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2001年,北欧航空686号班机事故,两机共114人全部遇难!

2001年10月8日,北欧航空686号班机于意大利米兰连尼治机场起飞,准备前往丹麦哥本哈根,机长飞行经验超过5800个小时,是一个妥妥的老司机,然而,就在飞机在加速起飞的时候,却意外撞上了一架正在降落的飞机,引发了一场空难。

事发当天,机场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超过200米,当时,北欧航空686号班机正在主跑道上加速起飞,塔台却突然发出了一道错误指令,让一家公务机从主跑道上降落,于是,两架飞机就在主跑道上空相撞了。

碰撞发生之后,降落的公务机上的4人全部死亡,其中有3个人挣扎了一段时间,可是在浓烟和烈火当中,他们并没有坚持太久。

反观北欧686号班机,右边的引擎直接被撞掉了,为了不让飞机直接跌落,机长进行了一些挽救措施,他尝试让飞机起飞,当飞机上升到12米的时候,左边的引擎因为吸入了杂物失去动力,飞机从空中跌落。

飞机跌落在跑道上的时候,左边的起落架被折断,飞机仍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去,机长手疾眼快,马上启动了推力反相器,同时又使用高难度的飞行操作装置控制飞机的方向,可是,这都无法让飞机停下来。

最终,飞机以每小时250公里的速度撞在了跑道末端的仓库上,当场断成3节,并引发了大爆炸,飞机上110人全部遇难,爆炸引发的大火,烧死了仓库里面的4名工人,加上另一架飞机上的4人,事故最终造成118人遇难!

事后,调查员在机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机场存在2个严重问题:

1,机场的航管设施不足,地面标线模糊,地面讯号等被杂草掩盖,而且,机场购买已久的地面雷达,竟然没有安装。

2,塔台航管员训练不足,能力不足,不熟悉机场的标识,不能引导飞机滑行的正确位置,且用词不专业,容易引发误会。

经过调查之后发现,该机场的跑道入侵事件经常发生,平均每个星期都会发生一次,所幸视线良好,飞机及时避让,才没有发生碰撞事故,可机场并没有改正,以至于大雾天气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空难。

案例二:2002年,俄罗斯巴士基尔航空第2937次班机事故,两机共71人全数遇难!

2002年6月,45位俄罗斯精英少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前往西班牙享受为期2周的旅行,这些孩子都十分优秀,有绘画神童,有体操冠军,所以才被称为精英少年。

原本,他们的飞机应该在6月底起飞,可是因为走错了机场,所以延误了航班,最终,他们改签了7月1日的机票,可谁都没有想到,一次小小的改签,竟断送了45位精英少年的生命。

2002年7月1日,俄罗斯巴士基尔航空第2937次班机出发了,飞机经过德国进入瑞士空域,德国空管人员将飞机的指挥权交给了瑞士空管人员尼尔森。

与此同时,一架货机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顺利进入了瑞士领空,为了节省燃料,机长请求爬升高度,在空气更为稀薄的高空飞行,空管人员尼尔森同意了这一请求,他让机长爬升到11000米的位置,而这,正是俄罗斯2937号班机的飞行高度。

两架飞机在同一高度同一航线上行驶,有相撞的风险,但是因为距离太远,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所以尼尔森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别的事情上。

当时正是夜晚,航班比较少,所以,尼尔森的同事翘班休息了,只留下尼尔森一个人值班,一个人操控2个指挥台,而且指挥台距离还有点远,跑来跑去,这让尼尔森有些手忙脚乱。

忙碌的工作让尼尔森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有两架飞机正以每小时1000公里的速度向对方飞去,很快就要相撞了。

关键时刻,德国空管员发现了问题,他想要提醒飞行员,可是此时飞机的指挥权在瑞士空管手中,根据规定,他们不能直接连线飞行员,唯一的办法,就是联系瑞士空管尼尔森,可是,尼尔森的电话竟然打不通。

空中,两架飞机以极快的速度对向而驰,就在即将相撞的时候,尼尔森终于发现了问题,他马上指挥俄罗斯客机降低飞行高度,此时,飞机上的防撞系统也侦测到了对面的飞机,提示飞行员上升高度。

空管尼尔森让飞机降低高度,防撞系统却让飞机上升高度,飞行员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当中,最终,他选择相信空管尼尔森,下降了飞行高度。

然而,对面货机的防撞系统也给出了一条指令,提示货机飞行员下降高度,货机飞行员照做了。

两架飞机迎面而来,在即将碰撞的时候都选择下降高度,于是,灾难发生了,两架班机在10068米左右高空相撞,两架航班上共计71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全数遇难。

事后调差发现,空管尼尔森在工作当中存在严重失误,被当场开除,可是,开除并不能弥补空难带来的损害,也不能抚平遇难家属心中的伤痛。

在这次空难中,卡罗耶夫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失去了两个聪明的孩子,悲伤和愤怒冲昏了理智,他认为尼尔森就是罪魁祸首,于是,他不远千里奔赴瑞士,将空管尼尔森刺杀,因此入狱8年。

案例三:2006年,戈尔航空1907号班机事故,飞机上154人全部遇难!

2006年9月29日,1907航班从玛瑙斯起飞,经过巴西利亚,飞向终点站里约热内卢。

2006年9月29日,一架尾号N600XL的莱格赛从巴西起飞,目的地是玛瑙斯。

不难发现,这两架飞机正处于对向而驰的状态,而且,两架飞机还处于同一高度的同一航线上,飞行高度都是11300米。

正常情况下来说,这两架飞机不应该在同一高度上,可是阴差阳错之间,他们偏偏就处于同一高度了。

其实,两架飞机在同一高度飞行问题不大,只要空管操控得当,在两者接近的时候分别命令其调整高度就行了,可问题就在于雷达出现了问题,空管多次联系莱格赛,却始终没有成功,一直到该空管下班的时候,还是没有联系上。

下班之前,这名空管将莱格赛的控制权交给了另外一个空管,可是在交接的时候,他说错了高度,原本11300米的高度,被他说成了11000米。

事实上,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都是11300米,而且时速在800公里左右,两架飞机加在一起,时速在1600公里左右,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撞在一起。

两架飞机越来越近,最终还是撞在了一起,而且撞击的角度十分刁钻,两架飞机的翅膀划在了一起,莱格赛飞机的机翼上面有一个小翼,直接把1907号航班的翅膀划掉了,飞机受损严重,当场解体。

莱格赛虽然受到了撞击,但是因为角度刁钻,所以受损并不是非常严重,但依旧需要马上降落,最近的一个跑到在一个基地里面,飞行员靠着娴熟的技术,成功降落了飞机。

乘客安然无恙,他们欢呼雀跃,庆祝自己死里逃生,可当他们得知跟他们相撞的另一架飞机当场解体,飞机上154人全部遇难之后,他们沉默了。

事后调查发现,空管人员的英语水平不达标,电脑流程不熟练,专业不能不足,这才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两架飞机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一切都按照规定操作,两架飞机相撞的可能性为零,因为他们有不同的航线和空管指挥!

1,飞机不是随便乱飞的,他们要按照航线飞行,航线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经过专业设计的。

按照规定,在同一时间段内,两架飞机不能在同一航线中相向而行,至于交叉的航线,飞机的速度也都经过电脑计算,他们会完美的错开,不会巧合的交汇在一个点上。

2,当飞机A和飞机B因为某种原因处于同一航线飞行的时候,按照规定,他们不应该在同一高度飞行,交汇的时候,两架飞机一上一下重叠而过,不会碰撞在一起。

3,飞机上有空中防撞系统,当飞机A和飞机B即将碰撞的时候,系统会发出两道不同的指令,提醒飞机A上升,提心飞机B下降,避免发生碰撞。

如果飞行员按照正确的航线、正确的高度飞行,且听从防撞系统指令的情况下,两架飞机没有相撞的可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仔细研究以上3个空难案例就会发现,每次空难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粗心大意的工作人员,他们违反规定,或者专业能力不过关,以至于做出了判断,发出了错误的指令,这才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