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用处只有一个:拖飞机!

战斗机本身就具备在陆地上运动的能力,但它的转弯半径太大,航母上的空间有限,飞机施展不开,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用牵引车来帮助飞机复位。

可是你知道吗?一个小小的牵引车,价值竟然超过千万,随便在航母上配10台,价值就过亿了,对发达国家而言,这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对印度来说,这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为了省钱,印度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他们拒绝使用牵引车,直接用拖拉机来拖动飞机。

牵引车为何这么贵?

别看牵引车的作用简单,就只是拖着飞机走两步而已,可它的技术含量却相当高,2个原因直接导致了高造价。

1,技术难度大

牵引车说白了就是拖拉机的升级款,可是它的工作环境不同,不在陆地上工作,而在航母上工作,所以它属于特种车辆。

航母在大海中航行,属于高盐高湿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大多数金属物都会快速腐蚀生锈,所以,牵引车必须要使用更好的钢材制作,提升其耐腐蚀性。

其次,航母上的空间有限,牵引车在保证体积小的同时,又要有极大的牵引力,这就比较困难了。

我国的歼15舰载机,空重超过18吨,满载接近30吨,反观牵引车,高度只有1米左右,长度只有3米左右,这么一个小小的车子,却需要拖动巨大的战斗机,这就是考验技术的时候了。

此外,牵引车还需要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因为航母在航行过程中,并不是极其平稳的,遇到大风浪的时候,或者发生战斗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波动或倾斜,牵引车必须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工作,这又是考验技术的时候。

所以,技术难度大,是导致牵引车造价高的原因之一。

2,数量少

研发一台牵引车的确需要耗资不少,但如果能够批量生产,其实价格也不会太贵,可问题就在于这种牵引车只能在航母上使用,而且,不同航母对牵引车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几乎每一款牵引车都是私人定制,所以价格必定居高不下。

所以,印度自己研发不出来,也不愿意花高价进口,只能用拖拉机代替一下了。

其实在航母的发展历史上,不只是印度一个国家使用过拖拉机,还有不少国家也使用了拖拉机和卡车,甚至在最早的时候,飞机比较轻,几个人推着就走了。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舰载机越来越先进,体积重量也越来越大,人力根本无法推动,普通的拖拉机也很难拉动,所以,各个国家都必须要使用牵引车了。

印度坚持使用拖拉机,看似省钱,其实他们不明白一个道理:贪小便宜吃大亏!

相较于牵引车,拖拉机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稳定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可比性,尤其是在航母上进行特种作业的时候,根本就无法保持稳定,万一哪天遇到了较大的风浪,航母晃动了一下,拖拉机就可能带着飞机一起滑入大海,到时候损失可就更严重了。

该省的地方省,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

上个世纪,美国跟苏联在搞太空竞赛,今天你发射一个火箭,明天我发射一个火箭,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写字,美国斥资上百万美元,特意研发了一款氮气加压圆珠笔,也就是今天说的太空笔,反观苏联宇航员,带着一根铅笔就上天了。

一边是上百万美元研发的太空笔,一边是2毛钱一根的铅笔,谁都能看出来,苏联省了一大笔钱,但是,铅笔在使用的时候,铅芯会摩擦出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细小,而且具有极强的导电性,一旦进入电子仪器当中,就有可能引发短路。

而当年,苏联为了节约一根笔的钱,差点就让造价数百亿美元的太空设施报废,所以,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

印度用拖拉机拖飞机,中国和美国用什么?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比我们拥有航母的时间早,比我们研发使用牵引车的时间也早,现如今,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配备的是A/S32A31型舰载机牵引车,这款车又扁又低,四周都没有突出的零部件,看起来就跟鞋盒一样,重心低,抓地力强,拖动飞机的时候较为平稳。

我国最开始使用的牵引车,其实也是进口过来的,后来经过自主研发,也拥有了国产牵引车,同样是扁平式的设计,长度大大缩短,性能更强,转向更为便捷,移动战斗机的速度也更快。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个领域都坚持自主创新,也都做出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反观印度,能省就省,能凑合就凑合,不过,人家的事,人家自己开心就行。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是牵引飞机和物资用的。

目前印度的航母几乎都是空架子的感觉,真正的较真儿起来缺乏大量的配套设施。这和印度人处世的方式或者真的有很大关系。

导致印度航母上不仅仅有拖拉机,不是黑印度啊,印度航母上还有“鸡”

上面这张照片是网友在“维拉特号的一天”上的配图,真心的不是翻旧图黑阿三哥。W君真心的不明白这只鸡的意义何在,如果是食品最好放在食品仓库里面。如果是宠物最好栓个绳子,一只鸡在航母上乱跑只能增加印度航母的航行作业风险。然而印度海军竟然能容许鸡在航母上过马路!

同期的照片集中还有两张图片特别让人回味,第一张是印度航母士兵在甲板上的列队照片。

队伍站的还算是整齐吧,超出了印军的一般水平,但我说的不是列队,照片但左下角是不是太脏了?在各国海军舰船的清洁程度上,也只有阿根廷海军和希腊海军能够和印军媲美。

还有一张印度航母上的钟表图,这个表是没有调节好的,有秒差的,按照分针的位置来看秒针的位置是不是不对?如果在开战的过程中,差了半分钟的时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导致印军在指挥上是无法协调的。

说回拖拉机,学名叫做航母特种车辆。主要要完成航母上的牵引作业,有的还会支持加电、清障碍、消防等作业都是相对应的专用车辆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主要完成牵引作业,也似乎是无奈之举。当初买航母的时候忘记买配套车辆了。

因此就只能用拖拉机来应付。

不过各国用拖拉机的不在少数,拖拉机实际上很扛造,上舰也不需要太多的改装。

俄罗斯航母上也是有拖拉机的,不过不是作为牵引车辆,而是作为特种车辆改造,能用拖拉机拉大炮的民族用拖拉机做航母特种车也不算男式。

例如俄军就改造来一个拖拉机作为航母甲板的清理车,将甲板上的小杂物“吹飞”,比人员排查恐怕是有点提高效力。

但俄军真正的飞机和物资牵引车也是特殊定制的,和印度不一样!

保障能力更好的美国,有专用的航母牵引车和一些列定制的特种车辆,这方面美国配置的是最全面的。

在我们的辽宁舰上的牵引车也类似于美国的专用车辆,不过先别高兴,仔细看轮子,我们的轮子还是有改进余地的。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干嘛用的?拉飞机用的,俗称牵引拖拉机。

其实这算是老话题了,大家伙老是笑话三哥家里头这舰载拖拉机,其实也没那必要,毕竟谁让三哥不会造,手里头的赢余不多,凑够了钱买了飞机,航母的,这牵引车的钱就不够了。

只能拿这拖拉机凑活凑活用完事了,毕竟一台牵引车一千万美刀,而一台拖拉机,您就算是上好的拖拉机他撑死了也就十万软妹子了。

这价格已经不是落差了,而是降维打击了,三哥想想就心肝痛的厉害,咱可以理解。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拖拉机拉飞机能成吗?”

您还别说,能成!过去还真就用过的。

搁过去二战那会的航母,说道根子上那航母都是大型船舶改过来的,铺个木头甲板能落个飞机这就是航母了。

而他上边装的飞机,开始还是螺旋桨的,这东西也轻,用不着啥牵引车的,俩人推着就能走了。

那么后来这飞机造的他是越来越沉,所以你靠俩人推,还真就推不动了,于是这就开始用车辆来拉着飞机。

于是什么吉普车,越野车啥的就上去帮忙了。您别乐,其实这牵引车他就是打越野车发展起来的。

后来干脆就用了拖拉机来拉,毕竟这货别的不说劲足不是?

再往后,这飞机造的也精细了,您整个拖拉机上去拉,咣叽咣叽的那动静太大了,看着就心疼。

在加上航母是在海上航行,你咋也整个耐腐蚀,耐高温,还得来个耐高湿不是?

于是专用的牵引车就上去了,拖拉机就退位了。

也就是说,航母上拉飞机这活,拖拉机还真就干过,只不过三哥这操作算是倒退了。

你也说真是的,三哥搁军备上那么舍得被坑,啊不!应该是被宰,啊!也不对,应该说是舍得花钱,可轮到了牵引车就抠门了。

咱别的不说,打法国达索航空买了三十六架阵风,这都不是五代机,也就是个四代,而且在四代上算不上好东西,印度都花了九十四亿美元,平均摊下来一架这就得是两亿五千万美元,这都赶上一架F22的价格了。

咱就说吧,这么贵的阵风,三哥拿着拖拉机去拉,也不知道达索航空是个啥感觉?

不过三哥估计不会在乎这个的,毕竟阵风他们拿回去之后,用了没多久就开始掉皮了,也不知道是咋弄的。

其实掉皮不掉皮的这也不算啥,咱要说的是,这阵风三十六架够不够往下摔的,毕竟苏联那飞机就算是很结实了,他也摔了上千架了。哎!尴尬啊!

好了,越扯越远了,咱拉回话头接着聊。

咋说呢?在航母上玩舰载拖拉机的其实不止印度一家,还有战斗的民族,只不过人家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就有拖拉机,人家是在拖拉机的前边怼了一个米格15的发动机,利用这发动机涡喷的气流吹甲板垃圾用的,哎,也就是战斗的民族最会玩,这么个耗油的东西都拿出来嘚瑟,厉害啊!

其实哇,你不管是航母上的海基,还是飞机场里头的陆基,地勤拉飞机这差不多都是专用牵引车了。

那么接下来咱就说说这牵引车的特点吧。

首先大家伙都知道这牵引车一般都比较低,跟那跑车一样直接就爬地上,贴着地面走,感觉跟他的轱辘一般高了。

为嘛这么设计呢?

首先这是为了避免和飞机磕碰了,比较现在的飞机老鼻子贵了,一个个金贵的可以,再有就是你这低了才不会影响飞行员的视线不是。

再有一个就是重心问题,咱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战友不是,重心低这东西才会稳当,不倒翁为嘛不到呢?原因就是他的重心低。

那么在大海上航行,你瞅着那大海是平平的,看着就心旷神怡似的,但他要是起点子风浪啥的,这甲板就有点颠簸,当然有小伙伴不同意,说航母那么大,不会的。

咱就当他不会,不在这个问题纠结,你别忘记了,这风浪里头可是有风的,他吹上去以后,您这重心低了,这牵引车爬在哪里还是很稳当的。

但要是拖拉机这东西,就不好说了,会不会被刮走,这就得看老天爷鼓着腮帮子用多大劲了。

最后一点,个头低了,钻到飞机的肚皮低下还是没多大问题的,回过头来您让拖拉机来试一个?

这第二点就是他的动力系统。

这动力系统是通过液压变速泵来实现的,所以这东西还是凸显了一个稳字。

稳就完了?那不可能,这还能有一个灵活在里头,全电驱动,四个轮子都是可以驱动的,高级货还可以横向行驶,甚至来个原地画个圈都不成问题的!

您就说吧,在航母上那寸土寸金的地,这就难能可贵了,牵引车就会拉着飞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进行推拉,让航母宝贵的空间可以塞下更多的飞机。

您整个拖拉机来试试,就他那系统,力道一会大一会小的不好把握不是?而且这转弯的半径绝对比这牵引车大。所以拖拉机拉着的时候,这就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来腾挪。

还有吗?

有,这动力相当不错,牵引车给你整个五百多吨的飞机,拉着就跑了,一点劲都不费,就现在三十来吨的飞机,那是手到擒来,您就算是换个啥预警机,啥轰炸机的,这都没多大毛病。

咋说呢?美国有牵引车这就不说了,人家也自成一派,而咱呢?毕竟咱家现在也有航母,而且是大踏步的走咱自己路子的航母。

所以咱家的牵引车也是自成一派的,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毕竟要弄就弄一套的,航母都有了,丢点精力上去,不就是个牵引车吗?

这里头其实最尴尬的就是俄罗斯了,哎,还牵引车呢?航母都没了,他们家牵引车其实也不错,现在也只能在陆基上呆着了。

咋说呢?其实牵引车这东西的制造成本真心不高的,他的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完全是因为这货的投资研发经费要摊到每一辆牵引车里头。

而牵引车这东西,就是个没多大市场的东西,所以他生产的数量就少,您就别说啥量产,这科研成本就没法摊薄了。

而其他国家,有需求想要来个牵引车,但他们也不会要太多,你让他们研发,他们感觉还不如掏钱去买一个来的划算,所以造这东西的就少了。

而那些个有需求,但无奈口袋里头毛毛钱太少的,也就只能拿拖拉机之类的凑活着用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但个赞呦!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拖拉机上舰,肯定不是打算在航空母舰上开荒种麦子!

用处很简单:拖飞机的啊!

拖拉机嘛,当然是又拖又拉,拽着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跑的!

至于为什么用拖拉机这种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生产工具来承担牵引航母舰载机的重任,那就更简单了!

因为造不出专用的舰载机牵引车,因此主动开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的书写下拖拉机上舰的新篇章!

其实这种专用的航母舰载机牵引车如果自己造不出来,相信只要肯拿出来美元,全世界还是有地方可以买得到的,就是有点小贵!

人家自己关起门来,换了条头巾,捋了捋胡子,琢磨了一下,不买!

但是不买的话现在航母上的舰载机不比二战那时候了啊,靠人拉着推着显然是不现实,也耽误事儿,那咋办?

要不说跳舞和瑜伽能够促进脑细胞发育,脑回路连通呢,人家自己琢磨出来了一个奇葩的招数:拖拉机上舰!

实际效果肯定不如舰载机牵引车,但是胜在便宜啊!

航母甲板牵引车

甲板牵引车,是航母舰载机地勤工作的重要角色,主要用于舰载机降落后牵引舰载机抵达停放位置或是将舰载机转移到起飞位置上。

为了适应海上的环境,牵引车不能太大,航母上甲板空间有限。

牵引车一定要具备极强的拖拽力,耐久性要强,要能够支撑高强度作战。

牵引车还要具备足够的吸附力,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依旧如履平地!

不然很容易造成牵引车落海事故发生,甚至连同战机一起拽入海中。

牵引车还要具备适应海上作业的能力。

海上日照强,牵引车需要能够耐高温。

海上高湿、高盐雾环境会造成牵引车因腐蚀出现故障,所以耐腐蚀技术得能够过关!

牵引车还要具备抗辐射、抗静电、抗电磁干扰以及精度极高的转向控制能力!

航母牵引车造价贵的惊人,数千万才能造出一辆。

真正有能力造出航母牵引车的国家不多,美国和中国都是可以自己制造的!

美国航母牵引车一辆造价通常在1600万美元左右,都快和普通舰载机的价格差不多了!

既然拖拉机能够对付着用,那么这么贵的东西又没有战斗能力,买不买的不打紧!

拖拉机上舰倒是有先例

最早的航母飞机都是靠人来推,那时候的飞机没没多重,能推的动!

后来舰载机越造越大了,靠人力就费劲了,太耽误事儿!

因此就需要借助机械的力量来拖动舰载机,

航母上最早的舰载机牵引车是直接从岸基机场调来的,基本上就是缩小了后轮的中型农用拖拉机。

这种牵引车也还是能够满足舰载机前后移动、进出升降机等各种调度的。

后来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牵引车等航母特种车辆也经过了专业的设计,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耗费重金来进行制造!

没有能力自己制造的国家那就只能掏钱去买,不打算掏钱又造不出来的国家只能让拖拉机上舰了!

不要小看这一台小小的牵引车,对现代工业体系的各个环节的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

没有完善的产业链,那就只能依靠拖拉机了!

中国航母牵引车

辽宁舰服役之初采用的是进口甲板牵引车,后来换成国产第一代牵引车。

这种牵引车与美法俄等国航母使用的一样,车身扁平方便在航母有限的空间停放!

拖带舰载机的是主流的长牵引杆,但是在甲板上转向就因此而不够灵活,需要驾驶员慢慢操作!

现在我国航母甲板牵引车推出了第二代,外形与第一代差别不大都是扁平式设计!改进之处在于新型的舰载机拖带方式是我国首创的!

第二代国产牵引车取消了长长的牵引杆,改为在后部车体上挖出空间,安装开关式包夹装置,对舰载机进行拖带。

新式拖车因此自身的长度大为缩短,在甲板有限空间内的转向、拖带等操作更为灵活,也更节省时间!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改进,战场上时间就是胜负,中途岛之战日军失败就失败在了短短的几分钟!

目前,航母阻拦索、挡焰板、升降机,乃至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等关键专用设备,我国均已实现国产化。

牵引车、消防车、弹药转运车、挂弹机等特种专用设备也都不需要进口。

很多设备的技术指标都已经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拖拉机上航母,其实用来做做牵引问题不大,只要别真正开战,没问题!

一旦发生战争,忙乱起来,由于拖拉机不是专业的牵引车,设计并不低矮,操作过于灵活而且危险性比较高,轮胎和重心都是大问题!

海上环境复杂,拖拉机牵引有很大的危险性,一个大浪打来,拖拉机可能就会拽着飞机一起下海!

不过,省钱不是,一好遮百丑,人家自己个乐意就行!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是用来牵引舰载机的,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调动都需要有牵引车来完成,印度没有专用的航母舰载机牵引车,于是就用轮式拖拉机来做为牵引车来使用,算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吧。

航母上的牵引车并不是能用就可以,拖拉机耕地好使,上航母并不是适合,拖拉机的后轮很大,主要是在田地里作业时获得越野能力,拖拉机后轮也没有减震系统,全靠轮胎气体压力减震,农田耕作很适合,在航母上速度快了它会弹跳,当然,它在航母上也快不了。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生成的一个体现,而舰载机的起降效率关于战斗力的生成,舰载机的效率又和航母甲板作业效率紧密联系在一起,甲板舰载机的调动舰载机的效率决定了航母战斗力的生成。舰载机在航母上的活动都需要依靠牵引车来完成,例如,从机库到升降机要有牵引车来实现,机库中摆放也是由牵引车来完成,除了出库入库,在甲板上摆放到停机位,前出至起飞位置也要由牵引车来完成,牵引车是航母甲板作业效率高低最重要的一个工具,航母强国都花费巨资开研制它。

航母甲板上的牵引车要符合使用要求,首先是高度必须低,能够深入舰载机的下面最好,这样的整体长度就会缩小,回转角度也小,适合狭窄空间作业使用。二是转弯半径要小,航母专用牵引车能够实现原地旋转,三是马力要大,要能轻松拖曳几十吨重的各种舰载机,四是牵引和推动时力量要柔和又迅速,不能一阵一阵的用力,否则会给舰载机造成损坏,例如,美国的航母上的牵引车就有智能化的牵引力传感器,能够根据飞机重要输出需要的牵引力,并且实现柔和。正是由于航母上的牵引车属于高科技产品,因此费用很高,研发难度很大,美国的一个牵引车超过千万美元,因此,这种设备也不会出口。

印度自己无法生产出这样先进的航母甲板作业车,没有这个技术,又不能没有这个牵引车,怎么办呢?于是就想到了拖拉机,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农用拖拉机还是相当不错的,马力大,拉飞机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是效率不高,准备时期长,而且拉动时不能着急,需要慢慢来。另外,拖拉机高度高,不便于贴近舰载机进行拖曳作业,调动效率并不好。拖拉机本身的稳性也不好,要做到万无一失需要高超的技术,其实,实战中拖拉机在甲板上也容易受损坏,太高了,一句话,这东西就不是用来干这活的。早期航母上多使用拖拉机,后来为什么改装,就是拖拉机不适合,会影响到舰载机的调动效率,是一个拖累。不过,印度也实在没有办法,如果它想花钱购买,即便是有人卖给他,估计一辆牵引车也要宰印度一架战斗机的价格,这东西的维护保养费用也不低,印度显然是感觉不划算,所以,用拖拉机也就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按照印度的自恋的性格,印度是不会在航母甲板牵引车这个事上落后于其它航母国家的,为什么印度没有专用的航母甲板牵引车,其实,这个事真是有点为难印度了,这个东西不是普通的一个牵引车,而是绝对的高科技产品。这东西也属于高科技武器装备,比造辆坦克都难,美国曾经花费超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这东西对环境适应能力也很强,印度的国产武器装备技术怎么可能支持它造出这样的产品呢?印度自己造不出来,花钱购买又嫌贵,反正航母和舰载机也都不是多好的,干脆就全部凑合着用吧,拖拉机能用就可以了。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不得不说印度还真是一个奇葩的国家,人家在航母上都是使用牵引车,而印度干脆直接使用拖拉机,也真是够可以的。

众所周知,在航母上都需要牵引车用以拖拽舰载机的,因为航母上本来场地就不叫小,尤其是在舰载机满载的情况下,这个时候留给舰载机起飞的空间就更小了,而牵引车体积小,且灵活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舰载机的升空效率。

但是牵引车虽然好是好,但是就是造价太过于昂贵了,以美国航母上的牵引车为例,一辆牵引车的造价高达1000万美元,这几乎都等于一家中低端的战斗机了。

也正是因为舰载机的价格太过于昂贵,目前世界上仅仅寥寥结果国家在采用,而印度就为了节约军费所以直接使用拖拉机用以代替牵引车的作用。

印度没有使用牵引车的原因主要就是技术条件目前还达不到,而且即便是攻克了技术难关,但是相比于美国和俄罗斯更加成熟技术,印度显然是不占优势的,况且由于印度对航母的需求也不算高,因此也是迟迟没有装备牵引车。

其实,看过了印度一系列的骚操作,在对印度把拖拉机开上航母也就没有什么令人奇怪的了,毕竟在开挂上印度可是从来都没有输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