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房屋中介公司总是把二手房价报的很高,这是为什么?
我以前卖过房子,中介把房子价格报得很高,有时候是没办法,更多的时候是套路,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很容易入坑 。
我做房产中介的那段时间,卖过新房,也卖过二手房,前几年新房行情好的时候,买房子的人很多,就好像捡钱一样,都不用出去找客户,每天坐在那里就有很多客户自己找上门来,那会的客户一个比一个着急,别管房子值不值,只要能买上就行。
我还记得那会一套房子能挣不少钱,一个月最多的时候我就赚了10来万,够买一辆小车了,那个时候我主要卖新房,二手房太麻烦,主要是房源不好找,有时候给一个人找房子都得很长时间,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房子,结果人家自己和房东谈好价钱,把我直接撇在一边。
再加上房价上涨的时候,不只是新房涨价,二手房一样涨价,反正都是贷款了,大部分人都想买一个新房,除非地段好,或者有学区,不然二手房真的不好卖,可以说是有价无市,白辛苦半天也卖不出去。
后来房价开始下跌了,新房本来就不好卖,再加上不少开发商出事,房子烂尾得越来越多,哪怕降价都卖不掉,毕竟客户也不傻,房子再便宜有什么用,最后都交不了房。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二手房的优势来了,虽然可能房子是旧的,但是起码是现房,交了钱就能住,起码心里能踏实点,这个时候还敢买新房的,不是实在太有钱的,不着急住,就是真的有点傻了。
那会大部分的房产中介也就不卖新房了,都去卖二手房了,虽然没有以前赚钱,那也比卖不出去强。
不过很多人认为中介把二手房价格报得太高,很不理解,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到底是为什么。
好的二手房保值,超出了买房人的心理预期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听我给你仔细讲讲,新房价格越来越低,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房价高的时候单价在一万2左右,但是现在房子不好卖,均价直接掉到了9000左右,一些为了尽快回本的开发商为了赶紧把房子卖掉,甚至6000多的价格也卖,还是精装修的。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价格开始拍手称快,认为房价还要继续往下掉,早晚有房价如葱的那一天,在他们的眼里,房子就不值钱,所以看到中介报出的二手房价格以后都会嫌贵。
其实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降价多的楼盘基本上都是位置不好的,或者纯刚需的楼盘,那些市中心附近的房子,虽然也没有涨价,但是一分也没有降价,这其实就说明了一点,房价下跌只不过让那些本来就不值的房子现了原型,而那些好房子依然还保值。
回到我们的问题,有些位置好,配套也好的二手房,当然根本就不会降价,我们这里的学区房甚至能卖到3万一平米的价格,还是几十年的那种老房子。
根本不是中介报得价格高,而是好房子就是这个价,房价如葱不会出现,就比如说最近很火的鹤岗,人口流出,经济不行,冬天还冷,住起来不舒服,房价怎么可能高,几万一套也很正常,要是北上广,我敢说,永远也不会有房价下跌的那一天,毕竟人口摆在那里,有市场就有需求,有了需求自然价格只会涨不会跌。
所以说,有些看似价格很高的二手房,并不是中介故意这么做,而是这样的好房子就值这么多钱,而且还很好卖。
有些买房子的人高位买房,不愿意赔钱卖出18年前后房价上涨的时候,别看价格一天比一天高,但是买房子的人不仅没有观望,反而挤破脑袋开始抢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买涨不买跌,反倒是房价降了以后,买房子的人少了很多,都怕房价没有到底,自己买亏了。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卖二手房的人,其实都是高价买入的,有可能1万2买的房子,刚刚交房就发现,现在只能卖7000了,还没有住,100平米的房子就赔了50万,再加上房贷利息,里外里至少赔了100万。
而且买在高点的不仅仅是房价,还有贷款利率,现在利率也就4点多,但是最高的时候能达到5.88,6.37甚至更高,100万的贷款,一个月就要多还1000多。
不少买了房的人为了少还点利息,所以就想把自己的房子赶紧卖掉,还能少赔一些,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房价,120万的房子70万就卖了,但是之前首付36万,贷款84万,首付赔光了不说,这钱都不够还贷款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住,所以不是他们不想卖,而是真的不能卖这么便宜,才会让中介报那么高的价,毕竟还有一点优势是现房,能卖掉就卖,卖不掉就自己留着。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买房子不是为了自住,而是投资,他们本来也不差钱,房子属于可卖可不卖,除了个别实在缺钱的人类以外,大部分人还在硬撑着,等待着房价回升的那一天,所以他们也不会让中介报低价。
还要的人对房价也不了解,只知道自己买的时候是多钱,赚得少都不乐意,就更不要说赔钱卖房子了,还以为是中介在蒙自己呢 ,他们也会坚持让中介报高价,不过这种人往往最后都卖不掉。
说完客观因素以后,我们再来说说中介的主观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套路1、中介大部分都是好的,诚信做生意,但是各行各业都有浑水摸鱼的,就想挣快钱,房产中介也一样,而且和其他行业不同,房产中介卖的是房子,总价很高,只要耍一段手段,中间的利润可是相当可观的。
先来说第一种,那就是两头吃,一边告诉房东,现在的行情有多不好,房子多么的不好卖,极力压力房东的价格,故意让房东很焦虑,以为自己的房子不值钱了,而且每天都在降价,必须尽快卖出去,他们一般都会让房东说一个一口价,之后就什么也不用管了。
另一边又和想买房的人要高价,尽量多卖点钱,等遇到了合适的客户,中间的差价就全部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买房的双方甚至都没有见过面,全部中介代办。
不知情的房东还感谢中介帮自己这么快就把房子卖出去了,被坑了都不知道。
当然这么黑的中介也不多,大部分也不敢这么做,不过中介故意抬高房价确实存在,毕竟卖二手房是按照总价提点的,房子卖得越高,赚得钱也就越多。
所以有的房子报高价是中介自己的想法,而且还真就有人愿意高价买,只要房子位置好,毕竟二手房不像新房,还有个参考,基本上只有行情价,每套房子的价格都不一样也正常。
2、还有一种套路是现在最多的,中介都想多赚钱,毕竟佣金还是太少了,而且房东现在都很精明,能够把房子全权委托给他们卖的也是少之又少,两头吃虽然好,但是可遇不可求。
最好的办法就是中介自己把房子先买下,他们用老套路,故意压低价格,或者特意去买那些位置和配套不错的房子,但是可能装修和户型稍微差一些,哪怕是顶层也没有关系,只要价格够低就行。
房产中介把这些房子买回来以后不着急卖,会先设计一番,然后全部拆除装修,不过为了尽可能地节省预算,装修标准和材料都是按照最低的,也就是看上去还不错,特别是看不见的地方,更是能省则省,这样的房子只能看,不能住,后期全是麻烦,还一点也不环保,根本没法住人。
不过中介可不在乎,他们把房子装修好以后,就开始对外卖,但是为了让买房的客户感觉更真实,他们还会编造一些事实,最常见的就是原房东装修好房子准备结婚或者自住,临时决定要出国了,所以就尽快把房子出手。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刚装修好房子就不要了,而且任何一个买二手房的人看到刚装修好的房子,一天都没有住过人,和买新房子一点区别也没有,谁会不心动,哪怕价格高一些自己也愿意,毕竟买二手房装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过中介所说花了十几二十万的装修可并不是那样,最多也就三五万,但是因为装修了一下,可能原本50万买的房子,就卖你70万。
等你住进去以后才发现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里坏了,刚装修好的房子全是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大概率也联系不上当初卖你房子的中介了,只能自认倒霉。
写在最后
所以说,买二手房真的很复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坑,当然二手房也有他的优势,比如说是现房,有的还能省下装修钱,毕竟装修不管花了多少钱,卖得时候都不值钱,而且买二手房比较直观,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买,想上学方便就买学区房,想出门方便,就买交通发达的,很多新房虽然规划的很好,但是最后往往都实现不了,就算能也会打一些折扣,还是二手房眼见为实更靠谱。
感觉房屋中介公司总是把二手房价报的很高,这是为什么?
其他中介我不清楚,我先说说我自己这边的店把,二手房的价格通常都是业主报给我们的一个价格,售卖价格压根就不是我们来写的,因为价格报高来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价格低能更快的售卖,价格高了看的人就少了,售卖时长也变多了,售卖的价格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很多人都说价格高,是中介的原因,其实真的很冤。价格控制不在我们,而是在业主本身。
感觉房屋中介公司总是把二手房价报的很高,这是为什么?
感谢邀请:房屋中介公司之所以将二手房价报得很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给买卖双方留下谈价的余地;二是有黑中介是为了吃差价而故意将房东的报价报高,便于自己两头通吃。下面我来具体详解一下吧。
注:现在二手房差价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因为随着网络的通行,信息差减少,还有房产中介管理所的管控 ,信息越来越透明阳光了。但是还是有步良份子会钻空子,希望大家找信用良好的平台进行房屋买卖交易。
一、谈价
有时候,房屋中介公司报高价还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跟房屋买卖交易无关,同人性有关。特别是在讲究人情的中国尤甚,不杀杀价怕被人当“水鱼”。所以有良心的中介公司会在房东报实价的基础上再加多一两万让买家还价,让买家高兴,中介也可以顺利地收取中介费。
如非如此,本身很多人对中介公司心存异议,心想凭啥中介公司人员动动嘴就收几万十几万。如果客户看到中介人员辛苦地帮自己同房东压价,是不是感觉很不一样呢?如此这般,客户才能很爽快地支付中介费,这其中的奥秘不是行内人还真不懂的。
这只是针对于国内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在国外就不同,报价都是实价,爱买不买。我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多年。无奈何中国人的本性难移,买小东西还好,买大件物品,我肯定是要还下价的。熟识中国人品性、做生意的外国人干脆将物品单价提高然后再打折,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眼熟就对了。
当然了,轮到大型商场打折搞促销,那真是真金白银真正的优惠,玩提价再打折的小花样被人举报了就GAME OVER了。但是,国外的房产中介也是良莠不齐,有好有坏,需自己仔细甄别。
二、吃差价
中介公司吃差价这个行为是最令国人痛恨的了,没有之一,现在比以前少了很多,但还是有这种行为存在。有的时候,房东也是置之不理的。
因为有的房东一是不懂,二是喜欢一脚踢,怕麻烦。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中介公司有本事把人忽悠过来,他们可以无条件地配合你,只要不侵犯他的利益即可,比如串串房之类的。中介公司先与房东办理全权委托公证,公证完毕,房东将产权证交予中介公司全权代理。当然了,中介公司会一次性将房款付清。就我最近也在看二手房,看了好几套。
有业主在住的、吉屋及中介公司整的串串房。以我对房屋地段的土地评估价了解的情况来说,显然中介公司代理的串串房明显比市场价要贵差不多400万日元(rnb24万元),除去中介公司找人重新装修的成本,可以剩200万日元。再加上中介费,一套房中介公司可以赚差不多300万日元,想想还是挺可怕的。一般的日本人年收入大概在300万日元左右。
再看装修用的材料,都是最便宜的用料,只是看起来比较舒服。所以有时候买二手房不要买带装修的房子为好,不但房子价格可以便宜不少,而且自己可以挑选心仪的装修材料,这样住起来安心放心。我看过有的开发商带精装修的住宅,门说是实木的。其实只是表皮看起来是木纹,实则里面都是用蜂窝纸填充的。
写在最后买新房也好,二手房也罢,一定要货比三家。特别是二手房市场,很多二手房是存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缺点和毛病才会拿到市场上出售的。比如邻里关系、房子漏水于否、方向差,采光差,空气不对流等等。好的房子也有放出,只是比较少见。
如果二手房业主不是一手,换过好几手的话一定要特别注意。没事找邻居聊聊,了解房子的过往状况。因为中介公司出于职业考虑肯定是将优点无限放大,缺点是避之不谈的。
我听过一个最大的笑话,日本房屋中介公司是怎样给客户洗脑的呢。大家都知道日本地震水害多,如果遇到洪水的话,地势低洼之处的房产随时会被洪水冲走。介于这种情况,日本中介人员向客户推销墓碑旁的房子(日本很多房子旁边有墓碑,有的人不懂这种房子有哪些弊端,只是中介人员说好就信以为真)。
所以日本中介人员的神奇操作来了,他们跟客户这么洗脑的,像墓碑旁的房子由于地势高,风水好,不怕水患,住得安心。这样的话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是PUA的,但还真有日本人信。我一听,一口老血都快喷出来了。蠢人没药医,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感觉房屋中介公司总是把二手房价报的很高,这是为什么?
房价上涨,中介背锅。 租金上涨中介背锅。 中介万能背锅侠。
房东来挂房子,中介只会建议房东挂个市场价,房东卖500万跟卖450万对中介没什么影响,中介想得是快速成交,对于买家卖家来说相差50万,对于中介来说只是相差千把块钱的事情,你认为中介去特意报高价?
不排除现在的贝壳系为了争夺房源,抬高报价,但是真正决定价格的是房东,尤其是现在很多垃圾房东总希望自己的房子卖黄金价,买别人的房子白菜价。
我举一个前几天来我店里的房东,他一个1998年的老小区要卖,想挂二万六单价,想置换边上2008年的新一点小区(我们这地段2008年属于新小区了),问我大概什么单价,我说二万八差不多,他来了句:这么贵啊!! 我心头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你一个楼板房正规物业都没有想卖26000,人家现浇房,绿化好 ,人家28000反而不值?
做中介时间久了,什么人都见过,你们使劲骂中介,就能把房价降下来了,就能买得起房子了,使劲骂,你们高兴就好。
如果感觉做中介很轻松很赚钱的建议你可以做做,中介的门槛很低,基本只要是人都要,除非你是智障。
感觉房屋中介公司总是把二手房价报的很高,这是为什么?
感谢邀请!
不知道你说的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如果是一手房,都是有表价有折扣的,比较透明了!
二手房的话,报高价目前基本是不存在了,只有在几年前行情好的时候是为了好有议价空间,现在行情不好的话,几乎没有人去报高价,因为买房客户少,一个人都会多找几个中介公司,一套房子又是多家挂牌,所以报高价等于是自我枪毙,哪怕是几千块,就看谁价格谈的低,尽量往低报了!
感觉房屋中介公司总是把二手房价报的很高,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本身逻辑不清晰,中介作为居间方,不是中介报高价格,是房东对市场不太了解,产生错误的预期然后让中介报高价格,然后在一次次询盘和带看中,逐步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市场价格,房东也在逐步地调节自己的心理预期,这也是中介存在的意义之一,既然是商品房价格就是由市场来决定了,中介在买房和卖方之间来协调达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报价,并不一定都是报高,由可能中介的报价还会低于房东的报价,因为中介能把控房东的心理价格,当然因人而异,看你的运气了,如果遇到一个菜鸟中介只知道迎合房东,帮着房东抬价格,其实最后倒霉的是他自己,老手都非常懂得玩平衡报价,而且会帮助双方分析目前市场的行情,让大家心悦诚服的接受自己提出来合理的价格。 所以不要污蔑中介太高价格,只能说你遇到的人不行,太low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