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
年羹尧到死不知,苏培盛为何给他搬凳子,这招实在太阴损了,年羹尧以为自己牛气冲天,其实是掉进了居功自傲的深沟里不能自拔。
太后凤体欠安,华妃为表孝心准备送婆婆一件贵重的礼物,讨老婆子欢心。打造一件贵重礼物当然需要一笔数目不少的银子,
就华妃一年三百两的年薪“打汤”都不够,于是她询问颂芝:“上次‘卖官’得来的银子还剩多少?”颂芝告诉她还剩四五千两,
四五千两银子已经是一笔巨款,但华妃表示不够,她对婆婆也实在是出手阔绰,四五千两银子还少了怎么办?这时颂芝透露了一个赚钱的门路给华妃,
那就是被年羹尧罢了直隶巡抚的赵之垣,想走华妃的路子求见年羹尧一面,颂芝一说情况华妃是不同意的,因为赵之垣是哥哥亲口向皇上要求罢免的人,
皇上下了圣旨的,怎能朝令夕改,这个道理华妃还是明白的,但颂芝好似收了赵之垣贿赂一样的在华妃拒绝之后又替他说话,
说只要华妃愿意说句话,就送五万两银子进翊坤宫,若是事成了还足足添一倍的银子。华妃听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哪能扛得住这等诱惑。
她立刻同意收下赵之垣送来的五万两,这真的是比金口还值钱啊!收了钱当然得办事,就派人把赵之垣这个名字告诉了年羹尧。
年羹尧立刻进宫求见皇上,走到门口时苏培盛告诉他大胖橘正在跟果郡王下棋,年羹尧表示愿意等,但他却站在了门的正中间,
宫中的规矩礼仪臣子是不能站在正中间的,年羹尧是僭越了天子之威,苏培盛提醒他越礼了,年羹尧当作了耳旁风,
接下来苏培盛干脆命人去取把椅子来,给年大将军坐,给足了他面子,没想到的是年羹尧不但坐了,还坐出了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呢?他可是伺候皇上的人,别小看了我们的“苏妃”,他可是大胖橘身边的顶级配制,
玩起阴招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不愧是被大胖橘熏陶出来的人,强将手下无弱兵嘛!“苏妃”此举不仅让年羹尧栽了跟头,也为大胖橘整顿年家添了一把火助了一把力,
有一句俗话说:“若要其亡必要其狂”,年羹尧权倾朝野,功高震主,早就已经成了扎在大胖橘心中的一根刺,
他战功赫赫,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乱,将清海地区完全纳入了清朝版图,守护了西北一方安宁。本是清朝一大功臣,打了胜仗之后,若懂得收敛锋芒,
放低姿态,等待他和华妃的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走的是一路的高调子,大有一种放眼天下唯我独尊的意味,
连大胖橘都敢不放在眼里,藐视皇权,挑战皇威,和大胖橘一桌吃饭,竟然敢要求苏培盛帮忙布菜,这意味着什么?
苏培盛是伺候皇上的人,使唤苏培盛意味着把自己和大胖橘放到了同等的位置,这严重地挑战了大胖橘的底线,
但在当时大胖橘竟然同意了年羹尧这么荒唐的要求,和他们同桌吃饭的华妃倒是被吓得不轻,事后华妃也谴责了哥哥,可年羹尧已经堕入到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境地,
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会以此为荣吧,你看皇帝身边的苏培盛都为我布菜了,这是多么光荣而又骄傲的事情啊!
经历过这一次,混迹在大胖橘身边多年的苏培盛也就摸准了皇帝的心思,大胖橘同意了年羹尧的要求就是在玩一招“捧杀计”。
苏培盛也是从这一招中学到了精髓,这一次年羹尧求见皇上,苏培盛提醒他失礼了却还是肆无忌惮,索性给他搬来一把椅子,
让他坐等,这一把椅子背后的学问可深着哩,从他失礼的第一步起,苏培盛就有了对付他的主意,搬来椅子让他坐等,又是罪加一等,
之后果郡王从养心殿出来,年羹尧像个大爷一样地坐在椅子上,以有腿疾为由,不向果郡王行礼,果郡王倒也不介意,只是嘱咐他不要在御前失仪就好。
果郡王出来之后,年羹尧随后就进了养心殿,见到大胖橘他的腿还是不敢患疾,立刻就好了,双膝跪地,他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呢?
就是来为赵之垣求情的,之前说赵之垣有罪的是他,现在说赵之垣没罪的又是他,这种改变是由摆在背后的利益驱动的。
据华妃说赵之垣是拿银子在砸年羹尧,砸到他扛不住为止:
周宁海:娘娘除了约定的十万两银票,这些都是赵大人额外孝敬您的。
华妃:他居然说动了哥哥。
周宁海:可不是吗娘娘。这赵大人如今跟定了年大将军,大将军还亲自向皇上开口为赵大人请了官。
华妃:他果真就说了一句话?
周宁海:回娘娘,是的!
华妃:本宫就好奇了,这是怎样的一句话?
周宁海:奴才听说这赵大人见了年大将军只说了那么一句“三十万两雪花银送进年大将军府中,十万两银票送进翊坤宫。
赵之垣是用银子将这兄妹二人砸晕了,银子的力量果然无穷大,年羹尧不仅在大胖橘面前为赵之垣平了反,还为其谋了官职,
大胖橘也知道其中猫腻,但这一次他还是成全了年羹尧,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弱势的位置,装着怕了他的样子,其实这依然只是他捧杀计之中的一环。
年羹尧得了银子,也替人消了灾,谋了官,更主要的是在大胖橘面前他说了算,这种滋味是让他意犹未尽。年羹尧兴高采烈地离开养心殿,
苏妃在大胖橘面前又使出了他对年羹尧的杀手锏,来了一个神补刀:
大胖橘:年羹尧刚刚出去的时候神色如何?
苏培盛:噢,大将军出去的时候比来时更高兴,皇上召见么,他能不得意吗。
大胖橘:他是得意。
苏培盛:大将军刚才来的时候皇上正与十爷下棋呢,所以他就在外头坐等了一会儿。
大胖橘:他是坐等的?
苏培盛:是啊,噢就连十七爷出去的时候大将军都没起身,说是足疾发作,幸好十七爷的性子是最和缓不过了,也没跟他计较,不过话说回来,大将军劳苦功高,又有谁敢跟他计较呢?(大胖橘斜了一眼)奴才失言。
大胖橘:你是实话,未必失言。
年羹尧前脚一走,苏妃就跑进来告状了,刚才年大将军在外面坐了凳子,还不给你的弟弟果郡王行礼,又说了些什么年大将军劳苦功高的话,
这些话对于年羹尧来说句句是刀子,苏培盛用一把椅子给年羹尧挖了一个巨坑,椅子只是前期铺垫,后续才是精彩纷呈。
苏培盛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也是他段位之高的体现了,首先他跟在大胖橘身边多年,摸清了帝王心术,大胖橘一个眼神,他就能心领神会。
另一个是年羹尧实在是三番五次地作死,居功自傲,是可忍孰不可忍,大胖橘忍他就是为了拿下他所做准备,
苏培盛作为大胖橘身边最贴身的奴才,面对年羹尧这等刁臣,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他给年羹尧搬把椅子,不过是想助其多作一点,让他自掘坟墓。
因为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皇帝身边的红人都给年羹尧搬椅子,会不会给了大胖橘怕了他的一种错觉呢?年羹尧正是这么感觉的,
大胖橘给了他这种感觉,苏培盛又给了他这种感觉,让他真的差点以为这大清的天下貌似是跟他姓年,年羹尧彻底地狂了。
苏培盛也是无懈可击地配合了大胖橘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彩。年羹尧越狂他所暴露出来的罪行就越多,罪行越多离死也就不远了,
年羹尧最终被大胖橘查出结党营私、贪赃受贿、侵食钱粮而被处以死刑,华妃也因自己的一再嚣张跋扈被甄嬛搞了个诛心杀,
年家彻底沦陷,想想兄妹二人落到如此惨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甄嬛传》里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
第22集,年羹尧又进宫面圣的时候,是华妃收了人的钱,专门安排他为那个花了银子的人——赵之垣请官的。
在养心殿门口,上演了年羹尧坐等一出戏。
这里苏培盛先提醒他:臣下不能站在大门中间,是有违礼数的。
这是苏培盛好心提醒年羹尧。
可是年羹尧表示不受一个太监的教,对苏培盛“不要站中间”的劝告不理不睬。于是苏培盛略一思索,用另一种讨好的法子请年将军不要站正中间——给他端把椅子坐着等,这也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破例了。
请年羹尧在旁边落座,展示了苏培盛为人谨慎而周全的特性:既顾全年将军的脸面,又达到了他请年羹尧遵守礼数的目的。
只不过中间又加演了一出戏中戏:小厦子没把椅子放到年羹尧跟前,年羹尧居然就不移动身体。苏培盛不动声色地示意小厦子,再往前挪挪椅子……一连挪动两次,年羹尧才傲然落座。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苏公公始终恭恭敬敬,和颜悦色,一点怒色都没有。实在让人感叹:这人不简单。
回顾当初,年羹尧和皇上吃饭的时候,嫌弃太监是阉人,强势指使苏培盛给他夹菜。苏培盛心中不悦,但也照办了,这次,不把椅子挪到屁股底下,年羹尧居然就不坐,苏公公也都一一满足了。苏培盛真是那种一味忍耐,任人作践的人吗?非矣,很快我们就会看到这位大能人的厉害。
对于年羹尧来说,目中无人已经是习以为常,所以他只能是一个军事家,却不是一个政治家,过于居功自傲的人,注定只能被别人兔死狗烹。因为他太不自持,超过了一个皇帝可以容忍的范围。
所以苏培盛索性成全了年羹尧,让他作得更大一点——越嚣张,将来也就败得更惨。
年羹尧牛到什么程度呢?见果郡王出来,居然也不起身行礼,借口是有腿疾,不能起身。
性情豁达的果郡王不以为然。但是连身边的下人都看不下去,于是果郡王黯然道:有时候,失势的主子还不如奴才。看这一节,我并不欣赏果郡王的大度,相反,我很同情果郡王,私下里觉得,果郡王确实是无处施展抱负,所以爱情也成了他唯一能够值得追求的东西了……
等年羹尧一走,我们的苏公公立刻进殿,给皇上如实汇报:
1、刚才年羹尧来你这作威作福成功,走的时候可开心啦!
2、刚才年羹尧在门口是坐等面圣的,那谱摆的可大啦!
年羹尧见果郡王不起身行礼的一幕,苏培盛全部都看在眼里,当然也不会放过,浓墨重彩地向皇上形容了一番:
3、刚才年羹尧见你弟弟都爱搭不理,已经没人治得了他啦!(我猜,皇上你都不敢跟他计较吧?)
这一套定位精准的“失言”,句句说到皇上的反感处,暗示语自然是:这个年羹尧就差再坐坐龙椅啦。
看到这里的时候,谁还能否认苏培盛的精明?那简直是无处不在,并且有仇必报,恩怨分明。
果不其然,听完苏培盛的补刀,皇上的表情就直接多云转雷。
皇上不明白眼前的局势吗?
皇上很明白。
刚才他在里面和果郡王下棋的时候,心里就盘算好了,与年羹尧斗争的这盘棋一定要赢!
《甄嬛传》里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
我是文子心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号称”年大将军“的年羹尧原本是一个文臣,因为此人打仗厉害,成为了雍正最宠爱的大臣。雍正不止一次对年羹尧进行非常肉麻的“表白”:“自己要是不当好这个皇帝,第一个对不起的就是你年羹尧!”。
甚至雍正为了给年羹尧吃到新鲜的荔枝,派人从北京快马加鞭,六天就赶到了西安。
只是年羹尧不知道的是,在雍正心里,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年羹尧。
封建帝王最忌讳的就是大臣功高盖主。
雍正说那句肉麻话是在自己刚当皇帝不久,一切仰仗年羹尧。
但是1724年雍正宣年羹尧进京。
年羹尧事先让手下的官员在道两旁跪拜。满朝大臣更是对他恭礼有加,年羹尧坐在车上连正眼都不瞅一眼。
雍正发现他飘了。
当然,雍正心里肯定有所打算了,只是暂时不能把他杀了。
雍正先是给年羹尧的妹妹华妃送了欢宜香,让她永远怀不上皇家的子嗣。
又找机会解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和抚远大将军的职务,将其降职磨一下他的锐气。
真正将年羹尧推上断头台的是苏培盛。苏培盛是皇上身边的太监,他早就判断出雍正对年羹尧态度有变化。
当然,苏培盛是个老人精,雍正对年羹尧态度有没有变化,跟他苏培盛没有丁点儿关系,即便是雍正想有个什么动作,也轮不上苏培盛操心。
可是这个傲气十足的年羹尧,却着实子惹了苏培盛了。
《甄嬛传》有这样一个桥段:
在皇上招待华妃和年羹尧的宫宴上,年羹尧自恃是朝廷的功臣,霸气十足。竟然吩咐苏培盛伺候他,站在身边给他夹菜。
苏培盛也算是皇上身边的人,竟然亲自给臣子夹菜,不仅苏培盛受了低贱,皇上的脸上也倍感无光。
只可惜皇上还需要用到年羹尧,没有跟他计较。
苏培盛当时也是不露声色,恭恭敬敬地伺候着。
不是苏培盛故意找事,而是年羹尧对苏培盛不敬在先。
但这事不能算完,事隔不久,一把椅子就送过来了。苏培盛这招让人佩服,连报仇的方式也很特别。而且当事人年羹尧一点都没觉察到。
这天,年羹尧来找皇上谈事,
苏培盛告知皇上正在和果郡王下棋,让年羹尧在殿外等候。
年羹尧这小暴脾气可忍不了了。他不敢搞雍正,但自认为可以将气往苏培盛身上撒。
苏培盛满面陪笑,找人搬来一把椅子让年羹尧坐着等。
年羹尧心中很是得意,但他不知道自己这一屁股下去,便把命给坐没了。
苏培盛跟随皇上多年,又是上传下达的角儿;把他得罪了,他在皇上面前随便“美言”两句,可就足够你喝一壶的。
果郡王从殿内出来,年羹尧却不起身行礼,并且自称:腿疾发作。
接着年羹尧进去见了皇上,至于和皇上谈话的内容,看看年羹尧走后皇上的表情就知道了,很明显皇上又受了年羹尧的委屈。
看这情形,皇上也真的是受够了,所以年羹尧刚走,皇上就问起了苏培盛,说是年大将军出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其实皇上心里有谱,只不过是想证明一下罢了。苏培盛的话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苏培盛就来了个绘声绘色:
“大将军出去时比来时更高兴,皇上召见嘛,他能不得意吗。大将军刚才来时,皇上正与十七爷下棋呢,所有他就在外面坐等了一会。”
皇上一听这话,果真和自己预料的八九不离十。
只是皇上没想到:年羹尧居然是坐等。
“他是坐等的?”
“是啊,就连十七爷出去时,大将军都没起身呢,说是足疾发作。幸好十七爷的性子是最和缓不过了,没和他计较。不过话说回来了,大将军劳苦功高,又有谁敢和他计较呢?”
苏培盛又及时给皇上传递了一个信息:果郡王出去时,年大将军都没站起。
苏培盛还不罢休,接着的那个反问句可真厉害:大将军劳苦功高,又有谁敢和他计较呢?
是呀,年羹尧连皇上的亲弟都不放在眼里,还有谁……
这个“谁”字,可是一把重锤,敲在了雍正的心上。
苏培盛的一番话让雍正下了决心:这件事足以让皇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随后皇上立马给甄远道升了官,开始培养扳倒年羹尧的势力了。
细心的观众一定发现了,苏培盛陈述一大堆事实,却绕过了是他让小太监给年羹尧搬椅子的事实。
年羹尧从未把苏培盛看在眼里,但是却被苏培盛轻而易举地带到沟里。
《甄嬛传》里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
正所谓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啊,甄嬛传里面的年大将军实在是过于狂妄了,苏培盛给年羹尧搬椅子是因为当时雍正正在与果郡王下棋,苏培盛就告知年大将军让他在殿外等一会,年羹尧等是等了但是却站在大殿正门中间等,苏培盛好意提醒年羹尧臣子是不能站在殿门中间等的,可是年羹尧不听,于是苏培盛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给年羹尧搬把椅子,看似是尊敬年大将军实则是暗中挖坑。
这个苏培盛是皇帝身边的老人,虽说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但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角色,年羹尧几次三番不把苏培盛放在眼里,苏培盛安能不气,苏培盛给年羹尧搬椅子,年羹尧不仅坐下了并且在果郡王出来的时候都没有起身,这些都是年羹尧失礼之处,其实这事可大可小可有可无,苏培盛要是不说给雍正听也就罢了,可是苏培盛玩笑间就把年羹尧在殿外坐等以及不尊敬果郡王的话一说,皇帝心里就更加厌恶年羹尧,之所以不处置年羹尧只不过是在隐忍罢了,不得不说苏培盛这把火添得很精彩。
苏培盛对的罪过自己的人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下手都很重,对年羹尧如此对祺贵人也是如此,苏培盛是有自己的原则底线的,但是要是别人触犯了底线,那么苏培盛反击也是不留情面的啊。
《甄嬛传》里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
苏培盛就是要给年羹尧挖坑,上眼药。年羹尧太张狂,太有恃无恐,明知这样不合礼法,也知苏培盛给自己挖坑,可是他就敢坐,人不作不会死!
年羹尧在西北立了大功,回来后就骄纵不可一世。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君有君道,臣有臣道,为天地立命”,你不遵守君臣之道就离死期不远了!
年羹尧立功皇上本来很高兴,特意宫中赐宴,只请他们兄妹,席间年羹尧就不守君臣之道,无礼之极!
皇上:这道炙羊肉鲜嫩可口,朕素日最爱,你尝尝!
皇上话音刚落,年羹尧一没谢恩,二没等皇上先动筷,三没等宫人布菜,夹起来直接就喂嘴里了:的确美味!多谢赏赐!
把个华妃惊的瞪大眼睛:哥哥,皇上赐宴赏菜都得由宫人伺候夹菜!
年羹尧非但不理妹妹的劝告,反而更加无礼:臣面前这道燕窝鸭子看似不错,那就有劳苏公公了!
苏培盛可是御前大总管,连皇上也没让他布菜年羹尧居然让他布菜(年羹尧身边布菜的人是小厦子)。打狗可得看主人,欺负苏培盛就是藐视皇上。
皇上强压怒火,招手让苏培盛过去。苏培盛刚在年羹尧桌前给他夹鸭子,皇上这边就气的把自己桌上的鸭子夹起来扔到渣斗里。
就像饭后华妃送年羹尧出去时说的那样:哥哥呀哥哥,这顿饭吃的妹妹我是提心吊胆,苏培盛是什么人?那是皇上用了几十年的老人了!
年羹尧还要显摆他的功劳,根本没意识到苏培盛与皇上一样都是得罪不起的:既是宫里的规矩我不得不遵守,我就要找个最有头脸的阉人来伺候,我从沙场征战回来,立下汗马功劳,他苏培盛能伺候我是他的福气!
好,这个阉人就给你记一笔!隔天年羹尧来养心殿求见皇上,皇上正与果郡王在养心殿下棋,苏培盛就不给他传,而是客客气气地说:皇上和果郡王正在里边下棋呢,这会恐怕没功夫见你!
年羹尧说:那我就候着!
候着就候着,可是年羹尧站在殿门正中间,那可是僭越,正中间是皇上才能走的道,臣下只能靠边走。
苏培盛可得提醒他,不然皇上知道了,连带他也要责怪:大将军可否稍稍移驾旁边,臣下是不能站在正中心的。
可是年羹尧充耳不闻,顾左右而言他:我稍等就是了!
既然你想作死,那也不能怪我,苏培盛对这个想作死的人决定助一把力。苏培盛吩咐小厦子给年大将军搬一把椅子,小厦子当然懂规矩,椅子自然是靠边放,可是作死的年羹尧不动步,苏培盛就让小厦子把椅子往他跟前挪一下,靠中一点了,年羹尧依然没动,苏培盛就让小厦子又把椅子再往中间挪了一点,年羹尧算是坐了,他如果真坐正中,那僭越的罪名也就坐实了,总算他还是收敛了一点。
果郡王下完棋出来了,年羹尧大喇喇地坐在那儿喝茶,那看都没看果郡王一眼,倒是果郡王先打招呼:哟,年大将军。
年羹尧把茶杯递给小厦子,依旧大喇喇坐着说:臣给果郡王请安,臣在西北多年,天冷时足疾便会发作,不能起身给王爷请安,还望不要见怪!
这年羹尧什么东西,你是奴才,果郡王是主子,别说你有足疾,你就是瘫子瘸子见了主子趴也得趴地上行礼。果郡王不会跟他较真,说了一句只要不御前失仪即可,扬长而去。
年羹尧进殿见皇上,其间自然礼数又是不周,皇上心里又不痛快。年羹尧一走苏培盛开始给他上眼药了:年大将军来的时候皇上正与十七爷下棋,所以他就在外头坐等了一会儿。
皇上惊讶地反问:坐等?
苏培盛:他是坐等的,就连十七爷出来他都没起身,说是足疾发作不便起身,幸好十七爷的性子是最和缓不过的,不过话说回来,大将军劳苦功高,又有谁敢跟他计较呢?奴才失言!
皇上面带愠色:你是实话,未必是失言!
皇上已经在心里下决心,是该整治年羹尧的时候了!《甄嬛传》里苏培盛为什么要给年羹尧搬椅子坐?
连盛气凌人的华妃都对年羹尧说:苏培盛是皇上用了多年的老奴才了,你怎么敢使唤他?
虽说苏培盛伺候华妃年羹尧是没错,但是华妃的话从另一面也证明了,苏培盛在宫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而伴君如伴虎,在宫中要活着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情商和智商上面,苏培盛可以说是非常了不得的。
苏培盛是太监,但是太监也是人,也需要得到尊重。
年羹尧功高震主,气势凌人,苏培盛知道皇上的心意,也处处为皇上留意宫中的大小事。毕竟朝廷和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一开始苏培盛还是很圆滑的,他并没有为了拍年羹尧的马屁而去搬椅子的,是年羹尧no zuo no die。
当时年羹尧进宫面圣,刚好皇上在和果郡王下棋,所以苏培盛让年羹尧在外等候。可年羹尧却站在了殿门中央,这样的行为是很失礼的。
于是苏培盛好心提醒年羹尧往旁边挪位置,可是年羹尧懒得理苏培盛。无奈之下苏培盛只能给年羹尧搬了个凳子让他坐下。
等果郡王出来后,年羹尧又自称自己腿疾发作,不能行礼,就坐在凳子上一直未起身。果郡王也不在意,说“只要不在御前失仪即可。”
年羹尧啊,果郡王好歹是皇家人,君臣之礼,你忘了吗?他跟苏培盛到底身份地位不同的。
年羹尧走后,皇上询问苏培盛年羹尧出去的神情时,苏培盛回答说年将军很高兴,紧接着苏培盛还欢天喜地地补了一句:大将军刚来的时候,皇上正与十七爷下棋呢,所以他就在外面坐等了一会儿”。
皇上一听年羹尧是坐着等的时候脸色就变了,结果苏培盛又说果郡王出去的时候他也没站起来,幸好王爷没计较。
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家都明白。苏培盛既没有得罪年羹尧,因为他替将军搬了椅子。紧接着又在皇上的面前把这事很微妙地说了出来,明面上是抬高了年羹尧,实则是挖了个坑给年羹尧跳。
枉年羹尧善于带兵,却忘记了在宫中,锋芒毕露,盛气凌人,不尊重人,即使是区区太监,也有可能背后对你下手,更何况还是苏培盛这样的人。
苏培盛在整部剧当中,情商、智商可以说排名前五的,年羹尧一介武夫哪里斗得过他呢?
对于年羹尧来说,目中无人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但他没想到,那些被他轻视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在他背后补刀。
所以,做人做事,凡事都不要太绝对,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