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沈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却为何在选秀时说自己“只是识字”?
沈眉庄选秀时说了谎,刚进宫就破绽百出,连太后都被她蒙蔽了,明明饱读诗书,在选秀进入面试环节时,对太后出的考题她给出了一个十分令人意外的答案:
太监: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沈眉庄:臣女沈眉庄参加皇上太后,愿皇上万岁万福,太后祥康金安。
太后:可曾读过什么书?
沈眉庄:臣女愚钝,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皇上:这两本书都是讲究女德的不错,读过四书吗?
沈眉庄:臣女不曾读过。
眉庄进宫选秀
太后:女儿家多以针线女红为主,你能识字就很好了。
沈眉庄:多谢太后皇上的赞赏。
太后:记下名字,留用!
太监:沈眉庄留牌子赐香囊。
眉庄对太后和皇上出的考题,对答如流,答案刚好落到了太后的心坎上,选秀的第一关闯关成功,并且随之凤鸾春恩车就落在了沈眉庄的门口,
在这些新进的小主当中,沈眉庄是第一个吃到“大胖橘”的人,大胖橘对沈眉庄的伺候也是相当满意,侍寝之后的沈眉庄迎来了大胖橘“络绎不绝”的恩宠,
眉庄卖弄文采
惹得华妃醋意泛滥,恨得咬牙切齿!沈眉庄喜欢菊花,大胖橘就给她送了满堂的菊花,并给她的住处赐名存菊堂,
也就是在这一次赐菊花的恩宠之中,眉庄她泄露了自己的文采,大胖橘问她为什么喜欢菊花,你猜她的答案是什么?
是一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并表示她喜欢的是这花的气节,这个答案是不是很高大上,不仅有文采,
大胖橘宠爱眉庄
而且还道出了自己的性格,她不就活脱脱地像极了那一朵傲气的菊花么。大胖橘惊讶地表示,你读过不少书呀,
心想那天面试,我和太后问你读过书么,你竟然说只识得几个字,好你个眉庄敢在朕面前深藏不露,敢说谎来蒙骗朕。
大胖橘在心里嘀咕了一番,这真要追究起来还真是犯了欺君之罪,不过大胖橘此时与眉庄正在热恋之中,眉庄说谎之事自然就被这一股热恋的浪潮给湮没了,
大胖橘处在热恋之中
再加上大胖橘本就不排斥才华横溢的女子,反之更喜欢有才情的女子,比如甄嬛吸引他的就不仅是那张纯元脸,她的才情也绝对是个加分项。
那么有一个疑问,沈眉庄明明温婉大气、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为何要在考试时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才华,有什么深远的用意:
一、沈母精准押题给出了标准答案眉庄与家人对她这一次进宫选秀,是充满期待的,不管是她自己,还是父母,都希望她能“一举高中”,能够被皇上选中,
沈母押中考题
为了应付这一次选秀面试,沈母是煞费苦心,她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彩排,让女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场考试的氛围,
眉庄也学得十分用心,所以眉庄一出场,那种大家闺秀的气质便不是一般女子能与其比肩的。在临进宫之前,
沈母给眉庄做了最后的一次彩排,并且这一次彩排精准地押中了题目:
眉庄彩排
沈母:走几步让我看看!
姨娘一:很好,我们大小姐走得极好!
姨娘二:腰肢儿更软些,皇上会喜欢。
沈母:说句话来听听。
眉庄:臣女沈眉庄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姨娘一:不错很合规矩。
沈母:若是皇上问你读过什么书呢?
眉庄:《诗经》《孟子》《左传》……
沈母:错啦!皇上今天是选秀女,充实他自己的后宫,繁衍子嗣,不是考状元问学问的。
姨娘二:女子无才便是德!
眉庄:是女儿明白了!
眉庄找到标准答案
沈母在这里是不是像极了一个押中高考题目的老师呢!眉庄进宫参加选秀面试,太后和皇上出的就是这一道题目,
所以这个题目根本难不倒眉庄,因为标准答案她已经了然于胸,在填答案时只说自己读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这样一来,眉庄说自己只是识字的原因就很清楚了,人家母亲押中了题目,并且还对答案进行了精心的编排,
太后和皇上出考题
这是一个可以同时让太后和皇上都满意的答案,如此一来,眉庄选秀的成功率就上升到了90%,如果眉庄的母亲没有押中题目,
那么眉庄的答案将是“《诗经》《孟子》《左传》……”,当然这个答案也不一定就会落选,只是太后可能没有那么喜欢,大胖橘对有才情的女人还是会另眼相看的。
二、为了打造一个好妻子的人设古代讲究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出自清朝张岱的《公祭祁夫人文》,有人说这话的意思是女子没有才华便是德行,
女子无才便是德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它的真正含义是:“女子有才能,但不能在丈夫面前显露,而是表现得谦卑,柔顺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
丈夫不能因为妻子对你的尊重,而极尽霸权,失于尊重,应体现男子情怀,互相扶持关怀。”而眉庄在太后和大胖橘面前面试她时,
她谦卑地说自己只是略识得几个字,正是想为自己打造一个好妻子的人设。古代更推崇三从四德,丈夫就是妻子的天,
眉庄想为自己立一个好妻子的人设
她不表露才华,在大胖橘面前装一副乖巧的模样,表明自己不懂反叛思想,只想做一个合格的妻子,这也是对大胖橘使出的杀手锏。
同时她也看到了在后宫之中真正做主的女人是太后,所以她这答案一出是俘获了太后的心,得了一个高分数,
太后直接拍板留了牌子,大胖橘更是龙颜大悦,这谎一说,她可以同时得到宫中的两位大佬的认可,如果她说读了什么什么书,
大胖橘笑意难掩
表现得很有才华的样子,大胖橘虽不会扣分,但在太后这里就难说了。太后认可眉庄的这个答案,可能真正认可的是这背后的态度,
哪个婆婆想娶一个像武则天一样的儿媳妇呢,眉庄的表现体现了一个女人应该有的本分,更是一个好妻子,好儿媳的典范。
三、不显露才华是为收敛锋芒以便自保眉庄是一个比较稳重而不喜张扬的人,后宫之中她虽是初来乍到,但是对水之深浅,人心之险恶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眉庄端庄大气
太过张扬不知收敛自己的锋芒那就是在玩火自焚。进入宫中的眉庄太后看重,大胖橘宠爱,可以说是迎了个开门红,
尽管她已经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但是也无法躲过华妃射出的暗箭,因为大胖橘的宠爱之光照进了眉庄的寝殿,
华妃醋意难平,只得拿眉庄开刀,明枪暗箭一齐发射,使得眉庄深陷漩涡,而无法自拔,这还只是华妃出手,
华妃吃醋
皇后还在一旁看戏,没有出手,一个华妃就将眉庄的人生推向了毁灭,没有她制造的假孕争宠,就不可能对大胖橘心灰意冷,红杏出墙给大胖橘戴绿帽子的事更不会发生。
眉庄刚刚涉足宫中时,她只想低调做人,在选秀时说自己只识得几个字,也是不想把自己放在耀眼的光芒之处,
引起一些没必要的争端,只是她终究是在光芒万丈的照耀之下,由于太后对她的看重,大胖橘对她的宠爱,还给予学习六宫事宜的机会,
太后喜欢眉庄
让她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后快,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做人,尚且落得如此结果,
眉庄若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恐怕只是会死得更快,最后她伤心欲绝,赶紧丢了大胖橘去太后那里寻得一处庇护。
只能说后宫之中的争斗,太过残酷,眉庄尽管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但在后宫这个大染缸中身在其中已经无法独善其身。
眉庄遭到谋害
眉庄谦虚低调为人,并没有让她躲过劫难,她最后死在了安小鸟的间接谋害中。这样的结局实乃悲惨,但愿来世,眉庄不再进入宫廷。
写在最后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在选秀时却说了谎,用只略识得几个字交了答卷,她为什么要说这个谎呢,首先家庭教育是根本,
她的母亲是受封建社会熏陶的一个女人,深受封建礼制的洗礼。她知道在皇权之下,皇上更喜欢守规矩的女人,
太后相中眉庄
太后也不会太过看重学识,其实在古代不只沈母会这么看,所有的人大概都会这么认为,她把这种思想是丝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女儿沈眉庄。
这是眉庄的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她母亲的精准押题,并且还给出了封建礼教下的一个标准答案,这样的一个回答不仅让眉庄脱颖而出,
而且更是让宫中的两位天大佬刮目相看。另外眉庄也是带着雄心斗志而来,她想在后宫中搞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眉庄心灰意冷
为自己的家族添光增彩,所以她想从做一个好妻子出发。在后宫中她又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地收敛自己的锋芒,以便在前进的路上可以自保。
只是很遗憾,好妻子她没有做到,不是她不想做到,而是压根无法做到,她低调谦卑做人,换来的是人心的算计,
换来的是怀疑的目光,最终她那进宫之初的雄心斗志也被这些算计和怀疑所磨灭,对于大胖橘她彻底失望,别无它法,只能送他一顶绿帽子和个便宜爹的头衔,也算是解了心头这恨。
眉庄给大胖橘送绿帽子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甄嬛传》中,沈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却为何在选秀时说自己“只是识字”?
《甄嬛传》都已经播出了十几年了,但依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今天的问题是眉庄明明饱读诗书,为何要欺骗皇上、太后?甄嬛、沈眉庄出场,隐藏了太多的信息,沈眉庄的家世也远高于甄嬛。
沈眉庄准备入宫时,母亲和家里的一众长辈对眉庄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沈眉庄的母亲问她,说要是皇上问你读过些什么书,该怎么回答?沈眉庄答到:《诗经》《孟子》《左传》……
她话都没说完,她母亲立即打断她,说错了,皇上今天是选秀女充实后宫,繁衍子嗣,不是考状元比学问,家里另外一位长辈立即接过话头,又加了一句“记住,女子无才便是德”。
我每次追《甄嬛传》的时候,看到这里,弹幕里或者评论里,总是有很多人吐槽沈家,说仅从这一句话就知道沈家格局不行,把女儿教的太没有自我意识了。
其实那是观众太小看沈家了。大家不要只听沈家说了什么,还是看看沈家做了什么吧。沈家嘴上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沈眉庄读的书一点都不少。
沈眉庄的父亲是济州协领,属汉军旗里的高级官职,比甄嬛父亲的级别要高很多呢。
在沈家,他们知道读书意味着什么了,所以当母亲问起沈眉庄时,沈眉庄才一脸骄傲说自己都读了什么书。
可是,他们必须得跟着说那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也必须得摆出一种对这句话深信不疑的态度,因为沈眉庄面对的是双重审视,既有男人对女人的审视,更有皇上对臣子的审视,沈眉庄以及沈眉庄背后所代表的汉军旗力量,是不是打算听话?
沈母让沈眉庄说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其实就是在给上面递暗号,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当沈眉庄跪在太后和皇上面前说只读过《女则》和《女训》,不曾读过四书时,太后立马表现对沈眉庄的欣赏。
她相信沈眉庄真的没读过什么书吗?当然不,太后自己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她太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了,但是没关系沈眉庄愿意说自己不曾读过什么书,愿意以“无知”的姿态示人,这就足够了。
所以,沈家其实是非常接近核心权力的阶层。没接近过权力的人,不会这么懂这其中的厉害,也不会早早就放下对后宫的爱情幻想。
沈眉庄一开始其实比甄嬛争宠还要明显一些,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和皇上的信任互换,所以她觉得表现得心急一点也没有什么,因为我按照从前大家约定好的那一套规则来了啊。
可是假怀孕风波让眉庄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和皇上之间其实原来并没有达成默契,皇上撕毁了他们之间的契约。所以,曾经沈眉庄相信的,她家里教给她的那一套,她清醒地知道在皇上这里没用了,而她又不是甄嬛,她和皇上本就没有任何爱情基础的,沈眉庄也从来不相信权利的风暴中心会有真心与真爱,所以甄嬛劝她的那些话她根本不去听。
转而奔向太后,的确是沈眉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她很清楚,皇上撕毁的那个契约,太后并没有撕毁。很多观众觉得太后对沈眉庄的照顾,是从沈眉庄日日陪伴她病榻前开始的,其实不是,从选秀时沈眉庄递出了那个“我愿意做一个配合的人”,而太后接过了她的橄榄枝开始,沈眉庄和太后就已经是双向的选择与守护了。
《甄嬛传》中,沈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却为何在选秀时说自己“只是识字”?
《甄嬛传》在写作上是模仿《红楼梦》的,所谓的“甄嬛体”其实说是“红楼体”更合适一些,像“这会子”“也是极好的”,这些语言本就是《红楼梦》中人物说话的方式。只不过《红楼梦》不如《甄嬛传》通俗,所以才被观众误以为是“甄嬛体”。
而眉庄入宫谎报自己“学历”这段,模仿的正是林黛玉进贾府的桥段。林黛玉在见到贾母之后,被问到“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然后又问迎春、探春、惜春姐妹读的什么书。贾母说:哪里读什么书,不过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
黛玉从贾母的回答中,意识到贾母可能并不喜欢女孩儿多读书,并且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可能不谦虚了。所以等到贾宝玉放学回来,两人见过面之后,宝玉又问她“读什么书?”,黛玉的回答就变了,黛玉说:“不曾读,只刚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这里就体现了,黛玉小小年纪很懂得察言观色,生怕自己言行出错。听到贾母没有对自己的学问称赞,反而说迎春几个没读过什么书,立刻就明白了贾母的心思。
到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沈眉庄的回答,正是“借鉴”了林黛玉这句话。
沈眉庄在家里接受母亲调教时,母亲问她:如果皇上问你读过什么书,你怎么回答?眉庄说:《诗经》、《孟子》、《左传》……母亲这时候打断了她,说,皇帝选妃,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后宫,不是为了选状元。
眉庄领会了母亲的意思,在殿选的时候,太后问到眉庄读过什么书,眉庄就改了口,说自己只读过《女则》和《女训》,些许认得几个字。以此来凸显自己的贤德。
《甄嬛传》这一部分内容,其实是对应《红楼梦》的,比如太后和贾母一样,是不喜欢读书太多的女子,认为女子认识字,明白简单的事理即可,读书太多反而心思太多。所以太后知道了眉庄只读过关于女德的书,心里很高兴。
但皇上和贾宝玉是一样的,他们更希望女子有学问,能与自己有些精神上的共鸣。所以皇上又问了她有没有读过四书。这里也是太后替眉庄说话:女儿家多以针线女红为主,你能识字已经很好了……
眉庄在这里迎合了太后的爱好,这也为后续太后更喜欢眉庄进行了铺垫。
《甄嬛传》中,沈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却为何在选秀时说自己“只是识字”?
因为在家中练习的时候,沈眉庄准备说她读的一些经典书籍。
但母亲告诉她,这是皇上选秀,不是选秀才。
所以要告诉皇上,只识字就行了。
所以沈眉庄才会这样说,不过不得不服人家的母亲压题,压中了。
《甄嬛传》中,沈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却为何在选秀时说自己“只是识字”?
其实这个问题,在沈眉庄进宫前,她的母亲就对她进行过进宫彩排。她母亲问她:“读过什么书?”沈眉庄答到:“《诗经》、《孟子》、《左转》。”她母亲把脸一撇,一副大错特错的样子说到:“错了,今天是选秀女,不是考状元,要说女子无才才是德。”
后来太后问她读过什么书,她说她读过《女则》、《女训》。太后听到后很满意,可见沈眉庄的母亲押中了考题。
为什么女子要“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在封建社会就是对女子的贬低。女子在古代作为男子的附庸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女子从不在外抛头露面,也不用学什么谋生的技能,更不用说读书了。
从古代职业的排行就可以看出来,士农工商。当兵的地位是最高的,女子嫁给当兵的人,就算是进入了官宦人家,也会随着丈夫的功勋而高升。女子在家闲的无事,总会找事做。
如果女子有才就容易参与进政事里,这在宫廷里是大忌。太有才的女子得到皇帝宠爱,从而干预政治,左右朝政,导致外戚专权,对朝廷的局势进行改变引发叛乱,夺权,最重要也是最忌讳的是江山易主。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女子干政导致朝廷蹦乱的例子。汉高祖的皇后吕雉专权15年,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专权15年,北魏的冯太后摄政15年,辽国的萧太后摄政达27年。清末的慈禧太后掌权最长,达到47年。
甄嬛几次出头都被太后点名干涉朝政。这就是太后喜欢沈眉庄而不喜欢甄嬛的原因。所以沈眉庄才进宫是需要藏拙的,否则面试就不能通过。
《甄嬛传》中,沈眉庄明明饱读诗书,却为何在选秀时说自己“只是识字”?
这一看就是没有好好过情关。
在《甄嬛传》第一集,皇帝紧锣密鼓地筹备选秀的时候。沈眉庄在家进行了入宫前的押题训练。她的母亲先问她,如果皇上问她读过什么书,要怎么回答。她回答的是“《诗经》《孟子》和《左传》”。但是她母亲说这样回答不对。皇上是给自己选秀女,而不是选才女考状元。沈眉庄就懂了。
到了殿选的时候,太后果然问了“读过什么书”这个问题。她说自己只读过《女则》和《女训》,这个回答得到了皇帝的表扬,紧接着皇帝问她有没有读过四书,她说不曾读过。在这也可以看出,皇帝好像比较喜欢文化人,不然也不会多嘴问这一句。太后估计也是了解皇上,所以当听她说不曾读过四书的时候,太后发话了,说她识字就很好了。
所以,她说自己“只是识字”,明显是入宫前押题培训的结果,而且还押对了。这个答案,可以说是考官喜欢的。就像我们现在去面试,肯定也不会都说实话啊,肯定得挑考官愿意听地说。不过她是有一股傲气在的,即使当时委曲求全说自己没读过书,后面却也展示了自己的傲气。
到这儿,我忽然有一个想法,如果她当时说自己读过四书,以皇帝喜欢的“文化人”人设去吸引皇上,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