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为什么呢?

什么是“绝日”?

绝日: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绝字顾名思义,就是断绝、穷尽、没有了要结束了的意思。绝日也就代表着一个节气即将结束,另一个节气就要立起了,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可以用五行来解释,立春木旺则水绝,立夏火旺则木绝,立秋金旺则土绝,立冬水旺则金绝,因此四个节气的前一天被称为“绝日”。

这四个节气中的前一天为“绝日”又是为什么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歌

这首二十四节气之歌在农村的男女老少之中是耳熟能详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四个大的节气,也是气候变化差别最大的四个节点,四季更替,万物也随着四季的更替而换上一张张新的脸盘。二十四个节气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每一个季节中又划分了六个节气,春天从立春开始,有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夏季从立夏开始有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秋季从立秋开始有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冬季从立冬开始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在这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气就称为立日,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立也代表着另一个节日的开始,也就是这个节气的第一天。

立代表着开始,那么绝的意思则相反,绝代表着这个节气即将结束,所以绝日就是每一个季节的最后一天,一年划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最后一天就是“绝日”。

绝日是我们对四立前一天的一个统称,在一年四季的轮回当中会有四个绝日出现,第一个绝日是立春的前一天,它代表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立春过后,气温始逐渐回升,万物复苏,新的生命又开始生长,而冬天则过去了,也就有了冬绝的说法。立夏过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也就代表春天已经消逝,春绝也因此而来。

接下就是立秋,秋天气温开始慢慢的下降,秋雨中夹杂的风也给人们带了阵阵的微凉,这在气候上又有大的差异,炎热的夏天也就已经过去了,因此立秋的前一日被称为夏绝。立冬过后,真正寒冷的冬天也就会来临,代表着秋天也就彻底的结束了,因此有了秋绝一说。

“四立”中的前一日为什么被称为“绝日”呢?那就是因为绝日代表着这一个节气的结束,另一个新的节气即将开始,绝代表着层上,立代表着开启一下个新的节气。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为什么呢?

《玉门经》记载:四绝者,四立前一辰也。

“四立”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而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称作“绝日”。

立春木旺水绝,

立夏火旺木绝,

立秋金旺土绝,

立冬水旺金绝。

这里所谓的“绝”,意思是说与上一个季节绝别而已,接下来就是新的季节更替了。

立春的时候,大地回春草木兴发,冬天的水就绝了;

立夏的时候,艳阳高照气温骤高,春季的木就绝了;

立秋的时候,凉风渐起落叶纷纷,夏季的热就绝了;

立冬的时候,天寒地冻万物萧瑟,秋季的金就绝了。

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都是一个季节的开始,所以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都是上一个季节的最后一天,自然也就是所谓的“绝日”,这里的绝日只是说终结断绝而已。

上古时代的人们,通过对于自然规律的变化还有天体运行的奥秘,从中将一年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如今大众熟知的节气。

人们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称作是“离日”,而将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的前一天,称作是“绝日”。

《玉门经》: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

这里所谓的“分”,指的就是春分与秋分,而所谓的“至”,就是夏至与冬至,至于所谓的前一辰就是前一天,离日共有四个,因此称作是“四离”。

春分前一天称作“木离”,夏至前一天称作“火离”,

秋分前一天称作“金离”,冬至前一天称作“水离”。

在古代,一直都有“日值四离,大事勿用”的讲究,意思也非常明白,那就是四离之日,所有的重要大事情都要放一放,不能在这个时候做。

除了四离,还有就是四绝日,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的前一天。

一年有四个绝日,在古人看来,四绝日与四离日一样,都是阴阳转换变化的关键日子,因此都是阴阳不平衡的不吉利的日子。

四绝之日,出远门、出征之类都是非常忌讳的,不能够进行。

其实,无论是四离还是四绝的说法,主要的目的,其实都是想要提醒人们,在生活之中应该记住一些比较特别的重要日子,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生活。

四离之日,乃是四季的开始,而四绝之日,乃是季节的终端,古人讲究绵绵不绝,非常害怕事物有穷尽之时,所以认为这是很不吉利的日子,因此避开四绝日办事。

去年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个说法,那就是“腊月二十九绝日,三十日立春,春联要在二十八完成,二十九跟三十日不能贴春联”。

然而实际上,由于农历的转换变更,有时候立春在正月或者腊月的时候出现,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腊月二十九不让贴春联的说法。

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时候的确会撞在一起,但这只是历法上的问题出现的巧合,也不算是什么稀罕少见的事情,再者四绝日等讲究,因为时间流逝很多人都不记得了,没什么忌讳。

古人觉得,四离日与四绝日,都不适合出门、上官、赴任与婚嫁,添人口与迁居都不行。

所谓“打春前一天不出门”,意思就是说主管与领导们正在换人轮替,这个时候有些事情是没有人来管的,神仙们也是如此,所以“绝日子不能出门办事”。

无论四离还是四绝,还有其他的各种时间日期上的忌讳说法,都只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风俗而已,信不信全都看个人,对风俗文化习惯,要理性对待,选择性继承。

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为什么呢?

依农历有二十四节气,其中有“四立”、“二分”、“二至”,这就是最重要的“八大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先定出这八个节气,才再有其他节气的。在民间历法通书上,“四立”前一日被称为“四绝”日,“二分”,“二至”前一日被称为“四离”日,何谓绝离日呢?

绝是断绝,完全没有,穷尽,结来,走不通,独一无二,极最,绝对,这“四绝”的绝,是穷尽没有结束了的意思。离是分离,离开,距离,缺少,这“四离”的离,是分离、缺少的意思。古人观日用土圭测影,知道夏至至短,冬至至长,春分秋分,昼夜平分,阴阳平均。于是先得二分二至,再得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到来开始之意。

从《玉门经》知道:“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谓建卯之月,阳气出,阴气入;建子之月阴气降,阳气升;建酉之月,阴气出,阳气入,建午之月,阳气降,阴气升。故先一日为四离之辰。”春分是卯月之气,秋分是酉月之气,冬至是子月之气,夏至是午月之气,四气阴阳有不同,阴出阳入,阳出阴入;阴升阳降,阴降阳升;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互为作用,你消我长,你升我降,你出我入,由绝极而终,由始而长,由长而均,由均而离,循环周而复始。冬至前一日水离,夏至前一日火离,春分前一日阳体分而木离,秋分前一日阴体今而金离,离是分开,离去,缺少,被认为是不吉之象,故有警示作用,有忌出行征伐等事。

《玉门经》载:“四绝者,四立前一辰也。”立春木旺水绝,立夏火旺木绝,立秋金旺土绝,立冬水旺金绝。这绝即穷尽结束之意。立春前一日冬季水绝,立夏前一日是春季木绝,立秋前一日是火土绝,立冬前一日是秋季金绝。绝是穷尽结束没有,也被认为是不吉之象,警示不要出行妄为,宜小心行事,大事不宜。依过去之择吉术,是要顺应自然节律,不要逆自然规律而为,从这方面去认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注意小心一点为好,但不要无知而盲目迷信,那会误事又害人不浅的。

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为什么呢?

“绝日”!一看这个词就害怕。怎么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前一天就“绝日”了呢?什么是“绝日”?“绝日”就是完全没有了啊!也就是说这个日子完全没有了啊!

先冷静一下,别着急。这四个节气前一天没有了,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旧的不去,新的能来吗?这个“绝日”用在这里太正常不过了,只是在说明旧的节气结束了,新的节气要来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这里面却隐含着强大的自然天体规律气场,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含义是很深刻的。也就是说在四个节气前一天用“绝日”这个词,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只能意会,是难以解释清楚的。就像我们现在科学领域中所了解的“混沌之理”,系统达到了某个临界数值时,时而会出现有序的混沌现象一样,应该是一个道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前一天说是“绝日”,讲的是什么道理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二十四节气之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个节气,而这四个节气“绝日”之说,记载着春、夏、秋、冬的转换,冬天结束了,春天来了,春天结束了,夏天来了,夏天结束了,秋天来了,秋天结束了,冬天来了。就这样一年四季,一个季节一转换,不断地循环交替。

“绝日”说的是自然天体循环规律。人们从这自然天体规律中发现,“绝日”之说隐含着奥秘的玄学,这就是易学中阴阳“五行”学说。“绝日”就是“五行”学说中的专用术语。

古人观察日相后认为:一年四季,夏至最短,冬至最长,春分秋分,昼夜平均。据此,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是“立日”,而它的前一天就是“绝日”。“立日”是阳,“绝日”是阴。阴阳结合更替,自然天体才会正常运转。

从易学阴阳“五行”学说理解,我们得知:“立春木旺水绝,立夏火旺木绝,立秋金旺土绝,立冬水旺金绝。故先一日为绝也”,这是阴阳“五行”交替的“绝日”。

“绝日”这天是禁忌远行,不能做大事的。例如古代行军打仗,举行祭祀,民间重大活动等,都不会选择“绝日”的,因为,这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为什么说“绝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绝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结束的一天,是这一年不可能再回来的一天。失去了的时光,无论是悲是喜,心情总是不好的,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做事,尤其是做大事,怎么会吉利呢?

婚姻就是人生大事。现在,男女结婚,举行婚礼的日子,没有人选择“绝日”这天的。一般情况下,男女结婚前会找人,按照易学阴阳“五行”,来选择举行结婚典礼的吉日良辰,对此,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是迷信。

“绝日”之说不是迷信。“绝日”一词反映的是一种气象,易学中阴阳“五行”学说引用它,称呼这种自然天体气象为“绝日”,是在提醒人们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前一天是“绝日”,是一个节气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新节气的到来。实际上“绝日”就是一个节气结束的称呼与标志,同时,包含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美好的祝愿。

我们抛开易学阴阳“五行”学说,从自然天体循环规律来看,“绝日”讲的也是很有道理的。自然天体循环规律就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断地往返循环,气象也在不断地变化,昼夜来去,时光变幻。春夏秋冬,天长夜短,温度变换等等,这些天体自然循环都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绝日”所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从客观存在还是人的心理认识“绝日”,它的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而易学阴阳“五行”学说,恰恰包含了天体自然循环规律的大道理,从这一角度来悟其中道理,“绝日”怎么会是迷信呢?“绝日”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绝日”并不可怕,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从易学阴阳“五行”中去认识,理解,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与奥秘。就像现在科学领域中的“混沌之理”,系统所表达的某个临界点数值时,会出现的混沌现象一样,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总之,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季节交替的一天。

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为什么呢?

立了春,冬就断绝了;

立了夏,春天也就完了。

立了秋,夏季就没了,

立了冬,秋就告别了。

一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为“绝日”,为什么呢?

四离、四绝:忌上官、远行。

诗云:四立当知先一日,名为四绝不须疑。二分二至原何日,前一日分定四离。

古人将四立、二分、二至称之为八节。

四立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前一日称为绝日,有四个所以称之为四绝;

二分是指春分、秋分,二至是指夏至、冬至。他们的前一日为离日,因此又称之为四离。

四离、四绝日忌做官上任和远行。

四离

离就是离开、分离的意思。

四离的离是指将一个季度一分为二,所以叫离。

他们分别在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这是因为春分在二月、夏至在五月、秋分在八月、冬至在十一月。

因为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所以春分前一天叫木离、夏至前一天叫火离、秋分前一天叫金离、冬至前一天叫水离。

春分这月阳气开始增多而阴气开始减少;夏至这月一阴初动,阴气始升;秋分这月阴气开始增多而阳气开始减少;冬至这月一阳初动,阳气始升。

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天的前一辰叫四离。

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

谓建卯之月阳气出阴气入,建子之月阴气降阳气升,建酉之月阴气出阳气入,建午之月阳气降阴气升。故先一日为四离辰也。——《协纪辨方书·义例四·四离四绝》

四绝

绝就是没有了、穷尽、结束的意思。

四绝的绝是指一个季度要结束了,要没有了,所以叫“绝”

想要了解四绝,就必须了解四立,什么是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故谓之立也。”

就是说,立是开始的意思。“立”这一天五行之气结束的要结束了,开始的从这里开始。

比如立春,春木之气正式来了,所以叫立春,其他三立同理。

立春代表着冬季结束了,所以立春前一天叫水绝;

立夏代表着春季结束了,所以立夏前一天叫木绝;

立秋代表着夏季结束了,所以立秋前一天叫火绝;

立冬代表着秋季结束了,所以立冬前一天叫金绝。

大事忌用

有的老黄历上四离四绝之日会写“大事忌用”或“宜事删除”等字样,这对不对呢?

其实无论是《协纪辨方》还是《象吉通书》再或是《鳌头通书》,上面都没有大事忌用。

《协纪辨方》中说“此日忌出行征伐。”《象吉通书》说:“忌上官、远行。”

老黄历上之所以将“宜事删除”,写“大事忌用”。大概率是因为因为“离”字和“绝”字不好听,久而久之所幸将这一天宜事全部删除。

老黄历上的宜忌主要管《彭祖百日》和《十二建星》,具体如何还是要看个人八字才好,不过一般师傅择日都是不会选四离四绝日的。

五离八绝

除了四离四绝外,宜忌方面还有五离八绝日,这一定要和四离四绝分开。

五离是指甲申、乙酉天地离,丙申、丁酉日月离,戊申、己酉人民离,庚申、辛酉金石离,壬申、癸酉江河离五离。

因为申酉分别代表七月和八月,代表秋天的清萧凋零,所以申和酉代表离日。

甲申、乙酉天地离,忌开店、造库;

丙申、丁酉日月离,忌会客;

戊申、己酉人民离,忌嫁娶、出行;

庚申、辛酉金石离,忌铸琢;

壬申、癸酉江河离,忌行船、装载。

八绝日:庚辰、辛巳、庚戌、辛亥、丙辰、丁巳、丙戌、丁亥。

忌出财、置产业、行兵。

@夏天的雷风 一个做文史科普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