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在古代学生都是怎么称呼老师的呢?在古代学生一般称呼老师为夫子,例如孔夫子,孔子的学生就尊称他为夫子,那南京的“夫子庙“又是用来纪念谁的呢?这和孔夫子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孔子是儒家学派地创始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曾带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晚年时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夫子给中国的教育开出了一条璀璨的星河,他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培养了大批有才之士,提出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底韵,这就是他在教育上的最高成就,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礼”与“仁”的政治主张,在治国方面提出以“为政以德”的方略用道理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这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孔子提出了以“礼”和“仁”的精神来治理国家,这体现出了人道主义之精神,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夫子是万世之师表,他所传承的思想文化成为了千年不朽的伟业。而南京的“夫子庙”就是用来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也就是说南京“夫子庙”是为专门祭奠孔圣人而建立。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夫子庙是用来祭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场所。
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弟子尊称其为夫子,其庙即称之为夫子庙,也叫孔庙、文宣王庙,简称文庙。
南京建庙祭祀孔子有悠久的历史,庙址也多次迁徙。南京文庙始建于东晋,后继多朝代也有修建,多因朝代更替或战乱而荒废被毁。从唐朝起,均于学府之地设立孔庙。到明朝时,庙址在鸡鸣山以东国子监东北部(今南京市机关大院东大院处)。至清朝顺治年间,国子监改为江宁府学,但祭祀孔子的规制没有变。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将文庙和江宁府学改为“宰夫衙”,用于宰杀牲畜。清军后来收复南京时,该地毁于战火,彼时,两江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等认为太平天国将府学文庙改作“宰夫衙”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就于同治四年八月迁建江宁府学和文庙于朝天宫。又于同治八年在现今夫子庙庙址出建上元、江宁县学文庙,之后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侵华日军焚毁。
我们今天看到的夫子庙景观是1984年起按照明清建筑风格陆续重建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元明清之前,中国的繁锦之气尽在江南,其中南京近占其半。
历史书上所说的“门阀士族”多数都生活在南京,沿秦淮河而居。
请注意,什么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等等都只算是世家大族,不算是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必须垄断文化教育才可以称之为门阀士族,其萌生于两汉,兴盛于魏晋。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成了建功立业篡取社会财富的敲门砖。
在以前,书籍珍贵,教育是非常容易垄断的,朝廷又实行什么“察举制”、“举孝廉”、“征辟”,其实是互相推荐制,由此形成了门阀士族。
“士族”之士正是士大夫的意思。
到了魏晋朝,门阀士族们已经可以左右皇室了。可以说东晋完全就是门阀士族建立起来的。
尤其以王谢两家最为兴盛,全国上下的大小官职位,基本上不是他们两家的人,也是他们两家的门生。
王家有一个王导,拥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之后,认为“治国应该把培育人才放在第一位”,于是设立了太学在秦淮河南岸。
这个太学教授的当然主要是儒家学说了,毕竟这是王家的家学。
王谢两家的大宅子也在秦淮河两岸鳞次栉比建立起来了。
儒家的祖师爷是孔子。《论语·学而》: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中说:“自 文王 没, 武王 、 周公 、 成 、 康 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 孟子 未久也。”
褚人获 《坚瓠首集·释老侮孔子图》:“ 宋理宗 朝,巨璫有侮吾夫子者。”
在孔教门徒中都爱称呼孔子为夫子。但是,儒学毕竟是经世致用的治世大学问,不是宗教,不会搞塑像崇拜的。太学的学生们至多立一个神位祭拜而已,没有建庙祭祀的习惯。
后来,佛道两教大兴,庙宇道观巍峨壮丽,很是唬人,吸引了不少信徒去,有些地方也开始建巍峨壮丽之孔庙开始祭祀了。
到了北宋,因为战乱,秦淮河南岸的太学早已变成残墙断壁,于是朝廷重新在北岸重新建立了太学,顺便也在学宫前建了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庙,又称夫子庙。
这正是南京夫子庙的由来。在中国,每一个县城都会有一座孔庙,儒家文化兴盛的朝鲜,日本,越南也有孔庙,甚至华侨势力雄厚的有些国家也有孔庙,比如美国有孔庙,新加坡有孔庙,印度尼西亚有孔庙。
儒教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是凝聚民族的文化内核。
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夫子庙夫子庙,古代最出名的夫子是谁,自然是孔圣人。
可能南京本地人没什么感觉,但是几乎每个去南京的外地人,都肯定要去秦淮河夫子庙,尽管如今夫子庙周遭大多都是步行街而已,却仍旧人潮如涌。
作为南京的地标之一,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边的贡院街上,其旁边就是著名的江南贡院。
明清时期,江南贡院是国内最著名的贡院之一,也是当时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而隔壁的夫子庙乃是全国四大文庙之一,是江南地区的文化中枢所在。
其实夫子庙并非仅仅是一座庙宇的名字,而是一大片古建筑群,由孔庙、学宫与江南贡院三大片共同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附属建筑。
最早的夫子庙建设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是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王导提出的。
王导认为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所以要立太学于秦淮河畔,而那时的东晋都城就在这里,不过东晋时代只是建立了学宫,并没有建设孔庙。
直到北宋仁宗景祐元年,当年的东晋学宫被扩建,因为其中供奉祭祀着孔子,因此又将其称作是夫子庙,而后历代都基本保持这样的形制。
南宋时期,这里曾因为战乱被焚毁,之后又重建,元朝时期地位一落千丈。
明朝建立之后,因为刚开始定都南京,所以夫子庙的地位再次崛起,这里成为应天府学的所在之地,明清两朝夫子庙倒是没什么,隔壁的江南贡院却不得了。
江南贡院,是古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诞生人才最多的科考场。
曾经的江南贡院,占地超过三十万平方米,考试号舍超过两万间。
从建成到晚清废除,江南贡院诞生了八百多位状元,十万多名进士与上百万的举人,明清两代朝廷之中,过半要员都是从江南贡院走出的,这里也是金陵文化昌盛的缩影。
在夫子庙广场的西边有聚星亭,东边则是魁光阁,里面是魁光亭。
在古代的时候,奎星也就是魁星,被认为是文运兴旺的象征,也寓意科举夺魁,历代的学子前去考试的时候,都将其当做是神灵一般。
而在夫子庙广场的北边,是孔庙的棂星门,所谓的“棂星”就是文星,寓意是天下有学之识都要聚集在此,过了棂星门,就是大成殿,也就是夫子庙的正门。
明清时代大成殿的正门是五间,十分庄重,大成殿是夫子庙的主殿,殿内是全国最大的一幅孔子画像,旁边是颜回、曾参、孔仍与孟轲的汉白玉雕像。
现在的学宫,在孔庙的后面,原来有“东南第一学”的门牌坊,还有明德堂、青云楼与崇圣祠等诸多建筑,早期的中国学宫,都称作“明伦堂”,只有夫子庙的叫做“明德堂”。
在明德堂之后,还有一座尊经阁,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共有三层。
在秦淮河的南岸,还有一处国内现存最大的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此外夫子庙还有国内最大的孔子青铜雕像,以及孔子的弟子们的塑像。
夫子庙并非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设,在古代是为了兴旺学术才建设的夫子庙,而当中祭祀孔子是因为他是至圣先师,将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与孔庙是有差别的。
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夫子庙当然是纪念孔子的。
南京夫子庙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与北京孔庙、曲阜孔庙、吉林孔庙并称中国四大文庙。
前些年,游历过几次,夫子庙就座落在南京秦淮河畔,到了古都南京,秦淮河和夫子庙是绕不开的景点,号称游千年夫子庙,品诗意秦淮河。曾烈日炎炎下游逛,也曾夜游秦淮河,从游船上看两岸五光十色,董小宛、李香君等秦淮八艳歌舞此起彼伏,“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感触这个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追忆属于金陵的盛世繁华。
南京夫子庙命运多舛,工作人员介绍,最早是东晋成帝337年建立学宫,宋仁宗1034年扩建东晋学宫旧址为孔庙,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学后为应天府学,清初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清咸丰毁于战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1937年被日军焚毁,1984年开始陆续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长达十余年。
现在的南京夫子庙壮观美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秦淮河风光带的核心景区。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畔池,以南岸的全长110米、高20米的石砖墙为照壁是全国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庙东建有魁星阁。夫子庙不但为天下文人祭祀先师提供了一个场所,还让众多的文人才俊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理想。现在的夫子庙,就像我们这个国家,纵使饱经磨难,但仍会在战火中站起来,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南京的夫子庙是用来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位置: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院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
推荐旅游景点:
学宫
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阁、崇圣祠等古建筑。明德堂为学宫的主体建筑,是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时听训导宣讲的地方。
大成门
由于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命名“大成”。大成门门前左右各雄踞一个石狮,并且左右各辟角门,分列四块古碑。
大成殿
夫子庙主殿,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四周墙壁会有孔子一生的业绩壁画。殿内还陈设了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磐等十五种古代祭礼乐器,并且会定期进行古曲、雅乐的演奏,使游客感受到春秋时代的钟鼓之乐。庙院碑廊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览。
中心庙院
正中有一尊青铜孔子塑像,也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两旁石阶分别为孔子的弟子颜回等十二贤人分班侍立。院内植有银杏八颗,对称有致的古灯装饰着。
照壁
位于秦淮河两岸,全长1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一到晚上,便成了秦淮河最美的风景。
乌衣巷
位于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长的巷子,原为东晋明相王导、谢安宅院所在地。乌衣巷的建筑古朴典雅,仕人游子来往不断,成为瞻仰东晋明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乌衣巷内还有一口据说在东吴时期就挖掘的古井。
江南贡院
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在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有20644间,再加上官房、膳房、库房等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文德桥
“文德”二字取自儒家思想“文章道德天下第一”。由于这座桥正好处于地球的子午线上,所以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月亮照射在水面上,被桥分为两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又称为“文德桥半边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
民俗活动:元宵节灯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