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嫂子非要二胎随母姓,结果等生了二胎之后直接离婚了。

生了孩子之后,孩子的姓氏随谁原本不需要讨论。

大家按照之前的规定来就可以,都是随父姓。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讨论一下,这个孩子究竟是随父亲的姓,还是要随母亲的姓。

尤其是母亲的娘家人比较有势力,人口众多或者在当地比较富裕的话,就越来越重视冠名权。

对于这一点我完全可以理解,我接下来讲一个故事,一个虽然不是我亲身经历,但是却是我亲眼见到的事情。

表哥得在好几年前就结婚了,结完婚之后表哥一个人在外面打拼,而嫂子什么事也不干,每天在家里面刷刷短视频,看看电视剧,或者偶尔打一打麻将。

我并没有反对这种生活方式,事实上嫂子也的确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生活,为什么呢?

因为表哥是正儿八经的高薪家族,表哥本身就是做计算机行业的,而且在计算机行业里面小有名气,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只是在我们市里面小有名气而已。

我们这个市里面的平均工资不高,但是表哥一个人的能量就能够抵得上一家企业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所以表哥的月工资达到了惊人的8万块钱。

大家知道月工资8万意味着什么吗?在我们村子里面很少有人一年存的钱达到8万,而这个钱表哥一个月的工资就达到了。

更要命的是那个公司也不差钱,承诺给表哥年终奖4个月的分红,也就是说表哥的年终奖分红可能就得有30来万。

表哥有了钱,也不愿意让嫂子吃苦受罪了,直接对嫂子说:这个班你要是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班咱们开个小门店,如果连门店都不愿意开,你在家里面玩就行。

嫂子听了表哥的话就在家里面,偶尔刷一刷各种各样的段子,听一听搞笑幽默的笑话,再要么就是和两三个闺蜜一块打打麻将,消遣一下。

再后来,随着表哥和嫂子的第1个孩子越长越大,表哥突然觉得要不咱们再要个二胎吧。

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表哥的日子也不好混,最开始公司开拓市场,表哥每天忙里忙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顾嫂子。

生了一个孩子之后甚至连见面的时间都越来越少,可现在表哥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成为了他们公司在当地代表处的负责人,表哥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而且工作也相对休闲了,就想着给嫂子一块再生个二胎。

嫂子听了之后也非常开心,有两个孩子的话在老家里面也倍儿有面子。

再说了家里面也不差钱,不就是生个孩子吗?又不是说养不起,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备孕工作过程也很顺利。

差不多两三周之后嫂子就怀孕了,眼瞅着孩子就要生出来了,嫂子却不知道在哪里听到的段子,然后对表哥开玩笑地说,生下来这个孩子可不能随你的姓,必须得随我的姓。

表哥听了之后脑子一团懵,随你的姓?为什么要随你的姓啊?

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争辩的,不都是要随男方的姓氏吗?

表哥这句话不说还好,说完之后就如同在家里面炸的煤气罐一样。

嫂子就说了:人家某一个段子里面说了,生了第2个孩子必须得随女方的姓,如果第2个孩子不随女方的姓,这就说明男方不尊重女方,说明在男方的心里面女方只是生育机器。

我辛辛苦苦在家里面呆了好几年,给你生了两个孩子又吃苦又受罪的,怎么可能让第2个孩子随你的姓。

表哥听了之后脑子一团懵,随口说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彻底炸开了锅。

其实表哥本身就没有这么多的心思,为人说话也比较直爽,这和他的本职工作有关。

大家都理解,做计算机或者搞it的情商这一块虽然很高,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展示不出来,展示的就是智商。

所以表哥随口说了一句,辛辛苦苦我也没见你多辛苦啊,每天不是刷段子就是打麻将的。

表哥说完这句话之后也没有想到会引起嫂子如此大的反抗,挺着个大肚子,眼瞅着就要生下来了,跑到娘家去了,再也不见表哥了,还要扬言自己要把孩子生下来自己养。

嫂子是这么说的,可没有这么做,因为嫂子平日里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了每个月的零花钱低于4万块钱都活不下去。

很难想象在我们那个县城里面每个月的零花钱要达到4万,过了几天就给表哥打电话,让表哥转账给自己当零花钱买营养品。

表哥也没有想什么,就给嫂子转了钱,可是关于孩子的姓氏问题上,表哥是一步也没有退让。

再后来表哥和嫂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表哥甚至对外就说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生个二胎会造成这种后果。

早知如此,咱们当初还不如不要二胎呢,但是这件事情既然挑明了,那我也就说一下,我也表现一下我所谓的大男子气概。

虽然这句话不是什么好话,而且你经常拿这句话来讽刺我,但是我得把这话放在这里,是二胎必须得随我的姓,绝对不可能随你的姓。

嫂子听了之后也是非常生气,这个时候但凡娘家人那边出来劝一下其实就差不多了,可是没有想到娘家人那边也在拱火。

对着自家闺女说:不行,这个孩子就得随你的姓,我也想当爷爷,怎么不可能啊?

这件事情你就得跟你老公抬杠。

那有人就说了,你这句话说的就不科学,凭什么让人家女方那边的娘家人过来劝一下?你表哥这边就没有父母了吗?就不能出来劝一下吗?

抱歉,还真的没有,表哥年轻的时候父母就因为出了某个意外直接走掉了,所以表哥这边孤身一人。

加上嫂子那边一股火,尤其是嫂子娘家人的鼎力支持,表哥也在气头上直接就说了:咱们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离婚吧,离完婚之后孩子随你的姓,我不管,你看怎么样?

但是你放心,孩子的奶粉钱我供着,孩子从小到大的花销我供着,我也不差这点钱。

嫂子以为表哥这是在威胁他,于是张口就说,好,这可是你说的不要后悔,可没有想到表哥是真的没有后悔。

再后来这件事情怎么样了,我们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二胎生下来之后过了有几年的功夫,竟然真的离婚了。

而离婚之后孩子也随着娘家人那边的姓氏,准确地说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随了娘家人的姓氏。

而嫂子据说在离婚的时候死活不同意,还说呢,人家段子上都说了就得让二胎随女方的姓氏,要不然就显得对女方不尊重,你这么不尊重我,我可生气了。

嫂子生气没生气不知道,反正表哥那一段时间里面日子过得不好,而且每天几乎是以泪洗面,估计表哥也有点后悔这个鲁莽的行动,但是既然已经做出来了,那还有什么招啊?没招。

第1点,逻辑问题

其实现在关于二胎随男方的姓也好还是随女方的姓也好,的确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这个话题不好讨论得太深,往往讨论得越深就越容易引起某些辩论,所谓的平等啊,这些东西咱们先不说。

只说一个额外的小问题,那就是如果二胎必须要随女方的姓,那请问这个女方是不是也要改姓氏,改成自己姥姥的姓氏?

这只是一个小的探讨而已,我们并没有这样去做,事实上这句话大家就当开个玩笑就行,毕竟这句话如果真的落实了,我也担当不起。

第2点,姓氏的传承问题

姓氏的传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时间,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必须要跟随父亲的姓氏,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父亲很容易拍拍屁股就走,换句话来说不认账,尤其是在古代重男轻女以及一夫一妻多妾制。

再往上的话,可能要追溯到野人的时代,男方的确很容易推卸责任,扭头就走,所以这个时候给予孩子姓氏要求,孩子和男方的姓氏绑定在一起,往往是一种约束,而不是一种自由或者放纵,再或者尊重。

这就相当于告诉男方这个孩子是你的,你往哪里走就得带着孩子往哪里走,你绝对推脱不了任何责任。

也正因如此,姓氏这种冠姓权流传了下来,当然这种姓氏是否有其他的缘由肯定是有的,咱们只是简单地就着这个话题讨论一下而已。

第3点,如果在双方相互理解的情况之下,那就自由发挥吧

所以现阶段对于大多数的男方家庭或者男性而言,自己生的孩子突然之间不跟自己姓了,多少有点接受不了。

而一旦接受不了就极有可能带来家庭内部的矛盾,这一部分矛盾,如果娘家人那边拱火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不可控。

但是这件事情也并不绝对,如果女方执意要求孩子跟自己姓,就是有能力,通过个人能力养活孩子,或者能够征求到其他人的同意,且能够保证孩子在学校里面、孩子在村子里面不受到别人的嘲笑,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的话,那么也可以尝试一下,问题应该不大。

但是千万不要被某些段子误导,因为段子只是段子而已,你根本不知道拍这个段子的人是怎么想的。

而且如果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家庭四分五裂,那个拍段子的人未必会给你多少补偿,不是吗?

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二胎随母姓,与男女平等无关,更不是社会的进步,因为本身就是伪命题。

细想,母亲随谁的姓?母亲的母亲又随谁的姓?

做为母亲或母族,高举平等的大旗,高喊打破移风易俗的口号,争取冠姓权,本身就是向传统低头,变相维护男权而已,反而是自私的表现。

姓,绝对不是符号,名才是。姓代表的是传承,而传承是我们民族最与众不同之处。

西方,名在姓前,只重自身。

所以,连文字都带有符号性质,简单易学,适合标记。

不仅国家无法长期大一统,连共同信仰的宗教都分为数派,甚至互相敌视。

为什么,因为传承不明,互相没归属感。

而东方,自从刘邦非刘姓不得称王之后,大一统王朝都有姓,李唐、赵宋、朱明。

每一个王朝都是一个环,环环相扣。包括入主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如此。

学得最有模有样的,是清,所以文治武功开创盛世;学得最差的是元,甚至远逊辽和金,所以空有武力却难长久。

所以,二胎随母姓,有两个危害,一是断裂,一是撕裂。

断裂。

原本传承有序,到了孩子这代,硬生生改了。孩子小没影响,大了成家之后,如果是男孩,媳妇也这么要求,三代人三个姓,乱不乱?

如果是女孩,夫家坚绝不同意,她的改姓有何意义。

除非有天纵之才,另开一脉。否则随母姓等于瞎子点灯。

撕裂。

原本同气连枝,却被从小分为两姓,等于无形中从中间划了一道线。小时不显,年深月久之后,自然生分。

孩子懂事后,也会觉得自己另类,爷爷,爸爸,哥哥都一个姓,我为什么不一样,肯定是不喜欢我。

几千年的烙印,只要还生于厮长于厮,就深入灵魂不可磨灭。

也就是说,二胎随母姓,既没意义也没好处,何必多此一举?

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在农村来说,随母姓的弊端还是很大的,因为到了最后父系宗族这边不认你,母姓宗族那边也不认你,就问你尴不尴尬???


父亲宗族不认你,虽然你是父系这边的根,但是你不跟父系姓,所以对于父系宗族来说,你是外姓人。

在写族谱的时候随着母亲姓的这个孩子,可能不会上族谱,即使上了族谱,到你这支也终结了,不会再往下写了,因为你已经是外姓人了,你的后代也不再属于父系宗族了。

母亲那边写族谱,压根就不会写这个随母姓的孩子,因为到母亲这里就会终结,母亲已经属于外嫁女了,那么她生的孩子不管姓什么都不会得到母系宗族的认可。

这就会让这个孩子很尴尬,你算不上父系的后代,也算不上母系的后代。


但凡你出什么事,需要用到宗族的时候,你的母系宗族肯定不会管你,不会出面,你的父系宗族也没法管你,到最后能出面的只有自己的父母。

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这样做的弊端不在当代,而在将来。子女随男姓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历史选择,并不是随意所为,从遗传学角度来讲男性的基因遗传性比男性强,卵子相当于土地,精子才是种子,什么样的种子才能长什么样的苗。而卵子可以接受任何种子,苗壮不壮才是卵子(土地)决定的。

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为什么这么清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家族文化浓厚,子女随父姓,一脉相承,几千年不乱,什么时候都能追根溯源。而一旦开始实行想跟谁姓就跟谁姓,过两三代人后就乱套了,说不定近亲结婚都不知道。

古人刚开始也没有姓,姓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区分种族,也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防止生傻孩子种族出现退化,因此才会规定同姓不婚,用姓来区别男女两个人是不是同一种族。

现在的城市文明大部分是陌生人社会,即使兄弟姊妹也是天南海北的,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家的孩子都未必互相认识,何况到下一代、下下一代,如果有的随父姓,有的随母姓,相互之间真的还搞不清楚,近亲结婚真有可能。以前不是有报道称自己的孩子和情人的孩子谈恋爱同居的,等到双方父母见面时才发现两个孩子是同父异母或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后悔也来不及。

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没有弊端,只要你认同就好。醒醒吧,已经不是父系社会了,女性地位逐渐提升,男女平等,随谁姓又怎样,都是自己家孩子,一样疼。

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三国演义》看过吗?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刘备老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在外招摇撞骗,曹操就带着刘备去见汉献帝,查查他是不是,不是的话直接一道圣旨弄死拉倒,以绝后患,冒充皇亲国戚,诛九族都够了,一查族谱这还真就找到祖宗了,中山靖王刘胜(你看这王封的一看就不是什么有实权的王),这是谁?汉景帝刘启第十子,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按辈分还是汉献帝的叔叔辈,所以刘皇叔的称号是这么来的,你想想一个东汉末年人物追宗溯源到西汉初年,差不多将近400年,姓氏的作用大吧。

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什么?姓氏的意义是什么?第一,追宗溯源,可以告诉你是从哪里来的,老祖宗是谁,但凡传到刘备这二十几代之中有一代随母姓,得,绝对查不到,断代了,第二,家族荣耀,汉,刘姓乃国姓,一般人可不能用。

你可以说现代社会了,认祖归宗不重要,我就一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家族荣耀可言,好吧,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小的,近的。

随母姓?那母姓又是随谁的姓?父亲,那为什么不随母姓?就算你想把自己的姓氏传下去,又怎么能保证女儿的后代也和自己一样随母姓?

现在还是父系社会吧,绝大多数人还都是随父姓的吧,当这个孩子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是随父亲兄长一个姓的时候,会不会想为什么我不是?爷爷奶妈甚至父亲会不会更偏爱更亲近这个跟自己同姓的孩子?因为一个姓氏隐隐之中把家庭给割裂了,不值得,一个东西存在几千年且没有明显的弊病总有它的道理。一个家庭姓氏的不统一对成年人而言没太大所谓,影响的其实是孩子,娘家想要彰显地位的方式有很多,姓氏一个符号而已。

这种现象或许在若干年后会变得很普遍,但至少在我有生之年不会看得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