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活10年,谁能统一全国?

毫无疑问是曹操,三国的君主中,只有曹操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活10年,谁能统一全国?

首先曹操统一不了,原因诸多。一是老年的曹操疾病缠身,风疾使得他痛不欲生,那有心思再谋统一?二是此时的曹操自感功成名就,功盖华夏,无人能及,躺在权威之上一言九鼎,自以为是,已纳不得柬言了。往日的胸怀和雄风已不再,整天考虑谁要害他,疑神疑鬼,连朝内最有威望的正直大臣崔琰说句发牢骚的话都要被杀掉,还有连华佗这样的名医都不放过,还能指望他有大的作为?三是跟随曹操打天下的一帮文武具已老矣!曹操也不能统兵挂帅,驰骋疆场了。文胆荀彧等人已死,贾诩明哲保身,投机钻营,当红之人都是些陷侫之徒,谁堪大用?四是曹操儿子继位问题悬而未决,大臣不知要投靠谁?相互内耗也在所难免,也会让曹操更加头疼。五是蜀有刘备、诸葛亮,吴有陆逊等都是强劲对手,曹操统一是没有希望仅。刘备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错过,当年五虎将在世,荆州未失尚有可能,此时已无望。况且刘备也已老迈,不复当年,恢复汉室天下谈何容易!孙权的志向也就是割据江东一隅,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愿望,就不再赘述。

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活10年,谁能统一全国?

个人认为,曹操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这三人里曹操最先过世,然后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孙权称王。随意而来的就是襄樊之战和偷袭荆州,然后夷陵之战爆发。之后刘备去世,孙十万合肥被张八百所灭。

之后的时间线可以看出,孙刘两家的联盟因为刘备继承益州牧而裂痕扩大,这也是在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之后,此时的刘备已经飘了,认为天下唾手可得,如同他的祖辈刘邦一样,所以刘备并不怎么在乎与孙权的联盟。这也是孙权担心的,不止担心刘备不还荆州,同时也担心刘备灭曹后灭孙,为了加强于刘备的关系,才出现了“虎女焉嫁犬子”的笑话,不管事实上有没有这码事,但是从关羽攻樊城而被孙权偷袭来看,孙权并不待见关羽甚至说刘备。那么孙刘两家的战争给了曹操绝好的消灭孙刘两家联军的机会,这个机会曹丕缺没能把握。

首先,在刘备孙权眼中,曹操此时还在承受汉中战败的苦果,士兵还在招募、训练,没有多余的兵力用于进攻。其实不然,曹操虽然失了汉中但人口都迁入中原,在兵源基础上,孙刘加起来可能都不如曹操。其次,樊城之战可以说曹军败了,做为一个败军,更不被孙刘两家看在眼里。还有一点就是,此时的孙刘两家都飘了,刘备汉中打败曹操,认为天下谁人能敌!孙权也在赤壁以少胜多战胜曹操,认为有长江天险的孙权根本不怕曹操。好,就在这个基础上,曹操就已经成为了一只蛰伏的猛兽,而孙刘两家也是两个自认为强壮的人。

过程是这样的,曹操可以以对襄樊的支持为由支援孙权,让孙权与刘备决战。此战不管谁获胜都绝对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其结果大家也知道,刘备战败,白帝城托孤。机会来了,以汉中为起点,全力猛攻益州,此时的蜀国(可能还没有称帝)将兵皆空,不可能抵挡,用三至六个月的时间拿下益州,然后从夷陵,荆州,合肥三个方向慢慢蚕食吴地,我想此时的吴国也很难抵挡,不出5年,三国一统!

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活10年,谁能统一全国?

这个问题不好预测,刘备、曹操、孙权距离现在时间较远,当时情况也很复杂。如果非要写出答案,也不一定准确。现在写出答案,仅供参考,欢迎赐教、指正。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三人都再多活10年,还是谁也不能统一全国。仅推测蜀汉政权可能不至于在公元263年灭亡。因为孙权再多活10年,就是公元262去世。孙权有能力可能帮助蜀汉抵挡住曹魏钟会、邓艾等入侵。

刘备、曹操、孙权实际生活的年代

刘备公元161年至公元223年,

曹操公元155年至公元220年,

孙权公元182年至公元252年。

一些相关重要人物生活年代

诸葛亮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曹丕公元187年至公元226年,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司马懿公元179年至公元251年,曹叡公元204年至239年,陆逊公元183年至公元245年。

这期间魏国发生重要高平陵事件。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司马懿篡权,曹魏内部不稳,是伐魏好时机。孙权还在世,也没对魏国造成大的伤害,孙权是政治家,但是军事能力一般,与曹魏交战多次,胜少败多。个人能力是一方面,东吴实力也赶不上曹魏。

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是政治家。战争期间军事非常重要,曹操是军事家,曹操军事能力明显比刘备、孙权强,没有高人辅佐,三人之中比较,曹操最有希望统一全国。但是再给三人十年时间,刘备233年、曹操230年、孙权262年,从当时情况看,魏蜀吴三方打破不了平衡,还是没法统一全国。曹操再厉害,也无法消灭蜀汉、东吴。蜀汉地势易守难攻,诸葛亮是古今奇才,军事能力可能略强于曹操,曹操是随机应变能力强,诸葛亮是练军排兵布阵强。曹操无法消灭蜀汉。曹操也无法消灭东吴。东吴有强大水军,孙权在世;陆逊是军事家,进攻能力不一定比曹操强,但是善于防守,曹操无懈可击。刘备、孙权实力不行,消灭不了曹操。刘备、孙权两人夷陵之战以后,两败俱伤,两者无力再战,又重新认识到共同对付曹操的重要意义,还是要结盟的。政治就是没有真正敌人朋友,一切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上述情况来看,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多活10年,统一条件不具备,也无法统一全国。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曹魏综合实力逐渐超过东吴、蜀汉,也就具有统一条件了,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全国再次统一。古代时候,北方黄河流域经济比江南强,由于战乱,北方经济重心才南移,南宋以后,南方经济才比北方强。北方产马匹,古代骑兵队伍战斗力相对强于步兵队伍战斗力。这是多数情况下北方地方政权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活10年,谁能统一全国?

还是曹操。由于曹操善于吸取失败教训,他会巩固好北方大片领土政权,各方面事情做得更好,更踏实,宠爱人才的资本资源,更多更大一些。那司马懿能否最终出山,那就看曹操选择子孙后代哪一脉,曹丕不行,也许会看中曹植,潜力股,善调教,通过这一脉,也能够压过司马懿意外夺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砥砺前行,逐步消弱吴蜀两家势力,并最终统一三国分裂局面。

刘备曹操孙权如果三人都再活10年,谁能统一全国?

这三人如果都再活10年,首先被淘汰的是孙权,因为,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还在世,但是,他忙于内耗,对外除了夷陵之战占了上风,其余对魏蜀没有丝毫的建树,即便再活十年也是枉然。

刘备也不会有此大功,荆州丢失,东三郡得而复失,夷陵之战大败等一连串的失败,大伤蜀汉的元气,再有十年时光,仅仅能用来恢复元气。统一全国的征战,所需的兵力,财力等诸方面的因素,蜀汉政权都不俱备。

曹操没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全国,欠缺的就是时间,再有十年时光,曹操定能统一全国。

实质上,曹操在襄樊之战的后期,就己经开始布这个局了。

襄樊之战前期在关羽的打击下,曹操的确是慌乱了一阵,但是,在得到孙权的求和信,和徐晃解救襄城成功后,曹操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这时,曹操又恢复了他的多智和机敏。

首先,他让人抄写了几封孙权的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其实,孙权在来信中一再说,对此事要保密。曹操特意反其道而行的目的,就是要放大孙刘的矛盾,挑起他们之间的争斗,自已作壁上观。在孙刘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果断一击。

关羽撤退后,曹魏已经具备了围歼蜀军的实力了。张辽,徐晃大军云集在距离襄阳四百多里的摩坡持观望态度,并且,曹操还给曹仁去了一封信,叮嘱他不可追击。其用意就是要让关羽保持一定实力来和孙权进行一场血拼。可惜,关羽败的太快了,这个方法没能凑效。

不过,二年以后,又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

真实的历史上,曹丕放弃了这次机会。曹操在世的话,决不会失此良机。

曹操出手的时机,应选择在刘备攻打夷陵不下,陆逊坚守不出的时候。进攻的方式有两种,攻打蜀汉,从汉中和东三郡同时进攻。弊病是,刘备察觉到曹操一方有风吹草动,就会撤兵。孙权一方本来就不愿打,所以,刘备撤兵很容易。而蜀魏一但战事胶着,孙权不会错失进攻曹操的良机,曹操的进攻立刻变成了腹背敌。曹操不会犯这个错误。

另一种方式,攻打孙权,主攻方向会选择在荆州和扬州两个方向同时进攻。

此时,孙权就成了腹背受敌,东吴的主力都被孙权放在防守蜀汉的战场上。曹军会很容易在扬州打开突破口,一但曹军渡过长江,其陆军的优势将会得到充分的展示,孙权就不会有赤壁之战时那么幸运了。

刘备听到曹军进攻东吴的消息,不会主动撤军,相反会加大进攻的力度。东吴,在魏蜀两方的攻击下,失败将在旬日之间。

东吴消亡了,两败俱伤的蜀汉,又能撑多久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