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伯去世了,我爸妈当天就回去了,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当然要回去,侄子也是叔叔的孝子。
我大伯去世了,我爸妈当天就回去了,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我们家和叔叔家几乎就没什么来往了,最大原因是父亲去世的时候,堂弟明明在家里,却不愿意为父亲戴孝、送父亲最后一程。
堂弟的行为就像一根刺,不但伤了两家的和气,也让我们看清了他的的为人。
2010年,还未到60岁的父亲被查出患上肝癌,而且还是中晚期。我们从未想过,这样的病会发生在父亲的身上,在听到医生的话的那一瞬间,我们都不敢相信,打心底里我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那时候,我们家的日子才刚刚有点起色,哥哥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家,而弟弟妹妹们也基本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
眼看着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马上就可以享福了,最起码可以暂时地停下来休息一下,再也不用拼命的没日没夜地为我们攒学费、生活费了。
并且,马上就可以抱到孙子了,这也是父亲一直盼望着的事。
可是,这场要人命的病,把一切希望都搞碎了。父亲从被确诊到去世,还不到三个月。
刚开始,医生让我们做保守治疗,医生说:病人太瘦了,而且他的肝功能都已经基本没有了,所以,已经没有再做手术的必要了。
听了医生的话后,我们都很绝望,但仍然抱着一丝侥幸,希望还会有转机和奇迹的发生。特别是母亲,到处去打听偏方和到庙里去烧香。
以前躲在父亲身后的母亲,好像突然间爆发了无穷的力量一样,从各处抱回来了一袋又一袋的草药。
而父亲也极力配合,喝了一碗又一碗我们闻着都想吐的药汤。可这些都只是我们的心理安慰,实际上对病情一点帮助都没有。
越到后来,父亲的肝功能就完全丧失了,肝腹水越来越严重,半个月中有一个星期要住在医院里。
而且,父亲的胃口越来越差,到最后几乎一天到晚都没有食欲,他总说:肚子胀得难受。那时候,父亲已经不排尿了,所有的尿液都积到了肚子里。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我们太不孝了,不懂得想办法为父亲减轻疼痛,只是听从医生的话,每次出院后,都是让医生到家里为父亲打止痛针。
煎熬了两个多月后,父亲还是没能等到抱一抱孙子就走了。
按我们老家的习俗,除非家里没钱或特别年轻的,一般老人去世都会留过夜做法事的,特别长寿的还会多留一夜。
当时,在讨论父亲后事时,我们的本意是按习俗,给父亲做一天一夜的法事。可却遭到了叔叔的反对,叔叔反对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说父亲还没过60岁,还是得这样的病走的,不应该留过夜;
另一个原因是,父亲上面还有一个老母亲在,既然还有老人在,晚辈过世就不应该留过夜,以免惊到了老人。
我哥说:“我能填饭肚子,能有今天的生活,都是我父亲用命拼出来的,我们还没来得及报答他,他就走了,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痛,也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我不想他在最后变成一个笑话,还要遭受别人的指指点点,那我就枉为人子了。我阿一(哥哥的土名字)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所以,哪怕天塌下来,我都必须留我父亲过夜,有什么事我扛着,你们有什么不满尽管冲我来。”
有哥哥极力反对,叔叔哪怕有别的想法,也不能越过哥哥去办理、干涉兄弟的家事。
但是,叔叔还是记恨上我们家了。在我们老家,侄子女是要为去世的大伯戴孝的,并且还要跟着一起守孝。
可是,堂弟却不愿意。来帮忙办事的人帮堂弟戴上一节代表孝子的黑布条时,堂弟当场就扯了下来,并说:你们要戴你们戴去,关我什么事?
哥哥当时就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你也结了婚,需要怎么做不用我们教你。既然你不愿意戴孝,我们也不勉强你,毕竟,这讲究的是一份孝心。可有一点我得表明,你戴了这个,我们还是兄弟,如果你不戴,那我们就没必要做兄弟了。”
哥哥当时的态度特别强硬,他绝对不是说说而且,他是说得出做得到的。
哥哥说:“很多事情我都可以让步,我无所谓,唯独这件事不行。你今日的行为,是对你的大伯、我的父亲最大的伤害,你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那还做什么兄弟?”
当时,在场的人都劝堂弟戴上,并催堂弟说:去为你伯爷上支香吧,都说死者为大,你做子侄的,应该为你伯爷上香、磕头的。
母亲看到堂弟的所作所为后,也很心寒,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堂弟说:“里面躺在那的是你的亲伯爷,你们小时候没吃没喝的,都是他时不时接济你们,你们怎么都这么没良心,一点都不念他的好?
既然你不愿意就算了,我们也不逼你,就当你今天没有来过,我们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后来听说是奶奶把堂弟骂了一顿后,堂弟才不情不愿地过来给父亲磕了几个头,上了香就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当时,我们虽然很生气,但这件事对于失去父亲的痛,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我们都没理会他,都在忍受着巨大的悲痛,送走了此生最亲的人:我们的父亲。
这件事,我们谁也没有再提起过,表面看就过去了。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件事情永远也过不去,它就像一根刺一样,不提是不想再揭伤疤。
因为,这件事的背后是我们最大的痛,每每想起都会痛彻心扉。所以,我们选择了忽略,但,不等于原谅。
直到2019年,堂弟的老婆得了乳腺癌,把他们家本来就不多的积蓄都花光后,四处借钱都碰壁,没人愿意把钱借给他。
因为大家都知道,堂弟的所有家庭开支,包括他几个孩子的奶粉钱,都是靠几个妹妹打工挣钱支撑着。说穿了,堂弟就像一滩烂泥,只知享受而不思劳动。
谁把钱借给他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后来,堂弟打电话找到我们,哥哥对堂弟说:“你不应该打电话给我们的,几年前你已经把我们之间的关系掐断了。既然你都不想要了,就大家互不打扰吧。”
堂弟可能是走投无路了吧,哥哥就像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似的,他在电话里哭着求我们,说:“你们就原谅我吧,那时候是我不懂事,太任性了。”
可哥哥不为所动地说:“晚了,你大伯已经走了,你再也没有机会去为他做点什么了。当时我就说过,有些事我可以不计较,但,事关我父亲的事,我没办法去原谅。以后,你还是不要给我们打电话了。”
其实,自从送走了父亲后,我们家与叔叔一家,基本就断了来往。平时我们都在外面,彼此也当作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大家都没有刻意去挑明。
如今,被哥哥挑明了之后,我们与堂弟之间,就只剩下点头的缘份了。
现在,通过我自己的事例来回答题主:大伯去世了,作为侄子的,如果不是有不可抗拒的原因,不然就一定要回去送终。
我当时的感受是:那是我最亲的人,生前不能尽孝已经是最大的痛与遗憾了。只是希望他在走的时候,能有一份体面、一份尊严。
而这些都是我们做为子女应该做到的。作为侄子就应该帮助大伯维持这一份体面与尊严,不然,那如同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
这种痛和难堪,也是无法原谅的。
就像哥哥说的:很多事可以选择原谅和遗忘,唯独这样的事不行。
原谅的话,无形中就是背叛了那个已经不在了的人。
所以,为了不留遗憾,也为了不让自己余生都背负着一份愧疚和追悔莫及,就一定要回去。
时间不可倒退,这样的事情,没有人有任性的机会。
切记切记!
我大伯去世了,我爸妈当天就回去了,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我是兰州李永平,我来说说这个问题:一,大伯去世了作为侄子应该回去送终,而且必须要去,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去不了。二,侄子属于小辈,我们这里叫“孝子",死者为大,无论是千山万水回去送你大伯最后一程,与长辈告别,做一回真正的"孝子"。三,你回去了,给予了你尚健在的伯母、堂兄弟姐妹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这样的鼓励和支持。四,亲眼目睹和送别老一辈人的离开,升华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尽快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人。我是兰州李永平,欢迎您关注兰州李永平共同探讨我们身边的故事!
我大伯去世了,我爸妈当天就回去了,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这必须回去,责无旁贷。你大伯,就是你父亲的亲哥哥,都是你亲爷爷的孩子,这样的血缘关系,这样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必须要回去。
不要找什么借口,不要说工作忙。不要说路途遥远,只要想回去,就是在国外也能飞回去。
本人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2007年,我当时在广州上班。家里人打电话说,我婶子(爸爸亲弟弟的老婆)突发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去世。让我赶紧请假回家奔丧。
广州离我老家陕西关中,两千多公里。当时我工资也不高。买飞机票太贵,我就买火车票。
从广州出发,回来陕西。路上两天时间。在老家停留了三天(待客埋人两天时间)。再回去广州路上两天时间。总共请假一周时间(老板很不高兴)。但没办法,必须回家奔丧。
若不回来,亲戚朋友,家族长辈们就会说,不懂礼节,没有人情世故。好像在外面干了多大的事,当了多大的官一样(其实就是一个打工仔)。
所以,我明确的决定回家奔丧。题主朋友,你父母都回去了,你也必须要回去。你可以在埋人的前一天回去。就耽误两三天时间。
再说了,你若不去,不参加大伯的葬礼。那么,等你父母百年后,你大伯的孩子,人家也可以不来,照你样子学习,你到时候也没话可说。做人,礼要做在前面。不要等你有事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帮你。所以,你必须回去奔丧。
我大伯去世了,我爸妈当天就回去了,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叔叔50岁了还没有结婚,好不容易遇到一位28岁的女子,所以他非常珍惜这份感情,虽然这位女子的家在广东,距离我们广西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但是叔叔还是执意要亲自到她家里去,亲口向她父母提亲。
但是叔叔不会开车,所以要求我租一辆车并且开车送他和他的女朋友去广东。因为叔叔一直视我为他儿子,所以对我非常好,在我的工作方面以及在经济方面甚至是对我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叔叔开口,我不好意思拒绝。
2017年的6月14日这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这一天是我跟叔叔和婶婶去广东的日子,也是大伯去世的日子,同时也是堂哥误会我的开始。那天我驾驶着车辆载着叔叔和婶婶,开到广东境内的时候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父亲在电话里头对我说:你大伯刚才去世了,我打电话通知你一声。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只回答一个“哦”字并且告诉父亲我正在开车,不方便打电话,然后就挂断电话了。之后我把车辆停靠在路边并且把大伯去世的消息,告诉叔叔。
叔叔对我说:掉头,回家。
我说:难道你不去婶婶家了吗?我们已经到广东境内了。
叔叔说:我亲哥哥去世了,我怎么能不回去送他最后一程,去你婶婶家的机会以后还会有,同时他也是你大伯,你不想回去送他吗?
我何尝不想回去,可是我无能为力,因为我已经开了将近13个小时的车才开到广东境内,没有休息就直接开车回去,相当于我要连续开26个小时的车,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根本就办不到,所以我把这个情况跟叔叔说明。
当时已经晚上十一点,叔叔却让我开车到动车站然后我们一起乘坐动车回去,于是我打开手机,通过互联网查询是否还有动车票卖,结果经过我的查询,当时并没有动车票卖,所以我就跟叔叔说,我们就不回去了吧。
叔叔听了我的话之后,沉默了很久,于是我又对他说:即使有动车票回去,我们就得把车辆放在动车站,而我们的车是租来的,无论是否驾驶都按时间收费。
如果把车放在动车站,不仅浪费钱而且还很麻烦,因为到时候我们得乘坐动车下来拿车。我说完这番话,叔叔才同意我继续往婶婶家的方向开。
那天晚上,我们在婶婶家附近的一家旅馆居住,第二天早上才去婶婶家,之后叔叔开门见山地跟婶婶的父母说明来意,并且告诉他们,我们家里有事,要急着赶回去。
婶婶的父母觉得我叔叔是一位老实而且重情义的爽快人,所以也爽快地答应他们的婚事。之后我们早上8点钟,从广东省佛山市赶回广西,我驾驶着12个小时的车,在晚上八点钟的时候才回到家。
可是按我们当地的风俗,人去世之后是第二天的中午十二点之前安葬,所以我们虽然赶回来了,但是他们已经把大伯送上山安葬了。我们没有来得及送他最后一程,因此堂哥认为我在家里打游戏,所以没有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
他觉得我不孝顺而且不团结兄弟,所以从那天起,堂哥没有再跟我说过任何一句话,就连我过生日的时候,宴请他,他也不来参加宴会,但是我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他会来参加。
导致堂哥误会我的原因,我认为,其实是因为我的父母,没有把我的情况告诉我堂哥。如果我父母,告诉我堂哥说,我开车送叔叔和婶婶去广东,路途遥远暂时回不来,堂哥也不至于误会我,而堂哥不知道我去做什么,所以如今他仍然埋怨我。
事后,我去跟他解释,他虽然知道是自己误会了我,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面子,所以不肯接受自己的错,因此他如今对我依然很冷漠。而他原先就知道叔叔去广东,所以叔叔虽然没有回来参加葬礼,他也没有埋怨我叔叔。
根据我的经历,大伯去世了,爸妈当天回去参加葬礼,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我认为应该回去,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自己不能回去参加葬礼,应该交代父母跟逝者的家属解释你为什么不能回来,防止跟我一样被误会。
同时没有必要亲自打电话告知逝者的家属自己回不来,因为那天他们不仅伤心而且还会很忙,所以我建议,让家里人或者其他亲戚帮忙转达一句话,告知他们,我们回不来就可以了。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应该去参加亲戚的葬礼,理由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理由,是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就算是跟过世的伯伯没有感情,同时跟他们的家人也没有感情,也得为自己父母的颜面考虑,看在父母的份上,回去参加大伯的葬礼。因为大伯是父亲的哥哥,作为父亲的孩子出现在葬礼现场,至少别人会知道父母教子有方,孩子孝顺懂事。
第二个理由,是于情于理都得去参加。
因为大伯是家里的亲戚,他离开人世之后他家里人举办葬礼,作为亲戚的我们应该到场参加,表示对逝者以及对逝者家人的尊重,所以去参加葬礼才符合情理,不去参加葬礼亲戚会认为我们不团结亲戚,甚至会认为我们瞧不起亲戚。
第三个理由,是为了自己的以后着想。
我们都知道,在葬礼那天,是要办宴席的所以会很忙,逝者家属在那一天会很伤心,所以他们负责守灵,而我们作为亲戚的就得负责帮忙煮饭菜或者帮忙招呼外来的客人。人都是相互的,今天他家里有事我们去帮忙,明天我们有事,别人才会来帮忙。
结束语
其实我认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戚,相处得学会换位思考以及学会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矛盾发生,毕竟每一个人都会有难处,都会有自己的缺点。所以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相互理解,亲情和友情才能更长久。
我大伯去世了,我爸妈当天就回去了,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回答这个问题,我给你讲件上不久发生的事就明白了,你究竟要不要回去送大伯。
六月十三号,我父亲的堂弟因癌症去世了,注意,是父亲的堂弟,不是亲弟,肯定没你大伯亲。这位堂叔的儿子给我们打了电话,第二天我就从中山坐高铁回了家,不仅是我,堂叔的所有亲侄儿,与我样的堂侄儿,都从各省赶回家!这就是亲情,家族团结的表现。什么是自家屋里,便体现在这种红白大事上来来帮忙,平时忙来往少无所谓,一到这样的关键期,必须到场,这样才是一家人!顺便说一句,我堂叔不是什么当官有身份人的,就是一个农民工而已。也正是因为我们家族的团结,在村里才没人敢欺负你!也能得到别人的羡慕与称赞!
当然,忠孝难两全,如果你为国家尽忠可以不来,都能理解,否则亲大伯去世必须到!钱是赚不完的,当你父亲去世,大伯家的儿女不到,你就知道是什么滋味了!很多时候,亲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