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稳定ESP是否被神话?

车身稳定系统ESP是否被神话,关键在于驾驶者如何去看待ESP。不同的驾驶者因为性格不同、心态不同、认知不同,对于ESP的理解也完全不同。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在一定程度下的确可以对修正车身起到很理想的效果,但即便是ESP同样是有极限的,超过了极限ESP也会失去作用。

简单来说ESP仅仅是帮助驾驶者对单个或几个车轮进行制动,从而将存在失控风险的车子重新修正。而这种调整是有限度的,一旦突破了极限,ESP也是爱莫能助。比如汽车在冰面上行驶,4个车轮都失去了与地面的附着力,这时的ESP提示灯狂闪,但车辆依然会失控。所以ESP的功能确实很强大,但也不要去神化。

要明白一点,ESP系统并不能提高车辆的物理极限。如一款车横向最大极限为0.3G,那么对于这款车而言无论是否配装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它的横向G值都为0.3G。而配备ESP系统的意义在于,当车辆即将突破极限或已经突破极限时,ESP系统会及时介入重新将前后或横向的加速度往回拉,但所能拉回来的是有限度的。比如横向极限为0.3G左右,但过弯时车速过快达到0.5G。

这时ESP及时介入将呈现车轮打滑的车子重新给按住,也就是说这款ESP横线所能施加的减速度最大为0.2G。而如果是以更快的速度过弯呢?横向达到0.6G甚至更高?这时即便ESP介入依然压不住横向的加速度,也就是说此时即便ESP及时介入,车子依然还会失控、还是会撞到护栏。比如一款车过弯时极限速度70km,即便配备ESP,过弯时速达到80km一样会失控。

但如果是在70km以内呢?在这个速度以内过弯产生的横向加速度可能导致的侧滑,ESP则可以很好的修正。如上图所示,汽车G值表,中心点为静止或匀速行驶的车子。当车子提速、减速、过弯时,中心点就会产生移动。比如提速时,中心坐标会后移,减速则会前移,可以理解为重心。只要中心坐标在圈内,那么车子就处于被稳定控制的状态。而一旦以较高的车速过弯或猛打方向时,中心坐标很可能移到圈外。

当然车速不一定很快,地面足够滑(比如冰雪路面)时打方向,即便车速不快,既然会产生更强的横向G值,同样会导致中心坐标移出圈外,此时视为车辆失控。而ESP必然会介入,然后持续不断的制动打滑车轮、限制发动机扭矩输出,目的是将出圈的中心坐标重新拉回圈内。这个过程就是重新建立轮胎与地面附着力的过程。但ESP修正车身是需要时间的,关键在于能否赶在碰撞之前重新控制住车辆。

ESP很有用,但并不是万能的

为什么说ESP很有用?因为只要车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车轮只要出现打滑,ESP就会及时介入,而无视实际的车速。简单点说就是20千米时速打滑,ESP系统会介入;200km时速打滑,ESP同样会及时介入,所以说这个ESP系统非常有用,因为只要车轮出现打滑它绝对不会偷懒。但问题是20千米时速下的失控与200千米时速下的失控所蕴含的动能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这两种失控状态所产生的横向G值是不同的,而ESP所能施加的最大减速度是有限的。所以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ESP的效果进行判断,如上图所示,这辆保时捷开始剧烈的旋转,这时的ESP是否介入?答案是肯定的,ESP依然在努力的限制打滑,但问题是4轮全部失去与地面的附着力,ESP限制扭矩、制动打滑车轮是需要过程的,这个过程随着横向G的增大而拉长。

也就是说在ESP还没把车子压住时,车子已经与护栏发生碰撞了。所以这就是ESP所做不到的事情。而如果车速不是过快,急变线时所产生的横向G没有超过极限或没有超过极限太多,那么ESP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驾驶者重新控制车辆。如上图所示,ESP在车子碰到塑料桩前及时控制住车子,不免了碰撞的产生。所以ESP非常有用,但关键在于驾驶者怎么去用。

ESP系统对打滑车轮的修正是持续且从不间断的,也就是说只要场地足够大,且道路平整无障碍,那么无论车速多快,ESP系统都能控制住车子,无非就是耗时的长短。可问题是咱们的实际道路并不是无限大,道路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阻碍(行人、其他车辆等等)。也就是说给留ESP调整车身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车子在高速上急变线时侧滑撞护栏,并不是ESP系统没起作用,而只是留给它的时间太短,没来得及重新控制车辆就已经碰撞了。

ESP的本质就是通过电子系统帮助驾驶者限制发动机扭矩,帮助驾驶者踩刹车。只不过驾驶者制动会同时制动四个车轮,而ESP系统则会有选择的进行制动。比如某车右侧车轮打滑,右侧车身因轮胎打滑移速降低,而左侧车轮速度并未改变,此时车身会向又偏移(如上图所示)。ESP介入限制发动机扭矩,对未打滑的左侧轮施加较大减速度,降低左侧车身的移动速度。

这个过程就是修正车身或抑制车身继续向右倾斜的过程,同时会对右侧打滑车轮施加较小的制动力(为啥是较小?因为打滑的车轮制动力给大了容易饱死),降低轮速从而恢复与地面的附着力,这时ESP完成了它的工作,驾驶者重新控制车辆。当然这建立在车速不快或地面不滑的情况下,而如果车速过快或地面很滑时,右侧车轮刚一打滑,可能车身就严重倾斜直接撞击右侧护栏,ESP来不及调整车身。所以ESP很有用,但ESP不是万能的。谨慎驾驶,控制好车速才是最关键的。

车身稳定ESP是否被神话?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这项安全配置在欧美国家早已被列为一项强制的汽车基础配置。我国虽然还未把ESP列入到强制清单之中,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汽车是否配有ESP,作为判断汽车是否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ESP真的就如网友们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吗?它在关键时刻真的能保住我们的小命吗?ESP是否被大众神化?壹车热评今天就来为大家浅谈一下。

ESP,它是属于德国博世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至于博世公司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大家只要记住它是德国一个从事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的工业化企业,一个在世界500强里也排名靠前的牛逼公司。而其他品牌的汽车公司也有研发出类似ESP的安全系统,如丰田的VSC,宝马的DSC等。

ESP的组成构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方向盘传感器;纵向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等等。当汽车因速度过快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时,ESP的各个传感器会立刻把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ECU,然后ECU会分析汽车此时的行驶姿态,并对产生转向不足一侧的车轮进行制动控制。

此时车身会向另外一侧产生一个相互对抗的拉力来对车身进行修正,在控制车轮制动力的同时,ESP还可能会主动减小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这些动作都是用来主动调整此时此刻汽车出现的错误姿态,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当汽车在急刹情况下因车轮抓地力不够而产生车身跑偏的情况时,ESP会主动降低抓地力较强车轮的制动力,让车身能以一个正确姿态进行刹停。同时ESP也会在我们点刹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各个车轮之间的制动力差异,保证车身行驶过程中的正确姿态。

那么ESP既然这么有用,它会不会也有自己的缺点呢?当然会有,万物皆有正反面,ESP也不例外。在国际上有一个公认衡量汽车安全性的测试方法——麋鹿测试,它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测试车辆避险能力的项目。

麋鹿测试的方法是让测试车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进入测试区,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进行高速闪避。前排的两位测试人员通过逐步提高车速的方法来进行反复尝试,并在汽车达到失控状况时对当时的行驶速度进行记录。同时再进行两次验证,确定失控车速数值的可靠性。

通过这种测试我们的工程师们已经得出ESP是有一个速度极限值,根据不同车型的不同设计标准,ESP的这个极限速度值大概是60-70KM/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当你的车速超过这个极限值时,ESP能发挥作用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有的同学可能就会有疑问,那汽车在时速超过60-70时ESP就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前方突然有障碍时难道不能进行紧急避让吗?

壹车热评的答案是:可以,但它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首先需要进行紧急制动。

当高速行驶状态下突遇障碍物时,首先要做的是抓紧方向盘,尽可能的进行刹车,如果真的刹不住也最好往上撞。就算你想进行紧急避险,那也最好将速度控制到ESP的极限数值以下,因为你在时速60-70以上做紧急S型弯避险时,汽车翻车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小伙伴们,你们的爱车有ESP吗?在行驶过程中是否有遇到过紧急避险的情况?你们是怎样应对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车身稳定ESP是否被神话?

谢邀。

题主将esp作用理解错了,esp不是提高汽车操控极限,也就是侧滑极限。车辆的物理极限是车子本身性能决定,esp能把车快要超出极限或已经超出极限的时候去尽力挽救。通俗的说如果你过一个弯的极限速度只有20公里每小时,esp会在你要超过20公里每小时去挽救的车身姿态,作用时间只和车子物理极限有关,和速度无关。

而麋鹿测试是国际间惯用的一种测试车辆避险能力的项目,最早由瑞典产生。方法是车辆满载状态下(四名乘员,同时行李箱负载相应配重)以恒定速度进入测试区,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进行高速闪避。由前双座两位测试人员反复进行,逐次提高车速,在达到失控状况下记录当时的车速。

esp作用机理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当车辆横摆角速度较大或者质心侧偏角较大时,轮胎侧向力饱和,ESP就会出一个用来纠偏的横摆力矩,这个横摆力矩通过纵向力实现。转向过度一般使用制动外前轮,转向不足一般是制动内后轮。

很多人问的esp到底有没有用。首先肯定是有用的,不像有些人说的esp是鸡肋。如果真没用,欧洲北美很多国家怎么会都强制标配esp,你真当他们钱多的烧啊。没错,你有可能一生都用不上esp这个功能,但可能用一次就救了你的命。当然,也像题主说的,不要把esp神话,它只是一个主动安全设施不能提高你的车极限,远没有自己开车小心来的重要。就像有人调侃的,开车都不系安全带的人,还整天强调esp的重要性。

车友会群主,玩越野,玩飘移,利用休息的时间亲自码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车主的各类问题,想发私信提问的也可以一对一解答!另外也给车主准备了实用小工具,如轮胎升级计算器、汽车残值计算器等,关注即可用!

车身稳定ESP是否被神话?

你好,我是对ESP有所研究的珠海交警!

什么是ESP?

ESP是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由博世公司率先发明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侦测到你的车濒临失控的时候,通过主动对部分或者是全部的车轮施加制动力以及控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来帮助你把车辆拉回可控状态。

ESP如何实施救车?

举个例子,当你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突然说碰到一个障碍物需要做出一个紧急避让。做出的第1个转向,司机会快速向左转弯,这个时候偏航率传感器就会发出转向不足的信号,这就意味着司机就会径直的冲向障碍物,ESP就就会在瞬间紧急制动左后轮,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所需要的反作用力,使得汽车按照转向意图行驶。

在第2个转向反向转向的时候,又会发生转向过渡的问题,车尾就会甩向左侧,在这种情况下,ESP就会在瞬间将左前轮制动修正车辆,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次救车。

这里所谓的制动哪个轮子仅仅是模拟的情况。真实情况下,ESP会依据车身传感器的动态参数,不停的改变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力,所以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发现ESP的介入也是作用在某个依然有附着力的车轮上面,也就是说ESP是有极限的,如果说你开的飞快,突然变相4个轮子都失去了附着力,ESP就无能为力了。

ESP也有高低之分

另外还有一点要指出的ESP它有性能高低之分,像ESP的产品供应商,全世界也就聊聊几家,很多厂商用的都是同一品牌、同一款的ESP产品,但是ESP除了硬件还需要软件匹配跟调教,而这个是由厂家依据自家车身的重心,一些刹车制动力,悬挂等各方面参数去完成的,所以会导致每一个车型,甚至说同款不同代的车ESP的效果都有可能不同,甚至天差地别。像有些车虽然说号称用了最新版本的博世ESP但是真正出险情的时候只会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关键的主动动态制动反而很垃圾,这就是软件调教带来的差异,说白了就跟悬架调教其实差不多。

有ESP就一定安全吗?

由于国内对ESP没有强制性的安装要求,也就没什么性能测试了,所以你并不知道你在ESP是神队友还是猪队友。另外不少厂商都会拿ESP作为一个安全卖点,做卖点可以,但是不要吹得天花乱坠,什么120公里ESP成功救车,什么不再畏惧湿滑路面。这无形中模糊了很多人对车辆极限的判断。

ESP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辆车在过某个弯的速度极限是恒定的,跟轮胎悬架重心高低这些影响车轮附着力的因素有关,其实跟ESP没有关系。ESP只能是提升在极限情况下成功过弯的概率。什么意思?比如说假设一辆车过一个弯的极限速度就是100公里,那某司机以90公里的速度过弯,成功率是10%,有个高性能的ESP辅助,为司机过弯的成功率可以提升到50%甚至70%,但是如果这个司机是以120公里的时速过弯,4个轮子都侧滑再厉害的ESP都没用,车子一定会滑沟里去的。

总的来说,没有一套安全的装备可以保证你在极限操控的时候100%的成功,切勿想当然的觉得有了ESP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是万万不可的,ESP并不是万能的。

车身稳定ESP是否被神话?

经常都能听到消费者喊“没有ABS、ESP系统的车不买”,现在汽车配置是越来越高,消费者也越来越依赖这些功能,比如ESP系统一直都被传的很神乎。

ESP车身稳定系统,当汽车转向力过度或者不足,ESP都会进行介入,施加一个反向的力,从而保证汽车能够在正常轨迹上行驶,防止侧滑和甩尾。

比如在行车过程中,ESP会实时监测你的行车动态,当车主在驾驶汽车的时候,突然往左打一套,立刻又往右打一套,此时车尾就会出现要甩出去的感觉,那么ESP就发挥作用了,及时给后轮施加制动力,保证车身能够平稳的行驶。

简单来说就是保证汽车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偏离期望轨迹,看起来这个功能貌似非常重要,特别是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但很多车主在开车的时候都会选择关闭。

ESP的作用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功能来使用,超过一定的车速也就丧失了作用,根本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效果。

ESP作为ABS和TCS的扩展功能,有这个功能肯定会比没有的好,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保命,但没必要把这个功能说成是驾车必备的,作用并没有这么大。

上面我也说过,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车速大概超过70km/h,基本上可以说是失效了,除非在把车速降到作用范围内。

当然ESP系统在湿滑雨雪的路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防止车子出现侧滑。而在某些情况就是鸡肋了,比如在泥地或者在冰雪路面爬坡,只能起到反作用。

这些功能只能作为驾驶辅助,没有这些功能你也可以行驶,导致这些情况的发生还不是因为车主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暴力驾驶,只要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功能。

车身稳定ESP是否被神话?

「ESP·车身稳定程度」功能是否被神话?参考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即可找出答案

(鉴于每年的年末都会有大批新手新车上路,本篇会相对全面的为新手用户普及关于ESP的知识)

内容概述:

  1. ESP系统真实功能
  2. ESP系统衍生功能
  3. 智能驾驶系统的基础平台解析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释义为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程序。对于这一系统存在普遍的错误理解,首先这套程序并不是完整且独立的硬件结构组成,而是由多套控制系统集成后的升级,比如以下四组。

  • ABS刹车防抱死系统
  • EBD制动力分配系统
  •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 VDC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程序

而ESP只是德国博世公司的命名,其他车企也有功能相同但不同命名的程序,不过基础都是要基于上述结构的。当然硬件结构还要加入多类传感器,比如横向、转向、轮速等等硬件与固件,控制单元起到“调度·协同”的作用。

真实功能:ESP是用于提升车辆的驾驶乐趣(操控极限),还是用于其他呢?

理论上对于驾驶乐趣是会有些提升的,但是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些量产汽车在打开ESP程序后进行麋鹿测试,这是模拟核载四人与行李进行高速急转弯,找出失控测试时速的测试。

实测过的部分车辆可以达到≥65km/h的水平(涵盖SUV),但是在关闭ESP后却会在60km/h左右时急转侧滑。然而很尴尬的是专业测试人员可以在同样关闭ESP后,通过驾驶技术将策划极限车速提升到接近70公里时速的标准,那么ESP到底能不能提升驾驶乐趣呢?

这是个不会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核心因素取决于驾驶技术,但基于绝大多数家用汽车用户没有这种驾驶能力,所以实际还是有一定的提升能力,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对驾驶安全的提升,参考下图组。

正如上文所述,ESP事实提高了车辆高速急转的失控时速标准,如何提升?方式其实很简单,比如在摩擦力较低的道路转弯,此时产生的横向作用力大于后轮的摩擦系数,车轮打滑车身就要横移了。

而此时ESP控制系统通过是不同车轮刹车分泵输出不同的制动力,以外侧车轮摩擦力对冲作用力,以内侧是车轮的制动摩擦力(拉力概念)抵消部分作用力;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下就能让车身不打滑了,当然期间还要通过EBD/TCS对前后制动力进行分配,也要用ABS防止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

(下图组为没有或有ABS系统的急刹车结果,注意观察车轮转向角度,在抱死后是否能起到导向作用)

普通汽车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的汽车的失控极限车速是多少,在用车过程中是可能出现错误操作的;而在车辆即将失控的瞬间ESP起到了作用,用户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发现汽车自动修正,至此学会应该如何控制车速,这是不是对于驾驶安全和道路安全都有提升作用呢?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是要付出代价的,ESP的作用就是降低“长一智”的成本,不过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汽车时代中,ESP还有更大的价值。

一阶·智能程序
  • 电子手刹&自动驻车
  • 上坡辅助
  • 陡坡缓降

这三项基础配置相信很多用户的车辆都有配备,而这些功能都是基于ESP系统的硬件平台衍生。

比如电子手刹往往只被认定为“美观设计”的需求升级,实际这是错误的理解;普通机械手刹系统拉起后只能制动后轮,中高速应急制动是很有可能造成车辆侧滑的;因为道路总是右侧偏低,车辆重心偏向右侧则后轮摩擦力大,制动抱死则会产生往右侧的拉力,甩尾就是利用两轮摩擦力差值实现。

然而电子手刹强制制动可实现四轮同步制动,而且可以做到ESP系统全时介入,在保证车身姿态稳定时全力刹车。同时ESP还能够做到「刹车优先」,在系统强制运行时(包括正常刹车),此时油门踏板是不起作用的,错踏也不用担心车辆失控。自动驻车则可在打开车门或挂P挡后自动拉起手刹,对于比较粗心的驾驶员而言,这也是重要的安全配置。

重点:上坡辅助指车辆在坡度>3或4度的路面起步时,松开刹车踏板切换油门踏板的过程中,ESP会持续2-3秒的持续主动刹车,这是防止车辆溜坡的设定是。如果操作速度快则加油门后随即会取消,是不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呢?

陡坡缓降的作用就更大了,在摩擦力低的坡道下坡时,如果担心制动力控制不当导致车辆打滑;那么开启HDC按键后,松开刹车踏板也不用管油门,车辆就能够以安全的时速,通过ESP系统自动下坡,没有ESP何谈这些功能呢?

二阶·智能安全
  • AEB·主动刹车
  • ASS-自适应巡航

辅助或准自动驾驶的基础是这两项程序,实现主动刹车是通过前置测距雷达与视频采集系统,在发现障碍物后通过ESP调用ABS进行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则是行驶中的主动刹车,之后再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恢复巡航车速。

如果说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普及的话,技术溯源其实还是最基础的车身稳定控制平台;所以至今还没有装备ESP的车辆确实不够理想了,除非是价格定位<5万的车辆。

(超过该标准且仍为装备ESP的量产车仍旧存在,这些车建议慎重选择)

最后说明:ESP与部分衍生功能,在特殊天气或路面情况中是不能使用的,这也是ESP提供「OFF」关闭按键的原因。

比如定速巡航与自适应巡航都不能在雨雪湿滑路面使用,因为减速后的自动加速是由ECU行车电脑控制;过程中会以高转速进行几乎全力的加速,此时车轮输出转矩过大,很容易造成车轮的打滑。即使ESP可以即时修正,然而如果是在冰面则轻微打滑已经可能造成侧滑了。

其次车辆在泥地或冰面起步时需要关闭ESP,尤其是越野车型需要关闭;因为TCS/VDC程序会在车轮稍微打滑后随即限制发动机输出功率,但是在这种路面起步时打滑是正常现象,所以如果不关闭则能以正常驾驶车辆。关于ESP系统的相关问题就聊这些了,新手司机有必要掌握这些知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