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经常地板油开车,都是接近红线换挡,发动机是否撑得住七八年?

水温上来才这么开,换机油也是换的比较提前,5000KM就换。

运行中的发动机可以看作是由多个系统所组成的综合体系,超高的转速是否对机体造成伤害不仅仅在于转速本身,也就是说只凭转速高低判断对机体的损害是不严谨的。发动机超高转速运行时的水温、油温是否处于合理范围,机油是否足够黏等等,这些参数才是决定发动机超高转速运行是否存在危害的关键指标。

所以发动机超高转运行不算什么,关键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高转速运行。实际上这就好比人类过冬,无论冬季多么寒冷只要穿得足够多就能保暖,人也就可以活下去。对于发动机而言超高转速属于恶劣工况,恶劣工况下只要提供足够的保护就能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而不出问题。超高转速运行所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发动机要面对高温、高负荷,对冷却系统以及机油有严格的要求。

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机油

发动机在理想条件下运行时,其内部零件都会被机油的油膜所包裹,存在相互摩擦的两个部件间(如活塞、缸套)由于油膜的存在而避免了直接接触,所以只要油膜不发生破裂,就不会出现严重的磨损。但任何机油共有的特性就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稀,这个特性无论是矿物质机油、半合成、全合成机油都不能避免。上文曾提到过,当发动机保持超高转速运行时必然要面对高温、高负荷的冲击。

高温所指的是水温、油温,当然当今大部分家用车只有水温表而省略了油温表。但油温升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上图所示某老款德系车的机油温度表,它的峰值温度可以达到170摄氏度。伴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机油会越来越稀,油膜会越来越薄,这时超高的转速所带来的负荷就容易破坏油膜。存在相互接触、摩擦的两个部件一旦失去油膜的隔绝,就会产生磨损。所以想保证超高转速下的发动机不出问题,只要确保机油的黏度足够大,足够应对高温高剪切即可。

按照这种思路只需要增加机油黏度、缩短更换周期、提高机油品级就可以了。比如频繁地将转速拉到6000转以上甚至更高,那么机油标号至少是40打底的全合成。厂家给出的换油标准如果是1万公里/12个月,那么经常拉高转速的机器换油周期可以为5000公里或6个月,如果驾驶极为暴力,那么这个周期可以进一步缩短。简单点说就是发动机越是极限运行,所产生的热冲击、负荷对机油的影响越大。

机油的寿命也就会变得更短,对发动机所能起到的保护时间也就越短,所以需要缩短更换周期。场地赛车每跑一次比赛就会换一次机油,原因就是全程保持接近红线的转速对机油的影响太大。而问题中频繁的地板油起步、频繁的接近红线换挡,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赛道工况,所以机油更换要频繁、机油黏度要足够大。厂家建议的机油标号可以是20黏度,这基于1500-3000转的理想工况。

而6、7千转持续的运转属于极端工况,所以40黏度起步,60黏度最稳妥。实际上面对不同的工况要选择不同的机油黏度,如上图所示斯巴鲁BRZ在日常代步工况下所需要的黏度仅为20,而在高转、高负荷工况下所需要的机油黏度为40,如下图所示。主机厂为高性能车型所提供的机油一定是多选项的,因为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肯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使用。实际上国内WRX STI玩家下赛道时选择的机油为60黏度,原因就是防止高温高负荷状态下机油变稀、黏度下降最终导致油膜破裂。

选择高辛烷汽油避免爆震

看过头文字D漫画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车队成员在赛前都会到油站加高辛烷汽油。高辛烷汽油实际上就是高标号汽油,利用异辛烷值的化学特性防止混合气在高温下产生自燃。这里或许会产生一个问题,比如某款车厂家要求加92号汽油即可,还有必要加95号或98号汽油么?要搞清楚一点,厂家的建议始终是建立在日常工况的基础上的,日常用车谁没事地板油起步?谁会把转速拉到红线再换挡?

高昂的燃油价格是阻碍,其次日常拥堵的路况也没办法实现这种极端驾驶风格,所以厂家的建议往往都是结合日常实际工况所制定的。日常工况下(1500-3000转)使用92号汽油没问题,转速偏低、热负荷不高,冷却系统可以从容地导出燃烧室的热量,从而避免热堆积。但如果是长时间保持接近红线转速运行呢?这种极端工况下就存在形成热堆积的隐患,也就是说燃烧室的热量没办法迅速排出而越积越多,最终导致燃烧室温度提高。

而不断提高的温度最终还是会导致部分混合气的自燃而形成爆震,爆震对发动机寿命的影响是明显的。我们不妨去思考为什么赛车燃料都会添加大量的醇类(醇类燃料的确会缩短里程,但并不会降低动力),实际上就是利用醇类的高辛烷来抑制爆震。发动机在极端工况下出现爆震的机率更大,所以提高燃油标号是更稳妥的选择。在冷却系统不能及时运走热量时,只能利用燃油自身的抗爆能力来规避爆震。

所以即便频繁地高转速运行、经常的红线转速换挡,只要保养得当,发动机同样不会出现问题。关键就在于机油、燃油,高粘度高品质的机油短周期更换,确保足够的黏度来降低油膜破裂的风险。其次利用高标号汽油自身的抗爆震能力,在出现热堆积的情况下避免自燃从而规避爆震。总而言之转速的高低不能视作发动机寿命长短的依据,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选择不同的保养、使用方式才是关键。

开车经常地板油开车,都是接近红线换挡,发动机是否撑得住七八年?

这个问题的提问,主要问题涉及两个:一是发动机高速运转;二是高转速下换挡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其实,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共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即还有变速器与发动机的相关性。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按现阶段最普遍的发动机:电喷多缸四冲程汽油机来说吧,开车经常拉高速,这并不符合发动机性能的要求,发动机的运转速度,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转速的运转对发动机都不利,发动机高转速下工作,其发动机的润滑性能会下降,润滑效果会不佳,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假设润滑油选用合理和机油泵工作正常,机油过滤通畅,甚至包括发动机的点火时间都正常的前提下,也是如此。原因是:高转速下运转,发动机活塞、缸筒、活塞环、连杆、进排气门、摇臂、凸轮、凸轮轴等部件都是需要得到良好润滑的部件,有其中一个出现干磨擦,都会导致发动机损坏。高转速下运转的发动机,其燃烧室的温度会很高,且混合汽燃烧时间非常短暂,工作环境温度非常高,而机油的润滑效果会下降。顺便说一下,机油的作用,对理解该问题有帮助,其实机油的作用不仅仅是润滑,除了润滑作用外,还有密封、冷却、减震、清洗、防锈等作用。所以,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对发动机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影响。过低转速下运转的发动机,由于运转速度过低,机油泵的泵油量会下降,又因工作环境的温度过低,润滑油的油膜相对增厚和不均匀,机油落回油底的速度会相对变慢等。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发动机在高转速下进行换挡的问题,自动挡汽车有传感器提供数据,电脑负责接收和处理数据,从而下达相应的指令,人为干涉不了,在此就抛开自动挡变速器不谈,仅手动挡的变速器而言,说到变速器又不得不说还有另外一个部件,那就是离合器,因为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发动机的曲轴刚性连接,而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的主轴刚性连接,而发动机的动力传输是由发动机的曲轴传给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再由离合的主动部分传给离合器的从动部分,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又传给变速器的输入轴,经过变速后,最后由变速器的输出轴带动汽车的行走系统,从而带动汽车向前或向后行走。

最后,回答关于发动机高转速下经常换挡,对汽车使用寿命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很难给出能用多少年,因为,汽车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汽车本身的质量,使用者的方式方法,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经常运行的路况,施加给汽车的外部荷载等。由于汽车的使用寿命与上述各种条件直接相关,所以,汽车的具体使用寿命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并非人为的主观意断,不是拍拍脑袋说多久就多久,不是拍脑袋拍出的。不过,根据日常用车经验进行比较,只要不是人为因素,一般,大概用个四、五年是不可能大修的。

希望广大的汽车拥有者,尽可能不要让汽车发动机经常拉高速,也不要在发动机转速接近红线时再换挡。除非你有钱、愿意这么做除外。更希望广大车友文明驾驶!安全第一!

开车经常地板油开车,都是接近红线换挡,发动机是否撑得住七八年?

频繁高转驾驶的汽车-发动机磨损程度更大但无需担心使用寿命

内容概述:

  1. 健康转速概念
  2. 红线转速概念
  3. 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计算

汽车频繁的拉高转速行驶,是否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无需争论,因为转速越高必然磨损速度越快;每次做功时都会产生磨损,而转速指每分钟内做功的频率,四冲程发动机是曲轴每转两圈做功一次,那么高转速当然等于更大程度的磨损了。

这就是标准答案,但是多高的转速才属于高转速,维持在哪一范围才能有效控制磨损呢?

转速表解读

相信绝大部分用户驾驶的汽车都是有转速表的,而只要有转速表就一定会区分出「红色&白色」区域;红色可以理解为预警或警示,转速表的警示有三重含义。

首先的高转速等于非常高的车速或加速能力,驾驶要注意安全;其次则是即将减速断油,普通家用代步汽车会限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虽然理论上只要不限制,内燃机也能够实现上万转的高转速,但是磨损真的就无法理想的控制了,重点是第三重含义。

问题:将转速拉升到红线6000/7000rpm区间后,发动机的噪音是不是非常的巨大呢?声音强度的升高等于说明了磨损程度的加大,因为声音的传播依靠的是物体的振动,物体震动会引发空气的振动——声波就是振动引起。

内燃机的结果非常复杂,转化机械能依靠的热能推动活塞往复运转,活塞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运转;同时为了规律的打开与关闭进排气门,机器还要设计出气门凸轮轴,这些结构都是存在磨损的,即使有机油的润滑也不能避免。

物理接触与碰撞会磨损突桃、活塞、缸壁和曲轴轴瓦等等零部件,所以避免高频率拉高转速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喜欢这种驾驶感受也可以不用想太多,但要做好面对一些问题的准备。

  • 机油损耗快
  • 机油性能衰减快
  • 更容易出现烧机油

每次拉高转速运行时,气缸燃烧室内部都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高温会造成正常标准的烧机油,机油蒸汽是难免要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的。所以合格发动机的制造标准不会要求绝对不烧机油,而是以「≤0.3%·燃油机油消耗比」进行限制,转速越高机油蒸汽的压力也会越高,测试机油消耗量是要拉转速的。

至于机油性能的衰减则是因高频率剪切机油,分子链的断裂会影响机油的性能。

重点:异常烧机油正是因为高频率拉转速造成,当然设计存在缺陷的发动机不在讨论范围内。高转速等于高压高温,高温会加速气门油封的老化,机油“封”不住了则会过量的参与燃烧,某3系装备的高功率2.0T发动机就有这个问题,但是低扭矩的机型就要好一些,撇开技术水平不谈、过大扭矩也等于高温高压。(存在不异常烧机油的大扭矩优秀发动机)

其次活塞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磨损,频繁的高转速驾驶会有更大的磨损程度;磨损到活塞间隙过大,也就是超过油膜厚度之后,曲轴箱的机油蒸汽就会窜入燃烧室,产生除大修意外没有其他方式解决的烧机油,这就是频繁拉红线要面对的磨损问题。

【白线转速区间】等于健康转速,不过也是转速越高磨损程度越大,只是没有什么需要担心;正常汽车的健康转速区间会在≤4000转的范围内,在这一范围里的磨损程度基本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至于白色区间的相对高转速只是会加大机油的损耗,以及更快的出现烧机油的问题;但是相比红线区域是要低一个等级的,温度和压力都会有一个临界点,区分转速的红白线就是临界点的标准了。

使用寿命·解析

虽然说拉高转速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但是普通代步汽车还真不用担心什么;个人使用的汽车都会这样开,然而在换车节点之前总不会出现问题。要知道平均换车周期只是6-8年,家用代步汽车的年均行驶里程有多少能超过1万公里?不过公里数并不是分析使用寿命的核心因素,驾驶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参考。

按照理想标准-平均时速50km/h,10000公里的行驶时长为200小时,期间即使偶尔拉一拉高转速到红线又能如何?——平均转速3500转也就了不起吧,然而这一转速标准还在健康转速范围内,磨损程度当然也是要进行平均的了,所以没有什么需要担心。

参考:发动机台架测试是让汽车用户放心的“定心丸”。

  • 额定转速-25%
  • 50%
  • 75%
  • 100%

发动机在量产之前会进行台架耐用性和稳定性测试,测试过程中除了换机油以外不会停转。测试转速分为上述四个标准,重点是测试时间累计会达到1000/1500小时,其中高转速运行也会有数百个小时!

可以说家用代步汽车即使以非常激进的风格驾驶,在用车过程中的「红线转速时间」累计也不过是几小时罢了;因为每次拉到红线转速即使还想加速,控制程度都会断油进行保护,稍纵即逝的高转速还担心个什么呢?这就是发动机的耐用性问题的答案了,如果没有把一台车开到报废的打算——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可劲折腾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开车经常地板油开车,都是接近红线换挡,发动机是否撑得住七八年?

每个人的驾驶风格和习惯都会略有不同,有的温柔佛系些,有的则比较暴力,那么在水温和保养正常的条件下,不同的驾驶风格对于车辆有什么影响?经常地板油,快到红线时才换档对发动机影响大吗?

一温柔驾驶,换句话说,就是开车比较慢,经常高档位低转数,不但动力不直接,而且容易形成积碳,对道路的畅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开车不是说越慢越好,而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

二暴力驾驶,也就是说大脚油门,如果经常短距离的大脚油门,汽油不能充分燃烧,也容易形成积碳,尤其在不太畅通的道路上行驶,大脚油门,还需要配舍频繁的大脚刹车,这样对发动机、悬挂和刹车系统都会有不良的影响。

三经常地板油,快到红线时才换档,这应该是手动档的性能车,手动档车型虽然皮实异类耐造,不受国人的待见,但是性能车的不二之选。性能车一般都是用于极限赛道、漂移撒欢,还价格的原因,发动机和变速箱都通过特殊的调教,所用也不是普通的全合成机油,这类车经常地板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普通车型还是悠着点吧。

开车经常地板油开车,都是接近红线换挡,发动机是否撑得住七八年?

三四年就换掉了

开车经常地板油开车,都是接近红线换挡,发动机是否撑得住七八年?

谢谢邀请。

既然已经说明“水温上来才这么开”、而且也坚持5000km 换机油,

这种情况下,“地板油”、“红线换挡”其实都还在发动机的承受范围内,

没其它意外的话,发动机平稳运行七八年完全不是问题。

这里提醒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 机油。

务必按厂家要求,使用对应机油。

有人会提议使用赛车专用机油。

赛车机油是很不错,比普通机油的性能好很多。

但受自身特质限制,更换周期要比普通机油短。

也就是说,要保证赛车机油的高性能,就得提高更换机油的频率,

即增加保养成本。

所以,相对于高性能,低经济性的赛车机油,

普通机油显然更加经济实惠。

建议选择口碑良好的大品牌机油。

  • 变速箱。

“地板油、红线换档”这样的驾驶方式,

与发动机相比,变速箱才是承受最大压力的组件。

所以,日常使用与保养时需要注意的是变速箱的情况,

车辆出现无力、异响、顿挫、换挡干涩 等情况都要及时检查变速箱,找到源头。

  • 其它部件。

“地板油、红线换档”这样的驾驶方式,

会加速车辆的部分组件的损耗与老化速度,

比如刹车系统、轮胎、各种减震、密封组件……。

这些组件,有的在例行保养检查清单上,有的不在,

如果不在保养清单上,记得提醒维保人员留意,或自己在日常使用中多留心。

附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驾驶方式与驾驶偏好,旁人不好干涉。

但毕竟路上还会有其它车辆与行人,

平和一点,安全性肯定也会高一点。

@回到车上 ,分享驾驶经历与经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