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汽车“巨头”醒悟了,不再推出“油改电”,能否逆风翻盘?

传统车企逐渐放弃油改电、专门打造纯电平台,并不能说是醒悟,只是在逐渐完成从燃油车到纯电汽车的过渡;油改电车型存在很多问题,跟同级别基于纯电平台所打造的车型相比较处于弱势,这些道理连普通车友都懂,传统燃油车企又岂会不明白?只不过是燃油车企船大难调头。

所以对于传统燃油车企而言,从来都是很清醒的,也不糊涂;而前些年之所以纷纷推出油改电、油改混,也仅仅是一种应付式的尝试,毕竟政策红利摆在那,哪个企业能忍住不去吃呢?但传统车企已经形成以燃油车为“基本盘”的格局,已经习惯卖燃油车舒舒服服的赚钱,让他们转换思路去烧钱开发纯电平台显然会带来冲击。

所以传统车企完成燃油车到纯电车的过渡是需要有一段缓冲期的,产品需要适应,股东们也需要适应;在过去卖燃油车分红已经成为习惯,突然花大量资金开发纯电平台一定会不舒服,所以传统燃油车企对于电车、纯电平台完全是不情愿的态度,为了分到政策红利,也为了在新能源领域试水,所以过去国外、国内的车企都尝试过油改电,甚至是油改混。

而燃油车企过去的油改电模式,当然不是糊涂,各大车企都心如明镜,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基本盘是燃油车,直接研发纯电平台、纯电车消耗资源巨大,而产品是否叫座却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是贸然研发纯电平台推出纯电车好,还是利用燃油车平台推出油改电车型来试水好?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然是基于纯电平台的车型更理想,但对于厂家呢?大刀阔斧的推动纯电车很可能伤筋动骨,比如大众汽车2021年国内销量330万辆,而纯电ID系列年销量只有7万辆,在这样的悬殊比例下大众敢全面推动纯电汽车么?敢停产燃油机么?多年形成的燃油车基本盘没有被打破,所以只能小心的尝试。因为销量占比太低,所以各大燃油车企对于纯电平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积极性。

所以燃油车企的规模越大,燃油车基本盘面越大,对于新能源车型越是谨慎,这就是船大难调头的道理;燃油车基本盘面不进行调整,一切都是后话,如上图所示比亚迪2021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60万,而燃油车只有10万辆出头,基本盘的绝大部分是新能源车型,所以比亚迪才敢于停产燃油车;所以任何一家车企采取何种发展方式都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传统车企为何放弃油改电

什么是油改电?油改电其实就是利用燃油车的平台对燃油车的架子进行改造,去掉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器、油箱,在原位置安装电机、电池以及电控系统,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问题其实很多;比如空间布局的不合理,燃油车架子是针对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去设计的,预留的空间并不适合安装电机、电瓶,但为了实现油改电往往要采取见缝插针的思路,如此一来对车内空间往往会产生影响。

其次就是难以对电池、电控系统进行高集成度整合以及优化,冷却系统也难以进行更合理的设计,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油改电车型的续航里程要比同级别纯电平台车型的续航里程更短;所以我们可以把油改电车型看作是传统燃油车企的一种尝试,但新能源车型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定局,燃油车企即便调头再难,也必须要改变,毕竟现如今造车新势力的纯电车型太强势了,传统燃油车企用油改电、油改混只能应付一时,如果长期不做出改变,那么在未来这些燃油车企很可能彻底失去市场。

所以几个传统燃油车企纷纷推出了纯电车平台,如本田纯电智能架构、丰田e-Tnga、日产CMF-EV、雷克萨斯e-Tnga、宝马CLAR等等,而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传统燃油车企会推出纯电平台,而油改电已经成为过去式;这并不是传统燃油车企的醒悟,只是他们知道现在需要做出改变了,再不改变以后是否能生存都是问题,所以陆续都研发了纯电车平台,至于是否能逆风翻盘就难说了,可以说能逆势发展。

五大汽车“巨头”醒悟了,不再推出“油改电”,能否逆风翻盘?

是想逆风翻车吧?电车新能源一方面可以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是我国石油能源大量依赖进口,油车容易被卡脖子

五大汽车“巨头”醒悟了,不再推出“油改电”,能否逆风翻盘?

氢电是趋势。

五大汽车“巨头”醒悟了,不再推出“油改电”,能否逆风翻盘?

新能源车成本高,售价贵,充电不方便,电池成本要占到整车的将近一半,就是二三年后卖车,价格也远低于汽油车。其实说到石油,我国探明有众多大型油汽田待开采,如果石油到被列强卡脖子时,想信自会起动的。这可能就是原因之一吧。

五大汽车“巨头”醒悟了,不再推出“油改电”,能否逆风翻盘?

逆风而上不好吗,干嘛要逆风翻盘?

五大汽车“巨头”醒悟了,不再推出“油改电”,能否逆风翻盘?

不是醒悟。

都是阶段性的动作。

企业的做法,第一看技术的成熟程度,是否可以实现量产。

第二,也是要看市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