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实际上用某种符号去形容车企并不准确,不可否认曾经的奇瑞是自主车企技术流派经典的代表、也同样是早期汽车人才的摇篮;但毕竟时代在发展,奇瑞在漫长是发展中有多少进步、而其它的一些自主车企又取得了多大的进步程度,这才是重点;奇瑞的确是技术流车企,难道别的自主车企就不能去研发技术了?

所以有时候用符号形容车企是没道理的,在奇瑞创造奇迹的时代,市场机遇非常好、消费者渴求拥有汽车,但当时的汽车价格非常高、所以奇瑞在2001年推出奇瑞风云,这款精致的小轿车仅售10万元,而后的03年、奇瑞又推出了QQ车型,从此让消费者相信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拥有汽车,不可否认那个时期汽车市场非常友善!

其次是安徽以及芜湖政府对奇瑞汽车的大力支持,使得奇瑞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最完美的开端,拥有了稳定而有力的外部依托;再其次奇瑞在那个时候拥有最正规、系统的设计、制造、营销的运营体系,早期的奇瑞从一汽、上汽、以及海外挖走了很多汽车领域的人才,所以说当时的奇瑞具备了最完美的开局,市场需求量大、有外力支持、团队超一流(当然是与那个时期其它的自主车企进行比较)!

奇瑞的硬核文化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自车车企在起步时、都或多或少借鉴了外国车企的技术,当然无论韩系车、日系车在起步时皆如此,所以效仿在工业领域中是无可厚非的;不过相比较之下奇瑞在很早就开始正向研发,比如在2005年时奇瑞与奥地利的AVL合作研发了多款发动机、实现了多个功率区间的自主供应,而那时候其它的一些自主车企还在用三菱供应的发动机应及时、奇瑞已经开始正向研发!

当时的三菱汽车(非三菱集团)看到我们很多自主车企面对无发动机可用的窘境、所以强卖变速器,也就是三菱每卖一台发动机就要捆绑销售一台4AT变速器且价格昂贵,一时间另很多刚起步的自主车企苦不堪言!但奇瑞依然没有妥协、2003年成立奇瑞精机,开始研发CVT变速器,可以说自主CVT变速器的起源在奇瑞!可以说在那个众多车企赚快钱的时期、奇瑞在花大钱正向研发,这也为后期奇瑞在技术领域投入被对手渐渐超越埋下伏笔!

最近几年奇瑞在技术创新方面逐渐被其它自主车企超越

可以说奇瑞在自身条件最好的时候、错失了机会,在其它车企玩模仿赚快钱时,奇瑞专心研发、且奇瑞的车子价格非常低,利润水平也低;其它自主车企在咱们汽车市场最火热的时代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奇瑞并没有赚到多少钱,而能拿出的技术投入资金也越来越少(对比其它自主车企);而在2016年以后奇瑞对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资金已经没办法同其它自主车企相比较了,比如2018年全年技术投入不到2亿元!

而同时期其它自主车企在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大的惊人,比如长安汽车早在2016年研发投入就达到了32亿元,比亚迪2016年研发投入达到45亿元,2016年长城技术研发投入了32亿元,而吉利汽车在2016年技术研发投入依然有29亿元;而奇瑞在2016年技术研发投入只有3.7亿元左右,当然奇瑞在2016年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还是比2018年要高的;所以通过资金投入的比对、就能看出奇瑞在技术研发上逐渐处于劣势!

无论是外国车企、或者是自主车企,技术研发都是烧钱的游戏;什么叫研发?研发就是通过无数次的新理念、新模型、新尝试来提高产品的性能,所以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任何取巧,就是个大量烧钱的过程;投入的资金与获得的技术是成正比的,国外一些车企每年技术投入甚至上百亿、还是欧元;所以现如今的奇瑞在技术方面,已经被很多自主车企所超过(如上图所示),比如比亚迪、比如吉利、比如福田!

所以鄙人从本文一开头就说不要用标签、符号去形容车企,不可否认曾经的奇瑞是真正的技术流、代表正向研发的典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奇瑞在技术领域也在被对手不断超越;况且现如今的奇瑞似乎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循环,车子销量不好、利润水平低、公司收益少、技术投入低,得不到技术更新的车子导致销量继续受阻、公司收益依然无起色,最终导致技术投入更少,一点点的奇瑞早期的技术储备、也就逐渐被消耗干净了!

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奇瑞从来就没有三大件多么牛过,所谓的三大件好只是奇瑞自嗨式营销的结果。

十年前的奇瑞,能拿的出手的也仅仅是一款花钱买了李斯特avl技术,进行工程量产的1.6升发动机而已,自我包装成合作研发。

当年的艾瑞泽7,长达1年的时间只有一款1.6版本,百公里加速15秒,动力孱弱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肉车之王科鲁兹。

而近些年都是万年不变的1.5t电喷发动机,先进技术一个没用,却自我宣称热效率多高,更奇怪的是油耗和没宣传热效率的一个水平。

而吹牛的1.6t的ppt发动机,17年4月发布,上市的发布会,公然修改发动机曲线图,将对比的奔驰1.6t发动机最大扭矩爆发转速画的比奔驰公布的要晚,以掩盖其低扭差的弱点。由于功率设计激进,必然导致部分组建成本的大幅上升。

所以明眼人很容易猜测到这款1.6t直喷发动机的最终结果只有两条:一是延迟上市时间,在发布会以后等三年,等待产业链提升,价格下降,二是装车量产后打马虎眼,先期调低功率,然后再拖一年半载。

底盘技术也是自我意淫的结果,乘坐舒适性非常的差,至少五年前和吉利,长城一个水平,一坐就知道是国产车,生硬、弹跳、滤震极差。

变速箱更是走了一条弯路,虽然自研了cvt,但是cvt天生缺陷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而吉利是最早商用自研4at变速箱的国产车企。

奇瑞一直的营销都是自嗨式和套路式,缺少真诚。比如瑞虎7的车对车追尾碰撞,巧妙利用了消费者物理知识的不足,混淆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

在车辆安全性上,最难的不是安全性做到多高,而是在兼顾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安全性。吉利帝豪在2011年就获得了欧洲encap四星,观致三年后才靠着不计成本在欧洲得了五星,但也正由于观致的不计成本,导致其终端售价过高卖不出去。

奇瑞不止自己自嗨,还拖累盟友,路虎仅仅在厂区内有台工程测试车用了奇瑞发动机,后来最终也没有搭载而是先期福特,后来国产化英国研发中心开发的2.0t发动机,奇瑞却任由这种意淫自嗨的消息传播,结果导致了路虎品牌的身价爆降,销量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至于新车大面积上锈,外观内饰丑陋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了。

如今的奇瑞,从小熊油耗的统计数据来看,超过六成的已售车型为手动挡,也就是低配车型,由于这部分人消费水平低,自卑心理导致严重的玻璃心,迫切的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容不得任何人说奇瑞不好,仿佛一说奇瑞不好就在骂他傻一样。其实很多人只是就事论事的说车而已。搞的的网上乌烟瘴气到处人身攻击和谩骂。

如今长城和吉利的消费层次很多已经在15万以上级别了,而不是奇瑞的十万甚至7万以下级别,消费层次越高,越自信,越不愿意和你网上打嘴仗,越没有迫切得到别人认可的这种心理。所以网上现在一边倒的奇瑞技术第一,就是营销不好导致卖不动,反驳的人极少,是因为人家懒得和你掰扯,不是真的认可你技术第一。

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这是一个好问题,对于奇瑞,我们的印象都是工科生,发动机技术强,研发实力强,但是其旗下产品的销量却很一般。而吉利汽车给人的印象就是,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但是却能坐稳国产汽车销量第一名的宝座,是不是因为国人买车不太看重技术实力呢?

其实吉利比奇瑞卖得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奇瑞比吉利卖得好才出鬼了,因为奇瑞这家企业,太偏科了,销量惨淡是情理之中。接下来我们就聊聊,为什么吉利的销量更好。

比技术

奇瑞的技术水平强,准确来说是自主研发实力更强,但是从产品整体的技术水平,吉利和奇瑞谁更强真不好说,奇瑞有招牌的ACOTEC1.6T发动机,2.0T发动机刚刚推出,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高端发动机领域都是空白,而且奇瑞的1.6T确实很好地兼顾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但是也只能说在自主品牌中还不错,而吉利大量采用了沃尔沃技术,比如说沃尔沃的DRIVE-E发动机,相当于降维打击。

对于消费者而言,它们不太在乎这项技术是自研的还是引进的,只要动力强省油就是王道,而奇瑞在这方面相比吉利并没有明显优势。而奇瑞相比吉利,最具优势的地方就是自主研发水平,在这一项上奇瑞没有形成优势,在其他方面奇瑞更是节节败退。

比设计

奇瑞的设计总监是个韩国人,但是奇瑞的车型在设计上实在是一言难尽,广受吐槽,奇瑞的瑞虎8、星途等车型,外观设计硬朗有余,但是缺乏精致感,内饰设计也没有跟上最新的潮流,在别人都用上了双联屏、电子手刹的时候,奇瑞车型的内饰设计依然显得较为老派。

对比一下吉利的星越L和奇瑞的瑞虎8就能明显感受到差别,同样是旗舰SUV,颜值的差距这么大?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对于一辆车非常重要,而在这方面,吉利和奇瑞的差距肉眼可见,建议奇瑞还是换掉现在的设计总监吧。

比营销

吉利和奇瑞营销水平的差距,也是相当大,在这个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再好不会营销,很快就会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中。而吉利一直是营销届的高手,从最美SUV、收购沃尔沃,再到领克征战WTRC,吉利在营销水平上可以称得上是自主品牌最强,而且很懂得借势。而奇瑞则更像理工男,有限的几次出圈的营销还翻了车,艾瑞泽5 PLUS上市发布会,疑似碰瓷日本成人动作片女演员小泽玛利亚。营销水平的差距,会直接反映到销量上来。

比产品

很多人说,吉利的车造的不怎么样,就是会营销而已。不过,很多人都选择性地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吉利的车型在质量稳定性上的表现,要领先于其他自主品牌,吉利帝豪系列累计销量超百万,是自主品牌中为数不多的一直传承下来的车型,而奇瑞的QQ、东方之子,如今在哪里呢?吉利的车型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在防锈工艺的处理上也做的比很多品牌更好,这一点就是很多自主品牌很难做到的,吉利的销量绝不仅仅是靠营销,单单从帝豪这款车上就能看到吉利的质量稳定性确实不错。

除了质量不错以外,吉利的双离合调教的很平顺,可以比肩大众双离合,乘坐舒适性、空间、配置表现都不错,以它的价位而言,除了油耗稍高以外,真的没有太大的短板。

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即使很多人对于吉利品牌有很多的非议,但是实际上,吉利的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很多人口中的只会营销,吉利最近推出的星瑞、星越等等产品,竞争力都很强,而奇瑞除了油耗低以外,很少有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卖的不如吉利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技术流」的奇瑞为何不敌网红流的吉利?问题本身充满敌意

在汽车领域有那么一些品牌总在标榜自己的先进技术,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研发出的成果用于包装汽车的形象是再正常不过的营销方式,只要技术确实足够先进则必然会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就是会有足够高的销量。

但是有些品牌却会在标榜其技术水平的同时,去贬低其他技术水平相当或更先进的竞争品牌,这就会显得既没有风度、又没有底线,重点是会显得很不诚实。此类文案充其量可以哄骗到完全不懂汽车的新手,对于掌握一定汽车相关知识的用户而言,能起到的其实只有反作用;也就是令人越发的讨厌这个善于夸大其词但又名不副实的品牌,有哪些汽车品牌具备这种特点呢?

在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中,有以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

  1. 奇瑞汽车
  2. 标致雪铁龙
  3. 三菱
  4. 日系系列品牌
  5. 大众奥迪等

其中三菱主要是老旧的“掐腰帕杰罗”留给一些老司机不错的印象,而这些用户已经普遍不具备汽车消费升级的能力与需求,所以对于汽车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看不到这些年行业平均技术水平的标准,对于此类老旧落后车辆也就会仍旧很认可,也不能接受前提汽车品牌超越三菱的事实。

丰田普拉多也有类似的特质。

马自达以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压燃技术,以自然吸气这种低成本的进气系统打造了一些动力羸弱的“东瀛宝马”;真正对性能有客观理解的司机是不会认可马自达的动力与操控水平的,所以这款车也是“叫好不叫座”。雷车等所谓的“日系三杰”基本相同,大众奥迪等品牌也是靠曾经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来包装,实际水平完全没有“高级感”,不过这些车的营销还算克制,比较不克制的是前两名。

标致雪铁龙是继陆续退场的菲亚特和铃木之后,最有可能“接棒”的冷门品牌;该品牌的三台小排量增压机有一台还是三缸1.2T,剩下的1.6-1.8T没有一台具备高性能。变速器用爱信精机的入门级机型,换挡顿挫问题突出;整车的品控水平也是“可圈可点”,PPH相当高,部分车辆在故障排名的最高前十名中常年在列。

这样的汽车是不可能给出好评的,但不见得不能热销,毕竟其他销量不错的合资汽车也只是水平相当,PSA错在没有打下B端市场的基础所以才会冷门;不过在冷门之后就有些疯狂了,比如总会说所有的独立悬架都不如该品牌的扭力梁,标致雪铁龙打造前驱车是因为四驱没有用,发动机动力差排量小是为了节油(实际油耗并不低)等等。

这些说法绝对是反智的,然而在销量过低的阶段神龙汽车竟然还做出了“全员营销”的事情,在网络上不允许对PSA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否则就是“恶意黑”或者“不懂车”等等,这些没有经过营销学系统学习的外行人,在发现自己的无知之后又不得不完成其工作,最终只能以谩骂的方式做一些恶性营销,甚至还存在一些语音威吓的案例。

这就是标致雪铁龙的做法,难道不会令人极其厌恶吗?所以这个品牌的冷门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些营销包装的方式即可看出一个企业的文化与品质。

奇瑞汽车在这一方面与标致雪铁龙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的“奇水-自来水”令人质疑是否为“自来”;因为很多描述已经成为模式化的话术,比如“三大件最强”“唯一具备平台造成的自主品牌”“出口量第一”“懂车都选奇瑞”等等。在面对专业技术分析而无力反驳的时候,最终也会拿出“谩骂恐吓”的方式去压制其他ID。

但这些还不算完,重点是其他与奇瑞车辆分析毫无关联的文章,只要车辆价格定位区间有奇瑞汽车;这些“自来水”还会诋毁这些车辆,以“不如奇瑞”“我选奇瑞”等等话术来提升奇瑞的品牌影响力——然而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这些方式绝对不能起到提升奇瑞品牌形象的作用,因为这样的描述会令人感觉奇瑞毫无风度,就像是一个市井泼皮一样到处碰瓷,有几个汽车爱好者能看不透这种模式呢?所以曾经一度认为这些奇瑞的“自来水”实际是竞争品牌的“手段”,但在长期观察之后似乎没有发现有哪些企业真的在这样做,貌似还真就是这些“自来水”的主观行为,那么这又有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奇瑞汽车的用户难道都是这种水平,与此类水平的人做“车友”真的是拉低格局了吧,这是不会影响奇瑞的销量呢?

上述品牌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什么真正先进的技术;PSA已经说明,三菱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差油耗高,变速器用捷科特(日产)的CVT,这是个问题不断的无级变速器品牌。日系系列品牌就不讨论技术了,近几年哪怕偶尔翻看汽车类杂志的汽车爱好者都知道有哪些问题,总之日系汽车是假话比真话多、造假行为更多。

大众奥迪的第三代发动机虽然解决了烧机油的问题,但漏机油、漏防冻液、异响共振等问题也比较突出,DSG系列变速器的顿挫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

奇瑞汽车2021年才推出了直喷2.0T,在此之前只能拿小排量的1.6T去对标竞品高性能的2.0T;变速器有4AT但竞品有横置6AT或纵置9AT,奇瑞有CVT但这毕竟是种低端变速器,而且已经卖给了万里扬、奇瑞只是持股而已。主流的自动变速器是湿式双离合和AT,所以奇瑞在这一方面也没有优势。

其他自主品牌具备平台造车貌似有很多,长城、长安、吉利、传祺、比亚迪等等都不例外,其中还有纯电动和多类混动系统的平台,以及非承载式硬派车型的平台;重点是其中还有具备芯片、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研发的存在,目前已经是很多外国品牌汽车的供应商,奇瑞面对这样的企业真的领先吗?

结语:合资品牌撇开不谈,这些外国品牌的未来本就不值得期待,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多数合资品牌最终都会沦为廉价车品牌;国产汽车则会覆盖低中高端市场,现阶段“冲高”也得到了理想的成果。

而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同时还需要一种令人尊重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奇瑞汽车近两年的宣传方式着实令人不解,作为自主品牌里的老派品牌,与其他车企应当做到和光同尘而不是贬低真正强大的国产汽车而抬高自己。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谢邀。欢迎各们喜欢讨论的小伙伴关注百乐鱼,一起交流互动。

这个问答已经有很多人来回答了,观点各异,这里小编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小编的看法不一定对,也许就是错的,只是说来参考一下,也算是小编混迹汽车圈多年的一点小小总结吧。吉利和奇瑞谁是真牛,奇瑞是不是有技术,而吉利只是靠营销吗?

赚了第一桶金而财大气粗的奇瑞

国产汽车里,奇瑞才是真正赚到了汽车市场里第一桶金的国内车企,在一汽二汽都停止生产汽车转向安逸代工的时候,奇瑞造出来了汽车,并且价格很低,利润很高,销量巨大风靡全国,所谓价格很低是相对合资车型随便车型三四十万来说,利润很高是相对一款QQ卖四万都可以对半赚的利润,而代工车型一台几十万的车赚不过几千块。奇瑞赚大了,有了巨大的资本,国企毛病立现,投资超众,什么都干,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到平台,从平台到新品牌,一个个成功车型停产,一个个新品牌车出来巨亏。汽车时代到来,招不到一个好的设计师,一个车一个型,丑到天际,并且车型没有延续性,服务极差,巨大的投资也就是落了一个可以什么都造的车企形像,美曰:有技术。实际上拍脑袋就决定出的轿车车型大家不认可,那就是艾瑞泽系,刚上市大家都很喜欢,然后毛病多的让后来者放弃,看着有平台造车,价格并没有低到那里去,质量又赶不到合资的水平,设计不符合大众审美,空间不符合国人需求,还不如一个大众车懂国人。到头来新品牌凯翼给了五粮液,观致给了宝能,转型太慢,巨亏造成资金不足,成为二三流车企,曰:国人不懂奇瑞有技术。其实也就只有一台发动机能拿出手了吧。

国产汽车的希望 民营车企吉利

吉利汽车早年应该算是国产三大车企之一了,那就是和奇瑞,长安并列的车齐之一,这三家都是以自己的汽车品牌为主导,后来也是小有膨胀,开创了很多品牌,好在民企的转型足够快,吉利也是最长使用家族化设计的国产汽车,并且全系只有一个品牌,一个LOGO,回这涟漪加上钻石盾牌的前脸成为吉利所有汽车的标志,这极大的提升了吉利汽车的辨识度,虽然这样的前脸,小编认为奇丑,当然有人认为好看,不过呢,看多了也就没有人去说这个前脸了。吉利汽车最少知道国产汽车的问题在那里,那就是三大件真的不是合资车的对车,技术放在那里,追赶那是要时间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提升内饰,提升配置。最少吉利的三大件并没有什么大的质量问题,可靠性相当不错,当然油耗要想要求那就有点难为吉利了,它总不能在博越上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给你吧。钱到位了吗?

以上就是小编简单的分析和看法,吉利汽车知道国产品牌的不足在那里,知道在那里用劲,其实走的就是韩国汽车的路线,这个路线一点儿没错,并且改革很快,现在吉利成为国产品牌汽车一哥,月销超十万台。而奇瑞把钱都折腾光了,然后又说自己是有技术的车企,认为消费者太难伺候了,造着又小又短又丑的车,怎么让消费者买单呢。

更多汽车相关话题,欢迎关注百乐鱼,一起交流互动。

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现在流行的模式是颜值,好看,把汽车的根本属性都丢都一边去了。吉利广告营销是比奇瑞做的好,是花了钱的。奇瑞实实在在的做产品卖车方面研究的不深刻,所以实在的产品卖不过有颜值的就是根本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