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
涡轮增压、自然吸气两类发动机,各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有的时候空谈好坏没意义,世间万物讲究的就是个合适、适合,在这个低排量、重数据的时代里,小排量涡轮增压更有意义、所以结果就是市面上90%以上的机器涡轮增压,不到10%是自然吸气,大排量自吸、几乎全部消亡。。。
现在问好坏、没有意义,就目前而言内燃机的小排量化、低转速化、小型化、轻量化、涡轮增压化是一种趋势,让内燃机排量降低、转速降低,还要保证其性能、唯一的方式就是涡轮增压化(当然丰田混动也是一条出路),大排量、高转速都是造成高油耗的关键因素,排量大费油容易理解,高转速下、内燃机燃烧会很差,所以严重影响排放;而自然吸气机器却过度依赖高转速,所以自然吸气机器最近十年之间逐渐变少!
功率=扭矩*转速实际上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就能看出很多问题了,自吸、增压的不同特性,尽在这个公式之中;内燃机的研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榨取功率的过程(升功率),当然这是在保证燃油经济性越来越优的基础上而为之,而若想提高功率输出、无外乎那么几种方式,其一增大扭矩,其二拉高转速,其三扭矩、转速同时提高!就目前而言,大排量机器无论是自吸或是涡轮增压,都将越发少见;而剩下的只有那些小排量机型!
那么自吸、增压哪种机型好?小排量自吸、增压相比较,同样是各有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之下、还是小排量增压开起来更舒服一些,而我们对自吸的喜爱更多是出于情怀方面的考虑、以及对耐用方面的忧虑,这些就是目前自吸机器仍有部分市场的原因,拿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来看,低转速下的扭矩表现很差,所以直接影响低转速下的功率输出,所以在拥堵的市区开起来、表现的就是肉,其实并不是肉、只是市区内转速上不来!
功率=扭矩*转速
自吸机器、歧管压力始终为负,所以扭矩方面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想提高功率、仅有的办法就是拉高转速,可为了更理想的排放、市面上高转速机太少见(升功率至少90匹以上,才能叫做高转速自吸);所以如今的小排量自吸就那么回事,低转速下扭矩低、导致低转速下功率输出差,开起来感觉并不理想、没有那种动力随叫随到的感觉!小排量的涡轮增压、比小排量自吸好许多,比如1.5T的性能、远比1.5L要理想;虽然二者的排量一致;但通过涡轮增压系统、可以在需要时把歧管压力提高至正压(具体多大压力、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而歧管压力、与扭矩是成正比的,这样一来再相同转速下、涡轮机器获得的扭矩输出更大、所以功率输出也大,所以这就是涡轮增压低转速下、动力充沛的主要原因;如同样两百匹,自吸五千转才能完全释放、增压三千转就释放了,是不是增压更加实用呢?市内谁能把转速拉到五千转以上?所以自吸车的最大功率就是白扯,很少有释放所有的实际场景!
保养方面的比较就目前来看、涡轮增压技术趋近于成熟,所以寿命已经看不出比自吸差(毕竟没几个真能把车开到65万公里的对吧),当然如果是上台架上玩耐久度测试,增压很可能败下阵了,不过极限测试已经超脱于实际生活;保养当面与自吸相差的也不算太多,只不过涡轮增压车在机油方面需要注意;自然吸气机器、终究是更皮实一点,选准黏度即可,只要是正品、是不是全合成差异不大!而涡轮增压对机油的要求更多,首先对机油的品质要求高、比如至少在Sl以上,其次对机油的灰分有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车企会有自己的认证标准),灰分很容易理解,实际上就是那些金属盐添加剂、燃烧后的硬质产物;涡轮增压机器毕竟多了一路热源,所以工矿远比自然吸气要恶劣;如果机油内涵灰分过大,那么产生的金属盐类燃烧产物就多、这些硬质颗粒不断堆积容易导致涡轮轴承受损,毕竟涡轮轴承非常精密!
所以给涡轮增压机器挑选机油、一定要严谨一些,不要只看黏度、这种方式不适合涡轮增压机器,但也没必要太过于较真;其余的差异其实还有、不过就那么回事,自吸、增压本身就不是好坏能区分的,关键在于适合、合适,涡轮增压更适合这个交通拥堵、追求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的时代;还是那句话很多朋友对于自吸的喜爱源于情怀,都说自吸耐用、平顺,实际上顿挫频繁的自吸车有的是,变速箱的问题同样会导致顿挫!选增压、选自吸之前,不妨先看看自己想选一款什么样的车,比如就想买凯美瑞、难道会因为它没有增压而放弃?再比如就想买三系,难道会因为它没有自吸而放弃?这个道理简单不简单?在选什么机器前、那不得先确定自己对哪些车有意向?连意向都没有,空谈选增压或是自吸就有些键盘了!平心而论如果是买小排量车,那么不妨选择小排量增压,因为小排量增压比小排量自吸强太多;如果是买大排量车子,不妨选择大排量增压,因为大排量增压比大排量自吸强太多!
请问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
假设L与T动力的汽车价格相同,T让消费者白捡了性能为什么不接受?
L自然吸气发动机、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种不同的进气方式在排量相同的前提下,其燃油消耗量是相同的,但是性能却差异非常大,参考以下两台发动机的动力参数。
某号称平顺的2.0L缸内直喷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3kw、峰值扭矩204N·m(4400转实现最大扭矩)。
某主打性能的2.0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05kw、峰值扭矩400N·m(2900-4600转最大扭矩)。
两台发动机的排量是相同的,排量决定了发动机进气量,进气量以及燃烧后废气中的有氧含量同时决定了喷油量,那么在进气量相当的前提下两台机器的耗油量没有差别;那么在油耗相当的前提下性能的悬殊是巨大的,如果从参数还不能客观理解的话,我们来计算一组数据分析一下。
①:2.0L发动机在2000转时可输出约31.42kw功率(42.73匹马力),装备该发动机的车辆以120km/h巡航转速为3000转,需要功率约56.55kw(76.9匹马力)。
②:2.0T发动机在2000转时可输出约62.83kw功率(85.45匹马力),在同样的转速下输出功率2.0T几乎多出一倍,高功率输出则等于高车速,所以装备这台发动机的车同样以120km/h的时速巡航,其转速低于2000转。
发动机输出功率等于【转速x扭矩÷常数】,扭矩和转速是此高彼低的关系,所以2.0T大扭矩发动机能够是低转速大扭矩的比例实现高速低转巡航驾驶;而转速越低发动机进气量越小,需要的喷油量也会小一些,即使空气被压缩后空气氧含量有所提升,理论上油耗确实会有细微的增加,但1000转以上的发动机转速差对油耗的影响会远远大于氧含量变化的影响。
为什么涡轮增压发动机能以非常小的喷油量提升,而大幅提升性能呢?这就要聊一聊富氧燃烧了,燃油动力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不过这一类型的发动机统称为内燃式热机;其作用为通过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以机械结构将热能转化为动能,能让热转动所以称之为热机。
那么热也就成为动力的核心基础,不论是燃油、天然气、煤炭还其他可燃物,燃烧时均为能量物质与氧气的化学高温反应,反应的本质为可燃分子的剧烈动作,这一动作推动活塞、活塞带动连杆结构实现动能的转化,原理课参考下图,1图为加热后分子状态,2图为外燃机依靠分子运动的结构原理。
分子运动状态决定了动力的强弱,那么有没有能让分子运转状态能“疯狂”一些的催化剂呢?答案一定是有的,这一物质就是氧气;不聊车先看人,人在高原空气稀薄的环境中喘不过气,因为单位体积重的氧分子比例减少,人缺氧则无力;而在平原地区氧含量为标准20.9%的状态下,人体得到了充分的氧气则会表现出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氧气对人体的作用,类似于能量,只是也不宜超过标准。
但是发动机则不同,在常压下氧含量为20.9%,以汽油为例其火焰温度理论值为1200摄氏度,可理解为分子运动的疯狂程度只能使其达到这一标准;而把氧气的含量适当提高,每提高1摄氏度则火焰温度提高近百摄氏度,也就是氧气成为了燃油的兴奋剂使其“更疯狂”的运动,这种运动状态推动活塞产生转化的动力则会更强。
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气中产生的高压力废气驱动涡轮旋转,涡轮带动进气系统中的叶轮旋转,空气在数万转的叶轮转速下会被压缩,也就是大体积的空气变成了小体积,那么单位体积中的空气氧含量则会超过20.9%;于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内燃油得到的“兴奋剂”氧气增加,分子以更加剧烈的状态运动,最终动力会变强太多。
利用发动机废气驱动涡轮属于“废物利用”,不会为发动机增压多余的消耗则油耗可控,喷油量在氧含量的变化中适当提升一点点,这一比例相当于让2.0T成为了2.1~2.2L;然而涡轮增压机通过氧含量的变化实现的性能,其标准至少在【2.0T·L4≈3.5L·V6】的标准甚至更高,想要以自然吸气发动机获得2.0T的性能需要大大提升排量,而大排量当然会更费油;同样的排量性能时一天一地,以细微的油耗提升为代价获得如此大的性能提升,这不跟白捡的一样吗?
说明:上文所述2.0T增压机其最大扭矩转速在2900转出现,这并不等于2900转涡轮增压器才开始运转,而是从900转到2900转之间,增压器的转速线性的提升以实现增压压力的线性提升,增压器是全时运转的,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启动后就要比同排量自然吸气理想的多,自吸发动机性能羸弱、油耗不理想,必然会被淘汰。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请问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
汽车排量加T的是指车辆有涡轮增压器,使车辆加速时更快,动力更强。当然也会多耗一点油。加L的是自然吸气的,行车过程中,加速平缓,驾驶过程不会有冲撞感,当然油耗也适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个性非常富有激情,驾驶车辆喜欢在旷野中自由奔放,可以选择T的大排量车。车辆踩下油门会得到迅速的响应,使心情一下满足到顶点!
如果纯粹就是在市区行驶,而且就是上下班,短途出游使用车辆,带L的发动机车辆足够满足你淡定从容的心。安静的驾驶环境,舒缓的车载音响,不紧不慢的行驶在拥堵的高架桥、街道路口。加一百块钱的油可以上一个礼拜的班,总是有偷偷的小欢喜吧!
是喜欢带T的还是喜欢带L的,你自己觉得呢?
请问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
题主想问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到底哪款发动机更有优势。但实际上,不能笼统地说涡轮增压发动机或者是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好,只能说这两款发动机是各有千秋。
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配有涡轮增压器。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会带动叶轮进行高速旋转,从而使得更多空气进入发动机气缸内,如此一来就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做功效率。自然吸气发动机则是在正常大气压的情况下,将空气压入发动机的燃烧室进行燃烧,空气单纯经过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歧管—气缸。
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在于,这类型的发动机已经发展了超过了上百年的时间,所以技术非常可靠,质量也是非常稳定。并且在怠速的平顺性、冷车发动时的噪音和运转平稳度等方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表现要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得更好。同时对比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结构较为简单,所以维修的难度和成本也会更低一些。但是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那么强,而且燃油经济性表现也会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差一些。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优势在于,拥有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强的动力输出,而且在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可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表现。但是“滞后响应”会影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加速质感,特别是你需要急加速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觉发动机反应较慢。
所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请问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
其实“L”代表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而“T”代表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L”,也就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一款发动机,它的技术方面已经非常的成熟。他是通过汽车在发动机内外压强的不同将外界的空气强行吸入发动机内部,然后在气缸内与汽油进行混合,再燃烧做功。这种发动机最大的优点就是运行平稳,动力输出稳定。其次它的结构简单,在后期的维护费用方面也比较低。而“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是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它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加装了一个小型涡轮增压装置。这个装置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空气压缩机,它能够将空气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之后的空气推入发动机内进行做功,这样可以使发动机功率更强,动力传输也就越强。所以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爆发出远超自身的动力。
两款发动机各有优点,不过在严格把控排放问题的政策下,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成为了主流。如果可以还是建议选择涡轮增压车型,毕竟动力方面的缺憾是后期无法弥补的。
请问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带T的好还是带L的好?
有些车主已经发现,近几年新上市的不论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带T的也就是涡轮增压也来越多,自然吸气好像是越来越不受重视,汽车厂家似乎也更加不愿意在自然吸气投入更多研发资金,可以说涡轮增压是遍地开花,自然吸气是日渐衰落,唯独马自达还一直坚守着这块阵地。
涡轮增压,原理就是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去推动涡轮,使其高速旋转,涡轮又会带动同轴的叶轮旋转,把从进气空滤过来的新鲜空气加以压缩,提高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氧含量,发动机参与燃烧的氧气多了,与之相匹配的燃油供给也会增加,这样汽车的动力就会增大了。我们认识涡轮增压也是在2008年大众车上开始的,那句经典的“当DSG遇上TSI,一个跨时代的动力组合诞生了”,是大众带领我们认识了这个东西,可你知道吗?日本人才是涡轮的第一位用户,可当时这项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就没有继续沿用下去了。那么,涡轮增压比自然吸气好在哪里呢?
严苛的排放法规首先我们不得不谈及环境和污染的问题,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汽车这个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交通工具,所以在各国政府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面前,节能减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满足用户对动力的需求不打折的情况下,用涡轮增压就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排量,当然你要用同样是200马力的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较,涡轮增压发动机用2.0甚至1.6的基础排量就可以做到,比2.5L的发动机还是要省油不少的。
其次涡轮增压带来的小排量在我们消费者买车时也是有实实在在的优惠利好,国家现行的汽车消费税率是跟排量的大小挂钩的,你的车排量越大,购车时交的购置税也就水涨船高。
更高效的热效率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后的发展趋势就是轻量化,小排量化。福特和通用早就在民用车上搭载了1.0T三缸的机器,论动力性,它们在方方面面都胜出1.5L、1.6L的引擎,但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三缸机的抖动问题,但是又有人说了,你又不是坐在发动机上开车,抖动经过消化处理后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很明显了,至少在行驶中感受不会很糟糕。 而且涡轮增压发动机因为进气方式有别于自然进气,使得它在发力的特性上也大不一样,在低转速时就可以把大部分或者全部扭矩释放,给人加速强劲的感觉,而自然进气的发动机可能要去到3000转才行。有人说涡轮增压不如自然进气动力来的线性,其实现在很多车企通过在涡轮上的不断做文章已经可以做到相似的动力体验了,比如双涡轮,较小的涡轮因为转动惯量小,可以在较低的转速起压,另外保时捷的可变几何涡轮VTG也可以做到,在不同的转速区间改变涡轮叶片的角度等。
那涡轮增压就没有让人烦心的地方吗?有烧机油,只要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只要公里数到了,无一例外的烧机油,尤其是德系车,这是它的机械结构决定的,在养车方面付出的成本可能要大一些,在涡轮养护这方面到还好,很少有人会坏涡轮的,至少在换车前。
总的来说,涡轮增压和自然进气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驾驶体验,但是消费者该有如何选择呢,最好还是实车试驾,真真切切的感受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