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车主的车是独立悬挂了还是觉得悬架很硬?
非独立悬挂、不一定就硬,独立悬挂、不一定就得软,软硬和悬挂的种类关系可以不大,主要看车子的定位,那些主打运动性能的高端车型、清一色都是独悬,可一个赛一个硬,没办法、这就是定位,主打运动的车型、悬挂软塌塌,过一个弯、脸都能贴车窗上,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主打运动、性能的车型么?
所以独立悬挂,可以有硬、有软,比如主打商务的豪华车型、采用独立悬挂,没有人会开它去攻弯,它的价值就是让乘坐者体验到更舒适的感觉,所以它的悬挂就得软,舒适性差、那么高端商务车型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个时候的独立悬挂就得软;相反那些主打操控的性能豪车,同样采用独立悬挂,可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突破极限,所以悬挂就得硬、车子过弯时都会侧倾,侧倾严重会影响驾驶者发挥,所以悬挂就必须得硬,得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来克服侧倾!
独立悬挂与扭力梁悬挂1.硬的颠屁股的独立悬挂很多;
2.软的一塌糊涂的独立悬挂同样不少;
3.软绵绵、拖泥带水的扭力梁很多;
4.硬邦邦、过弯犀利的扭力梁则更多;
鄙人觉得这么来总结,各位朋友更容易进行理解,悬挂的种类是硬实力、对于悬挂的调校水平则是软实力,硬实力强(独立、大型的悬挂组)、可以弥补软实力差(调校水平差,就别碰扭力梁,更容易玩多连杆),同样软实力强可以弥补硬实力的不足,比如法系最爱的扭力梁,从硬件水平看、不如多连杆,但法系车企凭借高超的软实力(调校水平)可以弥补扭力梁先天结构的不足;而调校水平差的车企,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挂更靠谱,靠结构的强大、直接约束多个自由度,让调校难度降低!
永远别用悬挂形式,来评价一辆车审视一辆车、尽量要用理性的眼光,永远别用悬挂的形式去判断车辆档次的高与低、舒适性的好与坏、操控性的优与劣,千万别忘了有一种技巧叫调校,即便对于同一种悬挂而言、不同的调校水平,也会导致不同的驾驶感受;独立悬挂表现差的非常多、非独立悬挂舒适性高的并不少(性能好的更多),所以不要空谈悬挂的形式,一定要考虑车型定位、以及车企的调校水平!
所以独立悬挂硬,奇怪么?写到这,各位看官还觉得独立悬挂硬、很奇怪么?独立悬挂就一定要软、非独立悬挂就一定要硬么?当然不是这样,悬挂的软硬并不在于悬挂的类型、而是在于弹簧的K值大小;悬挂的软硬设定在于车型的定位,主打舒适性的车型,无论用独立悬挂、亦或者是扭力梁,都会很软;而主打操控的车型,无论用独悬、亦或者是扭力梁,都必须要硬!所以车子的类型决定了悬挂的软硬,而不会受到悬挂类型方面的制约!所以无论是独悬、还是扭力梁,如果是用于舒适车型上、那么都会调校的很软,为了提高舒适度,这类车型悬挂硬、若是给乘坐者颠的直晕车,那么就是失败的车型!而如果是用于性能车上,悬挂就必须得硬、提高过弯时的侧向支撑能力,这类车型如果悬挂软、让驾驶者在攻弯时连身体都控制不住,同样是失败;看看那些性能豪车、超跑,都是用独立悬挂,硬的离谱,这就是它的定位;而很多日系车,也用独立悬挂、但软塌塌,因为这么做是为了追求舒适性,总而言之悬挂形式、无法决定悬挂的软与硬,关键看车型的定位!
为什么有些车主的车是独立悬挂了还是觉得悬架很硬?
就以你说的昂克赛拉为例,虽然它确确实实是后独立悬挂,可是别忘了,马自达是主打操控性的,所以即便是独立悬挂,它也会调教的偏硬一些~~我们都知道汽车的悬挂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因为独立悬挂零配件更多,所以成本上是要高于非独立悬挂的,可是这并不表示,独立悬挂的舒适性一定就比非独立悬挂的好~~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都有两个重要的部件,那就是减震弹簧和减震器,这两个部件是可以调教软硬程度的~~为什么雪铁龙能把扭力梁非独立悬挂调教出独立悬挂的舒适性,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调教这两个部件以及对悬挂结构的优化得以实现的~~
一般来说,轿车重心偏低,所以厂家为了保证乘坐舒适性,不管是独立悬挂,还是非独立悬挂,通常都会把悬挂调教的偏软一些,即便是通过颠簸路段时,不至于影响舒适性,可是如果悬挂调的太软的话,高速行车,尤其是过弯的时候,悬挂的支撑力不够,那么很容易发生侧翻的危险,所以,重心偏高的SUV车型,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会把悬挂调的偏硬一些,这也是SUV乘坐舒适性不如轿车的原因之一。
因为马自达是追求操控的,那么为了保证驾驶乐趣和行车安全,悬挂必须调教的硬一些,虽然牺牲了舒适性,但是保证了安全性;和它相反的是主打家用的日产轩逸,虽然是后非独立悬挂,但是为了保证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它的后悬挂调的偏软,加上座椅也偏软,所以就有了移动沙发的美誉,但是轩逸跑高速的话,确实容易飘,高速过弯对于驾驶员来说,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这就跟买衣服一样,不是贵的一定就好,关键看合不合身~~
为什么有些车主的车是独立悬挂了还是觉得悬架很硬?
前段时间,有朋友买了一辆独立悬挂的轿车,开了没多久,就到4S店维修,我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很奇怪啊,我的车明明是独立悬挂的啊,为什么我觉得悬架很硬呢?舒适性、体验感都不如非独立悬挂的车优秀,减震也大,我就送到4S店维修了。那么问题来了,独立悬挂的车与非独立悬挂的车相比,悬架就一定软吗?避震的软硬,和车子是否是独立悬挂有关系吗?
首先从从悬挂的种类说起。一般来讲,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避震器等相关系统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汽车的悬挂系统,它起到了支撑车身、改善乘坐的目的,是现在轿车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分为非独立悬挂、拖曳臂式悬挂系统、多连杆悬挂系统、横臂式悬挂系统、纵臂式悬挂系统等几种类型,对于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从对悬挂的几个常见错误认识来说,像前文提到的我那个车主朋友一样,认为独立悬挂的车子,悬架就一定软,避震效果较好,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悬挂主要靠调节,好多独立悬挂的轿车,为了追求运动性能,增加转弯、超速时的操作性能,往往会把悬架调节的比较硬,在舒适度上,反而不如非独立悬挂的轿车好。
还有一种错误认识就是独立悬挂的轿车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驾驶。显然这是不对的,一般驾驶条件下,我们追求的是舒适性,但在多转弯、高速以及紧急制动时,过分的追求舒适性,调软悬架的话,会导致车辆的安全性变差。
总体来说,独立悬挂的车辆为了追求车子的不同性能,会对悬架的软硬进行调节,通常情况下,会兼顾操作性和舒适性,但是对一些运动轿车来讲,过分的强调了运动元素,从而把悬架调的较硬,给人的感觉上反而不如非独立悬挂的轿车。
为什么有些车主的车是独立悬挂了还是觉得悬架很硬?
悬挂的软硬与形式无关,取决于弹簧的刚度和阻尼套筒的特性。
首先弹簧的强度决定了悬挂的支撑性同时也影响着其软硬程度。弹簧太短压缩行程也短,不能最大限度吸收冲击力,弹簧太硬很难被压缩,冲击力也会很强。所以想要软的话弹簧强度不能太大。
上图这个东西我们通常称作减震,其实学名叫做阻尼套筒,它也直接决定着减震系统的软硬度。
阻尼套筒自身没有弹性,它内部充满油液,有一个活塞可以上下移动,活塞上有孔,在上下运动时油就从孔内上下流动。弹簧压缩时油液对活塞的阻力可以避免弹簧过度压缩,保证足够的支撑性。弹簧复原时阻力可以拉住弹簧,避免车辆多余的跳动。如果这个孔太小,那么活塞移动时阻力更大,悬挂就硬。孔大一点油液流动更快,活塞移动的阻力就更小,悬挂就软。一些车过减速带时能听到减震处发出“噗嗤”声,其实就是油液快速流动的声音。
所以说阻尼套筒的阻尼作用越小悬挂表现就越软,阻尼作用越大悬挂表现就越硬。奔驰的魔毯悬挂就是通过改变阻尼套筒的阻尼特性来实现任何路况都如履平地的,车头的摄像头实时检测路面状况,当发现路面颠簸时降低阻尼作用,弹簧压缩时可以充分吸收冲击力,车轮驶过颠簸后阻尼作用增强,强大的力量拉住弹簧避免车身过度跳动。有些车配备有可变阻尼减震系统,这个系统相对被动,当你长时间行驶在颠簸路面时阻尼作用减小,悬挂软,舒适性好。行驶在平稳路面时阻尼作用增大,保证足够的支撑性。
为什么有些车主的车是独立悬挂了还是觉得悬架很硬?
悬架软硬跟前后减震器、弹簧及连接衬套等零部件的软硬强相关,跟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没有直接或明显的联系。
有的非独立悬架若弹簧零部件等偏软整个悬架也感觉比较软,相反若独立悬架的弹簧等偏硬的话,悬架也感觉偏硬!
为什么有些车主的车是独立悬挂了还是觉得悬架很硬?
由于很多对汽车悬架的描述中基本都是“采用了独立悬挂、舒适性好”这样来形容,而多数人对舒适性好的理解是减震软,有飘飘忽忽类似坐船的那种感觉,所以对独立悬架还很硬就有些不理解了,实际上悬架的类型与减震的软硬之间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汽车悬架简单来说就是连接车身与轮胎的整体结构,根据类型不同分为了独立和非独立两种,一般是由弹性原件、导向机构和减振器三部分组成,其中决定软硬的是弹性原件,实际上也就是弹簧,具体又有螺旋弹簧、钢板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等等多种类型。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进行一定的缓冲,但由于弹簧特性的原因在缓冲过程中会不断的上下振动,于是就有了减振器,通过减振器来减少多余的振动,所以是弹性原件和减振器共同决定了整车悬架的软硬、舒适性等。对于一辆车来说,悬架的软硬与底盘的稳定性正好相反,悬架软坐起来会舒服,但是会降低对车身的支撑力,在同样的调校水平前提下,过弯和高速行驶时没有硬悬架稳定,因此一些主打运动的车型悬架在同级别中往往会相对比较硬,比如昂克赛拉、阿特兹、凌渡等,如果能够兼顾舒适和支撑力,这就是技术所在了。而独立与非独立悬架的主要区别在于两个车轮是否会互相影响,因为独立悬架两个车轮互相独立,所以在过弯时内侧车轮有着更好的抓地力,从而提升了稳定性,在走一些烂路时两侧相互影响小一些,在悬架软硬度相同的前提下舒适性好一些,但注意独立悬架并不是说两侧完全不相互影响,是影响的程度小一些,毕竟一侧受到冲击会传到整个车身,从而再影响到另一侧。综上所述,悬架硬不硬看的是弹簧和减振器,与是不是独立悬架没关系,所谓独立悬架舒适性好是以相同的调校水平为前提,否则的话还真不一定,尽量做到兼顾舒适与稳定就很考验厂家的技术了,有时候一块小小的橡胶垫就会产生很大影响,毕竟底盘的难度是如何调校优秀,而不是制造出来就行了。
希望以上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