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我们普通人就碰不到买不来呢?

车贩子、二手车商,收车能以更低的价格成交,其实很正常,人家收车是为了赚钱的,不把价格压低还怎么赚钱?这和从二手车市场购车一方的心态不同,购买者往往是为了自用,所以差的不太多、也就不会太过于较真;普通人并非不能买到贩子们的价格,只是我们普通人很难遇到那样的卖家,况且两个普通人、进行买卖是最容易谈崩的,一方拼命抬价、而另一方拼命压价!

由于知识的欠缺,卖家讲不出抬价的道理、买家又无法给出压价的理由,双方谁都不肯让一步,这次交易也就可以结束了,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才有了专业的二手车商、车贩子的勇武之地,压你价、可以给你讲道理,不管道理对不对,至少听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车主一软也就那么回事了;容易被压下价的无非就是两类车主,其一突遇状况、急用钱,所以不得已出手,急卖必亏!其二就是一些沉不住气的朋友,感觉价格差不多了、还算合理,也就着急出手了;真正不着急的、无经济压力的卖家,二手车商也不见得讨到便宜,不过这样的一时半会成交不了,还是那句话人家不压价怎么赚钱?二手车商、贩子可以更低价收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奇;鄙人曾经卖过一辆日产逍客,当时的均价是四万左右,但家里人不同意、非说少五万不卖(他们不明白),后来朋友帮联系一位刚做收车的朋友(自己是说开了一家二手车行),一看就是那种浑浑噩噩的选手;鄙人当时也没敢想能卖五万,但迫于家里的压力硬着头皮报五万(由于对方没拿设备,鄙人也没和对方说多次喷漆的事),对方也是进行了一通杀价,最终送了对方四个八成新雪地胎,最终以4.70万成交,当时车行卖价最高才到4.20万左右,后来这位朋友知道买赔了,还多次联系过鄙人的朋友,但最终不了了之!所以并非二手车卖不上高价、也并非不能低价买入,关键这样优质的买、卖双方是很难遇到的;就像鄙人卖的这辆逍客,根本没有经过激烈的砍价过程、就成交了;如果对方是资深的车贩子,会有这么容易么?市场卖价最高也就4.20万左右,鄙人想卖五万绝对是做梦,而人家绝对会在四万的基础上杀价,这是废话,市场上卖价四万、咱们也卖四万,那不就成无中间环节了么?所以人家必须杀价,不杀价就别干了,要么您就别卖车;您想换一家?抱歉无论您换多少个车贩子,人家都杀价,最后只要您想卖车,就不得不接受人家的低价;所以这就是市场的本质,没什么玄幻的东西!

车贩子是以盈利为目的

比如您有一辆旧车,市价值四万、很多买家也愿意用四万来购买,所以您就准备卖四万,这个思路很合理对吧?您如果找到这样的客户也可以成交,但您很难遇到对吧?所以在多次不成功后,您联系了车贩子,您了解价格,车贩子同样了解,您的车市场价值四万、您也想四万卖,那么还要车贩子干嘛?车贩子在这个链条中还有好处么?没有,那么人家凭什么收您的车呢,不是白玩么?对吧?所以车贩子必然要杀价,结果您分别联系了甲、乙、丙、丁四个车贩子,人家都出3.70万,到了这个时候您还有的选么?四万车贩子不会收,3.70万您又不认可,那结果就是交易失败?最终您还是以3.70万成交,嘎嘎简单不?这还是建立在您懂的情况下,不懂被杀的更狠!即便您也是资深的车贩子,争道最后、您也亮身份了,车贩子一定会说哥、你是在玩我呢对吧?多少给兄弟让点啊,到了这步、您同样没有选择,不让还是成交失败;车贩子收车不可能不赚钱,四万让人家收、人家再四万卖出去凭什么?所以在二手车交易中,买、卖车的普通用户一方永远是弱势一方;普通用户从普通用户手里买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车贩子懂行、没有车贩子杀价力度、也缺少车贩子盈利的决心,车贩子杀价、杀出的价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所以别无选择、必须要杀,而普通人买车是为了用的,车子不错、价格差不多也就那么回事了;这就是差异!总而言之,普通人也能用车贩子的收车价买到车,只不过很难遇到这样的卖家,还是那句话两个啥也不懂的买家、卖家必然谈崩,所以为了简便我们选择了二手车商、贩子,但人家为了盈利就必然要杀价,大家都会杀、也就没了选择的余地,要么低价卖、要么就去等那些普通的优质买家(无限期),权衡来、权衡去也只能卖了,普通人不具备二手车贩子的生态环境、心里,所以人家能拿下的价格、我们就很难办到了!

为什么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我们普通人就碰不到买不来呢?

我是“旋转的方向盘”,欢迎关注!

为什么车商收车价格我们普通人买不到也碰不到?甚至你觉得自己哪怕多出千八百的辛苦费也没觉得有什么优势,除了熟人外几乎没人愿意把车卖给你。这是为何?

一句话“别拿你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

你买车是想买到没有中间商的车价,买方都是这么想的这没错。但是卖车的人会有怎么样的想法呢?他肯定想怎么能卖到车商对外出售的市场价呢?这样自己不是亏的少了。所以呢买家和卖家的心理是完全矛盾的,一个想少花钱买一个想多卖钱,如果让你们买卖双方直接谈肯定谈崩。

我们模拟下买卖对话:A卖车,B买车

A:我的车用手机查了,能卖10万

B:你的车卖10万但是值不了10万,网上报价残值就是8万,你卖给车商也最多8万

A:反正我不急着卖最少9.5万,你看行了成交,不行有人要了我再卖

B:9.5万太多,你卖给车商也就8万块,不如我给你加3000块咱俩成交,8.3万

A:算了吧,你给的价太低那我不卖了。(其实心理预期9万就卖)

B:那行吧,兄弟觉得我这价格合适的话再联系。。。

当卖车的去询价、比价最后确定自己的车只能卖8万,而自己觉得差3000块钱也不至于再找B,一是脸面过不去,二是车商的洗脑让自己对自己的车不再有那么大信心,万一B再砍价就划不来了,不如直接卖给出价最高的那个车商吧。。

由于买卖方的预期价差距太大,都想自己多占点便宜,所以只能不欢而散根本不可能谈到一块,背后可能还要相互“XX”两句。因为买卖双方天生就是对立角色,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广告“让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那差价谁来补呢?而在这关键时候车商就起到调和的作用了,虽然他不会补差价但他会让买卖方最终达到你情我愿。

发现问题了吗?没发现没关系,下面了解以下更多原因车商资源更多,关系网更大

暂且不说跨省区域,一般情况能在二手车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车商其关系网和资源网是非常强大的,以至于会扩大到周边城市。除了身边朋友第一时间告诉你要卖车消息外,但凡是发到朋友圈、网络平台的卖车消息一定会第一时间被迅速传播开来被本地的车商发现(很多车商其实都是报团垄断价格,各个车商下面的网络几乎渗透到本地汽车各个领域)。而当你在网上发现某人卖车的时候其实它很可能都被多个车商换个联系方式问候N次了,你报价低压根就不考虑你。因为车商电联时的报价都会比较高,目的是吸引车主面谈杀价,并且你要相信车商的敬业精神可不是像你随口报价那么简单。而本地车商都在一个行业很多都相互有业务来往,所以价格可能都会提前被控制。

发现了吗?起步阶段你已经败了,强大的关系网、丰富的收车手段和敬业的收车精神不是你一个门外汉说有就有的。而卖家是根本没精力去到处寻找买家的,可以说它不着急卖也可以说它在对比价格,但仅凭借你“笨拙”的经验和手段你是耗不过车商的。如果卖家真想卖肯定会卖给相对专业的车商而不是“瞎要价”的个人买家。“瞎”要价指的就是你不如车商专业,我从你那吃不到定心丸,怕卖亏,而车商会用专业的知识、收车手段、丰富挑刺经验和三寸不烂之舌把卖家的车说的越来越没“自信”,反而担心错过这村没这店了。

经验丰富,本地二手车行情了如指掌

车商就是靠赚差价吃饭的,没有三两下子不早就饿死了。只要一款车的主要信息表明,价格一下就出来了,虽然车商也会参考网络估价但它们的主要依据仍然是“近期本地交易过的相似车型成交价格”,这个价格你不是行内人根本没法了解到。这就不难解释很多人卖车问了一圈基本给的价格都大差不差,因为它们都会参考“经验”来给价,一旦收高了同行之间都没法流通,就会少很多销售渠道。(不要天真的认为车商只卖自家店面那几台车)

所以,一辆待售二手车的价格在本区域内基本就是在特定的区间小幅度波动,所以车商也不怕你去打价、询价,问的多了你自己也跑的累了。也很可能你从这个市场跑到那个市场问的还是人家一个分店的报价就尴尬了,因为很多车商的店面可不止一个哦。如果个人买家这期间联系过卖家,如果卖家从你那得不到一个准信基本就把你PASS掉了,问你个价格你支支吾吾说不出、看车吹毛求疵不懂放失、要立马转账你不懂车况不敢贸然转,完全一个门外汉特性暴露无疑,卖家肯定也没耐心和你周旋。

车商也是销售

你要相信车商绝对是销售一把手,你让他卖马桶他可能三脚踹不出一个声但你要让他卖车他能巴拉巴拉说一天不带累的。好的销售有个特点是什么,让你心甘情愿的卖或者让你心甘情愿的买。你卖车它能把你的车价压到市场最低价,他能把你对你爱车的所有自信说的散落一地让你自己都会把自己的预期降低,让你能回家睡不好觉,做梦都是在说为什么我的车这么不值钱?为什么?为什么?当你试图去其它市场求证的时候,爬爬爬打脸,然后撂一句“XX车子真XX不值钱”,自此你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那么作为一个不懂车的销售职业买家或者懂车不是销售职业的买家,我们凭什么去和车商去竞争呢?我们不买车还有工资,他们今天收不到车可能以后就少卖一辆车少赚一些钱,你觉得他们拼命还是你拼命,你甚至还会想反正钱在我身上怕什么?什么时候遇到合适的什么时候再买也不迟,他们要有这想法也早就在这行业混不下去了。所以说呢,心态不一样努力就不一样,付出也不一样。

卖给车商比卖个人省心

车商比个人多承担了一个风险,甚至这个风险车商可以帮卖家转移而个人卖家基本没这个规避风险的能力。什么风险?售后和车辆问题!

卖家卖给车商就是一锤子买卖,就我这车你看吧、你给价,合适就成交。这个过程卖家一般不会透露自己的真实车况和隐藏问题,完全由车商自行判断,无论是否是问题车还是车商看走眼,只要打款成交后卖家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以后跟卖家没有任何关系了,有问题也是他车商的。毕竟你是收车的,收不收最终是你自己确定的,干这一行你看走眼也跟我卖车的没关系,没本事还收车只能怪你业务不精。

卖给个人就不同了,一旦遇到扯皮事买卖双方都不能幸免,如何去判断有的是隐瞒、有的是正常损耗、有的是突发故障呢?这就是各说各有理了,闹翻、闹到110的也不是没有过,真遇到难缠的主可能再把车给你退回去那就尴尬的不行。所以,不如卖给车商省心,哪怕少卖点至少无后顾之忧。

总结:从各个方面讲个人买家在车商面前综合优势差距很大,唯一一点价格优势买家也不可能让出太多,因为买家也想低价买好货。而多个三两千块钱相比个人买家相对的“不靠谱”性还不如卖个省心,毕竟车这个商品不像个普通商品,它比较复杂、存在的潜在可能更多。

为什么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我们普通人就碰不到买不来呢?

两个月前亲手卖过一辆车,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话语权。

那么为啥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普通人就遇不到、也买不来呢?事实上,只要有车主卖车,车贩子会第一时间锁定,进而将车快速成交。他们有着专业的知识、渠道等,下面就讲讲我卖车的故事......

两个月前,也即4月20日,打算出手一辆长安逸动。当时(2016年6月30日)入手裸车价接近6万元,使用了将近3年、4.5万公里,内饰保护的比较新,外观有少许擦挂,不过不影响车商收车了。

这台6万元购入的车,在APP如汽车之家、易车网上智能软件估价3.7~3.8万的样子,不过在这教你一手,这个估价千万不要信,一般都是按照某某品牌的车、几年折价多少计算的。实际上,一车一况,二手车市场并没有明显的标价,在3.8万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000大洋都很正常。

与千万个卖家一样,我打算在互联网平台如瓜子、优信、人人车、天天拍车上面卖车,当时标价4.5万,但一个星期过去了始终没有买家。没有买家的话,也就只能被平台收购,收购价即是3.8万的报价。

但是,3.8万这个价格我还是无法接受的。于4月28日挂在了58同城上面,报价4.3万。58这个平台挺好的,有着大量的信息源。从挂上的那一刻起,各种买家都在不停的联系我,我也一直都在应对他们。

买家无非就是两大群体:车贩子和真实买家。区分这个很简单,车贩子给的价格都比较合理(3.5~4.2万),而真实买家就有点“逗”了,由于缺乏二手车市认知,一般都在问:“2万卖不卖”、“想1万买个车练手”等等。

在58网挂了不到两小时,车贩子4.2万就将车收走,然后抛光打磨如同新车,不出3天就找到真实买家,最终4.8万成交。

车贩子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成交速度极快。

并且,有时候不是普通买家遇不到,而是过低的预算二手车的价格,错失良机罢了。导致了4.2万不买、4.8万买车的情景。

为什么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我们普通人就碰不到买不来呢?

我曾经买过几辆私家车,当然有买换车就要卖。拿其中两辆车来说说我的经历,17年2月份,我的一辆别克凯越,在58同城上赶集网上要价28,000。挂了半个多月,想买车的人都给我价价2万,甚至还有给我还到18,000的,二手车的二道贩子却给我出25,000,最后我26,000卖给了二手车行。

再说17年买的一辆宝来,今年19年卖了,挂在58同城上,赶集网上咸鱼上,我说原车原板原漆,没动过任何部件儿,要价6万八,没有一个人打电话过来,我只能降到65,000,买车的人和二手车行开始给我打电话了,几个二手车行看过车后65,000他们收,而真正买车的人,却给我还到6万的,55,000的。最后还是卖给了车行。我就纳闷儿了,我这么好的车,我65,000,普通人还不买,给还到6万,二手车行却给我65,000,然后二手车行收回去后,他65000会卖吗?

经过几次的卖车经历,我发现普通民众他是不相信个人卖车的,你说你要的低,他会给你压价,压到更低,这就是人心不足,只有最后他去二手车行讨更高的价去买。

为什么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我们普通人就碰不到买不来呢?

因为现在国内的二手车交易还没有一个规范标准,卖车的渠道不多,买二车手的同样也是,我自己亲身经历,卖了3台自用的车辆,几年下来的总结经验就是,二手车商,基本都是全市场最低的,怎么说。

1、当你发布信息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垄断了,再以市场最低的价格向你收购;

2、因为车源很难传达到真正购买车的买家哪里,所以渠道封锁了,时间一长,个人卖家就担心残值率原来越低,不如尽快卖了保障的心理,被二手车商有机可乘;

3、同样是,发布的信息渠道少,来来去去都是某某平台,其实都是信息互相流通,所以基本价格都是一样;

4、对于二手车交易,90%卖家基本不会操作,从而被二手车商游说杂费等费用相当高,只能减低车价的鬼话。

所以车贩子低价收车,再高价售出,都是利用现在交易发布信息渠道少,对信息的垄断性比较容易,故此,真真正买车的人最后是碰不到低价的。(Bee)

为什么车贩子收车的价格我们普通人就碰不到买不来呢?

这个和经验有关系吧,车贩子知道每台车真正的市场零售价,价格排名:1车商收购价→2个人零售价→3车商售价,假如有一台车,车主想出售,个人买家不管车主报多少钱总觉着车子卖的贵,觉着自己买贵了七大姑八大姨问一遍结果车子卖掉了,而车贩子车主报价以后觉得价格差不多就去看车稍微砍砍价,如果价格离谱了车商就不去看车了,就算是车商五万块钱收回来的车一分钱不加卖给你,你都觉着贵,而且会想他肯定挣钱了,这就造成普通人买不到便宜车,不是便宜车少而是你不懂他真正的价格,有的普通买家老觉着二手车很便宜往往个原车主谈的时候胡乱出价,出价太低车主生气导致自己买不到车,七八万左右的车五六千利润,有的搞批发的也就一二千,买不到是因为你不懂他真正的使用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