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底盘有多大差距?

实际上想通过一两个篇幅,把汽车的底盘说明白是不现实的,汽车底盘属于入门容易,但想造好难于登天部位;想打造出一款优秀的底盘,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硬件实力,还需要极为强大的软实力,比如说调校功底;很多底盘结构件我们可以在一些供应商处采购,但采购来优秀的底盘结构件,就一定能打造出优秀的底盘么?这个就不好说了。。。

很多朋友都说了,汽车底盘由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四部分所组成,这四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有各自的供应商,一部分研发能力差的车企,往往是将这各个部分的零部件进行组合,最终形态是什么样,几乎无法去判断,只是当组合完毕后,尽可能的往好了去做、去调校,具体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同样存在逆向研发的后遗症,预期很重要,没有预期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好比好学生、坏学生之间的比较,好学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哪里差、需要去加强哪个方面,因为基础强大,所以很容易确定预期、确定主攻点;而差生的基础太薄弱,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而紧迫的时间又没有给他们留下努力的机会,所以即便他们开始刻苦的学习,往往收效甚微;造车实际上也是如此,很多自主车企不具备研发平台的能力,只不过用外国的平台(或淘汰的外国平台,往往会选择一些外国品牌的冷门车型平台,热门的容易被发现不是自主,不好看)。。。车子的平台,可以理解成车外壳钣金底下的车体基本结构,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模版,我们上面所说的那底盘四个系统,其实都要装在这个车体基本结构上;模版大家都清楚,投过简历的朋友都知道咋回事,无非就是先找个模版范例,再根据自己所需的元素进行添加;只不过很多朋友随便选择一个模版,然后按照自己的感觉添加元素,得到的成品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比如说投一个很严谨的岗位,却用了一个漫画风格的模版,所以有的时候这种违和感无法消除;因为模版使用者没有办法领会模版开发者的意图。。。

打造汽车底盘同样如此

重点还是在于打造平台(模版)的能力,世界上那些成熟的车企都具备这个能力,只有自主设计平台,才能知道所需、预期,有了研发预期、需求,就知道该用什么标准、该选择什么样的零部件来完成底盘,所以通过正向研发平台的方式,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后续的一系列所需参数;当车企完成了平台的打造(车体基本结构),就会按照指定的标准要求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上面那底盘四大部分都有各自的供应商研发、代工,比如本特勒提供的前悬挂、后悬挂模组、底盘系统、防撞结构件等等,把这些零部件安装到车体基本结构上,就算完成了整个底盘,剩余的就是后期调校了。。。所以打造出优秀底盘的根本,在于有独立开发平台的能力,如果随便弄一个舶来平台,所打造出的车体结构也没办法确定最终想达到的预期是什么?然后同样会要求供应商供货,但此时已经没办法对供应商要求标准,因为平台是外来的,自主车企自己都不清楚标准是啥,所以也没办法要求供应商,相反会根据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的标准来作为己用,结果因为供应商一堆、标准一堆,最终造出来的底盘就比较乱套了(鸠摩智的各种内功,相互冲突),又缺乏后期的调校手段,所以很多自主车底盘表现的并不理想。。。不过随着不断发展,咱们的一部分自主车企实力突飞猛进,比如奇瑞、吉利、长城等巨头车企,虽然早期也曾使用外来平台,但现如今已经具备了打造自身平台的实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迈开打造自主车的第一步,有了自己设计平台的能力,就具备了创建自己标准的实力,供应商就要按照我们的标准统一进行生产,这样一来组装起来的底盘就没有违和感了,而经过后期的调校,所打造的底盘至少不会差;最近这么些年来,咱们自主车底盘与外国品牌的差异在减少;不过底盘就是这么回事,完全是积累,入门很容易,但没有积累想打造出好底盘很难。。。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底盘有多大差距?

汽车底盘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其设计和制造难度是比制造发动机更大的工程

不能否认曾经国产车与外国品牌在底盘设计上有巨大的差距,但近几年的技术储备和进化已经非常明显了,与外国品牌对比至少是超过一部分但和一线国际品牌还是有差距的,至于差距有多大无法量化。

汽车底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细分之后包括传东西、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四个单元;最长被提及的悬架系统属于行驶系之一,其次还包括车架、车桥、车轮等等。完整底盘需要精确的计算负载、弹性元件力、结构抗扭力、金属屈服强度、行驶中的姿态等N多参数才能设计出一个看似简单但无比复杂的几何结构。

设计底盘真的要比模块化生产且有成熟方案的发动机变速箱难度更大,这也是初期自主品牌被诟病的主要原因。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二三线品牌仍旧停留在“有形无神”的阶段,搬来一台成熟车型按照底盘结构布局复刻出完整的造型,燃油加上动力传动和悬架系统就那么组装出来一辆车,知名度较高的某泰就是这样了。

即使底盘悬架结构甚至包括弹性原件都采用完全一致的结构,但发动机动力不同变速箱的结构不同也会明显改变原有底盘设计好应该实现的车身姿态,所以早期的仿品多大都有不错的悬架结构但都没有良好的驾驶感受。

后期一线自主品牌以重金请来海外优秀的底盘设计和调教团队,技术上的升级确实非常明显,这点不能否认技术储备是落后于外国品牌的,毕竟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能师夷长技也没有错。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是仅依靠第三方的调教并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也有类似比亚迪这种企业以N多亿买来一台现有团队都不会用全球仅有30多台的MTS整车模拟测试设备以及K/C试验台,虽然技术一穷二白但在不断的“偷师”下也已经掌握了核心的调教技术。

在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力下国产车的底盘至少和同级合资车相比是有些优势的,但和主攻高端的豪华品牌轿/跑仍有的不小距离。合资车在20级以下大部分车型几乎谈不到操控,这类车是以廉价的配置和平台谋取高利润的资本,国产车背后虽然也是利益但毕竟是民族品牌且还在发展阶段,为获得更好的口碑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在很多方面还是会更注重车辆品质的。

所以想要极端的操控体验考虑中高端进口,普通代步车可以尝试对比体验一线自主品牌和一线合资品牌,实际体验的回馈会非常可观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底盘有多大差距?

奇瑞底盘做的就不错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底盘有多大差距?

国产和合资确实有差距,毕竟人家汽车工业比我们发展的早不是么!但是有一点,我们国产虽然起步晚一点,但是国产很用心在造车。像红旗,比亚迪,吉利,奇瑞这几个企业做的都很好。虽然有些车型用的是别人的底盘,但是现在大多数都改成自己的底盘了。自己做的底盘,厚重结实强度大。根本就不是日韩系列或者其他合资品牌能比的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底盘有多大差距?

合资的才叫地盘!国产那叫铁盘!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底盘有多大差距?

合资车比国产强点有限,因为是合资,合资双方都是钻监管不严的空子,汉奸如此,外方也如此,都是在中国高额税收压制下赚钱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合资车包括BBA,也不例外,其实国产车在很多方面比合资车厚道的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