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新车磨合当然可以跑高速,只要别超过最大车速的3/4即可,现在的车子没有过去那么多的禁忌!至于您说的到高速上“完全跑开”是个什么意思?是不是认为完全跑开的车子性能会更好?不完全跑开,就会导致一部分性能被封印住,再也释放不出来?您说的即是所谓的拉高速吧?磨合后期拉高速,只是为了单纯的除积碳,和跑不跑开没什么关系,几十年前汽车的除碳少所以通常用磨合后期拉高速的方式来除积碳(然并卵),而现在的车子磨合期的车速就贼快、积碳产生就少、磨合里程短,1500公里的磨合里程根本产生不了什么积碳,也用不着靠拉高速来除!过去的车子有制造工艺、材料学、装配工艺的落后,导致车子必要要经历很长里程的磨合周期,那个时候的磨合对于新车至关重要,磨合不好是真的会导致车子寿命减短的!而在那个时候磨合周期通常在5-8千公里、车速被限制在50KM以内、载荷一定要低一般要求不超过两个人!而如今的磨合要求为1500公里的磨合期、车速不要超过最高车速的3/4、载荷方面不要作为牵引车即可!过去的发动机出厂前只会经历冷磨合,而如今的车子出厂前会同时经历冷、热磨合,所以1500KM左右的磨合只是象征意义的“走合”!过去由于磨合里程长、磨合期车速超低,导致了磨合期产生的积碳很多,所以一般情况下在磨合期快结束时会采用拉高速的方式来除除积碳,前文也提到了几十年前咱们国内也没有专门的除碳手段啊,所以拉高速的思维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的,而实际上拉高速只能抑制积碳的产生,对于清除积碳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在几十年前的那个时代,也只有这个“死马当活马医”的方法了!所以磨合后期的拉高速说法只是单纯的除积碳,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没有任何作用,拉高速没有那么神奇,发动机的性能也没有那么容易被隐藏!现在的汽车由于制造工艺的提高,对磨合要求已经被极大的简化、放宽,要求车速不超过最高车速3/4,而这个速度就是我们正常的用车速度,跑高速也没有问题,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的车子本身就产生不了多少积碳,而如今除积碳的各类产品、服务比比皆是,咱们也用不着用拉高速的土办法来除碳,所以也就用不着拉高速了(高转速),随便跑跑高速公路即可!
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1999年9月之前生产的新车,它是不能够跑高速的,油门踩到底也只有40公里每小时。
新车可以直接跑高速吗?
早期的新车需要磨合才能跑高速
早期的车子刚生产出来的确是跑不了高速的,因为新车需要磨合,而且这个磨合,是厂家强制的。
这个早期的发动机这个强化强度是比较低的。
它这个强化强度,是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能力,土话就是早期的发动机不耐造。
出厂前加装限速片,控制最高车速
所以厂家在新车出厂之前是加装限速片的,但相当于是一个节流装置,装在化油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
把新车的最高车速,控制在40公里每小时左右,等过了磨合期再拆掉。
就好比是自来水龙头,这个出水口都给你弄小了,你开关开到最大,水也不会变大了就那样。
现在的汽车无需磨合可直接跑高速
但是现在的这个汽车发动机强化程度,是提高好多好多好多了,而且在装车前还经过冷磨合。
就是把这个发动机装到这个专用的机床上,用电机带动活塞运作,模拟在路上跑,都整过了。
所以现在的那个发动机,真正装到汽车上之后,基本上是不需要磨合的,直接跑高速都没问题的。
你就跟一个人会骑自行车,去骑电瓶车,也不需要磨合的对不对,骑上电瓶车就是可以走的。
有些保守的车企会建议用户磨合
比如别克的用户手册明确标明了说,您的车辆不需要专门磨合,其他的美系和日系品牌,虽然没有明确的这么说,但是手册里写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意思。
不过有一些车企相对保守一些,会建议用户磨合,但其实也是可以跑高速的,你比如说德系的大众和宝马。
大众要求磨合期转速不超过5300转
大众呢在它的使用说明书上说呢,要求新车在1500公里之内的这个磨合期。
转速不要超过最高转速的2/3,也就是5300转,但是对车速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
因为这个发动机的动力,它不是直接传输到车轮上的,是要经过这个变速箱的。
它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的,主要还是看这个发动机本身自己的转速负荷。
在要求转速范围内,车速多少无影响
这个就像是我们电脑看视频,用硬盘来缓存这个视频的道理差不多的,网速不会太影响视频的播放速度的,只要达到一定的值就可以。
所以说即便是车速到了120公里每小时,转速如果你还能控制在1800转到2500转左右,它是不会超过磨合要求的这个转速范围的,就是可以开的。
宝马对磨合期车速和转速要求更明确
宝马的话呢它更加明确一点,使用说明书上说,只要汽油发动机转速不超过4500转,车速不超过160公里每小时,都是可以的。
所以这些建议用户磨合的车型,也都是可以跑高速的。
那么新车虽然是可以上高速的,但是轮胎的制动效果还不是最好,开车最好要避免急刹。
新车上高速需要注意什么?
从橡胶到轮胎,需要把原本这种比较容易变形、强度比较低的线性高分子,通过硫化,生成网络状的高分子,土话就叫做固化变硬。
那么好比就是读书时候你用的那个橡皮擦,这个橡胶树上割出来的呢,这个橡胶呢还是液体,你要做成橡皮就要把它变成硬化对不对。
新轮胎往往过度硬化,必须磨合
那么轮胎在硫化成型的过程中呢,往往是在外胎的那个胎冠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过硫现象存在,也就是过度硬化了。
买了块新的橡皮,硬邦邦的,擦东西感觉会滑,蹭不上去,没什么摩擦,用一段时间,软一点了,摩擦力变大了,舒服了,而且错的字很快一下子就擦掉了。
轮胎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把这些变硬的部分磨掉,轮胎是不能获得最佳的,抓地力和摩擦力的。
玛吉斯轮胎官网说的,提醒用户,新轮胎还没有形成最佳的附着性能,必须磨合,在500公里之内要谨慎驾驶,轮胎厂家说的。
刹车盘和刹车片也需要磨合
那么除了轮胎,刹车盘、刹车片也是需要磨合的,新的刹车盘表面是比较平整的,刹车片呢还没有在上面划出沟槽,这个其实是不利于制动的。
大连理工有研究,《汽车刹车盘散热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它上面说。
60到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范围里面呢,因为犁沟效应,有沟槽的刹车盘比没有沟槽的刹车盘,摩擦系数更大,制动性能更好。
就好比牛在田里犁地嘛,犁的越深就越吃力,阻力越大,就这意思。
新刹车盘和刹车片摩擦小,影响制动
而且呢新的刹车盘和刹车片表面,是有一层氧化膜的,它会降低它们之间的摩擦系数,影响这个制动力的,所以厂家在使用说明上都标的。
比如说宝马,新车200公里以内,刹车没有达到最佳制动状态的时候,谨慎驾驶。当然也有一些更保守的企业,奥迪它说刹车磨合期400公里。
新车可跑高速,但前500km避免急刹
总的来说呢,现在的新车买来就是可以跑高速的,开到120公里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500公里这个里程以内,轮胎和刹车这些部件,它很有可能没有达到最佳的制动性能的,避免急刹车,注意安全,谨慎驾驶。
高速同样跑120KM/H,发动机转速越低车子就越好?
刚才说了跑高速,这个转速不要超过4500转,其实新买的这些车子开到120公里的时候,转速基本上也就是2500转到1800转了。
老司机登场了,转速越低车子越好,不对,另外一个老司机说转速上不去,车子要坏掉了。
到底转速高是好,还是转速低是好?是发动机好还是变速箱好,到底是怎么分出来的?
关键词:高速
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高速」就可以了。
那我每天会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高速开一趟回来,这个车头全都是虫子的尸体,脏的要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虫子撞在这个车上?
我在城市里面开也不会有这个问题,然后,它要怎么洗,要怎么把它去弄掉?比较麻烦。
有些朋友说我搞一个临牌,高速上面我先爽一爽,到时候再去开,开个150、160。拍不拍得下来,临牌是不是免死金牌?
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高速」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对于新车,各位车主一定是呵护有加的,深怕受一点点伤害。就像题主这样,提了新车既想让它跑又怕跑坏了。其实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答比较好。
第一,新车有没有磨合期。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很多新车车主都会从老一辈的司机那里知道“磨合期”这三个字。之所以有磨合期,是因为以前我们的新车发动机由于刚刚下线,不够“圆滑”在车里会磨损下一些金属碎屑,如果速度过快可能会划伤发动机内壁。但是现如今,我们的汽车制造水平越来越高了不说,而且新车在出厂时厂家都会帮你磨缸,这样做既能看看车子的质量好不好,同时也帮助车主度过磨合期,所以常规来说现在我们的新车基本上是没有磨合期了。
第二、新车需不需要拉高速。所谓拉高速是让发动机能够“转开”让发动机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其实厂家在给新车磨缸的时候速度都很快,在出厂前已经让发动机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换句话说已经拉过高速了,大家也可以放心。
当然,当车辆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由于走走停停、堵车等日常的行驶状态,我们的发动机还是需要重新拉一下高速的。一般来说可以在更换机油或者清洗积碳以后,拉一下高速。这里并不是说要开多快,而是要把转速提上去就可以了,大概保持在3000—4000转左右行驶一段时间,让发动机“转开”就行。
总体来说,注意新车是有必要的,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要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老一套的东西虽然不能说没用,但是有一些真的已经落伍了。
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新买的车,很多人都在说,拉下高速据说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有人认为“拉高速”的时速决定了以后车子的最高时速所以不拉高速对车子的极限有影响,有人会觉得拉高速以后会觉得自己的车加速更顺畅、开起来更加舒心,而且他们是认为拉高速是应该开得越快越好。当然据谁说的,谁也说不清!
不管怎样,百度百科上都对“拉高速”做出了解读,然而漏洞百出,让我这个自认为汽车理论很扎实的维修工都看不明白。
事实是究竟是怎样呢?
拉高速的由来其实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没有拉高速这个词,新车到手后要经过磨合期,磨合期一般是1-2个保养周期,期间不能满载,不能超速,冷车预热,不能高温等,甚至在油门踏板或在化油器的节气门位置安装了限速器。但随着汽车技术的更新,制造工艺的逐步提升,磨合期的概念逐步取消了,现在的乘用车基本上都不要求有磨合期的要求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您在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热车3分钟才能行驶,这对新车格外重要。
后来一段时间国外某个知名品牌,在咱们国内大量的同样配置的发动机频繁出现灭车、加速不良、甚至发动机烧顶现象。经拆解发现气门和进气道等区域积碳过度沉积。
当然客户都不干了,这个品牌经过研究确定为:国内燃油品质不好,烯烃和胶质等成份含量过高导致,说实话那时候咱们的汽油质量确实很差,但你研发的时候干嘛了呢,难道用的不是中国汽油?
后来经过厂家多次的技术升级,并没有完全的解决问题,便提出了一个办法,建议车主每过一段时间,让发动机高转速行驶一段时间,能消除积碳。这个方法后来经过证明,对积碳的消除和预防有效,并应用到别的品牌和车型,就是现在的拉高速。
现在咱们的汽油品质已经提升很多,但拉高速的意义被夸大了很多。
说了那么多,新车需不需要拉高速呢?
新车虽不需要磨合,但仍需要温柔的驾驶方式,除非使用特别劣质的汽油,至少2个保养周期都不会形成明显的积碳,这个阶段拉高速无利,长时的大负荷会导致局部散热润滑不足,金属摩擦副之间容易形成磨损缺陷,而这个缺陷会在几万甚至十几万公里以后才能显现,增加噪音同时降低了车辆使用寿命,有害!
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谢邀!本古稀老人既不能考驾照、不能开车,不便乱评说。但我认为厂家在此新车出厂前必定经过例行试车及各种检测鉴定合格才能定型投产,用户没必要再试。
新车磨合,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分两点谈:
首先谈谈什么是新车磨合(我翻看了很多回答,似乎都没提到这一点)。
在新车出厂时,所有零件都是新的,虽然当时会有一个初步磨合,但实际上很多零件表面依然是粗糙,甚至略有疵边。
而磨合的作用便是将这些零件充分磨合、定型;所以在最初的1000~1500公里的谨慎行驶过程,便叫做磨合期。
那么正常情况下,您在提车的时候,销售员会大体告诉您在磨合期的注意事项,如不要激烈踩油门、刹车、驾驶前预热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大概会告诉你,一定要限制在50码左右的车速,一定不要飙车。
那么,能上高速拉磨合吗?答案是可以的,但尽量别去拉高速。为什么?
第一,高速行驶大多数时间都是匀速行驶,所以还是有利于汽车零件的均匀磨合。但因为新车依然会有在加工、装配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一些很难发现的隐患。如果这个隐患在高速爆发了,如何处理?这是很危险的。
第二,高速拉一次两次并没有用,反而因为在低速高速的剧烈转换中加剧某些零件的磨损,如果不是定时、定量的跑高速,那就没任何意义了。
第三,不是哪个驾驶员都能上高速的....这点就不多说了,大体考了驾照的都应该知道拿到驾照多久以后才上高速。
总而言之,拉高速过磨合期是要定时定量,且有一定风险,且对驾驶年限有要求的,如果不经常上高速,或者新手朋友们直接平常家用的时候过磨合是最好的选择。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