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范闲为什么从没想过为叶轻眉报仇?
- 范闲对叶轻眉并没有任何亲情羁绊
《庆余年》开篇便已经说明了范闲的来历,二十一世纪重症肌无力患者范慎,在临终前思绪万千,对这个世界充满了遗憾跟眷念。当他意识逐渐模糊,以为自己已经死亡的时候,突然一滴眼泪滑落脸颊,范慎用舌头舔了一下这滴眼泪,并且发出了琼瑶式的感叹。
叫你丫泪流满面,叫你丫泪流满面,还真以为是言情小说男主角?
但他很快发现事情不对劲,因为自己舌头理论上是不能动的,但现在却动了,而且身体感觉也完全不同。范慎变成了一个婴儿,一个在竹筐里,被一个蒙着眼睛的瞎子少年保护着,周围都是尸体跟即将变成尸体的杀手。
范慎变成了范闲,这个保留着二十一世纪人类全套记忆的魂穿人,开始了自己的爽文之旅。
对于范闲来说,这个肉体只是他记忆的新容器,而这个肉体所有的血缘跟社会关系,对他都不重要。他要做的事情,是用这个重生肉体去享受新的人生,并且建立比前一世更加完美的人际关系。
一个真正的婴儿,意识是从无到有,他们可以接受“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等后天概念,并且为了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去杀死另一个无冤无仇的人,原因只是“庆帝杀死了我的母亲叶轻眉”。
但范闲这种已经有完整成年人记忆,并且在二十一世纪还有一套父母亲情的穿越人,他是不会接受这种空降式仇恨传承的。对于范闲来说,叶轻眉不过是他演戏的一个道具而已,对叶轻眉生前事迹的采集,只不过是为了融入叶轻眉朋友圈的操作。甚至表现出对“母亲”的眷念跟尊重,也是一种虚假的表演,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更多利益的表演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范闲会放弃回归李氏皇族,选择进入范家族谱。一方面是庆帝那个缺德带冒烟的千古一帝,接纳范闲进入皇族的代价,就是将范氏和柳氏全部灭门,避免今后出现一股干预朝政的外戚势力。另一方面从范闲的情感建设角度,范建养育了他,给了他一个显赫的身份,并且在成年后还处处给他提供保护,那么范建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庆帝跟他一直保持业务上的上下级关系,自己凭着演技以及演技以及演技,博得了庆帝的信任,并且给了自己相当大的特权,那么庆帝就只是一个比较合格的领导,而不是有亲情羁绊的父亲。
更重要的一点,叶轻眉除了给范闲提供一个新的肉体,并且给他留下一堆了不得的遗产跟牛叉人脉网之外,与之匹配的仇恨跟敌意也同样给了范闲。
因为叶轻眉的缘故,范闲刚出生就被一群人追杀,亲眼目睹前一世从未见过的血腥场景。
因为叶轻眉的缘故,范闲小时候就被人刺杀,让他对周围充满了不安全感,对任何接近他的陌生人都有强烈的杀意,费介就差点被小范闲直接弄死。
因为叶轻眉的缘故,范闲被陈萍萍无时无刻的监控着,并且关注着他的成长,陈院长虽然对叶小姐的孩子有教父般的关爱,但他同样用极其严苛的视线在审视范闲,假如范闲变成了一个有辱叶轻眉的不肖子,陈萍萍大概率会悄无声息的将他做了。
因为叶轻眉的缘故,长公主一直针对范闲,捎带着太子跟二皇子也一直搞他,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当然最恐怖的还是长公主的忠犬燕小乙,燕大都督可是真真正正的将范闲逼入死地好几次。
因为叶轻眉的缘故,庆帝也一直对范闲抱有杀意,即使庆帝偶尔流露出淡淡的父爱,但那只是范闲演技太好了换来的福利,而且也转瞬即逝。庆帝只要察觉到范闲阻碍他的千秋大业,分分钟就会翻脸并杀了他。
所以说,这个牛叉哄哄的老娘,给了范闲多少福利,也给他挖了多少坑,而且某一部分福利随时都可能变成新的坑,所以范闲没必要给自己立一个“为母寻仇”的目标,自己在挖坑往里面跳。
- 从范闲的视角,叶轻眉的人生没有多少遗憾
作为一个有完整记忆体系的魂穿人,范闲对叶轻眉的审视自然会理性客观得多。他很早就读过叶轻眉给五竹的信,字里行间都是一个非主流女子龙傲天的自述。
老娘来过,看过,玩过,当过首富,杀过亲王,拔过老皇帝的胡子,借着这个世界的阳光灿烂过,就差一统天下了,偏生老娘不屑,如何?
说白了,叶轻眉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将超越时代的科技从神庙带了出来,而且还有巴雷特跟五竹两大神器做保护伞。她在这个世界任性的挥霍着自己的理想,把这些封建古人当成低等玩物一样,肆意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到了自己的理想轨迹里。
在叶轻眉人生最膨胀的时候,皇权对于她只不过是笑谈,她可以杀王族,可以削太子,可以把太后赐死的白绫原封不动给送回去,而且毫无后果。
叶轻眉留给五竹的信里有一句最体现她心境的话“我很孤单,这个世界上人来人往,但我依然孤单。”
结合她不稀罕让世上那些闲杂人等知道她辉煌一生的自白,叶轻眉对于这个世界的人类,充满了高高在上的不屑之情。她那个所谓“人人平等”的理想,不过是一种游戏的心态罢了。
无论对于庆帝,还是对于陈萍萍范建,叶轻眉都没有真正拿他们当情感输出的对象,所以她会觉得孤单,觉得没人能真正的理解她。
要是陈萍萍看到这封信估计心都的碎一地,老跛子这一生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叶小姐跟我的深厚友情”,结果到头来还是单相思居多。
而陈萍萍一直脑补叶轻眉在临死前绝望、孤独、愤怒等情感,其实都是带入了那个“挚友叶轻眉”的假象之中。而真实的“俯视苍生”版叶轻眉,估计早就对自己的结局有了预判,而且欣然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对于她来说,这个无聊而且孤独的世界,离开就离开了,根本没有什么遗憾。
范闲作为跟叶轻眉同样的魂穿人,他是可以理解叶轻眉的真实想法,人家就没有仇恨跟遗憾,那还报个屁的仇啊,吃饱了撑的。
- 范闲跟庆帝更像是一类人
庆帝是一个为了皇权,为了千秋大业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爱人,亲人,属下等,对于庆帝来说,世界上只有可以利用的工具人,以及妨碍到他必须清理的绊脚石。
叶轻眉就是庆帝最大的绊脚石,于是她被庆帝周密策划后清理掉了。
而范闲则是一个只想保护自己,以及自己所爱护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也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并且将一切作为牺牲的筹码。
我的根骨里,依然只是一个除了爱自己,尊重自己之外,什么都不是的人。
范闲之所以执着的必须杀死庆帝,一方面是因为陈萍萍也是范闲要保护的对象,他的惨死突破了范闲的底限,另一方面则是庆帝的冷酷超出了范闲的想象,如果自己继续表演忠臣孝子,将来庆帝会夺走自己身边更多的东西。
所以他才会用把天下搅和乱为对价,要求庆帝跟自己决斗,并且在事后绝对不追究自己家人的责任。范闲的盘算就是,假如自己运气好杀了庆帝,那么天下即使大乱,自己的能力也足够保护亲人朋友。假如自己死在庆帝手上,那么眼不见心不烦以后爱谁谁,而且自己也可以寄望于庆帝“君无戏言”的承诺,以及自己留下的后手足以威胁庆帝不敢出手进行大清洗。
这样的范闲别说为叶轻眉报仇,假如叶轻眉的理想也会夺走他所爱的人,范闲同样会对叶轻眉出手,眼睛都不带眨巴的。
《庆余年》范闲为什么从没想过为叶轻眉报仇?
《庆余年》中,范闲不是不想,而是想了不知道怎么办,毕竟要报仇的对象,名义上是他的亲爹庆帝。
先说说谋害叶轻眉的凶手:幕后总策划师——隐忍、腹黑的庆帝,正面对抗者——王后一族和部分皇亲国戚,军方助力——枢密院大佬秦业等。
一是王后一族和京都里的部分皇亲国戚。这部分人员,都在叶轻眉死后不久,在京都流血夜中,除了王后外,都被庆帝、陈萍萍和范建等人所杀。
二是军中大佬秦业。要不是有秦业参与,王后一族也不可能有谋害叶轻眉的实力。秦业藏得很深,连陈萍萍也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些许线索。
随着范闲的突然崛起和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让秦业担心总有一天会暴露他参与谋害叶轻眉一事。所以,秦业才在京都外山谷中,趁范闲从江南归来时,暗中派人暗杀范闲,但被范闲反杀。因为暗杀范闲之事,让陈萍萍和范闲知道秦业也是谋杀叶轻眉的凶手之一,并推测出暗中谋划者是庆帝。
秦业一家在京都叛乱事件中覆没,二儿子秦恒死于监察院黑骑统领荆戈之手,秦业自己则死在范闲、定州大都督叶重和副大都督宫典联手之下。
而被庆帝放在台前的主凶王后,也在京都叛乱事件中,从京都城墙上坠落自杀。
三是庆帝。范闲是从核爆前的地球穿越到核爆后千万年的地球上,为了权力,夫妻反目、父子互杀等各种宫斗、秘事看多了,小小年纪就隐约知道庆帝是谋害叶轻眉的幕后凶手。
但是,范闲穿越过来时,灵魂附体在叶轻眉刚出生的儿子身上,叶轻眉已经被害,他跟叶轻眉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母子感情。
后来,范闲从澹州到京都,庆帝对于范闲虽有利用,但还算不错,范闲也不会为了内心的那丝母子感情而报仇。而且,在知道庆帝是庆国另一个大宗师后,没有五竹的辅助,以范闲的武力和实力,那就是找死。
范闲本意是想让叶轻眉的亲密战友们都能安心养老,包括陈萍萍、范建等,不要再想着为叶轻眉报仇。但是,陈萍萍为了给叶轻眉讨不平,从退休养老的路上回到京都,就想质问庆帝,为什么要杀叶轻眉。
如果陈萍萍不死,范闲也不会下决心为叶轻眉报仇。陈萍萍因为为叶轻眉报仇,被庆帝剥去衣服,让天下都知道陈萍萍是太监,并将他千刀万剐赐死,范闲由此与庆帝决裂。
综上所述,范闲不是不想给叶轻眉报仇,一方面是内心不够坚定,另一方面是实力不够对抗庆帝。
最终让他下定决心对抗庆帝,一是陈萍萍之死,二是替叶轻眉不平,三是为了天下不起战乱。毕竟,东夷城是四顾剑交给范闲的,北齐女帝是范闲的情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庆帝将北齐、东夷城给打没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