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在台上多次调侃观众,该如何评价?
只能说岳云鹏的表演,更接近于国内通常意义上的“脱口秀”吧。
其实德云社大部分年轻演员的表演,都属于这种“脱口秀”式的东西,不是相声的范畴。
演员在舞台上跟观众频繁互动,或者说互动也是表演的一部分,那是以前撂地常用的手段。
早年间浑门相声跟卖大力丸的共用一个场子,全靠肉嗓子和自己的“绝活”吸引观众,能够围过来的人越多,最后留住看你使活的人越多,那你可能挣到的钱也就越多。
这种特定场景下,跟观众互动才有必要,江湖艺人划定一块地儿表演,之后就开始炸粘子。也就是山呼海啸闹闹腾腾,让周围的人都聚集过来,以为自己正要表演什么绝活儿。
这种手段就是怎么下作怎么演,完全没有限制,耍贱卖萌卖腐这些都可以,只要有人愿意围过来看就成。说白了别拿自己当人,当个狗熊让人看乐呵,愿意里三层外三层围住,有所谓的商演氛围就好。
之后就是“拴马桩”,也就是把围过来看热闹,但未必会掏钱的路人,尽可能多的留下来。
这时候艺人就会竭尽所能的跟人群互动,让他们觉得这场演出不看不行。比如打把势的艺人,会给围观人群描绘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让你不得不留在这里看后续。
比如他们可能会说“接下来我要用弹弓打前面那个茶壶底座,我能让底座飞出去,茶壶里面的水一滴也不漏出来”。
这种玄幻的描述对于老百姓来说,是绝对没有看过的稀罕玩意儿,所以大家就愿意留在这里等他表演。
这时候艺人就会各种拖沓,一会儿摆架势一会儿收势,然后穿插自己想要买给你的狗皮膏药大力丸什么的,再用各种话术挑逗你,让你觉得只有买了这些破烂玩意儿,才能看到这手绝活儿。
但一直到最后这家伙收摊,你也看不到他描述的绝活儿,因为他压根也不会使。
这就是“拴马桩”,揽客用的手艺。低级一点的就是老郭在小剧场多次当成垫话表演的,骂街式拴马桩,说围观人群里面有人媳妇儿给他戴绿帽子,谁走谁就是那个人,于是要脸的都只能留下,免得被卖艺人骂街。
这些互动方式,都是在没有封闭剧场,而且全靠路人打赏的情况下,江湖艺人想出来的下三滥招式。
所以才叫“粘”、“栓”这些词儿,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如果在剧场演出,都是先买票后入场,艺人压根也不需要用这种互动方式揽客,那么理论上更重要的就是你手上的活儿,如果有真能耐,让买票进场的观众满意而归,下次还能捧场,那就是你技艺够高的证明。
评书艺人之所以高端,就因为他们都是坐剧场的先生,而说书人早年间就绝对禁止跟观众互动。原因很简单,说书人在表演的时候,往往会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有大辈儿也有小辈儿,他们一会儿要喊父亲一会儿要喊儿子孙子,如果他们跟观众之间有过互动,让观众觉得说书人跟自己有沟通渠道。用现代语言就是“打通了第四堵墙”,那么观众就会在听到说书人喊“父亲”、“儿子”、“孙子”的时候,有一种“这是在喊我”的感觉,如果是喊大辈儿还好,观众可以一起占便宜,但如果喊小辈儿,观众可能就会不高兴,觉得你在故意讨便宜了。
所以老说书人直接关闭了第四堵墙的通道,压根也不跟台下人做任何互动,哪怕看见自己长辈在台下,也假装看不见,一直要到表演结束才去行礼问安。
岳云鹏等新生代相声演员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一直把第四堵墙开放着,跟观众之间一直互动,并以此作为表演最重头的部分。
所以岳云鹏的演出场所,经常都需要他去控场,去安抚观众情绪,根本原因不是观众素质低,而是岳云鹏自己的表演风格所致。他所有商业演出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是咱们可以随便互动,无论你们怎么折腾都可以。
于是岳云鹏的控场能力被吹爆,无论观众怎么奇葩他好像都可以摆平。但根本原因在于,你是整个表演场地的节奏管理人,你怎么会让台下的人觉得这里可以胡闹可以捣乱可以为所欲为的,这种现象的源头,还是演员总在跟观众炸粘子所致。
为什么听交响乐听歌剧的人不会喊“咦~~”,因为人家把规矩早就立好了,喜欢胡闹的人根本不会买票进去。
而总在剧场里面胡闹需要演员控场摆平的,大概都是看耍狗熊心态的观众吧,而吸引这种观众的演员,自身问题也一定很多。
岳云鹏在台上多次调侃观众,该如何评价?
你以为人人会关心岳云鹏什么的,还是会有人不认得,或不关心什么岳云鹏,甚至只听说岳云鹏是个唱相声的。
岳云鹏在台上多次调侃观众,该如何评价?
互动一下,热闹热闹。
岳云鹏在台上多次调侃观众,该如何评价?
剧场相声和电视相声的一大区别,就是台上和台下互动增多。所谓互动,就是说台上和台下是有交流的。
因为观众和演员距离比较近,台上演员说什么,台下观众马上就能做出反应,而台下观众大声说出什么,演员也听得比较清楚。在这种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你来我往的互动。
表现在岳云鹏身上,这些年随着知名度的增加,随着自信心的增强,他是经常和台下观众互动的,有些时候还像和观众叫板一样叫他们上去或者出去之类的。看上去半真半假,其实就是假的,演员不可能真的希望观众上台或者离开,这只是一种表演的技巧而已。
剧场相声不拒绝适当互动
从台词完整度上说,相声表演的状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台下背好词,到了台上一字不落原原本本进行表演,即使台下出现其他情况,也不作回应,该怎么演还怎么演。舞台经验不太丰富的演员或者电视相声,一般就会这样演。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台下也要背好词,但到了台上并不可丁可卯照着词来表演,尤其在遇到观众大声回应的时候,他们要及时作出反应,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否则就失去了剧场相声的一大魅力——当然完全无理取闹的可以不管。
拿德云社来说,其实有不少相声演员都喜欢和台下互动,有时候“闹”得还比较厉害。比如张鹤伦,他动不动就要和台下观众PK,让人家上来,观众就喊你下来,好多次他都作势真的要跳下来。
对于演员这样的反应,观众是非常乐见的。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是演员与他们关系近的表现,表面看是挑衅和不服,其实是一种表演手段,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对于演员来说,这也是尽快将演出气氛升温的手法,有利于接下来更好地表演正活。
除了张鹤伦,此前从德云社退出的闫云达也很喜欢互动,观众也愿意看到这一幕,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简直比听正活还要享受。
岳云鹏越来越会互动
回到岳云鹏,早些年舞台经验不丰富的时候,他绝不会也不敢和观众互动,这些年随着知名度的扩大,舞台经验越来越多,技巧越来越熟练,岳云鹏逐渐有了与台下互动的资本,也有了本事,因此在很多时候他都喜欢找台下的观众互动。有时候跟全体一起,有时候挑几个显眼的前排观众。
看过《欢乐喜剧人》的应该都记得,岳云鹏多次和头排的观众互动,有一次是提醒那个观众要笑要鼓掌,还有一次是与一个观众的联系人通电话互动。这说明岳云鹏认识到相声表演其实是台上和台下共同完成的,不是完全单向的演员输出。
这种方式甚至被岳云鹏带到央视春晚。2019年春晚上,岳云鹏在表演对对子形式的相声时,就留下一定的时间和观众互动。要知道,春晚直播每一秒钟都严格卡死,稍有不慎容易造成舞台事故。岳云鹏在这个舞台还敢于这样做,也说明他在这方面还是有充分把握。
互动要掌握尺度
当然,所有互动都要掌握好一个度,如果一场相声听下来全是和台下的互动,那就不成其为相声了,差不多成为类似脱口秀的表演。很多团体认识到这一点,包括德云社在内,都提醒过观众不要过分互动。
好在看岳云鹏的表演,目前为止的互动还是比较良性的,没有出大的圈子,也没有因此引发大的争议。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岳云鹏在台上多次调侃观众,该如何评价?
我觉的挺好,台上台下互动,可比小品好看多,就爱看小岳岳贱贱的萌样,大家开心一笑,年青了几岁,不要总是挑事。
岳云鹏在台上多次调侃观众,该如何评价?
这是老相声撂地时的贯口,
和评书里的一样!
列位看官,你道是....,就是引起大家注意的一种方法!或者叫互动!让听众更激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