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徐良是一个评书人物,从头到尾都是艺术加工出来的,根本算不上什么传说。

徐良的人物原型,是三国的马良: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而白眉大侠徐良徐世珍,他的logo也是两条白眉,但从外形上来说,徐良长得比马良寒碜的多。

黑紫的脸膛,两道白眉毛;一双虎目,垂大准头,四字口见棱见角,大片牙,乌牙根,大耳垂轮,未长髭须,正在年少。细腰窄臂,双肩抱拢,一团足壮。

就因为长着白眉毛+紫脸膛,徐良的外形也被作者拿来抓梗,说他的灵感是来自于一次逛窑子,看见青楼供奉的祖师爷管仲画像,白眉毛+紫脸膛,于是跑去问老鸨怎么回事。

老鸨的文化水平哪能说出个三七典故来,但出于服务意识又不能用不知道打发恩客,于是凭着自己的口才和想象力对此作出了解释,管仲这货既然在全国推广青楼,肯定当年近水楼台,纵欲过度,身体被掏空,导致了眉毛变白,眼睛变红啦。至于医学上说不说的通,那玩意儿无所谓,先生你饿不饿我下面给你吃~

其实古代说书人创作一个人物,真的没那么多历史考究,更多时候就是灵光一现的结果。而徐良这个角色被创作出来,也跟说书同行有关系。

小五义的作者是无名氏,但坊间通常认为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石玉昆,一个是李凤山。

石玉昆写的《三侠五义》里面,山西商人屈胡子贪杯吝啬成性,油腻奸猾神憎鬼厌,所以山西同行跑来求石玉昆(或者是李凤山),说您老行行好,能不能给俺们创作一个比较威武雄壮的山西大侠形象,给俺们老西儿也涨涨脸。

于是李凤山就编了一个称山西雁多臂人熊,打的群贼闻风丧胆的徐良,山西说书人高兴地两脚离地。结果李凤山一盆冷水泼过去“白眉毛的老西儿才横,你们照照镜子有那玩意儿吗?”山西说书人一撇嘴“又被这坏小子耍了。”

李凤山觉得这么玩一通还不够,于是加上了去逛窑子得到灵感的梗,把徐良这个形象又给往下踩了一脚。

白眉紫脸一嘴炉灰渣子的大侠徐良徐世珍,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白眉大侠》徐良并不是一个传说,他是《七杰小五义》《白眉大侠》等评书中的书胆,尤其在单田芳老先生精彩的演绎下,徐良这个人物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赋予了这个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

徐良绰号很多,除了白眼眉为记被称之为白眉大侠外,他还有山西大雁、三手大将、多臂人熊等多个绰号。前面这个绰号是形容其轻功了得,后面这俩则是说徐良的暗器水平极高。

白眉大侠徐良是山西太原府徐家庄人氏,是大五义的老三穿山鼠徐庆的儿子。同时徐良还是小五义的成员,且在小五义中成就最大,名气最大,武功最高,其综合实力远甩其他同代中人。

徐良从外形上看是一个相貌非常丑陋的人,他的尊容是这样的:

身高八尺左右,溜肩膀,两条大仙鹤腿,往脸上看面如紫羊肝,小眼睛,鹰钩鼻子,菱角嘴。最显眼、最特殊的是长着两条刷白刷白的眼眉!大片牙,黑牙根,眼角往下耷拉着,嘴角往上翘着,要不注意看,活像个吊死鬼。

徐良的对头们见到他都称他为“丑鬼”,不过谁都不敢轻视他,徐良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类型,人丑能耐大。

徐良之所以武功取得了同龄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一方面是徐良是难得的练武奇才,另一方面在于徐良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有许多世外高人都愿意教徐良能耐。

徐良的正式老师有两位,一位是云中鹤魏真;另一位是金睛好斗梅良祖。魏真教会了徐良轻功,梅良祖则教会了徐良六十四路八卦万圣金刀刀法和暗器。当然了,徐良的轻功刀法和暗器水平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远远超过两位老师了。

除了魏真和梅良祖这两位正式老师外,还有许多高手名家指导或传授给徐良武艺。比如北侠欧阳春传授给徐良八步赶蟾之绝技;海外野叟王猿传授给徐良仙人倒挂画绝技,凭借这两项绝技徐良曾败中取胜,在擂台上战胜过实力雄厚的飞剑仙朱亮和飞云道长郭长达。

飞天魔女龙云凤传授给徐良魔山剑法,他运用魔山剑法战胜了紫面金刚王顺的老师金掌佛禅并砍去其一臂,从此后佛禅负气出走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天聋地哑两位仙师和春秋四老在小孤峰也传授过徐良武艺。

徐良自从带领开封府群侠攻破阎王寨;大破八宝叠云峰清淞狼牙涧,将夜入皇宫杀死贵妃娘娘盗走娘娘身上四十二件国宝,殴打仁宗皇帝的紫面金刚王顺捉拿归案,绳之以法之后,在八宝金殿宋仁宗当场封徐良二品将军职位,成为开封府职务最高的护卫。

后来以徐良为首的上三门侠剑客在东海小蓬莱碧霞宫大破八卦四象金灯阵五行昆仑绝命台后,将武圣人于和逼的用宝剑抹了脖子,将金灯剑客剁成肉泥,大获全胜班师回朝后,徐良反而对官场生涯产生了厌倦。

目睹自己的结义兄弟海外野叟王猿及其老师万年古佛惨死绝命台,被五雷开花炮炸的粉身碎骨;自己的授艺老师飞天魔女龙云凤惨遭血手飞镰江洪烈偷袭死于非命,又想起自己的父亲穿山鼠徐庆、大伯窜天鼠卢方、二伯彻地鼠韩彰被王顺杀死街头;想起自己被王顺栽赃陷害含冤受屈深陷牢狱之灾,白眉大侠徐良心生退隐之意,他深刻感受到官府这碗饭不好端啊!

徐良最终选择了辞职,带着细脖大头鬼房书安回归原籍故土山西太原府徐家庄,过起了普通田园生活。当然,白眉大侠终究非池中之物,他想彻底远离江湖是不现实的,他终究还是做了武当派的派主,成为一代白眉大剑!

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我猜测大家一定听过著名的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讲的《白眉大侠》吧?这部评书是单老根据传统古典小说《七侠五义》、又叫《小五义》改编而成。

书中有一位个性鲜明,长得有点寒碜的人物,按单老的话就是:大片儿牙、黑牙根、水蛇腰、仙鹤腿,三道弯;面似紫羊肝,两道白眉毛,相貌与吊死鬼相似,此人正是白眉大侠徐良(拍惊堂木,我也是单老的铁粉,哈哈)

其实徐良最大的特点是白眼眉,一般情况上了年纪才须发皆白,徐良20来岁就白了眼眉。

我考虑有两种原因:要么是白癜风,要么是气血消耗太甚,营养枯竭。

徐良不但长相有特点,行为也有个性,此人爱逗哏、搞怪、鬼主意多,操一口山西方言,和寇老西寇准声音差不多。

这也难怪,徐良绰号山西雁,祖籍山西祁县,父亲乃是《三侠五义》中的“五鼠之一”穿山鼠徐庆是也 。

徐良从小聪明伶俐,拜父为师,徐庆的功夫很快输出枯竭。

徐良为求深造,仗剑走天涯,先后拜云中鹤魏真、金睛好斗梅良祖、天聋仙师赵朴、地哑仙师魏百宝、春秋四老、飞天魔女龙云凤为师。

这一连串的名师肯定会教出一个不错的徒弟。

(徐良)

说得没错,据说徐良的功夫十分了得,其八步赶禅、八十一路青龙剑和七十二路地趟拳威震武林,双手飞蝗石无人能躲,手持一柄金丝大环刀“铮铮”作响,对手闻之丧胆,神鬼皆惊……

说了这么热闹,历史上真有白眉大侠这个人吗?

很遗憾,没有史料证明有徐良这个人,就连他的父亲徐庆也是虚构的人物。

可以这样说,《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书中,除了包公、宋仁宗等几个人物是真实存在,其他人物都是虚构的。

这两部书的作者是清末说书艺人石玉昆所著,石玉昆是天津人,生活在清末。

过去有句话叫做“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意思是老北京的人最油滑,天津卫的人最会说话,说话说出来好听,说相声的人多,保定府当差的人多。

照此说,如果放在现在,石玉昆就是单老这样的说书艺人。

有资料记载,清末北京一个山西籍的官员请石玉昆到北京家中做客,意思是想请石玉昆写一位表现山西人很厉害的评书。

为了激励石玉昆早点写出这部书,山西籍的官员就请石玉奎嫖妓作为犒赏。

据说石玉昆到了妓院以后,看到妓院老鸨供奉着管仲的画像,他突生灵感,白眉大侠的形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原来开妓院都供奉管仲,管仲就是诸葛亮的偶像(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齐国丞相,帮助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管仲除了治理国家有一套以外,他还是妓院的最早发明创造者,因此后来妓女把他奉为保护神。

问题是管仲并没有留下画像,如何供奉呢?

老鸨们发挥想象力,认为管仲肯定近水楼台先得月,肯定被妓女们掏空了身体,经脉耗尽就会白眉毛,紫茄子脸,灰不溜秋黑中透紫。

这就是石玉昆看到管仲的形象,讲真这尊荣很搞笑,心说这些老鸨们的想象力比我都丰富,如果据此刻画人物肯定给人印象深刻。

石玉昆回去后就把这灵感移植到了徐良身上,白眉大侠徐良的外貌就是这么来的。随之《小五义》中徐良这个鲜活的人物就这样构思出来了,书中五鼠是石玉昆在山西籍官员家做客时发现他家有五只老鼠,灵感来源于此。

果不其然,石玉昆所撰写的《小五义》轰动一时,山西籍的官员十分满意,给了石玉昆一笔不菲的稿费,逢人便说我们山西终于有一个牛逼人物了,综上,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人物。

文/秉烛读春秋

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

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

《白眉大侠》这部电视剧留给水一白最深刻的记忆也就只剩下这个主题曲了,真正能勾起我们思念的《白眉大侠》大抵还是单老先生沙哑的嗓音说出的那部评书,至于说后来的《龙虎风云会》虽然内容与《白眉大侠》大同小异,合理性也更好,但影响力却已经相去甚远了。

依稀记得当年抱着收音机的场影,可以清楚知道每个台评书的播出时间以及重播时间,生怕错过一点点细节。当同学告诉我《白眉大侠》要拍成电视剧的时候,当真是兴奋了好久,只是当看到的时候,却也失望了好久。现在想来,当时也确实是幼稚,像白眉大侠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会真正实现影视化呢?大片牙,黑牙根,水蛇腰,仙鹤腿,侧面一看三道弯,再看那脸,好似紫羊肝,外加两道白眼眉,整个就一吊死鬼。这样的形象搬上银幕,恐怕是要吓死宝宝们了。

现在我们有个词非常流行,叫“同人小说”,就是指将原来的漫画、小说、影视作品等等当中的人物,剖离出来,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一部新的小说作品,而《白眉大侠》恰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是从《三侠五义》的续集《小五义》衍生而来的。

尽管这些作品为我们所熟知是靠单老先生的演绎,但其小说的原著作者则要久远得多。

其中《三侠五义》的作者是号称竹主人的石三爷石玉昆,此人出生于乾隆后期,经嘉庆、道光、咸丰三帝,最后死于同治十年,也是个能讲善写之人。当年他最擅长讲的书就是《包公案》,自然也是吸引了大批粉丝。后来这位先生就将自己所讲的这部书掰开揉碎,捏合成了一部《龙图公案》,后更名为《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这部书后来也被称之为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所谓三侠者,即是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以及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五义也称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他们都是围绕在包拯包龙图身边,帮着帮奇案的侠义之士。这里面的穿山鼠徐庆,也就是白眉大侠徐良的父亲,不过武功倒是平平,徐良的武功还是靠师父云中鹤魏真、金睛好斗梅良祖教得好,所以他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续集《小五义》当中的男一号。

《小五义》的作者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也有人认为是石三爷所作,不过风格倒是有所差别,轴心也从包公换成了他的门生颜查散,主要人物除了徐良之外,剩下几个也大多是《三侠五义》中五义的后人,如钻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彻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锦毛鼠白玉堂之侄小专诸白芸生,翻江鼠蒋平倒是一生无子,所以为了凑足五人,又加进来一位小义士艾虎,他也是《三侠五义》当中曾经出场过的人物。

当然,纵观《三侠五义》、《小五义》的武侠系统,虽然也是高手如云,但是投靠官府一方的三侠、五义、小五义还都是有着非常突出表现的,武功也不完全是不够看那一类,尤其是在《三侠五义》当中,北侠已经算是非常顶尖的存在了,南侠展昭、锦毛鼠白玉堂也是相当厉害的存在。

但是,到了《白眉大侠》这部书里,官府中人除了不断提高的徐良,以及横空出世的白芸瑞(白玉堂之子),其他人已经完全不够看了,甚至在《三侠五义》、《小五义》中出场的人物也已经不足为提了,《白眉大侠》里出现了大量的高手以及超高手,武侠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位面,作品风格自然与前作截然不同了,甚至于他们已经开始独立办案,不再依托于包公或者颜查散这类人物了。现在看《白眉大侠》,甚至感觉很像后来的玄幻小说,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白眉大侠一直紧紧跟着顶尖者的脚步,一刻未停止过进步。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题主所提出的问题“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的原因,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小说或者评书当中的人物,经过不断的演绎才变成后来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想像得到的那个模样。

说不是的原因,是因为徐良这个人物,溯源于其父穿山鼠徐庆,而徐庆则来源于民间流传,即当年开封府包拯身边围绕着侠义之士的故事,跟《水浒传》一样,是有一定的原型基础的。

当然,从水一白个人角度来说,《白眉大侠》倒更像是一个传说,是单老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传说。尽管他讲过的书很多,我们听过的也很多,诸如《童林传》、《乱世枭雄》、《大明英烈》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存在,但也许只有《白眉大侠》才是最倾注他心血的一部作品,是由他个人改编的独立作品,也是我们这些评书谜永远绕不开的经典。

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为了安慰世间多情男女!包青天的故事为了安慰受害百姓继续活着;侠客的故事是老百姓忍无可忍想像着怎么惩罚那些欺压人的坏人!

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

关于徐良这个人物,我们是了解的,他是窜天鼠徐庆的儿子,并且他还是小武义当中的老大级的人物,其本人的武功也是非常厉害的,是上五门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曾经协助过开封府尹包拯包大人处理了很多江湖上的一些案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