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给李宏烨书写序:希望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你怎么理解?

世界上有一种话,乍一看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也是没用的。

这就是所谓的正确的废话,书店里的畅销心灵鸡汤,都是这种话堆积起来的。

感觉浓缩了整个世界的真理,其实看完才发现跟放屁一样,而且还是无色无味的,连臭一下的功能都没有。

姜昆给李宏烨写的序,也是这种正确的废话,但他不是给李宏烨写鸡汤,而是打官腔而已。

因为根据李宏烨的证词,姜昆老师在写序的时候,并没有看懂这本书。

甚至姜昆自己更加谦虚,至今都不知道这本书书名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写的序并不友好。

姜昆在《相声的有限元》序言中写道:

相声的笑果是演员与观众靠表现的优劣、理解的程度,表达的方式以及共鸣的大小,共同创造出来的,靠计算是解决不了的。

这是姜昆站在传统相声表演的立场上,对于公式相声的一种质疑态度。姜昆认为这种表述很不友好,但其实在我看来,已经是非常友善而且宽容了。

从常识来说,计算机可以建立数据库模型,然后对所有数据模型以内的程序进行处理,就像一块小小的CPU,它可以完成一整台手机的所有运算,拓展各种程序运用。

但相声表演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目前的科技发展来说,很难想象能够通过一组数据模型,将人类的喜怒哀乐全部计算出来,而且你面对的还是现场几百上千号人,以及可能成为相声观众的无数独立个体,他们需要采集的数据模型是空前巨大的,而且变量也是无穷无尽的,而《相声有限元》这么一本书,就妄图穷尽一切个体的情感运算,这无疑是天方夜谭。

目前李宏烨给所有观众展示的公式相声成果,很明显比天方夜谭还要天方夜谭。

而姜昆在既看不懂公式相声,也没感受到其革新所在的前提下,就给李博士写了序。

所以他的文字基本就是“正确的废话”,在一种鼓励后生晚辈,同时展示自己曲协会长伟岸立场的前提下,满足一下李博士对曲艺事业的热忱。

曲艺其实已经跨入了科技时代,比如电视相声、网络直播、视频剪辑等,都在各个科技领域改变着观者对曲艺表演的感受,同时对曲艺从业者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竞争力。

传统曲艺正在努力迎合科技进步,让更多年轻人接受自己,并且帮助传播曲艺,所以不需要李宏烨这种旁门左道来推动。

姜昆给李宏烨书写序:希望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你怎么理解?

给李宏烨写序只能说明姜昆这个人不仅江郎才尽,而且彻底陷入对相声的无知,失去了对相声起码的判断力,或许这里头还包含有姜昆内心的阴暗龌龊。

首先,可看出姜昆的无知与可笑

科技时代与相声有什么关系?跨入科技时代,相声还是相声,还是要给观众以乐子,不是标新立异换个“公式相声“什么的,观众就给你面子;科技对相声这种特殊的传统艺术来说,有没有帮助?从技术上说肯定有,但是相声要在科技时代或者别的什么时代生存下去,还得靠演员,科技无能为力。这个浅显的道理三岁孩子都知道,唯有姜昆不懂,他居然可笑地要推动相声跨入科技时代——事实上科技时代早就来了,但是在姜昆那里相声竟然还停留在科技时代前那个地方没动窝,相声就是超现实,不跟着时代走。搞了一辈子相声,姜昆居然还闹不明白这点道理,其无知与可笑已经无以复加。

其次,姜昆已经彻底失去对相声的基本判断能力,他会把相声带到沟里去

李宏烨所谓的公式相声,没有让观众笑起来,自己倒成为笑话。他们夫妻以为博士可以无所不能,搞个莫名其妙又啼笑皆非的“公式相声”就有市场,观众不认相声难道不认博士?可观众偏偏就不认。相声是干活,观众不买账你怎么弄也没辙,博士也不行。李宏烨的“公式相声”已经被证明是个噱头,操作,炒作,是一厢情愿的个人操弄和自我陶醉,没有笑料没有内涵,没有相声艺术所具备的起码的艺术要素,他们夫妻也压根不具备相声表演的能力。因此,对李宏烨这样的状况,作为真正懂得相声、希望相声不断发展的人来说,就得好好劝劝李宏烨,让他们知道他们就不是搞相声的材料,还是安心教书搞学问吧,别糟践相声,犹如郭德纲对李宏烨善意地提醒和批评那样,虽然自负的李宏烨似乎并不买郭德纲的账,但是郭德纲作为一个相声人,这样的态度已经难能可贵。但是反观姜昆,不仅不提醒不批评,却不顾李宏烨“公式相声”的可笑与反常识,还要给其写序,说明姜昆不仅江郎才尽,而且已经成为相声的门外汉,如果以他现在的认知和能力,作为中国相声的最高领导者,只能把相声带到沟里去。

其三,也能够看出姜昆心胸狭窄的小人模样

郭德纲拯救了中国传统相声衰落,把观众重新请回了剧场,让相声艺术再次焕发青春,其功莫大焉。然而,作为相声界的领导,姜昆不仅不支持、不关心、不宣传推介,反而以各种“崇高”的理由来对郭德纲予以打压、排挤、反对,如反三俗等等。虽然姜昆大张旗鼓地反郭德纲,但是郭德纲不仅没有被打压下去,反而更加顺风顺水,哪里是无知无能的姜昆所能比。姜昆对郭德纲无可奈何,自讨没趣,就来走另一条与郭德纲对抗的路子,比如与郭德纲有矛盾的,不满德云社而出走的,他都收拢过来,显然是以此来对抗郭德纲。李宏烨与郭德纲怼过,其“公式相声“被郭德纲否定过,李宏烨现场也对郭德纲的批评颇为不屑,这或许就是姜昆为李宏烨写序的一点原因吧,否则,把相声都弄成那副模样,不恶心反而写序,真是找不到理由。也就是说凡是与郭德纲有隙的、与郭德纲对抗的,姜昆都要拉过来,哪怕是个笑话,比如李宏烨。姜昆不是小人是什么?

谢谢悟空。

姜昆给李宏烨书写序:希望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你怎么理解?

我觉得姜昆老师真的有点儿瞎折腾,李宏烨的所谓新语相声,一点儿相声的感觉都没有,根本拿不到台面,为了对郭先生的不满情绪的波动,给李博士生写序:“推动(相声)曲艺跨入科技时代”,典型的一种讽刺。

即讽刺了自己,也讽刺了李宏烨,而且还写入序中,估计李宏烨的作品不会有什么价值,本身李宏烨的相声就四不象,姜昆还给他添上更四不象的翅榜,真让人无话可说。还记得在《相声有新人》节目中,李宏烨的话吗?

李宏烨曾在节目中这样说:“咱们别老相声相声的,咱说说传统的中国相声”。不觉得这句话颠三倒四的自相矛盾吗?老郭能说什么呢?只说了一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对李宏烨公式相声的不认可。

我认为不算相声公式的李宏烨,碰到了姜昆老师不靠谱的序,无以言表!作为李宏烨的相声(仅管不算正经的艺术),姜昆老师不往艺术上靠,倒往科技上靠,我怀疑是不是姜昆老师早以讨厌自己是一个相声演员了!

即使自己老了可以休息,不要毁相声这个行业就好!别对曲艺相声的艺术帮倒忙行吗?

姜昆给李宏烨书写序:希望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你怎么理解?

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序,原本不好评价!

但是看过几次李博士两口子的“相声”,真不是相声,充其量就是两口子扣扣字眼,用谐音等在台上“逗趣”。当然也没有任何科技含量!

作为曲艺界前辈和领导的姜老,特别是一个相声大家,如此看重教师夫妇这样的“相声”,甚至提高到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评价太高,让人大跌眼镜。

由此可见,相声没落几十年,不是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有领导如斯,不没落没道理!

某种程度上讲,真同情老郭,太不容易了!!!!

姜昆给李宏烨书写序:希望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你怎么理解?

李宏烨鼓捣了一个公式,在姜昆眼里就成了科技,看来姜掌门的学识也大致如此了。做为一个曲协领头人,特别是相声传承人,姜掌门是铁了心要靠奇门异术来把相声发扬光大了。

姜昆老了!不止岁数大了,思想更是老化的厉害,就如同古代皇上妄想长生不老,寻找各种奇方、偏方,结果呢?不仅没能长命,反而加速了死亡。相声,这门传承了百年的传统曲艺,这是要自姜昆而止吗?

姜昆给李宏烨书写序:希望推动曲艺跨入科技时代,你怎么理解?

自娱自乐而已,无需过度关注。关注过多,反而会让他们情绪更高,热情高涨,会给他们本身已自信满满的信心,增加更多的动力。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桃子熟了,什么人都能摘。

事实胜于雄辩,是谁对于现在的相声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谁让相声在濒临失传的时候,又再一次焕发了第二春?是谁让所谓的民间艺术再一次走进了大家的视野?相信结果不言而喻,公道自在人心。

我能说的就是第一次听郭德纲的相声,在网吧里我能笑出声,手机里存了很多德云社的相声在上下班的路上能够听一听,但是其他人的相声从来没有听过。

无论是博士还是曲协主席,也只是他们用于生活或是在这个社会上的身份,但并不代表着他们相应匹配的能力能够引领或是指导一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是替你读书郎,欢迎大家留言关注,让我们共同携手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