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
青曲社己亥年封箱演出时间是1月17日,演出场地是青曲社自己的小剧场鼓楼店,票价是208、288、308、388四个票价,比较符合小剧场的消费水平。
当然说青曲社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这就有点武断了,青曲社小剧场最高票价是包间:4000元。属于VIP中P的档次,肯定比德云社大部分票价都高。
而德云社的己亥年大封箱时间也是在1月17日,场地依然是没有新意的北展剧场,而票价也是最低的380到最高的1800,。也就是说,德云社最低票价,比青曲社普座最高票价388要便宜8元,最高票价1800要比青曲社最高的包厢4000便宜2200元。
这次跟往年不同的是,除了线下表演之外,这次优酷仍然会参与德云社封箱的线上播出,锁定一月份会完成剪辑并上线。
但跟往年轰炸式宣传不同,今年德云社封箱异常安静,包括往年到处嚷嚷的饭圈也保持了沉默。跟八城跨年的情景一样,大概是这一年发生太多事情,所以只能保持低调。
所以德云社跟青曲社一PK,无论是宣传势头,还是票价方面从头到脚都被完爆,西北之王露出胜利的笑容~再看看其他几家相声社团的新春演出,同样在虎踞北京的听云轩,因为去年在北展玩票搞封箱演出,正式开演的时候曹云金连观众席都不敢晒,据说现场空座率非常可观。所以今年曹云金决定不再玩封箱这种毫无创意的演出项目,直接就是听云轩新春专场,场馆是目前听云轩主要营业场所——喜聚现场,一个综合商场里面的小型场子,容纳200个左右的座位,票价是120跟180两个档次。跟德云社与青曲社不同,曹云金直接在大年初一晚上营业,感觉还是挺敬业的,而且很聪明的时间选择。商场里面都有电影院,大年初一年轻人都会去抢票看贺岁片,如果没抢到票的,就可以去喜聚现场看曹老板的盛世美颜。
另外高晓攀的嘻哈包袱铺己亥年封箱专场,时间比德云社北展专场晚一天,地点是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票价是180~1088不等,目前售票情况还是不错,180跟880两个价位的门票已经售空。喜欢高晓攀跟金菲陈曦的可要抓紧,再晚点可能就没了。
而同样在西安的相声新势力,也选择了跟青曲社一样在自己的小剧场朱雀店封箱,卢鑫玉浩两位老板都会出场,票价比青曲社略低一点,200、240、280三个档次,而且没有包厢。时间比青曲社晚一天,选在了1月18日。虽然错开了跟青曲社直接PK,而且票价也亲民一些,但跟青曲社现在票源充足不一样,相声新势力已经早早售空了。
2020年的春节,各地相声社团仍然很拼,买不到票的仍然买不到,票源充足的仍然票源充足。不知道跨过2019之后,全新的2020年,相声行业能否有新的气象出现,还是依旧德云社一家独大到天荒地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你怎么看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
看戏看的是角儿,角儿靓戏才靓。青曲社别说和德云社比,就是和同城的相声新势力比,也逊色不少,那两个后起之秀,大有看点。
你怎么看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
看了一些同学的答案,发现,有同学审错了题,封箱演出票价,不等同于平时的票价。我们先看下双方的票价。
青曲社封箱:最低208,最高388。
德云社封箱:380、580、780,最高1800。
确实,青曲社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持平。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关键还在于,有没有人捧场。票价定高了,卖不出去,还不如低一些,走量也有利润。
阵容上,苗同学一枝独秀与郭班主百花齐放,是出现票价差异的关键。在双方阵容上,苗同学确实略逊一筹,好像除了他,别的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与此相比,郭班主这边,张云雷、郭麒麟、孟鹤堂、张鹤伦,还有很多后起之秀,这些人都是能够开专场的主,轮番上来说相声,当然门票上要略微高一些的。这也是双方能够在封箱演出上有门票上差异的关键所在。
内容上,苗同学代表作偏少与郭班主创新与改编相结合说起作品和内容,苗同学的代表作还是不算多,在我记忆中,《满腹经纶》,及其根据古代名著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作品还是有些名气,不过,除此之外,可能有些差强人意。
与此相比,郭班主及其徒弟们的演出因为每次都能看到播出的内容,可以看出,有些创新的内容,当然,重复的内容也不少。不过,每一次都是有一些改编,这也是双方对比下的不同。
所以,双方的封箱门票不同,还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谁不愿卖高一些的门票呢,关键是实力不允许啊!
你怎么看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一个成语:东施效颦!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一天走在街上因心口痛而皱眉头,同村一个丑女人误以为这是西施最美表情,于是也跟着学了起来,结果被全村人所嫌弃。
相声界早起没有“封箱”这一说法和做法——那是梨园的行规。只因为郭德纲既是相声演员、也酷爱并深猎京剧,于是就借鉴而来用到了德云社相声演出上,说白了就是和“纲丝节”类似、给举办大型商演一个噱头罢了。
当然,“纲丝节”承载了有些厚重的德云社沧桑过程,记录了“小黑胖子”刚硬外表下足以让其潸然泪下的“八月风波”。
号称“中兴西北相声”的青曲社,早些年一直效仿德云社,苗班主也是以“师哥”郭德纲为楷模、朝夕言辞之间无不论及郭德纲的各种绝妙。
“追星”的最高境界也无非就是“效颦”了——鲁迅先生称之为“拿来主义”,郭德纲有“纲丝节”、苗阜就弄了个“青丝节”,德云社搞了“封箱”和“开箱”、青曲社照搬不误。
可是,后来苗阜以“拿来”的《满腹经纶》为敲门砖、进入曲协之后,又“顿悟”是老一辈先生艺术家们领他进入征途、以往模仿郭德纲是使其走向歧途。
即为如此,苗阜为何不取缔向“误导者”学来的封箱演出、以及“青丝节”呢?这确实很让人费解,就好像有人一边指责支付宝在“薅用户羊毛”、一边孜孜不倦地使用支付宝一样。
那么,当青曲社的最高票价与德云社最低票价等同之时,其实也不必奇怪,这就是“东施效颦”的等价而已。既然是抄袭、能及“偶像”的低价已经是一件不错的业绩了。
如果有一天,苗阜放弃了当初那些从郭德纲身上“模仿”来的噱头、兴许能把票价追上德云社。但,苗班主似乎志不在此、而在于“仕途”。
你怎么看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与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这太正常了!市场决定的!
票价高低纯属于市场行为,青曲社卖高了也没人要啊!青曲社也想卖高价啊,但是卖高了,得有人买啊!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你以为青曲社不想和郭德纲一样,卖个几千块钱一张,是没有办法啊!价格卖高了一张都卖不掉,那不还赔钱吗?
从大麦网显示,青曲社阿芳宫大剧院店的票价区间为108-200元。票源充足,您可以随时购买; 德云社有许多小剧场。我们随机选择了北京的一家小剧场“新街口德云社”。票价区间是100-280。最贵的票价高达3800元,100-280元出来没有多久就卖完了!
由此可知,青曲社的定价也是根据市场来的,现在这个价格,都还有很多卖不掉,如果再高点,还有人要吗?
德云社票价高是因为节目好,有人卖单德云社商演价格现在比明星演唱会票价还要高,几千块一张是常态,而且有时候还买不到,德云社剧场门口的黄牛都一串一串的,郭德纲都说,他们德云社养活了两个行业,一个是开花店的,一个是倒卖门票的。从郭德纲的话里可以看出,德云社门票虽高,但是依然供不应求,所以才会有黄牛!
德云社这些年来,其实演出不少,但是门票依然很紧张。小剧场、全国巡演、海外巡演等,基本上每次演出都场场爆满。因为受到欢迎,郭德纲才会抬高价格,才会有媲美明星演唱会的票价。德云社也因此赚了钱,称为宇宙第一大相声社团!
不知道是那些傻蛋花钱买了郭德纲的演出票,反正让我花钱去看,我是不会的!如果给我钱,我估计会去捧个场!
你怎么看青曲社封箱最高票价和德云社最低票价相同?
能卖多少钱,是由市场决定的。从票面上看,青曲社与德云社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德云社垄断了相声商演市场今年,青曲社的封箱门票最高价格是388元,而德云社的封箱门票最高1800元,最低380元。青曲社的最高门票卖的和德云社的最低门票一样,直接显示出两家的实力之悬殊。
青曲社的封箱门票价位在二三百,他们这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演。只有德云社那样的才是真正的相声商演,一张门票能卖到1800块,而且还一票难求,堪比巨星演唱会。
相声现在看着繁荣,实际上是虚假繁荣,是德云社一家独大。那么多年轻人心甘情愿花时间和精力去买票听相声,是为了追捧德云社而不是其他人。
所以,德云社把相声的商演市场全部垄断了,其他的同行虽然可以借点东风,但混的不怎么样。
正是因为德云社的商演能把价钱卖到很高,才让青曲社等有了生存的余地,如果德云社卖300多的话,那些人就没办法活了。
所以,苗阜最应该感谢的不是衣食父母,而是德云社。因为是郭德纲给了他们生存的空间,但他不会感恩,只会嗤之以鼻。
商演是检验相声演员好坏的唯一标准相声演出的门票卖多少钱,有多大的规模,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商演就是检验相声演员好坏的唯一标准。
几千人的大剧场开得了专场,而且门票卖得很好,证明你有市场,受欢迎,是好演员,否则就不行。
青曲社与德云社现在的实力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德云社已经远远把青曲社甩在身后,而且德云社一直在上升期,越来越火,而青曲社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不行了。
德云社后继有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相声演员不断涌现出来,得以让德云社良性发展下去。
但青曲社就断层了,青黄不接。到目前为止,只是知道苗阜和王声,其他的人就不知道了,这对青曲社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难怪他们混了很多年都火不了,是因为有苗阜这样的的没什么本事的领导。
青曲社的人都没几个会说相声的,更没有经典段子,门票卖二三百块钱很正常,而且卖的也不好。苗阜以往晒照片的时候,只敢晒台上的演员,不敢晒观众席,怕别人笑话。
郭德纲和德云社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每次都是晒的观众席,满坑满谷,场面非常壮观,而且看起来氛围挺好的。
这就是实力造成的差距。德云社这么高的人气,青曲社只能甘拜下风。
苗阜再不进步,青曲社会很难混下去不知道为什么苗阜不喜欢捧新人,只喜欢捧他自己。他现在就是青曲社的金字招牌,可惜这个招牌不管用。
苗阜时不时的暗讽德云社蹭热度,早就引起大众的反感了。现在随着德云社越来越火,网友更加喜欢德云社,讨厌苗阜。
青曲社现在就是苟且偷生,随着德云社的不断壮大,他们的空间越来越小,因为观众都跑到德云社那边了。
所以,如果苗阜执迷不悟,还是以前的那种作风,只会越来越尴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