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李小冉为什么会同意在《庆余年》中饰演30岁李沁的生母?
据说李小冉是水逆,所以已经倒霉很多年,因为娱乐圈以外的事情被弄得焦头烂额,所以沉寂了好久,就这一两年才抓着机会出镜,而且赶上了一部大火的《庆余年》,在里面演了一个造型奇怪,而且算得上是小BOSS的长公主李云睿,终于让一部分人又想起了她。
就这老天爷给的机遇,李小冉还有什么奢求的呢?
演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女人,那有什么关系,李小冉又不是那种靠卖萌和演少女出名的女演员,她又不是杨钧钧刘晓庆林心如周迅,要靠装嫩来博眼球。
李小冉演技属于中等偏上,但缺少记忆点,加上自己倒霉催又惹上一些麻烦事情,于是直到现在才真正让人们记忆起来。
李小冉算不上什么老戏骨,但演技还是值得夸几句的。李云睿的那种阴毒,那种刻薄,那种神经质,她演绎的真的很好,而且想不出来有人能做得更好。
或许造型师给弄得马虎了点,对不起“庆国第一美人”的称号,但那是个架空的世界,或许人们就喜欢这种阴气十足的阿姨呢~
而且李小冉至少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比所谓的流量女一号林婉儿,29岁的方块脸李沁好太多了,李沁的表现,还真比不过她手上的鸡腿。
而且猫腻写小说的时候,已经明确说了,林婉儿的原型就是林依晨,而且林婉儿小说里面昵称就是依晨。
猫腻当时作为一个死宅脑残粉,写林婉儿所有细节,都是照着林依晨想象的,直冲冲的伸着舌头舔过去。然后现在剧组换了一个特别有创意的李沁,就相当于把汤圆换成了切糕,你觉得原著党能接受吗?
这两人的颜值对比,不说别的就是方块跟包子的区别, 当然李沁并不难看,但这种对比真的就是魔改,简直带矿进剧组有木有~
所以就不要埋汰李小冉为什么演李沁妈妈,而且年龄只差14岁。
还不如想一想为什么女一号找这么个跟原著差了一个几何等级的人,这得多毁三观啊。
44岁李小冉为什么会同意在《庆余年》中饰演30岁李沁的生母?
40岁女演员能不能演母亲,往往是演员自身的执念,而不是来自大众对演员或母亲形象的定义。
43岁大S苦恼有人找她演王大陆的妈,她表示不接受;43岁林心如表示,如果有人找她演主角的妈妈,她一定不接受。相反,同样43岁,保鲜度优过大S和林心如的李小冉,却在《庆余年》中演了李沁的妈。相形之下,李小冉竟有点特别。
1、就年龄而言,在古代十五六岁做母亲也不稀奇
我有点理解林心如、大S之类的女演员的心理状态,毕竟现代社会,尤其是女明星,很多人都选择事业有成,各方面稳定后才结婚生子。很多40+女明星,自己的孩子不过2、3岁,要演一个成年演员的母亲,很难说服自己,明明自己看起来还是很年轻啊,我接了这一个角色是不是意味着我就告别了青春,以后只能演谁谁谁的妈。
但在古代,十五六岁结婚生子的比比皆是。在古装剧中,母亲往往年轻化一点也无碍。不止李小冉43岁演了李沁的妈,连83年的二姨娘赵柯也是范思辙的妈,违和吗?我觉得不。
2、就演员必备素养而言,演母亲不丢人
40岁女演员不能演母亲,纯粹就是演员对青春美貌的执念,对自己女主光环的执念。《澳门人家》中86年的杨紫彤能演80年董洁的姑妈,为什么,没得挑,有好剧有好角色,就演呗。非要在青春靓丽大女主的情怀中无法自拔,还要耿耿于怀自己没戏演,那就是有点作了。大制作好剧本就那么多,青春靓丽女演员层出不穷,大家都挤破头去争,能轮到你40+曾经的大女主的女演员的概率能有多大,除非你是出资方。
人没有必要心存执念,无论你是女明星还是普通人;人都会老,有追求年轻追求美的权利,却没有让所有人都肯定你的权利。
44岁李小冉为什么会同意在《庆余年》中饰演30岁李沁的生母?
一开始李小冉还是很排斥并拒演李沁的母亲。
毕竟李小冉在之前电视剧的人设也是妥妥的女一号,更何况李小冉保养有方,就算有43岁,站在人群里还是依旧出众。
但是后来,在导演的再三说服下,李小冉竟然同意了。因为她看到了这几点:
1.长公主未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李小冉在《庆余年》中饰演的长公主,握有内库财政大权,拥有仅次于庆帝的权力。
容貌更是倾城倾国,做事心狠手辣,而且至今尚未婚配,可以说是高贵的单身公主。
虽说与林婉儿是母女,但剧中两人很少有交集,长公主的出现一般都是为了争夺权力,图谋大业,很少有感情瓜葛。
2.饰演蛇蝎美人,是对自己的挑战
李小冉在很多影视剧中的形象都是善良清纯的女主角,比如《来不及说爱你》中温柔贤淑的尹静婉;《大丈夫》的自立自强的顾晓珺;《美好生活》中美好乐观的梁晓慧等。
而长公主在《庆余年》中就是一个蛇蝎美人,为了争夺权力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她表面与庆帝关系很友好,其实私下里有很多小动作。
这次饰演长公主是李小冉对自己的一个挑战,也是她演绎生涯的转折点。
3.与陈道明等老戏骨搭戏
李小冉肯放下身段饰演李沁的母亲,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陈道明、吴刚、于荣光等老戏骨也加盟了《庆余年》的拍摄。
而且李小冉饰演的长公主与陈道明饰演的庆帝,在剧中有很多对手戏。和他合作飙戏,肯定很过瘾。
而且还有张若昀、李沁、辛芷蕾等演技派的加入,《庆余年》的品质更是得到了保障。
从目前来看,李小冉饰演的长公主在一群男主演的戏中,表现也特别出色。给本剧加分不少。
李小冉肯饰演29岁李沁的母亲,是演员的一种转型,也是对自己未来戏路的扩宽。
44岁李小冉为什么会同意在《庆余年》中饰演30岁李沁的生母?
中年女演员给青年女演员演妈妈,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颜值在线的女演员,费时费力的维持自己的美貌,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对于要不要接下妈妈类的角色,李小冉也有过质疑。但是李小冉在《庆余年》中给李沁演母亲,明显好处多多,利大于弊。
长公主很年轻的时候就生了林婉儿,长公主的角色定位并不老原著中的长公主,出场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岁上下。封建社会的女子大多早婚,十几岁生孩子的比比皆是。长公主十几岁的时候就跟林相私通,进而生下了林婉儿。长公主当妈的时候,她才不到十五岁。
范闲进京之时,长公主也不过刚到而立之年。这年纪放到现在也只比李沁大一岁而已,母女两个长得像姐妹一点都不违和。
如此看来,李小冉当妈不止没有扮老,反而还装了个“嫩”,对于肤白貌美的李小冉来说,合适极了。
长公主的角色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适合有阅历又有演技的演员,李小冉恰好就是这种演员李云睿是范闲前期最大的敌人,她游走于多个男人之间,心肠狠辣又热衷于争夺权利。要演出李云睿身上的矛盾气质并不容易。
李云睿喜欢庆帝,可庆帝钟情于叶轻眉。爱而不得的李云睿为了留在宫中,不惜赔上了一生的清誉。果然做大事的人对自己都下得去手。林相、太子和庆帝跟李云睿都有情感纠葛,可李云睿对于他们的情感大有不同,有的是单纯的利用;有的是寂寞的填充;有的则是扭曲的爱慕。
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羁绊,注定了李云睿的表演难度较大,那些新生代的小花们演技堪忧,难以把握表演的层次。李小冉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对于人物的内心更容易把控,外形上也足够美艳端庄,符合角色的定位。
由李小冉出演长公主,角色和演员可以互相成就。
《庆余年》创作班底难得,出演该剧不止能维持高热度,还能获得不错的片酬,一举多得如今影视圈烂剧频出,演员想要挑选到一个优秀的制作团队并不容易。
《庆余年》的编剧由王倦担任,他在圈内是有名的美剧派,凡是出自这位编剧之手的剧集口碑都很高。本剧的主演也是青年演员中有演技的那批人,配角更是网罗了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来保驾护航,想烂掉几乎是不可能。
李小冉拍戏多年,分辨好剧和烂剧的能力还是有的。李云睿的角色虽不讨喜,还要被迫当妈,但是这部剧一旦播出,热度低不了。长公主的出镜率也很高,片酬可观。演员毕竟也是要吃饭的,接部好剧总比接烂剧坏口碑要好。
其实李小冉的这种尝试,对于圈内的中年女演员来说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出路,与其拼命去争抢十几岁的女主角色,倒不如从容的演个年纪稍大的配角,不止能出彩,还不至于被骂装嫩。总比不停的去坐冷板凳要好些。
本文由萌萌小笑笑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娱乐资讯,请关注我哦!
44岁李小冉为什么会同意在《庆余年》中饰演30岁李沁的生母?
人家自己都清楚,女演员的一道坎就是承认自己老了,愿意扮演母亲的角色。起一个“为什么会”这种标题显得多幼稚。。。。
44岁李小冉为什么会同意在《庆余年》中饰演30岁李沁的生母?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为了《庆余年》,李小冉破了两个例,一是以43岁的年龄演了一个妈,二是头一回演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反派,说来有些不可思议,却也在情理之中。
从来都揣着文艺范儿的李小冉,身材高挑、长相甜美,因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引发关注,这么多年演了不少都市情感与言情偶像剧,2014年,与王志文“老少配”的那部《大丈夫》中,李小冉风情万种,既演出了小女子柔情似水的一面,又表现出现代职业女性独当一面的坚韧与担当。
正如今年42岁的海清,在那场“活好便宜”的讲话中点破了中年女演员的尴尬,哪怕是一向以温婉、大气的形象为人所知的李小冉,也很难跨过这道看不见的坎儿。
先别说所谓“颜值即正义”、“年轻无极限”之类的口号到底有多少道理,观众换了一茬之后,90后、00后才是文化艺术领域消费的主力,也是“粉丝经济”最核心的买单者,说到底,能够伺候好这一年龄段的观众,事关一部影视剧的生死存亡。
资本都是逐利了,无数次的影视剧实践证明了,顺着观众的口味拍才能挣大钱。张若昀、李沁正迎来事业的上升期,但更重要的是,论演技还是号召力上,他们在年轻观众中的认可度是很高的。
李小冉的演技和能力毋庸置疑,她已经用太多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哪怕是《庆余年》中饰演李沁的母亲,戏份上很难与年轻一代演员抗衡,却依然贡献了好几场经典好戏。
能够让观众从刚愎自用、心藏阴谋的奸臣,转变为含辛茹苦、用心良苦的母亲,李小冉用了一场戏,仅凭这点,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或许很多观众为李小冉鸣不平,感叹也好、可惜也罢,李小冉到了演母亲的年龄,她做得尽心尽力,将一个算不上出彩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这才是一位职业演员该有的担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