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演员的演技被过分吹捧了,而哪些演员的演技又被过度贬低了?

说一个我认为被过分吹捧的吧——张卫健

被誉为跟周星驰齐名的喜剧之王。巅峰时期拍电视剧的速度,比王晶拍电影还快,但看一集张卫健的电视剧,就等于看了十部一样。

周星驰演电影是塑造角色,张卫健则是把角色塑造成自己。

张卫健的表演套路化非常明显,而且几乎每一个张卫健角色都是一模一样的。

搞怪、聪明、冷静、处变不惊、永远表情淡定。

最后这一点最要命,张卫健在角色的情绪表达上非常差,大量依赖的是背景音乐和镜头处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眉毛上挑,眼睛稍微瞪一下。他那张嘴老是不爱张开,说话感觉都是用腹语一样,为了表现自己很厉害,不能嘴太松。

上面几组剧照,张卫健分别表现了沉思、喜悦、深情、绝望、愤怒,但看起来却都是一种情绪。说白了,张卫健的很多角色,都是以他最舒适的演法去塑造,以至于后来很多本子干脆就是冲他写的,人物直接就是张卫健。

我完完整整看过张卫健三部电视剧,《机灵小不懂》、《少年张三丰》、《方谬神探》算是比较有惊喜,而《小鱼儿与花无缺》和《小宝与康熙》咬着牙看了一半,《西游记》其实远比《齐天大圣孙悟空》好看,但也是最彰显张卫健套路的一部戏,张卫健演了一半之后,陈浩民接棒,完全没有违和感。因为陈浩民为了保持剧集整体一致性,他也照着张卫健的路数演,结果演得一模一样,可见张卫健的表演多么容易复制。

当然张卫健不乏为一个敬业的演员,他的套路化表演很大原因在于资方想要快速出成品,所以没有给他太多打磨角色的时间。再加上很多时候直接山寨周星驰的IP,让张卫健更加没有发挥空间。之后来大陆发展,张卫健更加落入“角色类型化”的循环,以至于现在根本没人记得他塑造的人物,只留下“这个张卫健演过”的肤浅印象。

哪些演员的演技被过分吹捧了,而哪些演员的演技又被过度贬低了?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真正意义上明白一个演员可以演什么像什么的,不是李雪健,不是唐国强,也不是段宏亦,无论老的还是小的演员都不是,而是香港一个叫梁家辉的演员。第一次看他演的是黑社会,他那种老大的混狠又无赖的样子让我很讨厌。像这张图片一样。

后来又看他演一个民国时期的一个老师,不顾身体的病痛跑了几条街告诉他的学生快点跑,那种书生气,那种为人师表的感觉,我至今难忘。就觉得他就是我心里最理想的那种老师 可以叫一辈子的老师。

再到后来的棋圣,演一个棋痴,那种在乡下的土小子气息,真的让我震撼。

原来中国人也有可以把演技当成了自己灵魂来驾驭的演员,是一个中国最了不起的一个演员。

哪些演员的演技被过分吹捧了,而哪些演员的演技又被过度贬低了?

被过分吹捧就陈道明吧,一直让我有不吐不快的想法而又不敢吐槽,因为他娱乐圈地位也是超然的,有一股王者之气,也很受观众喜欢,吐槽他就意味着挨喷。

冯小刚说过:陈道明,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人的气质这一块,陈道明强大的儒雅、清高的风采绝对是可以秒了很多的演员明星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感觉他的演技也被他强大的气质锁定一样,不变的一张漠然脸,眼神飘忽游离,总是一付心不在焉的爱端着样子,让我有一种他沉迷于康熙里没走出来的感觉。又或许可以叫他面瘫演技吗?

至于过度贬低还真不知道,就说说个人认为演技超级棒的人,梁家辉吧,谁赞成,谁反对?相对于其他面瘫演员,梁家辉简直可说是一个“千面人”,千变万化出现在你的视线,明明那张脸那么眼熟,你却想不起他叫梁家辉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特质来形容他!无论是黑道大哥、文雅书生、还是武林剑客,几乎能够驾驭各种各样的角色。

他是唯一拿遍金像奖,金马奖男主男配四大奖项的演员,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在20岁,30岁,40岁,50岁四个不同年龄阶段都不断拿过金像奖影帝的演员。

哪些演员的演技被过分吹捧了,而哪些演员的演技又被过度贬低了?

不说老演员,老艺术家,抛开不说,我感觉张译,绝对演技派

单论演技,张译绝对是国内男演员里的一线选手。

客观来说, 张译的长相不帅。其实不帅没事,重点是张译还不够丑,如果要够丑或者够坏,那可能也能去演一些特殊的角色。

而在颜值界,张译就是这样一个不帅不丑,在中间比较尴尬的存在。但这也说明了,张译能走到今天,完完全全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演技。

最早,张译的代表作离不开《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让他和李晨、张译、陈思诚也成为了好兄弟,同时也让王宝强大火、走上了后来的人生巅峰。

然而,在《士兵突击》之后,张译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他被好兄弟陈思诚“坑”了一把。

当时陈思诚拍《北京爱情故事》,让张译演了一个让人讨厌的石小猛,并且还说那就是张译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本来这部电影是想讲一群人的北漂的,结果在这部电影里陈思诚还削弱了其他人的戏,硬生生拍成了一部属于他和佟丽娅的北京爱情故事。这也让张译和李晨非常不开心。

不过,在《北京爱情故事》后,张译接的都是好戏与好角色,也让自己这块金子慢慢发光了起来。

在《亲爱的》中,张译演一个找不到孩子的大款父亲,这位父亲是失散儿童家长组织的组织者,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是细腻的表演让他成为了全片最让人感动的一个角色。

到了《追凶者也》里,张译又挑战了一个难度更高的角色董小凤,这个角色不仅是夜总会领班,更是一个赏金杀手,在电影里贡献了十分滑稽又有感染力的表演。

到了贾樟柯的《山河故人》里,张译又演了一个土大款张晋生,但这次却和《亲爱的》里完全不一样,是一个小镇的踌躇男子,90年代乍富的中年男子。贾樟柯评价他的表演时说:

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让张译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也让他成为了今年最强的国产电影之一《红海行动》的主演之一。

张译因为演技,演艺道路越走越顺。

这不仅源于张译对表演的热爱,更来自于他对自我的定位十分清晰,他曾说过::“我目前的这个长相,作为偶像肯定远远不够。但是作为演员,我的可塑能力很强,稍微打扮我就是一个坏人,稍微收拾收拾我就是一个好人,何乐而不为呢”。

哪些演员的演技被过分吹捧了,而哪些演员的演技又被过度贬低了?

演技这个东西呢,除开非常专业的评判,比如国家一级演员这样的职称,其他的更多的可能是大家的评判。

一个演员,塑造的人物感受力,表现力,共鸣感比较强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个演员的演技不错!

说简单点,演得像那个人就对了。



吹捧也要能有吹的,才能捧

吹捧也是一种手段吧!一个演员的诞生,需要诸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有的演员,演了很多戏,就是不火。直到中年了,一下子因为某个角色反而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靳东,演过不少戏,其实都挺不错的。可要说大红大紫,在《伪装者》里饰演的明楼,《琅琊榜》蔺晨等角色,火得很耀眼。

刘敏涛也是,在静妃娘娘和大姐明镜的角色后,现在也是炙手可热的明星。

《都挺好》让姚晨再次火爆,剧中饰演大嫂的吴菲也是火得很。从《知否》里让人讨厌的林小娘到让大家喜欢的大嫂,谁知道高露这个时候了还能火呢?

一旦火了以后,各种各样的新闻也就出来了。关于他们的生活,关于他们的经历,大家也就更喜欢了。

可能也有人不喜欢,这个不重要,因为任何人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

赵丽颖,收视率的保障,很多喜欢她的人。可是,客观的说,赵丽颖演大气或者很有底蕴的角色时,还是差点火候。

不过,这个并不影响她。因为她的确很火呀!所以,要说吹捧,也要有点让人吹的,才能捧上去呀!

说白了,得有点演技才能上去。



贬低又如何,真金不怕火炼

有些演员饰演的角色可能不太讨喜,有时候观众太入戏,也就不喜欢了。

可能口碑就不太好,或者某个演员刚刚出道时,很不被人看好。

其实,又有多少演员是一出现,就让观众认可的呢?

杨紫出道时,还曾有人说她不适合演戏。可是从杨紫目前的情况来看,不是越来越好吗?

《欢乐颂》里的邱莹莹,角色不讨人喜欢,但是杨紫演得好啊!观众隔着屏幕气得牙痒痒,正是她的表现力强。

所以,其实要真有本事,不必担心被贬低。真金不怕火炼,只要真有努力,一定可以让观众看见他的实力!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其实看演技这个事儿,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的去分析。不过,大家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谁演得好,谁演得不好,大多还是一致的。

徐峥在《我不是药神》里的演技,绝大多数人都是认可的。

没有为什么,因为演得确实好!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他,是不是他的粉丝,都觉得他演得好。

但不是每个演员都是如此,就说徐峥,也不是他饰演的每个角色都能得到这样的一致好评。

关于演技,观众们也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所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当然了,如果确实是演技尴尬,不管怎么捧或者怎么贬,似乎都没有用。

捧或者贬,只要能引发话题,引发热议,就不错。这也算是娱乐圈里的一种手段吧!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丑女无敌》的林无敌。饰演林无敌的演员叫李欣汝,那么多季,她也没红起来,反而剧中有些配角倒红了一些。

因此,被吹捧也好,被贬低也罢,都要有真本事,有演技!

哪些演员的演技被过分吹捧了,而哪些演员的演技又被过度贬低了?

被过度吹捧的演员提名以下两位:

刘烨

刘烨一直以实力演员的形象出现,也拿了一些奖,但是我认为他的演技并不怎么好。

我看过他演过的电影电视剧并不多,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在成龙电影<警察故事2013>里演一个大反派。感觉他有点表演过度,又有点想模仿吴彦祖的痞坏的感觉但是并不像。

另一次是看>演员的诞生,他是导师之一,但是有好几次他跟选手一起同台表演时演技都被选手比下去了。

陈坤

我认为陈坤一直是扮演着演技好,小众,高冷的角色,但是他其实很多时候也有点表演过度了。

印象比较深的是<画皮>里他扮演的大将军。他的五官很清秀,并不适合将军这种粗旷的角色。他很努力的演,但是始终有点不伦不类。

最近他演的电视剧就是<天盛长歌>了,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善于权谋的人,类似于<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不过,我仍然认为他过度装疯卖傻和耍宝,看着并不是很自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