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被领导突然有辞退的想法,要怎么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公司两年了,有一天领导突然发信息说,工作中一直没有进步,没有成长,做的都是一些很杂的工作,最后给三个月的时间,如果还是跟之前一样,就会被辞退,要怎么办?

工作两年,领导突然说“一直没进步、没成长,再给三个月,不长进就辞退”。

要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

利益,即“应得的”。

本来契约社会,应得的早已通过契约(劳动合同)作过约定,出现问题的时候,按契约各出各、各得各,就好。

但无奈,不按套路出牌的单位实在太多,比如“职场十大酷刑”、“侮辱+折磨”、“下套+火烧”......总之,不达到“免费裁员”的目的不罢休。

也因此,就出现了“维护利益”这一必要。

.

那么,利益如何维护?
  • 不想离开的情形。

换工作是一件费神、费力、费时间,也极为考验自信心的事。

也因此,许多人不愿迎接这个变化。即使所在的单位已经让人很不愉快、已经完全没了前途,也依然“痛,并熬着”。

所以,如果维护的是“不想离开”的利益,那就要翻开劳动合同,一条一条去比对了。

如:

  • 合同到期时间;
  • 解除合同的要件;
  • ......

总之,要从“已约定”(合同)中,找出能够支持自己“不离开”的条款,并将其作为(谈判等的)武器。

同时,坚决地用语言,向领导表达自己要扎根在这个单位的决心。

一个人所接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对待,其实更多,是由自己所显现的态度决定——若态度坚决,则对方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还有“搞关系”、“走门路”等诸多的办法,但那属于“运作”,而非维护,所以就不展开说了)

.

  • 追求实际的情形。

一般来说,如果这领导暂时走不了人,或者自己调不了岗位,那继续在这单位待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对一个已有成见的领导来说,对面那人干啥,他都不(愿)认可。

所谓的“三个月”,其实更多是在搞心理施压,更多是想迫使对方主动走人。

所以,即使再待三个月——就算期间努力到死,若没有一定的机缘,那最终还是那个结果。

到时候,更难看的是自己。

而领导,毫发无伤、毫无损失不说,还落了个“大度、宽厚”的美名。

所以,追求实际、主动求变,也是一个选择。

如:

  • 抓住领导话中的把柄(拿出“我不行”的实际证据,拿不出则说清楚为何胡说),主动发起谈判
  • 谈判,要求调走(调去靠谱的部门,而不是胡乱塞),或者要求类似“2N+1(2、3、4......)”的经济补偿。

总之,抓住领导话里的漏洞,没事也要找出事来,让领导处于道义上的不利境地,从而在谈判中占据主位,最终拿到自己想要的(或应得的)。

总之,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积极谈判就是。

经过了这一次,以后会聪明许多、勇敢许多。

.

.

维护利益很简单。这世上最简单的事,莫过于扯清关系了。

但接下来的职场人生,还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出来,所以有件事,其实要比维护利益更加重要——

关于“工作及其周边”的学问。
  • 首先,不要过分检讨。

领导说“你不行”,也许正确,但也许不正确。

领导的判断不一定就正确无比,领导其实更容易受到蛊惑,或因一些立场问题、利益问题而判断失误;

或“有意的判断失误”(单位经营出现问题,需要裁减人员)。

而且,下属“总是不行”,也有一部分问题在领导身上。是领导指导不力、工作不合格,才导致这个结果。

因此,不要因领导那也许并不客观之评判,而过分检讨自己,甚至是极度地鄙视自己。

带着这种情绪工作,做什么都难有成功的可能。

情绪其实很重要。若内心充满痛苦与自责,那头脑必定要被“我真**差劲”占据,以至大脑空白、全身无力。

不要说工作,正常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对领导的“你不行”,要客观分析,更要将其视为“别人的意见”。

.

  • 其次,工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努力就能做好。

单位那个最能干的,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多了努力、再努力而已。他们只是更勤快一些、更细致一些、更能坚持一些......一点一点,打造出那个最能干的自己。

没有更多的秘诀,也不是天赋聪明,只是更努力,而已。

没有哪个“更能干”是平白得来,更不是老天的恩赐。

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

  • 最后,对关系的运作,其实也很重要。

有许多人觉得,自己只要够能干、做得够好,在单位就万事大吉。

其实,单位绝没有这么简单。

单位虽然是围绕工作而存在——但单位,终究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地方。

从老板、到员工......凡是出现在单位的人,最大的发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或是生存得更好)。

所以,切不可把单位视为一个纯工作的地方——相比工作,研究“关于生存的那些事儿”,有时候也挺重要。

如:人性,恐慌,前进之心,妒嫉......

.

也因此,研究关系、更好地运用关系,也是在单位生存必不可少的要件。

搞透了关系的学问,工作才能更加顺畅。否则,再能干也无用。

.

.

总之,面对领导突然发来的“辞退欲望”,沮丧、难受是必然的。

但不必先自我苛责,自己先将自己批个一无是处。

同时,冷静下来,查找手头可供利用的(如合同,或领导的性格弱点),并深入地、客观地思考一下步。

总之,围绕“维护”展开行动,就好。

.

别在职场强调道德,那不科学

别把坏事全往自己身上拉,你没那么“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