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让人忍不住感动得热泪盈眶?
看了《活着》电影,你才知道张艺谋国师称号名副其实,看了《活着》小说,你才知道这国师得分一半给余华。
在谈到余华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个词“没有节制的文字”,比如他的《兄弟》、《第七天》,都有一些露骨的描写。但我却觉得这些部分并不突兀,也不是现代商业逻辑下的博眼球。比如许子东不太喜欢《兄弟》里面宋刚的结局,宋刚被骗去隆胸成了一个怪物,最后卧轨被压成两截惨然离世,这个情节太极端太刻意。但我觉得余华先生对情节把控的高明之处正在这里,李光头和宋刚是小说里面错位的两大主角,他们分别活在两个不同的时代。宋刚是一个文革时代的人,他一直在那个时代没有走出来。李光头在文革期间受尽欺辱,但他是新时代的成功者,对新事物新规则随意把玩笑傲江湖。最后宋刚一直无法融入新时代,一直不愿改变和妥协,他的断成两截的身子是两个时代彻底割裂的象征。所以他死后,所有人失去了上一个时代留下来的东西,李光头从文革积累的性欲没有了,他成了阳痿,林红对贞洁和纯真的最后希望也没有了,她开起了妓院做老鸨。李光头最后把宋刚的骨灰送进太空,放起《东方红》,是向那个特殊时代特有的高尚致敬。
再说说《活着》,这大概可以算是中国现代小说中,虐心程度第一梯队的大作。活着的那种撕心感,任何年龄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几乎跨越了中国百年凄苦历史。他和现代网文那种浅薄的虐心文完全不一样,他没有一丁点华丽的修辞,全是以一个老农的口吻,及其流水账的讲述了一个什么也没有,只剩下活着这一件事的人。书中那个记录者“”为了不影响他听到的东西,原原本本的将一切展示出来。所以有人说或者文字太平太糙,不够文学化,这反而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富贵一生中起起落落,每次到了看到一点点希望,就会瞬间被夺走,所以他不可能像现代矫情文一样撕心裂肺的咆哮,去为每一个死去的亲人呐喊。他的家人们一直和他在一起,他给牛儿取的名字家珍凤霞友庆二喜苦根,他说是为了让牛儿以为不是自己一头牛干活就不会偷懒,其实是害怕自己不小心忘了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因为他也越来越老了,离死亡也越来越近,如果在另一个世界碰见家人,喊不出名字那得多尴尬。
这本书我看了五遍,前面就觉得惨,后面几次反而看得眼眶湿润。尤其是家珍死的情节,她告诉富贵她不想死,不是她怕死,而是她死了富贵就孤零零一个人了。我觉得老谋子要是敢把这段拍出来,绝对中国影史最催泪的片段。巅峰巩俐和葛优的演技放这里面,细思极恐。
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让人忍不住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一本书和《活着》非常像,名字叫《慈悲》,非常推荐大家也阅读一下,个人认为它是《活着》的姊妹版。余华的《活着》我读了2遍,往后就不敢再读了,因为这种深刻而痛苦的人生经历已经深深的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每一次在网上看到《活着》这本书的名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余华啊余华,你为什么要把福贵写的这么惨?
擦干眼眶里的泪水,仔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认为这本书有2个地方感动了我,可能也感动了我们每个人。
第一,人生之事,大悲大喜,不过一场云烟福贵是在老年的时候回忆自己这一生的,从出生、结婚、中年、变老。全文采用的是一种“回忆文体”,其实更是一种“长者姿态”。不管是哪个时代,老年人都是充满人生智慧的。他们半只脚已经埋到了土里,体验了丰富精彩的一生,对世间之事已经看的淡然。“长者”更多地是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去审视芸芸众生、世间百态。所以,为什么高僧总是在老年才会得道,本质就是在于“是否放下了对世俗的执念”。
而福贵的回忆,真的就像一场梦一样,你说他这辈子过的苦,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真的亲身经历了吗?我们并没有,我们只是“听了听”而已。
就好比你现在回忆20年前上小学时候被老师批评,你能想起那个场景,但你自己还会像当年那么害怕吗?肯定不会,你心中可能连一丝涟漪都不会波动。
所以,人生之事,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我们感觉“惊天动地”,但几十年,甚至几年、几天之后再看都不会有一丝的情绪波澜。这,才是一生的真正含义。
第二,一个人“孤独、孤苦”地活在世上,是一种多么悲惨至及的感觉?我无法想象我自己能够像福贵一样,失去全部亲人以后还能淡然的活在世上。这世间最痛苦的是什么?答案,是回忆。
回忆太真、太假、太痛苦。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或者其他的东西,只要是回忆,我们就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自己在脑海里想象。
回忆,好像真的发生过,福贵当初确实有钱、有老婆、有孩子、有亲人、朋友。但回忆,好像又没发生过,福贵现在孑然一身,孤苦伶仃地活在世上,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就对这一头和自己一样老的老牛。
所以,不管从前如何、回忆如何,至少福贵现在每天睁开眼,是自己一个人,每天累了、困了,也是自己一个人,每天晚上回家睡觉,更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孤独、心冷、终老。
福贵啊、福贵,你干嘛还要“活着”!福贵啊、福贵,你可要好好“活着”!
我是千城,谢谢你读到最后,觉得有同感也点赞、留个言吧!
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读书,打开新的世界。
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让人忍不住感动得热泪盈眶?
《活着》以平淡无奇的口吻却写出了小人物的苦乐伤悲,亲人的离去,让富贵慢慢的变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学校出来后,这是我唯一翻阅了2次也写了2篇理解的书。第一次我读到了深深的绝望,对生活,对生命充满了绝望。第二次却读到了希望。
这本书我感觉是看了一场无比细腻的电影,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着的。每一个人物的人生缩影都拓印在这书里,生动却又悲痛。
富贵的一生正如书中结局所写的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他的一生犯过错,也曾悟过;经历过生离死别,也体会过片刻温馨;享受过也曾贫穷过。从自己的父亲,母亲,到儿子有庆,再到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又到女婿二喜,孙子苦根,短暂的欢悦紧接着就是死亡的到来,环环相扣,喜与悲的冲击下,诠释出了活着的真谛,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会渴望活着,只有经历过绝望的人,才会看到希望。
在读《活着》时,无声的哭泣,有对富贵悲伤,也有对自己的生活落泪吧。富贵的人生和我们自己的人生何其相似啊,活着何其沉重。
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让人忍不住感动得热泪盈眶?
作者好残忍,写死了善良懂事的有庆、历经苦难好不容易找到幸福的凤霞、勤劳忠厚的二喜、不离不弃的家珍、连可伶的小苦根都让他死啦😭😭
也许人活着就是要遭遇生活的各种甜和苦,福贵是悲惨的但也是幸福的,他有孝顺他的儿女,也有深爱他的妻子。千帆过尽,每个人的一生是窄如手掌,还是宽若大地,冷暖自知,别人无从理解和知晓。生活阔步向前,我们如漂浮的浮木一般,颠簸其中……
珍惜生命,拥抱苦难,热爱生活🙏🙏
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让人忍不住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什么读《活着》总是热泪盈眶呢?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这么打动人?这本书我读过2遍,也看过一遍电影,每一次看都会流眼泪,不同的年龄,也会有不同的感触,所思所想也不同。
大概每个人读书都是这样,因为当下的境况不同,会对书中的不同部分更加侧重。
记得第一次读《活着》,我只是会有感慨,为什么富贵的人生这么苦,20多岁,总觉得人生无限美好,可是看到书中的那些人物,一个个那么辛苦,却最后都一个个离开了这个世界,有莫名的伤感,但只是肤浅的同情,总觉得离自己很远。
最近又一次读《活着》,最近也发生了一些些事,奶奶离开了,朋友刚生下来的孩子离开了世界,自己经历了疾病又转好的过程,才突然觉得人活着本来就是受苦,不受这种苦,就得受那种苦。
有人在经历丧失亲人的苦,有人在经历离婚的苦,有人在经历事业上的苦,有人经历疾病的苦,也有人因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苦。
年纪越大,经历的越多,见到的越多,就会对余华的这本书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这本书,想要传达给我们这样几条信息:
1、在人生得意时,千万不要忘乎所以
富贵年轻的时候,真的是谁都不放在眼里,吃喝嫖赌,愣是把家里的几百亩田地和一个大院输光了,倘若当时他不那么目中无人,也许就会听听家珍的话,即使收手,不再赌博了。
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都要记得家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抛弃的,因为他们才是不计前嫌,永远接纳你的人。
2、人生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拥有的时候,务必珍惜
富贵这一生,送走家里所有的人,那个时代太苦了,吃不饱穿不暖,因为社会动荡,总会出现各种人死或是人伤的事情,就算是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人总喜欢做付出就能收到回报的事情,就像是工作一个月就能发一个月的工资,谈一单生意就会有进账,对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不会那么快的见效,自然也就没有动力持续投入。
实际上,有钱不能让人幸福,人际关系好的人,更容易幸福。
3、活着,本身就是意义,活在当下,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报答
加缪曾经说过: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在《活着》这本书中,富贵曾经也因为命运悲惨,想过去死,但他想到,死根本是一件不用着急,总会到来的事情,所以他放弃自杀,活了下来。而曾经跟富贵在一起去参军的春生,因为文化大革命,经常被红卫兵折磨,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自从富贵回归家庭之后,他逐渐认识到了身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儿子和女儿,自己的妻子,以及之后的外孙,他都会非常非常的爱,能够好好对待他们,尽管他们都离开了,却因为他有很多回忆,也能坚强的活着。
他买了一头牛,管牛叫富贵、家珍、彩霞......仿佛把自己的所有,又寄托在这头牛身上了,人生就是这样啊,能活下来,就是一种意义。
我是芳芳没想到,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普通人,谢谢你读完了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留言,点赞。
读一次哭一次,余华《活着》这本书为什么让人忍不住感动得热泪盈眶?
《活着》已经看了2遍了,这几天再看一遍,不管经历什么艰难困苦,生死离别,还依然坚强乐观的活着,这就是《活着》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