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自己也不好了,怎么办?

有一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家里有老人身体不好,那么自己退休,也是很累的,老人可不是这么好伺候的。

我有个远方的姐姐,她就是60后,退休以后本来想着跟丈夫潇洒一下,到祖国各地的旅游,甚至想出国游,好好度过自己的退休日子。

他们的美梦很快就被打断了,她的父亲和母亲,远在另外一个城市,身边没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好,感到很孤单,希望有人照顾。

他们商量好,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把房子卖了,回到父母身边照顾老人。她们家庭没有儿子,都是千金,虽然有七八个,但是分散在祖国的各地。

只有他们小女儿,比较孝顺,愿意回到老人身边,照顾他们,她的母亲已经不能走路了,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糖尿病。每天都是要贴身照顾,去年还做了一次院,连大小便都不能自己。

脾气还不好,每天都要好心好意的为母亲服务好,说好话为她换衣服,擦洗身体,而她的孙子也生小孩了,也需要人照顾。

和丈夫来回两地跑,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孙子,两个人精力根本跟不上。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减少自己的一些负担,她曾经提出请保姆。6000块一个月请了三个保姆,每个都做不长久,太累了。

保姆要有星期天,煮饭不合口味,有的嫌保姆说话太大声,还有的是嫌保姆说话听不懂,总之,不太相信保姆,最后只好自己亲自做。老人脾气不好,动不动就骂人,摔东西,使脸色,岳父老年痴呆,更需要人管,只不过身体还好。

每天吵着要出去散步,我的这位姐姐和姐夫忙得焦头烂额,总是顾此失彼,这样日子已经持续了四五年了。孙子要管,父母也要管,哪个都不能放弃,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

他们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太好,姐夫有心脏病,高血压,也经不得生气,本来想轮流养老,照顾父母,但是,不可能,不现时,全国各个城市,不可能带着老人来回奔波。

送老人去养老院也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个资金,老人不可能同意,他们两个硬撑着看能撑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老人如果身体不好,对他们的子女来说就是一个灾难,也是一个负担。

他们退休时的梦想现在都破灭了,只有接受现实,以最大的努力照顾父母,如果身体允许就不会放弃,只是太累太无奈,求以后的日子,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一年365天,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好好的玩过一天,就跟机器人一样忙活,身体累,人累,心累,照顾老人的烦恼和艰辛,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明白。

蓝色的忧伤 感谢您阅读评论,点赞,转发关注

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自己也不好了,怎么办?

我妈八十多岁脑梗后遗症,但不是特别严重,能自己上卫生间,自己吃饭,身边不能离人,最近因为老妈的事让我也是苦不堪言。我大姐退休在家基本不管我妈,三五个月不看我妈是常态。我哥一直在我妈家照顾我妈,我周末换我哥休息。我哥下岗没有收入,我妈的退休金每月三千多块钱给我哥,我妈的生活卫生用品衣服零食这些都我管。我也算是女人里比较能干的,每周去我妈家忙乎一天,给我妈洗澡理发收拾卫生做饭洗衣服,做这些我是无怨无悔,但我妈那个唠叨我是快受不了了。我干活她遥控,我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和习惯做事,否则她会高声呵斥我,我都委屈的偷偷哭过好多次。还有就是对我姐的态度,我认为我妈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我姐三五个月来看我妈一次,来了啥也不干,就说几句光面堂皇的话,待不到一个小时就回了,就因为她不赡养我妈,我好几年不和我姐来往。我妈全然不顾及我的感受,只要我姐来看她一次,她就觉得大女儿好,我的付出她认为是应该的。无数次劝自己忍一忍,我不知道我还能忍多久……

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自己也不好了,怎么办?

特别能理解你! 长期照顾生病的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家人,会对照顾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

疾病,病人,照顾病人的人,病人的家庭本来就是在一个系统中。我们天然觉得需要照顾生病的人,而服侍病人的人也需要更多的被关注和理解。只要在同一个系统中,彼此之间一定会有影响。

建议:

1.给自己留一定的个人时间,每个人都需要独自的空间,不要因为要照顾别人,而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你好了,才能更好的照顾老人。

2.有自己的爱好或者兴趣,那是每天出去散步也是可以。

3.当自己压力很大时,可以找朋友去倾诉。倾诉完,你会感到轻松很多。学会寻找支持和帮助,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撑。

每一个都要去经历自己不得去经历的事情,如何面对,选择权在自己手里。也许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过,无愧于心!

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自己也不好了,怎么办?

父亲退休一年后,我爷爷的老年痴呆就严重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父亲是爷爷唯一的儿子,于是,父亲卷起铺盖卷住进了爷爷的屋里。

爷爷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他一直以为身边这个照顾他管他的男人是上面派来的。同时,他也忘记了这个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最常对父亲说的话就是,那谁,你坐着,我得走了,再不回家一会儿天就黑了。

老年痴呆患者的犟劲儿让他只认自己的想法,你跟他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而且,他们往往有股蛮力,一旦想走就死命挣脱。

我那时候一直住娘家带小孩,经常看到父亲抱着爷爷往屋里拽,爷爷象个小孩子那样往外挣,父亲常常会被爷爷拖得摔倒在地。后来爷爷也偷偷跑出去几次,结果不是找不着家就是摔到路上。没办法,只能把家里的大门整天都关着。

夏天的中午,爷爷是不睡觉的,他拄着拐杖走到大门口,咣咣地拍大门,直嚷嚷要回家。我那时候经常搬个板凳坐在外面看着他,故意把大门锁头挂上,告诉他打不开,钥匙在屋里睡觉的那个人手里,咱们等他睡醒就招呼他过来开门。

其实那时候还算好的,至少爷爷可以走动,大小便还能扶着去外面完成。

后来他的半边身子不好使了,大小便也开始失禁,往往他刚说出口要撒尿,就已经尿裤子了。有时候他说要解大手,父亲把他架出去在简易坐便器上坐半天也没动静,好不容易连扶带抱地弄上炕了,他却突然拉了。

这种时候母亲就得烧很多开水,用大盆端到炕上,父亲一边费力地给爷爷擦洗一边唉声叹气。家里三天两头就会满屋子臭哄哄的,夏天还好,可以开窗,冬天到了,被褥无法经常晾晒,只能几套轮换着用,爷爷的屋子里的气味真的是刺鼻熏人。

后来我给爷爷买了隔尿垫、纸尿裤,他老人家就开始了炕拉炕尿的日子。父亲每天晚上临睡前会给爷爷换上新的纸尿裤,铺上和褥子几乎一样大小的隔尿垫。爷爷身体僵硬,根本不懂配合,还会任性地挣扎,父亲哄着、劝着、求着、说着,每次给爷爷穿上纸尿裤换完衣服,父亲都是满头大汗。

父亲曾对我说,原以为退休了能轻松些,谁曾想你爷爷得了这种傻病,你侍候小孩子是越来越有劲头,因为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出息;我这么侍候你爷爷,却只能看着他一天不如一天。唉!我也是六十多岁的人啦!这日子!

那时候父亲和母亲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侍候瘫痪的爷爷让他们整天心力交瘁。父亲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稍不顺心就会和母亲又吵又骂,母亲没少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事实上,家庭式养老还是占多数,一则不是所有子女都有能力送父母去养老院,二则有些疾病的患者人家养老院是不收的,比如某些严重到需要有人整天贴身照顾的疾病,象中风和老年痴呆的晚期患者。

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如果家人们都理解支持还好,一旦兄弟姐妹之间不是特别和睦,面对老人时各揣想法,会让照顾者倍感无助和无奈。

其实,我们也都清楚,谁都会有年老的那天,然而,日复一日地照顾老人病患可不是轻描淡写地说说那么简单,需要付出的也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

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点点腐朽衰败下去,仿佛走入了一条幽暗无门的隧道,明知道没有出口,却只能一步步陪着走下去。

退休的人一般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体力精力都已大不如从前,身体往往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小小病痛。这种情况下,再整日整夜地陪伴照顾老人,身体上的吃不消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会不住地怀疑活着的意义。

当时,我和母亲基本上在白天负责看护我爷爷,尽量解放我父亲。镇里的集市、家里家外的人情往来都让父亲去,让他和外界的人多说说话,问候交流一下,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焦虑的心情。

后来家里又添置了电脑,上了网,我父亲学会了浏览网页,拼音打字,还加入了他的同学群。生活既然不能改变,只能一路向前,可是我们自己还是可以尽量转变一下思路,不要天天只盯着一件事兀自唉叹。

六十多岁,已是看透人间万象,睿智豁达的年纪,接受生活对自己所有的善意、恶意、偏见和考验,学着放松自己,更要学会放下一切。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过去,晴天依旧。

愿您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自己也不好了,怎么办?

这个我深有体会。各种更年期的不适、初老期的衰弱正折磨着五、六十岁的人们,但还得攒足一百二十分的力去照顾七、八、九十岁的父母,长期坚持下来真的身心俱疲,崩溃的是精神摧残的是身体,无力、压抑、痛苦、厌倦各种怀疑人生。不过我给你提几个建议,会让这个阶段相对轻松些。

首先,要学会给自己放假,放假并不意味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孝但不要愚孝,相信我相对健康而又有精力的孝子才是真孝子。请个家庭护理来换换手休息十天半月谓尝不可,莫担心别人伺候不好,别人是专业人员。自己休息休息也好,做个短途旅行放松放松也罢,短暂放下包袱是为了攒足劲去负重前行。

其次,长期卧病的老人心态一般都很不好,再加上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你要他们积极乐观几不可能。但照顾他们的人可以用照顾之余的各段碎片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五分钟也好十分钟也罢,听首自己喜欢的歌看段关注的视频,你能感觉又呼吸到新鲜空气了。

最后,要学习一些护理常识和护理技巧,使用一些护理辅助工具,会轻省很多。

好好待老人,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天命之时就不要强留他们了,人生就是如此,在这方面人定胜不了天。

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自己也不好了,怎么办?

我很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母亲肠癌,从做手术到去逝2年多,因改道用袋来维持大便,因高龄每天换袋,都是我负责,直到无声时,也没亏烂,老娘一直很乐观,喜欢大伙在一起热闹,每天都有人来,因我最小,上面4个姐姐,二姐有病走了,所以我非常忙,来人一天吃喝,都由我做,我买,因姐姐都5-6 时岁了,所以整天有说有笑,非常祥和,直到最后两月,因母亲有点男女思想,就非让女儿冼身子,这样就要3人轮换住这,但当时老姐夫有病,就没给安排,3姐3天,大姐岁数大安排两天,我媳妇六和日,上来很好,姐在陪妈说说话,擦下身,换个尿不湿,但时间过了段,大姐经常有事,3姐就说我来,坚持下,所以就4天在这,连续了两个星期就,受不了,开始埋怨和不情愿,但是又自己主动地,这样就有了情绪,所以我认为,还是要合理安排,不能长时间一人面对病人,因到最后,病痛折磨亲人,同时也在刺痛守护地人,换换人手,休息下能更好待好病人,人到老,没有不得病,但愿医疗水平更进步,让人安康晚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