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回不去的童年,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那时没有麦当劳,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看的是黑白电视机,吃最多的零食是爆米花。没有电子游戏,也有没有遥控飞机,有一本小人书和一套简单的搭积木玩具,就开心的不得了。
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没有作业,也不需要天天写字,更没有整天埋在题海里苦读,跳绳,踢毽子,打沙包,那是每天玩的,有的时候,晚上还去草地,树林里抓知了,捉萤火虫。夏天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像一群野孩子,整天躲在豌豆田里,偷吃还没有成熟的豌豆夹,把它当成最好吃的零食,一咬满嘴流汁,又脆又甜,又好吃又刺激,把它当饭吃的,吃饱了又摘了很多,装进胸前的衣服里,整个肚子圆鼓鼓的,就这样子大摇大摆的回家了,有时被看田的发现了,拼命跑,豆角掉的一路都是,记得有一次追到家里了,挨打了,屁股都肿了好几天,板凳都不敢坐,坐下痛的要命。
也喜欢秋天收获的季节,到处是一片金黄,小麦都是机器收割的,小麦收割完毕,我们就在田里捡麦穗,有时一天可以捡一两麻袋,回家晒干,把小麦分出来,可以磨成白面蒸馒头。喜欢秋末,马铃薯田里,马铃薯都收获完了,然后机器在田里耕地,我们跟在机器的后面,可以捡到不少耕地翻在表面的马铃薯,也是收获满满。过去的地都是集体的,谁都可以去挖去捡。有的时候去山上挖药材,遍地草原长的都是甘草药材,挖它卖钱的,每天可以挖几十斤,算是一个付业,后来当地的藏族不让挖了,说是破坏草原。
总之来说,小时候的童年是开心快乐的,自由自在,也算是非常幸福的童年,如果能回到过去,我肯定回到过去的童年,太好玩,太有意思了。
蓝色的忧伤原创,图片侵权必删
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六一儿童节是从上小学的时候才开始有的。
那个时候由于当时社会的状况及经济条件的原因,那个年代的大人小孩生活都过得非常的艰苦,别谈什么六一儿童节了,六一儿童节这天也就是放天假罢了。
那个时候,六一放假这天,小孩子们也没有好玩的,只是小伙伴们三三俩俩的相约在一起,白天上山捣鸟窝,下河摸鱼虾,晚上在村子里捉迷藏。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六一儿童节这天一大早就吃完饭,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山给家里放牛,到了山上,牛吃草来,我睡觉,记得有一次睡着了,牛跑到了别人家的庄稼地里,中午回家的时候,免不了被父亲一顿暴打。
还有一年儿童节,家里没有让我去放牛,母亲给了我一块钱,我就拿着这一块钱,叫了几个小伙伴去了集镇上,五分钱买了一根老冰棍,一毛五分钱买了中午饭,剩余的钱都买了小儿书。
在有以后的儿童年时,不是上山放牛,就是下河洗澡摸泥鳅。晚上还是捉迷藏。
哎!时光一去不复返,当年的儿童变了样,在过几年就要当爷爷。
到时候带着孙子过六一,我就把自己六一儿童节当作故事给孙子讲。
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谢邀。悠悠岁月,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忘不了那一年,小学五年级 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为我们过六一做了精心的准备,去山里坦克部队,与解放军叔叔联欢。我们欢呼雀跃,迈开小腿,走了七八里山路竟不觉得累,连花草都不顾地看。
到了部队驻地,还有邻校小朋友,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和解放军叔叔在一起联欢,先是学校、部队领导讲话,后是给叔叔戴上红领巾,最后是解放军叔叔,把我们带到坦克跟前,让我们参观坦克。
我们看着坦克这个庞然大物,不知怎么上去,面面相觑。 解放军叔叔把我们一个一个举起来,放到坦克顶上,我们小心翼翼地从坦克顶上的洞口进去,里边不是很宽敞,老师也进来了。慢慢地往前边挪动,谁都不想快,只想着慢一点,多在坦克里呆一会儿,毕竟这坦克不是谁都能进来的,也不是想什么时候进来就能进来的。但是后边还有好多小朋友,在等着,虽然几辆坦克同时都向我们开放。老师到里边是督促我们快点出去的。我们一个挨一个地从坦克前边的洞钻了出来,快乐极了。
每到六一这一天,心里总是满满地回忆,感谢学校老师们的安排,为我们的岁月中留下了这么美好的记忆,也感谢那些解放军叔叔,帮助我们钻进了坦克,增加了见识。 如果我们的六一,所有的儿童都快快乐乐,健康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祝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祝我们已经过过六一儿童节的老朋友身心健康。
(图片源自网络)
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六一儿童节哦,但是说真的,在我记忆里对这个节日没有什么值得追忆的。因为我从小父母便不在了,家里条件有限,爷爷奶奶年纪又大了,所以只上到初一就没有上学了。
记得那时候我也就六七岁,奶奶在家后院养了两只老母鸡,每天早上奶奶都会给我蒸水蛋吃,嫩嫩的,味道至今也不会忘记。
童年里似乎最好吃的就是炒鸡蛋了,夹在馒头里,可好吃了。每次炒鸡蛋,奶奶总是在我吃完后,用馒头把盘子擦的干干净净,吃在嘴里还笑着说真香。那个时候我不懂事,每次都笑话奶奶,说她嘴巴真馋,连盘子也不放过……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六七岁才开始上学,我也不例外,学费都是爷爷在河里下网捕鱼,再拿到集市上卖赚来的。现在回想童年,才真正能感受到爷爷的辛苦,那么大年纪起早贪黑,只为我能上学,以后长大了能有出息。
十九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受煤熏走了,我第一次感觉那种无助,心痛的感觉。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不知道何去何从。即使是现在,每当逢年过节或者一人独处之时,想起两位老人,还是会忍不住落泪。
想起骑在奶奶背上骑大马,想起爷爷拿着拐棍追我,追到了又不打我,抱着我去河边钓鱼。
童年虽然很苦,但我真的很快乐,我感激有疼我爱我的爷爷奶奶,也感激正是那样的生活,让我现在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
父母在,不远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心里总是酸酸的。多陪陪父母,多看看爷爷奶奶,他们都还在,那才是一个家。等以后我们都老了,最起码心里不会有所愧疚。
尽管大家都已经老大不小了,但最后我还是祝愿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
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童年没有“中心思想”,一本书、一首歌带你回忆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这是罗大佑写出的歌曲《童年》, 发布在20世纪80年代,我是伴随着这首歌长大的一代,当我走过童年进入《成长的烦恼》,那时候看过的美国拍摄的大型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是进入青年时流行的国产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的范本。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 好像都一样
小小肩膀大大书包 上呀上学堂
新的时代新的主张 新新的模样
琴棋书画 文理双赛 补锌补铁补血补钙呀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 好象都一样
贪玩耍 讲义气 我们都一样
校里校外一不留神就会把祸闯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脸儿又拉长
见势不好爷爷奶奶身后藏一藏
翻开这本书,那些童年的旧时光迎面而来,亲切又温暖,唤醒沉默在照片里的记忆:
花裙子、甜棒冰,梧桐树下的橡皮筋踢踢踏踏、越跳越高;
小高跟、大网兜,26式自行车上歪歪扭扭、转出一家人的吃穿行路;
篮球衣、回力鞋,黄书包里的童年渐渐蓬勃长大;
大公共、小店铺, 市井里的旧时光慢慢褪色消散……
孩子读起这本书,跟在妈妈自行车后面跑,眼前闪过妈妈的一幕幕童年故事,越来越近地来又渐行渐远地去。跑到妈妈的工厂,又走向欢乐的课堂,妈妈,这是我的现在:那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和作文讲评出现在以前和现在的课堂,陈旧又新鲜;那“苍鹰”和“苍蝇”有意无意的误解和玩笑发生在每天的教室里,成为很多日记里的趣事或“闹剧”。
当故事从作家的笔端流淌出来,当图画从画家的勾勒中鲜活起来,这个故事就不仅仅是作家的童年、画家的童年了,它来到千千万万个童年眼前,它带着你的记忆画面、他的情感温度、我的相似故事、她的心灵共振娓娓动听起来,它不再是只属于某个人的故事,而成了大家的童年故事。
它不只是妈妈的童年,但妈妈在故事中想起童年的很多故事;它也不只属于孩子,但孩子从故事里看到了自己和伙伴;它是不同人的童年汇流在一起,潺潺、淙淙、哗哗、汩汩,它来自不同心底的歌声,激越、欢快、舒缓又悠扬,是不同生命的脉搏,是不同心灵的歌唱,是很多童年的投射。
童年不同样,就像每个童年的脸蛋各有各的模样和气质;童年千姿百态,但现在或将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童年故事也许并不会一打开回忆闸门就奔腾不止。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不同,童年也就没有了“中心思想”,这不妨碍我们去回忆童年、珍视童年,也不影响我们从各自的情感体验去接近这本书。童年的车轮转起来,链接你的童年故事的又将是哪个画面呢?请你自己来发现和找寻吧!
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我前几天答过了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介绍几首我们那个年代的儿童歌唱吧~
《火车向着韶山跑》
《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
《我爱北京天安门》
《井冈山下种南瓜》
《革命故事会》
《小司机》
《小八路》
《小号手》
《红花向着毛主席开》
《学工劳动就是好》
《开门办学就是好》
《歌唱二小放牛郎》
《酸枣刺》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大庆花开遍地红》
《牧歌》
《草原英雄小姐妹》插曲
《小小银球闪金光》
《歌声飞向地拉那》
……!
就到这吧,
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