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为什么那么有钱?

马未都是一个奇人,一个小学四年级肄业生,却拥有“国际收藏大亨”的帽子,一切都是他的努力换来的。

他也赶上了好时代,他成为收藏大亨,可是有人说他“倒腾破烂的”,有人说他是“坑蒙拐骗的古董商”。

许多人看不起他,嫉妒他,因为他个小学还没毕业的人竟然成为收藏大亨,别人都不相信,以为他是利用不正当手段发迹的。

他的出生并不很优越,上学的时候没有书读,上山下乡,当过农民,做过工人,等到回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30多岁的大龄青年了。

但是,他人聪明,脑子灵活,站得高,看得远,专心学习收藏,学会和各种人物打交道。

虚心请教老前辈,终于成为一个收藏大家,马未都说,自己是幸运成为收藏家的。

那是在70年代到90年代差不多20年,中国的文物都成了白菜价,只要有心捡漏,随便都可以找到宝。

马未都说,那时候,全国各地都有古玩可以捡漏,摆摊的遍地都是,几块钱就可以买一堆好东西。

生逢其时,那时候人们都喜买那个走私的DVD,躲在房间里看小电影,马未都却到处收集宝贝。

那时,他刚回城,在青年文学杂志社当编辑随便写了部小说都发表了,还有几十块稿费。

他没事去逛街的时候,三块钱买了好多个瓷碗,都是宫廷宝贝。

他的工作很闲,他就利用兼职做些药材生意,一个月可以赚七八万,那时候七八万不得了。

赚的钱并没有存起来,还是去收集捡漏那些古董。

他说在河北,山西一带有人带路,遍地都是宝,弯腰都能捡到。

在一个农民家喝酒,5块钱的酒喝完了,他发现装酒罐子是永乐年的东西,出了12块到手,几年以后在香港拍卖价3000多万。

有一次,他去农村,发现农民喂鸡的鸡食盘,是明代的珍品,农民说,喜欢就拿去几块钱而己,后来,卖了上千万。

很多宝贝就是马未都捡漏来的,价格翻千万倍也是很正常的事。

他也是个很会做人,很喜欢自学,又是一个很虚心,让别人学习求教的,收藏界的大师级人物,他都上门求教。

虚心学习和他们聊天,扩展了人脉,而且他各道都混得很熟,一些古董的交易行规,他也知道。

有些发现,他预先得到消息,又会做人,虽然他也上过当受过骗,但是,也学到了不少经验。

鉴别古董也是考验智慧的,也是考验眼力的,更是考验人品的,有一次,有人让他鉴定一箱宝贝,有人说是假的,仿冒的。

他一看是真品,老老实实告诉人家,这一箱确实是真品,如果其他的人,说是假品,自己私自低价收购,大赚一笔,完全办得到。

马未都没有这么做,他说做人要讲诚信,既然别人相信了你,就应该为别人办事,而不能欺骗。

如今,他身价百亿,自己建了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那些收藏品和珍品,收藏家不少,能长久红火的不多,他有钱了没有挥霍,不像有的钱人,过着奢侈淫欲的生活的生活,醉死梦真。

他活得清醒活得明白,有一次他在那个小贩那里看到一件宝贝很不错,别的人知道他经验不足,故意压低价格,马未都却以很高的价格买下了。

别人笑他傻,马未都说,不能因为人家不懂便故意坑骗他,再说了,人家靠这个生意糊口,更不能占他的便宜。

做人要厚道,对收藏界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他的成功也是偶然的,在于他早,如果晚几年,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时代造就人,马未都的成功是一个传奇,也是不可复制的。

马未都为什么那么有钱?

军区大院长大的,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大院里都是各级领导邻居,一起玩大的发小们都个个目光远大,谈论的话题都具有前瞻性,受其影响得知古玩今后的价值并从七十年代起用廉价的收购方式在民间寻找别人当破烂没用的古玩,他不光是玩家还请高人指点钻研学习古玩知识并经过多年厉练自己也成了专家!当然有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