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为什么这样说?
豆腐是用黄豆制作的豆制品,营养丰富,成本低,豆腐,豆皮,豆浆,腐竹等等,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豆腐不论煮,还是蒸,煎、炸、卤,做出各种各样鲜美的味道。
豆腐可以和各种食物搭配,可以和所有的肉食搭配,可以和所有的蔬菜类搭配。
一块豆腐可以做成几百种菜,甚至每道菜宴席都是豆腐做的,不管是几块钱一盘的低档菜,走是几千几百块钱的高档菜,豆腐的加入一点都不奇怪。
豆腐营养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士食用,不管是婴幼儿还是老人,孕妇,儿童,中年人还是青年人,很适合食用的,营养价值高、成本低,人造植物肉之称。
不仅是家常菜,也是宴席上常见的菜品,经常食用对人好处是很多的。为什么说这么好的菜被说成“豆腐下酒,不如喂狗”。
有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豆腐有解酒的功能,如果大量吃豆腐又喝酒,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降低了人体的低抗力,比如,原来只能喝三两酒,现在可以喝三斤酒,三斤酒对人体的伤害可想而知。
所以,吃豆腐千万不要喝酒,吃过豆腐以后,不知不觉就喝了很多酒,结果却没有醉,继续喝下去,那后果是很严重的。豆腐在有些地方是不能招待客人的,在有些地区弟一道菜是不能上豆腐的,办白事的时候,许多人就说去吃豆腐,如果当成一道大菜,肯定是有不好的。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美味的酒,只有微醉的时候才能体验想它的奇妙感觉,如果吃豆腐再喝酒,就如同喝白开水,完全体会不到酒的美味,那就太遗憾了。吃什么食物,配什么酒,都是有讲究的,饭不可以乱吃,酒也不可以乱喝,没有懂得他们的奇妙关系,才会正确的喝酒,这也是对题目的解释和理解。
老家人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为什么这样说?
这话有两层意思,搞不清楚就可能误事,我哥曾经在家招待女朋友全家,我爷爷就提醒,不要用豆腐下酒,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
六年前,我哥在老家相亲,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个邻乡的妹子。那个妹子当时在外面打工,她家里人也不希望她嫁在外面,所以就在家里找媒婆给她介绍对象,最后媒婆就把她介绍给了我哥。
我哥先是加了她的微信,然后和她在微信上聊了几个月,她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对情绪,等于是默认同意了,就这样两个人渐渐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到那年过年的时候,她回家了,于是我哥就把她和她的家人邀请到我家来做客,等于是让女方来看下男方的家庭,如果满意,就商量结婚的事。
那次我们家也是做好了款待他们的充分准备,头一天就到街上买好了鱼、鹅、羊肉等好菜,并且还买了三瓶100多块钱一瓶的好酒。这已经远超我们平常待客的规格了,因为平时我们基本上都是喝三四十块钱一瓶的酒,鹅肉和羊肉也基本上很少买来吃,都是吃猪肉居多。
在她和她家里人来的那一天,我哥清早就开车去他们家接他们去了。我爸妈在吃完早饭之后,就开始准备做菜,准备到下午一两点的时候,搞一桌子好菜出来款待他们,而我则在家帮他们帮忙打下手。
因为我们那里,在快要过年了的时候,都有做豆腐的习惯,很多家庭都喜欢在小年前后,做几桌豆腐用来过年。我家也是如此,前面两天刚做了两桌豆腐,还很新鲜,于是我爸妈就想拿几块新鲜豆腐来招待客人,让他们尝尝鲜。
所以我爸妈在所有荤菜都做好之后,又搞了两碗豆腐菜,一碗是煎豆腐,一碗是炖豆腐。等到所有的菜都做好之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一点多了,我哥和妹子他们还没有回来,于是我们就在家耐心等待。
那天我爷爷听说我哥要带女朋友和她的家里人来我家做客,也高兴得不得了。在我们还在等我哥他们回来的时候,我爷爷就跑到我家来,看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菜,结果当他看到桌上摆了两碗豆腐的时候,便愤怒地发问:“谁叫你们拿豆腐待客的啊?”
我爸听了不明所以,问:“怎么就不能拿豆腐待客啊?这豆腐都是刚做的,很新鲜。”爷爷继续说:“俗语都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是阳阳(我哥小名)娶媳妇的关键日子,你们怎么能这么大意呢,万一今天搞黄了咋办?”
当时我听了也不太明白爷爷的意思,便好奇地问爷爷:“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话啥意思呀?”然后爷爷就解释说:“豆腐是种很廉价的菜品,在旧时代,都是拿不上待客的桌面的,因为害怕客人嫌弃,还不如拿去喂狗,狗是不会嫌弃你给他豆腐吃的。”
我听了觉得好像也有点道理,便把目光投向我爸,但我爸却说:“我们都准备了这么多好菜了,鱼、鹅肉、羊肉样样都有,他们应该不会在意用这两碗豆腐做配菜吧。”
爷爷见我爸仍然不明白,便继续解释说:“你们可能不知道,这豆腐有解酒的功能,就今天这氛围,肯定得把他们喝得醉醉的吧,有酒劲助兴,大家说话才放得开,心里有什么话都一一说出来,不藏在心里。你放两碗豆腐在上面,他们吃了可能就没这酒劲了。”
到这时,我爸就彻底明白我爷爷的意思了,连连点头,并说:“好像是这道理,那我们把这两碗豆腐收起来吧。”他话一说完,就用手把两碗豆腐端进了橱柜里,不打算用它来待客了。
之后我们再等了一会,到下午两点半左右,我哥就接着他女朋友和她的爸妈和弟弟来我们家了,他们到家后,我哥带他们好好看了一下我们家的房子,以及家门口附近的风景,然后则准备开饭。
在开饭的时候,我爸指着这一大桌子的好菜,谦虚地跟妹子她爸说:“我们也没准备啥好吃的,就这些菜招待你了,不要介意。”妹子她爸说:“哪里哪里,你们这都是上等好菜,在农村这地方,等于是以最高规格招待我们了,哪来的介意。”
然后就是喝酒,妹子她爸和她弟弟喝酒,我和我爸陪酒。他们父子俩在两杯酒下肚之后,脸上就开始泛红了。我爸看着他们的酒劲上来了,就跟妹子她爸说:“我看他们两(妹子和我哥)这么情投意合,咱们这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吧。”
妹子她爸说:“这主要看他们两,他们两同意,我没啥意见,只要她过得幸福就好。”然后我哥就在旁边插嘴说:“这个您放心,我一定会让她幸福的。”说完便把目光投向妹子,妹子瞬间一脸娇羞,莞尔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大概就是默认同意的样子。
我爸见他们没啥意见,就举起酒杯叫大家一起干,说:“那我们就祝他们百年好合,后面找个日子赶紧把婚事办了。”然后我们也一起举杯,祝福他们这段姻缘。
后面妹子她爸喝尽兴了,也连连点头,说:“好,好,那以后咱们就是亲家了,来,亲家,咱俩再喝一杯。”之后他就这样和我爸多次相互敬酒,连称呼都改了。
那天我爸和妹子她爸都喝得很尽兴,两个人估计各自喝了一瓶白酒,妹子她弟看起来性格比较内向,全程一直在陪酒,不怎么说话。
妹子在经历了这次带家人来我家做客之后,对我们家也是非常的满意,过年后没多久,她就和我哥结婚了,而且她家里人也非常同意。
不过后面想起来,那顿饭能吃得那么融洽,酒能喝得那么尽兴,也多亏了我爷爷的提醒,将两碗豆腐给藏了起来,不然肯定不会那么尽兴,甚至还可能会闹出什么岔子来。看他们刚开饭时那态度,应该还是会在意对方用什么菜品招待他们的,而且就算他们不在意菜品,如果一边喝酒一边吃豆腐,迟迟没有醉意,可能也就没有那个氛围了。
其实“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俗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豆腐有醒酒的功效,不适合喝酒搭配,如果喝酒的时候吃豆腐,那就不容易喝醉,酒也就白喝了。本来喝酒就是为了助兴,人们都喜欢那种酒醉微醺的感觉,如果拿豆腐当下酒菜,可能这兴致就一直起不来了,所以还不如拿去喂狗。
而豆腐为什么会有醒酒功效呢?因为豆腐中含有大量的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可以分解白酒中的乙醇成分的,然后使酒通过尿液迅速排出,起到一个解酒的效果。
所以在待客喝酒的时候,最好不要拿豆腐当下酒菜,因为待客喝酒,都需要那种微醉的氛围,大家借着酒劲,能够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不藏着掖着。还有的人,甚至喝酒就是为了谈事情,趁着对方醉酒,头脑不清晰的时候,把事情谈成,这个时候就更不能拿豆腐当下酒菜了,不然就起到反作用了。
第二层意思,就是拿豆腐来招待客人,还不如拿去喂狗,因为狗不会嫌家贫,即便你给他吃最差的食物,它也会对你忠心耿耿。但你要是拿豆腐招待客人,特别是一些贵重的客人,就可能会让人感觉受到了怠慢,起到反作用,还不如拿去喂狗。
因为豆腐是一种廉价而且又普通的食材,在待客时,从你准备的食材,就可以看出客人在你心中的分量,如果桌上全是豆腐,那显然就代表对方在你心中的分量不够重了。
以上这两层意思,无论沾到哪一层,都会导致喝酒喝得不尽兴。所以在招待重要客人时,最好不要用豆腐,万一别人就因为这个梗而嫌弃你,就不好了。我爷爷当初就是考虑到了以上这两点,才提醒我们不要拿豆腐当下酒菜。
总结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在招待客人时,一般都是都会向对方表示充分的尊重,而且又流行酒文化,在待客时,喝酒是必须的,不然就没有那种氛围。基于这种待客喝酒的需要,又结合豆腐廉价、能醒酒的特质,才有了“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俗语。
不过现在这句俗语,在农村可能一般只有老年人才知道,一是老年人喝白酒喝得多,知道什么菜适合当下酒菜,什么菜又不适合当下酒菜;二是老年人过过苦日子,在旧时代,吃块肉都困难,但招待客人,为了表示尊重,可能得卖这卖那去买块肉,所以对不用豆腐待客这事印象深刻。
不过在明白了“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俗语的深层意思之后,以后我们在待客喝酒时,还是最好不要用豆腐当下酒菜,以免喝得不尽兴。
老家人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为什么这样说?
这个让我喝了二十年的老酒友来回答。豆腐有一定的解酒功效,因为豆腐里含有一种氨基酸,可以分解乙醛,可以很快从体内排出。所以你豆腐下酒,纯粹是一种浪费,也没有喝酒的那种感觉,还不如不喝,所以就有了豆腐下酒,不如喂狗。
老家人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为什么这样说?
我说一件小时候发生在农村的事,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农村老人会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了。
炸豆腐
记得我8岁的时候,那年正月,我奶奶带着我和我堂弟去姑婆家做客。
我们这的农村,年前都爱煎一点豆腐,以备正月招待客人。
姑婆很热情,我们正月去做客,十二碟十二碗,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菜,看得我眼花缭乱。
八十年代走亲,远的亲戚最少也要住一晚,我们去姑婆家做客也一样,每个表叔家都要吃一顿饭,第二天才会回家。
午饭后,姑婆和奶奶坐在院子里唠嗑,旁边摆上了果盘和水果,还有一盘煎豆腐以及一壶热米酒。
只见奶奶和姑婆倒了一点米酒在碗中,再倒入些白糖,把煎豆腐放到酒中泡一下,夹起来吃得有滋有味。
这种吃法我和堂弟还是第一次见,都觉得很好奇,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可不是我们孩子的应有本色。于是我俩去拿了筷子,端上竹椅,也坐在旁边吃。
还别说,煎豆腐的香脆,加上香甜的米酒,还真是绝配,我们吃得根本停不下来,堂弟不停地说好吃。
但奇怪的是,我和堂弟吃了这么多泡酒的煎豆腐,也不会醉。
客家米酒
从姑婆家回来,堂弟还意犹未尽,常常说要去姑婆家吃豆腐,有一次还当着姑婆的面说,姑婆的脸当时就黑下来了,堂弟差点被大人揍死。
在我们农村,是比较忌讳说别人家的豆腐好吃的,特别是大年和正月,农村老人认为说这个不吉利。
"吃豆腐"在农村并不是占别人便宜的意思,而是指吃丧事宴。
豆腐有一定的解酒作用,豆腐下酒人不容易喝醉,喝酒没感觉,有浪费酒的嫌疑。再加上别人吃了你的煎豆腐下酒,天天念叨着去你家吃豆腐,你说膈应不膈应,所以农村老人才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
其实,不单是甜米酒泡煎豆腐好吃,甜米酒泡煎薯包也好吃,如果你们没吃过,可以去尝一下。
当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了,吃什么都没有味道了,不像二三十年前。现在的人吃甜米酒泡煎豆腐,应该不会吃得流连忘返。
赣南薯包
喜欢的朋友,请点个关注+点赞,谢谢!@赣南老杨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侵删
老家人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为什么这样说?
谢谢邀请!
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有关豆腐的忌讳,更没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老俗话。刚才流览了几位师友的回答,感觉很有趣味!他们多从豆腐当下酒菜所引起的“后果”详细的阐述了题问。令我开了眼界。
豆腐是一道民间美食!各取所爱吧!
老家人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客家菜这里就有酿豆腐这道有名的菜。豆腐和肉馅都是自己做的。黄豆天天泡,早上6点开始磨,卖一天的市。
回归主题,其实豆腐虽然很多做法,但你们没发现都是大多数都是为了送饭吃的菜吗?比如一道麻婆豆腐,吃这个菜你就可以吃上两大碗饭了,因为它味道足,就是下饭菜。
所以说,吃豆腐喝酒可以,但是不搭配。因为它不是下酒菜,而是下饭菜。
再一个是,豆腐是用黄豆做的。黄豆吃多了会账气,如果你喝啤酒的话就更加是了,本来喝啤酒都一肚子气,还得吃豆腐,就更加账了。
所以说,如果我们喝酒的话,就尽量选下酒的菜,比如凉拌菜,凉拌青瓜,木耳那些。或者一些小炒,比如我回答过的,韭菜花炒河虾,我悟空问题里面有做法。
大家觉得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