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战机被涂流量明星名字,大家怎么看?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适当管控娱乐圈那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上面这段话是李兰娟院士在参加武汉抗疫时发自肺腑的倡议,因为她看到了娱乐圈的歪风已经荼毒到了我们的孩子们,这不她的话音刚落下没多久,扎心的一幕又再次发生了:
3月份,福安二中高二年级学生林柏华和两位同学来到公园游玩,作为资深“军迷”,他们发现,停在公园内供人瞻仰的一架米格-15战斗机,机翼上却被写下某流量明星的名字。
当年,这架战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机翼上却被疯狂粉丝写上了流量明星的名字。面对这一“恶行”,3名同学十分愤怒,他们迅速从附近商场买来香蕉水,洗掉了机翼上的名字。
尽管洗掉了流量明星的名字,但林柏华对这种损毁文物的行为依然难以理解、不吐不快。他把现场拍摄的照片,上传到了QQ空间,被网友看到后转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些涂鸦的应该是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所为,一边是历史悠久功勋战机,一边是新生代的流量明星,这种格格不入的混搭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感让人心生忧虑,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笔者是这样看的:
因为无知,所以无感,自然无惧。我们小时候经常可以从长辈们的交谈中了解到抗美援朝的历史,明白了前线的战士们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战斗,那个时候崇拜英雄的氛围很浓烈,所以从小便在我们骨子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是这种传承在如今的时代却呈现出了没落的态势,功利主义抬头,爱国主义教育被边缘化,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们学习技能的重视程度要远甚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如何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方面,少有系统性持续性的体系化培养与引导,就算有也是充满枯燥和教条,流量明星被包装后所带来的“酷炫惑”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白”,致使他们最终沉迷这种虚幻的迷恋无法自拨,慢慢就变成了那些流量明星们的脑残粉。
“不知道,没感觉,关我什么事”!
这是一个信息增量逐渐强化的过程,从无知到无感,最后变成无惧。只有果断打断这种负面认知不断叠加的过程,才能真正帮助我们在教育战线上重新夺回爱国主义的大旗,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借助全社会的通力配合与守望相守,将孩子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扭转局面可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但笔者相信这种付出是值得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合格的接班人,经历历练淬火重生的肩膀才能挑起这副重担!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