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熊孩子的危险行为?

1岁童误喝蚊香液中毒,洗胃用掉24瓶小苏打。广东陈先生1岁7个月大的儿子小伊,因偷喝“蚊香液”,短时间便出现了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幸好,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小男孩送至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近3小时的救治,终于将小伊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目前,小伊已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康复中。
事件原委

广东陈先生一岁七个月大的儿子小伊,因误服蚊香液造成中毒,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耗费24瓶小苏打洗胃,最终从死神手中将孩子夺了回来。

首先我得为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点一大大的赞,事情的过程惊心动魄,幸得天佑孩子最终化险为夷,如何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想说两句:

幼儿身边应该要有成年人监护

小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无法判断自身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孩子家长负有监护的责任,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在照看孩子的时候粗心大意,经常只顾做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对孩子的监护,孩子拿到蚊香液,最终喝入嘴中,这里有一个过程,如果父母及时发现,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有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物品应放置在高处。

其实不光是蚊香液,家里还有很多东西都会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危胁,比如小刀,指甲剪,牙签等等日常用品,做父母的应该将这些东西归类,整理到专门的收纳盒中去,放置到高处,让孩子没有办法拿到它。还有一种就是大人的私人物品,大家都懂的,曾经新闻也报道过这样的事情,我就不详说了。

加强幼儿安全知识教育

孩子是一张白纸,它们最擅长的是模仿,我们成人的很多行为,如果放到它们身上,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家长朋友们应该从小就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对孩子的好奇心予以正确引导,告诉它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会造成怎样的危险,如果孩子不明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其实现在的幼儿园里面就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家长要做是帮助孩子们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巩固,这样效果才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