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男孩,幼儿园比较乖,回家就像小霸王一样,怎么办?

我娃5岁,男孩。据我观察,在幼儿园他比较乖,在家里确实比较顽皮,有时就像小霸王一样。

但我并不担心。

反思他这种现象的形成,我归结为两点。

第一,孩子普遍怕老师,我娃也一样。

中国孩子的普遍特点就是在家不怕家长,但在学校怕老师。老师说的话,孩子们普遍会听。

另外,由于孩子小,相对会比较胆小,幼儿园老师一个严厉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训斥,都会让孩子害怕。

所以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相对来说是比较乖的。

但这种乖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因为怕造成的。

有一次早晨雨下的比较大,我们让孩子穿胶鞋去学校。孩子就是不愿意穿,并哭着问,老师让不让穿胶鞋去学校?

我一听,原来是怕老师说他。

直到我跟孩子确认了好几次,老师同意穿胶鞋去学校的,不会批评他,他才穿上胶鞋。

类似事件发生了好几次,我就知道,孩子还是很怕老师的。

小班一年,孩子都闹着不愿意去。直到上中班,换了一个老师,孩子才不闹着说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一次聊天,孩子就给我说,小班的班主任比较凶,总是爱训人,所以他不愿意去。

中班的老师温柔,从来不训人,所以他喜欢。

原来,孩子什么都知道!

所以,孩子在幼儿园的乖,并不是完全的好事,我们要区别对待。

时常问问孩子幼儿园的事情,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非常重要。

第二,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我们是和老人一起住,三代同堂。

中国有隔辈亲这一说,在我们家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家有两套教育理念,我们倡导严管孩子,但是爷爷奶奶就比较心疼孩子,处处惯着孩子。

一个严一个松,对于管教孩子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孩子也就不知道听谁的。

但是在心理上,孩子会认为爷爷奶奶就是他的靠山,所以只要爷爷奶奶在,他就比较放肆顽皮。

其实孩子爱玩、调皮是天性,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孩子如果跳出了大框架,做一些没有礼貌,甚至是不讲道理的事情,就是不允许的。

这主要是我们家里的管教孩子的方式不统一,也有爷爷奶奶惯的成分在里面。

经过沟通, 现在爷爷奶奶管的成分少了,惯的成分也少了。

我们会给孩子立规矩,孩子的行为习惯逐渐变好。

只要孩子大的方面是好的,一些小的顽皮,我们都认为是正常的,是孩子的天性。

所以,熊孩子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在家里面,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孩子顽皮些也是很正常的,他的天性能得到极大的解放。

但是,我们不能让他长成熊孩子,一旦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要严加管教。

这一方面,还是要和老人做一个约定。 管教孩子的事情,由我们来做。

给孩子立规矩,讲道理,熊孩子现象就越来越少了。

5岁的男孩,幼儿园比较乖,回家就像小霸王一样,怎么办?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好!非常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通过你的描述可以发现,我们小朋友是非常活泼可爱的,并且也是很有礼貌的。但同时孩子在家的有些行为令你觉得困扰,没有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在家和在其他环境的表现是不同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呢?

1.客观因素--环境

比如:户外的人和物都是孩子比较陌生的,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孩子会通过观察和不断的尝试以取得与环境的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保留自己的天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就是我们觉得孩子很“乖”。

同样的,当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有熟悉的家人和环境,了解每个人的脾气和喜欢,知道家里的各个角落摆放的物品,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简直是家中的“小霸王”,令家长们头疼不已。

2.主观因素--情感、态度

当孩子对未知的人事物建立情感的过程中,出于人类情感发展的科学性,孩子们通过不断的试探、总结,试探、总结……这样的循环,以建立情感纽带。因为与陌生人建立情感需要较长的接触和互动,孩子在初期会表现出“乖”以给别人好感(是不是特别像谈恋爱的男生女生?)是的,这是人类社交的行为方式。

相反的,孩子从降生到家庭中就已经和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开始了情感的连接,这种亲密的长时间的情感连接,让孩子对家长们的喜恶了如指掌,甚至你的每一个表情,语调的变化孩子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是的,孩子们就是这么的聪明。

5岁的男孩,幼儿园比较乖,回家就像小霸王一样,怎么办?

学校有竞争呗!老师有奖罚制度的,还有老师会懂得适可表扬与批评,哪个孩子都会表现,大家都爱得到表扬。在家也可以参与奖罚制度来试试看

5岁的男孩,幼儿园比较乖,回家就像小霸王一样,怎么办?

这怎么回答呢,其实孩子天生就怕医生和老师,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这么认为的,在学校里看见老师害怕也是很正常的,在家里因为都是爱护她的人自然他也就不怕了,因为他觉得在家里面所有人都会让着她以他为中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